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沒有出路,就換個思路(3)

媒體的推波助瀾讓這場本是商界大佬們之間無聊時斗斗嘴皮子的玩笑,緊接著演變成格力與小米的“土豪大戰”。觀眾或許也只是湊過來看個熱鬧,并沒有當真,但董明珠卻不是一個隨意拿自己形象開玩笑的人,她骨子里一直都是個果斷、正直、嚴肅、霸氣、認準了目標絕不輕言放棄的人。時隔不久,2015年3月,董明珠受邀在廣州中山大學演講,在演講結束的互動交流中,她突然云淡風輕地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了,并當場展示首次亮相的格力手機。

3月26日,在海南博鰲召開的“2015博鰲亞洲論壇”上,董明珠接受專訪時透露,格力手機半年內將上市,其中會有定位特別高端的手機產品,也有特別普通實用的低端產品。

5月1日,董明珠放出風聲,格力手機已經投放市場開始銷售,并強調格力手機在智能家居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6月1日,在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宣布格力手機已經銷售,對外售價為1600元,并稱“格力手機銷售5000萬部沒問題”。

豪言壯語一經引爆,格力手機即使在沒有舉行盛大發布會的情況下,也已經吊足了無數人的胃口,不費吹灰之力的宣傳也夠本了。

格力在傳統渠道為王的時代成就了霸業,在互聯網時代,迫切渴望變化,但如何在新變化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是最大的問題。對傳統企業來說,開放型制造平臺,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重資產的價值不可能被毀滅,僅僅只要改變互聯網模式下的流程優化和潛力激活就好。未來,跨界合作的雙品牌是大趨勢,格力的行業模式不可能永遠“重”下去,審時度勢是發展的關鍵一步。正如李克強總理的那句話,經營企業最重要的還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

由此可見,董明珠想造手機也并非是心血來潮,而是格力多元化布局中的一步。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的智能家居時代,智能手機無疑將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它將代替各個電器不相通的遙控器和顯示屏,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關注各個家電的運行狀態并實現可視化遠程控制。

但智能手機市場如今已有大名鼎鼎的華為、蘋果、VIVO、OPPO、三星等,格力想要在手機市場上像空調一樣殺出一片天地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時有多高調地“信誓旦旦”,結果可能就會有多尷尬,這也正是董明珠制造格力手機可能會面臨的現實問題。一旦雷聲大雨點小,董明珠先前說的話就會無形之中被無限放大,在成為一句空話的同時也會成為一個笑話。她不可能沒有一丁點兒壓力。而偏偏此時,格力手機的代言人風波又再一次讓董明珠成為媒體聚焦點。

眾所周知,格力先前的代言人是國際巨星成龍,在2014年年初,格力才把代言人由成龍改為自家老板董明珠。用董明珠的話說,格力每年花在代言人身上的費用超過千萬,費用太大,所以寧愿把這些錢省下來用在制作成本上。眾所周知,互聯網的沖擊讓實體經濟下滑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實體方面,格力每年定下的目標有沒有完成任務?業績是不是有所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停下來嚴峻思考一下代言人的問題,實際是迫在眉睫的,也是非常務實的。

依賴明星效應來提高企業知名度的方式順應時代潮流,也是一種很好的商業策略。但仔細回顧,明星代言的產品就一定都是好產品嗎?恐怕也不全是。這些年關于某某明星未曾試用就去做代言欺騙消費者的事情早已屢見不鮮,那些寧可欺騙大眾、自降形象也要為某些企業做虛假廣告代言的明星,說到底圖的都是利益,可信度又能有多高?同樣,如果企業自身實力不強,即便請來國際巨星做代言人,也一樣無法挽回自身頹廢、倒閉的命運。

都說在中國做生意靠的就是人脈,這話雖然不全面,但卻有一定的道理。人才、智慧、實力,這些因素雖然不可或缺,但掌握人脈資源、學會做人,卻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敢站出來跟這個市場潛規則作對的,肯定不會是一個沒有實力的企業。

董明珠正是因為對格力空調有滿滿的自信,所以才敢解約成龍,自己親自上陣。也有人說,單憑董明珠的強大氣場和戰無不勝的魅力,她足以碾壓一切明星了。

一路走來,董明珠的鮮明形象早就與格力捆綁在一起,是深入民心的一件大事了。

2008年前后,還不是格力總裁的董明珠,聯合朱江洪合力對付珠海市國資委,為格力空調搖旗吶喊,堅持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等等一系列事件,更是把她推向了媒體和大眾,使她成為一個全民關注的頗具魅力的話題人物,幾乎每個人聽到她的名字就能和格力聯系在一起,她已經成為格力辨識度最高的象征了。

