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6章 后記:內心強大,就沒有人能打垮你
- 第25章 民族脊梁,霸氣與吶喊(4)
- 第24章 民族脊梁,霸氣與吶喊(3)
- 第23章 民族脊梁,霸氣與吶喊(2)
- 第22章 民族脊梁,霸氣與吶喊(1)
- 第21章 堅守原則,就掌握了主動權(3)
第1章 序言:我就是不服輸
我從來沒有錯,我從不認錯……!
我絕不唯唯諾諾!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沒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樣,在戰場上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嗎?必須用嚴格的制度和紀律來完成。
不能堅持原則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沒有一點兒私心,所以我能堅持原則。
這些霸氣十足的話,都出自于董明珠之口。
2012年,她是集格力集團、格力電器所有權力于一身的格力總裁,是商界叱咤風云的人物,也是前格力總裁朱江洪最信任的接班人。自2012年至2016年,短短四年,她帶領格力走向了又一個新的輝煌,實現了又一個千億目標,每年向國家繳納一百多億稅款。她是銷售員出身,卻重產品研發,在技術投資方面上不封頂。
在她和朱江洪的帶領下,格力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成為國內家電銷售千億元大公司。2015年,她倡議并親自為自家公司代言,使格力肩負起“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中國品牌形象,轟轟烈烈地走向了世界,贏得了“世界500強企業”的榮譽稱號。
外界對董明珠的印象是,她敢作敢當,很嚴厲也很霸道,甚至說狠戾、六親不認,從她的語錄中我們也可見一斑。有人說她自戀,有人說她傻,也有人說她偏執狂。
我則認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她身上必須具備所有的特征。既要有別人誤以為的“自以為是”“囂張”和心疼、崇拜她的人評論的“傻”,也要有成功者通有的“偏執狂”的本性。這不是誰想學就能學得來的。
“自以為是”,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自信。一個自卑、怯懦且毫無自信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人,永遠不可能“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只是她敢做別人不敢做,敢想別人從未想的表面現象。董明珠的“自以為是”,基于心系格力。她拿出十萬分的努力去使它不斷得以發展和壯大。想打造百年企業,離不開她“自以為是”的蓬勃野心。所以她允許自己犯錯誤,她比別人更自覺、更自律,敢于擔當,她樂意這樣的“自以為是”,這已成為她的驕傲之處。
說她“傻”的人大多是了解她的,也有些甚至是惺惺相惜。因為“傻人傻福”嘛。傻是什么?是別人面對惡勢力低頭時,她敢為了大家的利益站出來,不怕得罪人,且頑固抗爭到底;是發現問題,決不手軟,堅持原則;是不擺空架子,不炒作糊弄,不偷工減料;是對一種單純的東西不顧一切的捍衛,并且盡自己最大努力將它貫穿于生活與工作中,是明白這單純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卻依然不改純真本性,并且以此為傲;是為了別人付出,而自己卻從不牟取巨大利益,樂開花地享受那付出的價值,卻不在意金錢多少與付出之間的比例;是有偉大夢想,知道實現這夢想非常艱難,洞穿一切,卻依然能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一百次跌倒也能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是懂得游戲規則,也能避開讓自己厭惡的潛規則;是心懷大家,要跟所有人一起走下去,卻又不讓自己深陷羈絆以致損害他人利益。
在一般人看來,“偏執狂”是一種心理病癥,是一種集焦躁不安與固執己見于一身的必須改正的壞毛病。持這種想法的人不少,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偏執狂的精髓所在。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說過一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仔細回味一下諸多的成功企業家,有哪一個不是偏執狂?哪一個是人們口中所謂的“中庸之道的和事佬”?個性不足以鮮明的人,某種程度上是做不成大事的,因為他們沒有那個魄力和魅力帶領企業走向輝煌,更不會使它流傳百世。董明珠身上的“偏執”就體現在她懂得不停地反思,當格力取得巨大成就時,她患上了“焦慮癥”,她沒有為成績過多沾沾自喜,而是憧憬著格力的“下一個千億目標”;當別人希望自己的產品接受檢測時能適當受到點兒“照顧”,她卻說“你們對我越嚴格越好,不好的全給我退回來”;公司開會總結時,她講的最多的也是各種“不好”,她認為過去的成績已經過去,只有不斷認識并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進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績;當別人偷工減料、用降價的方式促銷產品時,她堅決生產高質量產品,哪怕不降價,哪怕面臨產品積壓倉庫的危險,她也堅持己見;她敢于發出那擲地有聲的一聲吶喊,甚至敢于把相關部門告上法庭;當別人墨守成規,她敢于打破常規,敢于裁掉居功自傲的大客戶,敢于掌摑經銷商,敢于跟渠道大鱷說“拜拜”,敢于挑戰市場“先貨后款”的方式,敢于顛覆一切不合理規矩。
沒有這種“異類”品質,董明珠不可能從一個36歲的普通銷售員,做到年銷售額上千億元大公司的總裁,更何況,這是一個男性主導的商業世界。讓自己成為行業的領導者,不是跟別人打架打出來的,也不是盜取別人技術或者挖掘別人人才獲得的,而是靠她跟自己挑戰做到的。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中國是一個講究人人不做出頭鳥的地方,太出風頭就容易遭人妒忌,甚至是算計。笑里藏刀、陽奉陰違、口蜜腹劍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不少人年少時就已老成而世故,早就學會了夾起尾巴乖乖做人,圓滑處事。董明珠何其聰明,她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
正因為她內心有自己的信仰、原則,所以她才敢做商界花木蘭,且對一切質疑聲不屑一顧。她知道前行的路上必然要頂風冒雨,只有經得住各種考驗、穩得住自己內心的人,才能守得住自己的夢想,才能讓夢想撥云見日。
作為一位單身母親,26年的時間,董明珠把她所有的青春光陰全部奉獻給了格力,自己的終身大事,她也沒再考慮過。從漂泊的外來妹到執掌國企,這其中的辛酸與汗水,豈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她今日的成功,身上閃爍的光彩熠熠,卻不知那背后的付出,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2016年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繼續沖撞、“野蠻人”頻頻復蘇舉牌之年,這一年,商界動蕩不安。董明珠在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收購珠海銀隆失敗、遭遇“野蠻人”趁火打劫、實體制造業面臨重大沖擊之后,心知改革之路迫在眉睫。她用一如既往的驕傲與頑固,給了所有支持她的人一個美好的回饋,讓他們長舒一口氣、終于心安,也給了那些試圖過河拆橋、卸磨殺驢、趁虛而入的人一個有力的回擊,讓他們再次領教她的驕傲。關于她的正面報道一時紛紛而來。這源于她內心所堅守的那一份驕傲。她是勇士,她只會越挫越勇。
因為,對于逆風飛翔的女子來說,雖說至柔至美,是一種天賜的福力,但她們更懂得,剛強自立、倔強閃耀才是一種永垂不朽的魅力。董明珠不服輸,她是一支驕傲的“鏗鏘玫瑰”,她是中國實業界的星星之火,擁有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企業家,是我們的幸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