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5-12 17:17:46
- 十二、關于民刑交叉案件的程序處理
- 十一、關于案外人救濟案件的審理
- 十、關于破產糾紛案件的審理
- 九、關于票據糾紛案件的審理
- 八、關于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
- 七、關于營業信托糾紛案件的審理
- 六、關于證券糾紛案件的審理
- 五、關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的審理
- 四、關于擔保糾紛案件的審理
- 三、關于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
- 二、關于公司糾紛案件的審理
- 一、關于民法總則適用的法律銜接
- 引言
- 目錄
-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 三、準確把握《會議紀要》的應用范圍
- 二、及時組織學習培訓
- 一、充分認識《會議紀要》出臺的意義
- 附錄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 附錄1:本書所涉行業典型及熱點案例一覽表
- 附錄
- 062 計算信托資金投資本息時,是否應當扣除繳納的信托保障基金金額?
- 061 民事信托中的受托人未及時交付信托利益,是否構成重大過失?
- 060 民間借貸背景下的股權委托代持,構成民事信托嗎?
- 059 員工跟投背景下的股權委托代持,構成民事信托嗎?
- 本章前言
- 第五章 民事信托及其他
- 058 客戶通過證信合作模式運作通道業務虧損,是否可以要求證券公司或信托公司承擔責任?
- 057 通道業務中受托人執行出資人指令而未履行法定義務時,委托人能否請求受托人賠償損失?
- 056 通道業務中委托人怠于行使權利,未指令受托人回購導致債權不能足額受償的,受托人是否應承擔責任?
- 055 信托公司盡調結論瑕疵,但投資標的系委托人指定,投資損失應當如何歸責?
- 054 受托人披露的風險表述模糊,能否仍以此免責?
- 053 事務管理信托的受托人,未特別約定盡職調查義務的,是否仍應承擔盡職調查義務?
- 本章前言
- 第四章 通道業務與責任認定
- 052 受托人依約簽署抵押合同,但未取得有效的抵押,是否違反受托義務?
- 051 證券投資信托受托人未通知補倉而直接強制平倉,是否違反謹慎管理的義務?
- 本章前言
- 第三章 信義義務范圍
- 050 與第三人簽署的差額補足協議是一種支付承諾嗎?
- 049 與第三人的差額補足合同的性質和效力如何確認?是一種擔保嗎?
- 048 結構化信托中的利益分配條款(結構化條款),是格式條款嗎?投資人申請格式條款無效是否可行?
- 047 結構化信托中,次級委托人的差額補足條款是否有效?
- 本章前言
- 第二章 結構化信托與差額補足
- 046 資產管理人(受托人)與投資者簽署的“還本付息”協議是否屬于剛兌?協議有效嗎?
- 045 信托投資方認購優先份額,上市公司認購劣后份額并約定附條件收購條款,收購約定是否有效?
- 044 信托受托人回購,是否構成剛兌?
- 043 受益人與第三人進行受益權轉讓的保本約定,該協議是否有效?是否屬于剛兌?
- 042 信托融資方違約,信托受益人與信托融資方直接約定的受益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 041 剛兌協議被認定無效,信托受托人等金融機構是否應承擔責任?
- 本章前言
- 第一章 剛兌與增信條款
- 下編 信托熱點問題與應用
- 040 信托委托人否認信托關系,信托貸款能被認定為民間借貸嗎?
- 039 投資虧損且合作性質未明確,受托人可否申請按照委托理財關系劃分責任?
- 038 資管計劃的委托人和管理人之間出現糾紛,是否可參照適用信托法?
- 037 信托資金投資協議存在固定收益特征,如何認定合同性質?
- 036 信托公司自認股權投資為“名股實債”,破產程序中是否可以認定為債權人?
- 035 信托受托人承認“名股實債”,而融資方否認,如何認定真實的法律關系?
- 本章前言
- 第四章 信托關系認定
- 034 信托延期等重大事項依約表決變更,未參與表決的受益人有異議是否對信托有影響?
- 033 受益人大會對重大事項表決尚未完成,受托人主動選擇表決事項處置方式是否有效?
- 032 信托財產投后被轉為破產債權,委托人能否因此請求受托人承擔違約責任?
- 031 信托財產尚未清算確認,能否證明信托投資的經濟損失?
- 本章前言
- 第三章 終止、清算與決議
- 030 《信托合同》約定子賬戶模式(傘形模式)履行被整頓,風險應由誰承擔?
- 029 信托清算尚未完成,受托人向優先受益人提前支付信托收益是否損害劣后受益人利益?
- 028 《信托合同》約定不清,受托人能否依照自己的判斷選擇適用信托條款提前終止信托?
- 027 信托受托人未嚴格滿足信托設立約定,如何判斷信托是否設立?
- 本章前言
- 第二章 信托運作
- 026 信托計劃已向優先級受益人分配,此時受托人是否仍能解除信托合同?
- 025 非因受托人違約導致投資收益不能按時收回,委托人能否要求解除信托合同?
- 024 如果非標準化的債權以信托模式標準化,這類信托是否屬于《信托法》規定的無效信托?
- 023 利用信托場外配資,委托人是否可訴請認定信托合同無效?
- 022 以信托持股規避監管規定,信托協議是否有效?
- 本章前言
- 第一章 信托合同及解除
- 中編 運作環節與信托合同
- 021 信托收益權是債權、物權,還是與創設該收益權的資產視為等同?
- 020 《九民紀要》之后,信托財產可以被采取保全措施嗎?
- 019 受托人將自有財產及委托人財產用于同一投資項目,如何確認信托財產的獨立性?
