
職場與禮儀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我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著稱,自古及今,“禮”都在社會活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曾經(jīng)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可見,禮的重要。
孔子所說的“禮”,是規(guī)矩,即禮儀,而非單純指禮貌。因為禮貌只是禮的很小的一個方面。在古代,說話、走路、待人、接物、下、祭祀、守孝……都是“禮”的范疇。而且,在古代不同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規(guī)矩”。“不學禮,無以立”雖只簡單的六個字,卻深刻地道出:不學為人處事的規(guī)矩,社會上就沒有你的位置。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老師即以“禮儀”為先,教書育人。這也充分地說明,有“禮”才能走遍天下。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當代,禮儀都是作為一個健全人所必須的素質(zhì)。試想一下,如果連最起碼的禮儀都不懂,誰還愿與之交往呢?君子,歷來是人們崇拜與追求的對象。儒家認為,君子必須掌握六藝(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shù)”,而“禮”卻排在第一位,可見“禮”的意義非同尋常。事實上,孔子也始終將“禮”的教育貫穿始終。
有的人錯誤地認為禮儀無非就是客套,就是虛偽。實則不然。禮儀不只是對人有禮貌,更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是一個人內(nèi)在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禮儀更是我們工作、生活中普遍用到的交往技巧。也有人錯誤地認為禮儀就是禮貌,也是不對的。禮貌只是單純地讓你對別人好,而禮儀則是教你如何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好。
也許會有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不過就是一個無名小卒,也沒有那么多的應酬,沒必要學習禮儀;我和同事們相處得都挺融洽,太客套反而顯得虛偽做作,沒必要太講究;我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講那么多禮儀沒必要……然而,這個社會并不會因為你是什么職位或哪類職員就更加寬容你,你若不遵守一定的禮儀和規(guī)矩,就會被視為“不懂事”“不懂規(guī)矩”。在社會上,你要想對一個人表示敬意同時讓對方注意你、接受你,甚至尊敬你,你就必須按照社會的規(guī)矩辦事,否則你只能吃盡苦頭。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上司邀人共進晚餐,讓你安排一下座次問題,你會如何做呢?到了點菜的時候,該如何點菜才合適呢?吃菜時,不同的菜品怎么吃呢?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實與你息息相關。比如,很好做的涼菜應該先點,而一些需要加工時間的熱菜應后續(xù)上來,你卻偏偏安排先上熱菜,后上涼菜,結(jié)果大家等了很久,菜遲遲沒有上桌,場面尷尬可想而知。再比如,明明是飯前的湯品,你卻安排客人最后喝,只會弄巧成拙。如果你把上司交待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想不得到器重都難。
《職場與禮儀》為你講述了職場為人處世之妙,如何初次見面不失禮,面對上司、客戶或同事,應該如何表達敬意,日常辦公有哪些禮儀禁忌,開會談判有哪些“規(guī)矩”必須遵守,參加宴請時應該怎樣著裝打扮,日常交流往來需要哪些必備的禮儀常識,怎樣送禮才能讓對方欣喜地接受……
《職場與禮儀》針對職場新人常犯的禮儀錯誤進行了詳盡的解說,內(nèi)容廣泛,涉及服飾儀表、言行舉止、禮儀規(guī)范、職場社交、用餐禮儀、開會禮儀、通聯(lián)禮儀,等等。本書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既向你展示職場禮儀的魅力,又是一本助你走向成功的“禮儀圣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