其實,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多年來一直在上演“父子”大戰。簡單地說,格力電器的名字是朱江洪給取的,也是在朱江洪跟董明珠的共同努力下,格力才從一個不起眼的空調小廠變成了行業巨頭,并牢牢占據這個行業老大的地位。按說這應該是格力集團倍感欣慰的事,但“兒子”太強,“老子”卻未必開心。作為母公司的上級領導格力集團,進行了無序的多元化投資,既有房地產又有諸多子公司。譬如格力小家電,它跟格力電器指向同樣目標的客戶群體,卻扛著“格力電器”的名號同格力電器做競爭,這對誰來說都不會是一件特別舒心的事。

朱江洪曾經幾度向格力集團提出“格力電器”品牌使用問題,但屢遭拒絕。自己創辦的品牌讓自己的競爭對手任意妄為地使用,擱誰心里都添堵。“父子反目”一觸即發。2003年,曾經有財經記者專門就這件事在媒體大做文章炮轟朱江洪,稱他為“褚時健”式的人物,當時形勢十分嚴峻,已經鬧到了全國皆知的地步。

如果朱江洪唯命是從、俯首帖耳,可以說,今天的中國就不會有格力電器這個響當當的空調產業了,或許格力早就被賣給美國而銷聲匿跡了。

正因為跟朱江洪一起艱苦打下了江山,所以,對于格力電器,董明珠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有感情,她陪它一路走來,見證它的成長,見證它的發展壯大。這其中的汗水和血淚,凝聚的都是她對格力電器深沉的愛,她代言自己的品牌,又有何不可呢?

隨著朱江洪的退休,曾經兩個人共同抵抗的壓力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董明珠一個人的身上。為了讓自己跟格力電器名正言順地捆綁在一起,讓那蠢蠢欲動的行政權力有所顧忌,更是為了守住企業,董明珠堅韌不拔、迎難而上。

然而,吃瓜群眾并不會過多考慮一個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面臨多少危機、生存的環境有多惡劣。董明珠頂著巨大的揶揄聲面對著人們的誤解與嘲笑。

其實,為自家產品代言的企業家并非董明珠一人,她也不是開此先河之人。早在2013年2月,聚美優品的陳歐就為自家品牌做過代言。當年陳歐扮演了一個創業者,備受外界各種質疑和攻擊,在那個1分39秒的廣告里,他的廣告詞模板“陳歐體”迅速走紅,掀起一陣模仿熱潮。

后來,我們看到還有不少人,比如網易CEO丁磊兩次為自己的《夢幻西游2》制作宣傳視頻;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邀請蘋果CEO庫克合影,為自家奇酷手機旗艦版做起營銷;羅永浩約架王自如,用自己還錘子信譽;國民老公王思聰更是時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參加電競邀請賽,同周杰倫、林更新痛痛快快玩鬧之后,當即宣布投資成立熊貓TV(panda TV),并自任CEO,同時入股新三板上市公司英雄互娛,布局移動電競。

其實,為自家公司做代言的這種品牌和人的完美合一的傳播模式,很有可能是未來的主流廣告模式。

有人說,格力手機沒有成功,市場銷售不好,只能以內部消化結束。但不可否認的是,手機綁定空調,未來家電多品類發展這種前瞻性思維策略是正確的,而格力手機才剛剛出品而已,未來還有很漫長的道路,只要堅持到底,未嘗不能贏得市場,后來居上。對于剛剛生產的東西,如果我們急著否定它,這種評判的標準,多少有點不盡人情。

【董明珠何許人也】

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運氣。

——王國端(科龍電器前總裁)

前面闡述了董明珠(2016年后半年)眾多事跡,那么有人會問,董明珠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董明珠,1954年出生在南京一個很普通的市民家庭,曾就讀于安徽省蕪湖干部教育學院,畢業后在南京一家化工所做行政工作。結婚生子后,像天下所有女性一樣,過著平淡而幸福的小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她30歲那年,丈夫突然病故,將她和兩歲的幼子留在這個世界上。6年后,不甘屈服于命運的她,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工作,將只有8歲的兒子托付給他的奶奶照顧,自己南下闖蕩。從此,她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

1990年,董明珠只身一人來到深圳,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替一個朋友到珠海辦事,頓時被珠海廣闊、寧靜、悠閑的環境所吸引,于是決定留在這里找工作。之后,她順利應聘到珠海海利空調器廠——格力電器的前身。在這里,沒有任何經商經驗的她,從最基層銷售員做起。

