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小鎮怪癥
夏日的午后,蟬鳴像是永不停歇的織機,將悶熱的空氣密密匝匝地編織起來,覆蓋在清河鎮的上空,陽光白得晃眼,柏油路面蒸騰起扭曲的熱浪。平日里還算清靜的“川記診所”,此刻卻一反常態地人滿為患。
診所的主人,年輕的醫生林小川,額前的碎發早已被汗水浸透,黏在皮膚上,他的白大褂后背洇濕了一大片,手指因為反復翻動病歷和化驗單而有些發黏。診室里彌漫著消毒水、汗味和一種難以言喻的、隱隱帶著鐵銹味的焦灼氣息。
十幾個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此刻都擠在狹小的空間里。他們無一例外地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粗重,額頭上、脖頸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體溫計上的數字都頑固地停留在39度以上,甚至更高。更令人心驚的是,他們裸露的皮膚上——手臂、脖頸、甚至蔓延到臉頰——都浮現出大片大片不規則的紅斑。那紅斑并非普通的皮疹,邊緣清晰,顏色暗紅,中心微微凹陷,仿佛被無形的烙鐵灼燙過,又像是皮下有什么東西在燃燒。
“劉嬸,您再仔細想想,發病前有沒有接觸過什么特別的東西?或者吃過平時不常吃的?”林小川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疲憊和焦慮,他俯身詢問一位躺在簡易病床上的老婦人。劉嬸是診所的老病號,平時身體還算硬朗。
劉嬸艱難地喘息著,眼神有些渙散:“林…林醫生…就是…前天去河邊洗了趟衣服…回來就覺得…身上發燙…癢得厲害…然后…就這樣了…”她虛弱地指了指手臂上那片觸目驚心的紅斑。
“河邊?”林小川皺眉。他轉向旁邊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張強,你呢?”
張強是個建筑工人,體格健壯,此刻卻也蔫蔫的:“我…我就在鎮東頭新蓋的那個工地上干活…昨天下午突然覺得…渾身沒勁…像著了火…晚上就開始…出這些紅印子…”他擼起袖子,手臂上同樣是大片的紅斑。
“工地…河邊…”林小川喃喃自語,試圖找出共同點,但病人來源分散,似乎并無明顯交集。他拿起桌上一疊厚厚的化驗報告: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異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激增,提示嚴重的炎癥反應;肝功能、腎功能也有輕度異常;但各種細菌培養、病毒篩查(流感、登革熱、麻疹等常見傳染病)結果卻都是陰性。影像學檢查(給部分重癥患者做了胸片)除了顯示肺部紋理增粗,也沒有特異性發現。現代醫學的檢測儀器,在這個詭異的集體病癥面前,似乎集體失靈了。
林小川的心一點點沉下去。他行醫時間不算長,但從未遇到過如此棘手的情況。癥狀兇猛,進展迅速,病因不明。常規的退燒藥、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用下去,效果微乎其微,高燒如跗骨之蛆,紅斑仍在緩慢擴散。一種無力感和巨大的壓力像無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胸口。汗水順著他的鬢角滑落,滴在病歷紙上,暈開一小片墨跡。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診所里壓抑的呻吟聲、家屬低低的啜泣聲、還有窗外無休止的蟬鳴,混合成一張令人窒息的網。
“林醫生,我媽…我媽燒得更厲害了!”一個中年婦女帶著哭腔喊道。林小川趕緊跑過去,只見劉嬸的呼吸更加急促,嘴唇有些發紺,身上的紅斑顏色似乎更深了,他立刻指揮護士:“快!物理降溫!準備輸液,加大補液量,維持電解質平衡!”診所的護士小吳也是滿頭大汗,手忙腳亂地執行著指令,但眼神里同樣充滿了茫然和恐懼。現有的醫療手段,似乎只能勉強維持,無法逆轉病情。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一秒都顯得格外漫長。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將診所染上一層不祥的橘紅色。病人的情況沒有好轉,甚至有加重的趨勢。林小川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他站在窗邊,望著外面被夕陽拉長的街道影子,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這到底是什么病?源頭在哪里?再這樣下去……
就在林小川焦頭爛額,幾乎要陷入絕望的漩渦時,診所那扇有些陳舊的木門,“吱呀”一聲,被輕輕地推開了。
診所里嘈雜的聲音似乎瞬間低了幾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林小川,都不由自主地投向門口。
一位老者走了進來,他身形清瘦,卻站得筆直如松,穿著一身洗得發白、質地粗糲的深灰色粗布長衫,樣式古樸,與周圍現代化的環境格格不入,腳上是一雙同樣質料的布鞋,沾著些許塵土。他手中拄著一根青翠欲滴、光滑圓潤的青竹杖,杖頭似乎天然形成某種祥瑞的形狀。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面容,飽經風霜卻不見頹唐,皺紋深刻如同刀刻,一雙眼睛尤其明亮,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霧。他的目光平靜地掃過滿屋痛苦呻吟、紅斑滿布的病人,沒有驚訝,沒有恐懼,只有一種深沉的凝重和了然。
老者沒有說話,只是緩步走入診所。他的步伐沉穩有力,青竹杖點在地板上,發出輕微的、有節奏的“篤篤”聲,在這片被病痛和焦灼籠罩的空間里,竟奇異地帶來一絲沉靜的氣息。他無視了林小川疑惑而警惕的目光,徑直走向離門口最近、癥狀最重的劉嬸的病床。
林小川張了張嘴,想要詢問這位不速之客的身份和來意,但老者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沉靜而淵博的氣場,讓他一時竟忘了開口。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位奇特的老人停在劉嬸床邊,伸出三根修長而骨節分明的手指,輕輕地、穩穩地搭在了劉嬸枯瘦的手腕上。
診室里,除了病人痛苦的喘息聲,一時間竟安靜得只剩下窗外那似乎永不疲倦的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