為了能最快學到經驗,董明珠幾乎是寸步不離地跟著老業務員。搭檔去談客戶,她跟著去;人家看展覽,她也跟著去,兩人形影不離的樣子讓許多人誤以為他們是一對。她還常帶病跑業務,一次坐火車時,由于天氣燥熱,她餓了一整天,加上體力不支,剛下車就病倒了。別人再三勸她住賓館休息一下,她才住在那里。但一個不小心,她又摔成了骨裂。在這種情況下,她忍受著疼痛,非但沒去醫院,反而繼續跟著跑業務。后來跑完北京又接著跑沈陽,實在支撐不住就去醫院做了個檢查,這一檢查才知道實情,把她自己嚇住了。

就是靠著這樣孜孜以求、勤奮好學的精神,在短短半年內,董明珠學會了許多基本技能,不僅掌握了安裝空調的房間面積、所處位置、窗口大小,應如何配置多大功率、什么型號的空調以及空調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知識,還懂得了怎么對付不同領域、不同性格、不同品行的經銷商。在跟隨老前輩跑業務的半年時間里,她就完成了三百多萬的單子。

后來公司派她去安徽一家公司追債。這是個人人不愿接的活兒。首先,這是前任業務員遺留下來的問題,跟其他人完全無關;其次,追債難,難于上青天。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借錢的是孫子,欠錢的是老子”,負債公司的牛總牛氣哄哄,總以各種理由糊弄甚至戲弄她。她一個弱女子對付一個商場上老奸巨猾的大當家,看上去就像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砸。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董明珠發揮著比黃牛還倔強的“磨功”,她連續40天跑到該公司,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她的執著與真誠感動了牛總的公司員工,后來竟然有人給她通風報信。最后,牛總終于屈服于她,不得已讓她把廢舊的空調全部拉回了公司。來之不易的喜悅讓董明珠忍不住淚流滿面,她含著淚搬了這些空調,隨后,又多搬了其他貨物,直到能抵上42萬欠款為止。

就是這次行動,讓董明珠在格力公司樹立了威風,也令當時的總經理朱江洪刮目相看,這件事也成為營銷界茶余飯后的經典故事。

之后,公司派董明珠獨自在安徽銷售空調。基于上次牛總事件,她總結了一個教訓,即先貨后款的形式對公司的發展著實不利,而且經銷商們對廠家的態度也實在是趾高氣昂。這顯得太過本末倒置,她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接著,大膽的董明珠冒世之不韙,開了一個先河:“先款后貨,概不賒賬”。

這個決定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簡直就是個笑話,不少經銷商對此嗤之以鼻。董明珠在安徽市場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即使親自登門拜訪,她也沒能給自己找到突破口。這種情況下,正常人都會放棄了,畢竟槍打出頭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但她天生具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骨子里的那種執拗勁兒一旦涌出,就如火山噴發,一發不可收拾。她不僅沒有氣餒,反而額外贈送福利:采取上門跟蹤服務的措施。

后來,安徽淮南一家電器經銷店的一個女經理被她的真誠所打動,同意先款后貨,好銷再進貨,不好銷就不要了。隨后,對方給她打了20萬元。

區區20萬元,對許多銷售員來說可能只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小數目,但對董明珠來說,卻相當于她人生的第一桶金,這是她堅持把自己的理念付諸實施的一個最佳動力,為此她付出了極度的熱忱。她每天都站在店里,幫忙做推銷,給顧客講解,同時建議經理發動員工,把產品推薦給他們的親戚朋友。這種真心實意地為商家考慮的做法為她贏來了良好的口碑。這也是一種珍貴的免費宣傳。

之后,用同樣的辦法,董明珠接了一個又一個的訂單。同年,她又在安徽蕪湖、銅陵打了兩場大勝仗。與此同時,在合肥、安慶也找到了可靠的經銷商。僅1992年這一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就突破了1600萬,占公司總銷售業績的12.5%。

彼時,被調到珠海任命廠長的朱江洪早就注意到了董明珠,認為她是個可以挖掘的“好苗子”,他給她又出了一道極具挑戰性的難題,讓她去沒有一絲市場裂縫的南京開拓市場。

南京是董明珠的老家,這里是生她養她的一方沃土,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又順利在自家門口打開了一番新天地。先是簽下了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她的個人銷售額最后上躥至3650萬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蕲春县| 东海县| 沧源| 新乡县| 广汉市| 高阳县| 长春市| 鞍山市| 汪清县| 平湖市| 北流市| 丹江口市| 韶山市| 云阳县| 赤水市| 普安县| 邵阳县| 旺苍县| 广东省| 金阳县| 垣曲县| 石景山区| 绥江县| 孝义市| 百色市| 张家口市| 安岳县| 政和县| 昌黎县| 兰考县| 乌鲁木齐县| 安龙县| 垫江县| 巢湖市| 西畴县| 唐山市| 集安市| 怀化市| 汉源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