- 本章前言
- 第四章 信托財產
- 018 信托托管人執行不符合約定的指令,是否可以被認定為存在過錯?
- 017 推介人經口頭許可代簽風險告知書,投資者能否申請推介機構承擔侵權責任?
- 016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評估錯誤)
- 015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有經驗的普通投資人)
- 014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高齡投資人)
- 013 信托受托人接受投資顧問建議導致投資虧損,委托人或受益人能否申請投資顧問賠償損失?
- 012 信托合同被解除后,委托人/受益人是否可以一并解除投資顧問合同?
- 本章前言
- 第三章 其他參與人
- 011 拒絕與信托合同不符的委托人或受益人指令,受托人是否有違信義義務?
- 010 受托人等對信托財產采取“高風險高收益”方式管理,是否有違信義義務?
- 009 受托人未最大化信托財產收益而未違反合同約定時,委托人能否以濫用合同權利損害委托人利益請求受托人賠償?
- 008 未對投資者釋明資管產品“止損線”等概念導致投資者誤判風險,投資者能否要求推介機構承擔侵權責任?
- 本章前言
- 第二章 受托人
- 007 如果信托受托人背信棄義,受益人該怎么辦?
- 006 如果信托委托人同意延期,是否會影響信托財產損失的認定?
- 005 信托合同存在瑕疵,是否構成對委托人的侵權?
- 004 委托人撤銷受托人的處分行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從何時起算?
- 003 信托關系中,信托委托人的知情權范圍邊界在哪里?
- 002 集合信托中,受托人能否應單一委托人要求披露完整資金募集及收益分配信息?
- 001 單一資金信托“委托人”實為多人集資,參與集資的投資人是否也有權請求受托人承擔相應責任?
- 本章前言
- 第一章 委托人
- 上編 信托當事人與信托財產
- 自序
- 簡稱一覽表
- 作者簡介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簡稱一覽表
- 自序
- 上編 信托當事人與信托財產
- 第一章 委托人
- 本章前言
- 001 單一資金信托“委托人”實為多人集資,參與集資的投資人是否也有權請求受托人承擔相應責任?
- 002 集合信托中,受托人能否應單一委托人要求披露完整資金募集及收益分配信息?
- 003 信托關系中,信托委托人的知情權范圍邊界在哪里?
- 004 委托人撤銷受托人的處分行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從何時起算?
- 005 信托合同存在瑕疵,是否構成對委托人的侵權?
- 006 如果信托委托人同意延期,是否會影響信托財產損失的認定?
- 007 如果信托受托人背信棄義,受益人該怎么辦?
- 第二章 受托人
- 本章前言
- 008 未對投資者釋明資管產品“止損線”等概念導致投資者誤判風險,投資者能否要求推介機構承擔侵權責任?
- 009 受托人未最大化信托財產收益而未違反合同約定時,委托人能否以濫用合同權利損害委托人利益請求受托人賠償?
- 010 受托人等對信托財產采取“高風險高收益”方式管理,是否有違信義義務?
- 011 拒絕與信托合同不符的委托人或受益人指令,受托人是否有違信義義務?
- 第三章 其他參與人
- 本章前言
- 012 信托合同被解除后,委托人/受益人是否可以一并解除投資顧問合同?
- 013 信托受托人接受投資顧問建議導致投資虧損,委托人或受益人能否申請投資顧問賠償損失?
- 014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高齡投資人)
- 015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有經驗的普通投資人)
- 016 資管產品推介機構的投資者適當性評估失誤,是否應當承擔責任?(評估錯誤)
- 017 推介人經口頭許可代簽風險告知書,投資者能否申請推介機構承擔侵權責任?
- 018 信托托管人執行不符合約定的指令,是否可以被認定為存在過錯?
- 第四章 信托財產
- 本章前言
- 019 受托人將自有財產及委托人財產用于同一投資項目,如何確認信托財產的獨立性?
- 020 《九民紀要》之后,信托財產可以被采取保全措施嗎?
- 021 信托收益權是債權、物權,還是與創設該收益權的資產視為等同?
- 中編 運作環節與信托合同
- 第一章 信托合同及解除
- 本章前言
- 022 以信托持股規避監管規定,信托協議是否有效?
- 023 利用信托場外配資,委托人是否可訴請認定信托合同無效?
- 024 如果非標準化的債權以信托模式標準化,這類信托是否屬于《信托法》規定的無效信托?
- 025 非因受托人違約導致投資收益不能按時收回,委托人能否要求解除信托合同?
- 026 信托計劃已向優先級受益人分配,此時受托人是否仍能解除信托合同?
- 第二章 信托運作
- 本章前言
- 027 信托受托人未嚴格滿足信托設立約定,如何判斷信托是否設立?
- 028 《信托合同》約定不清,受托人能否依照自己的判斷選擇適用信托條款提前終止信托?
- 029 信托清算尚未完成,受托人向優先受益人提前支付信托收益是否損害劣后受益人利益?
- 030 《信托合同》約定子賬戶模式(傘形模式)履行被整頓,風險應由誰承擔?
- 第三章 終止、清算與決議
- 本章前言
- 031 信托財產尚未清算確認,能否證明信托投資的經濟損失?
- 032 信托財產投后被轉為破產債權,委托人能否因此請求受托人承擔違約責任?
- 033 受益人大會對重大事項表決尚未完成,受托人主動選擇表決事項處置方式是否有效?
- 034 信托延期等重大事項依約表決變更,未參與表決的受益人有異議是否對信托有影響?
- 第四章 信托關系認定
- 本章前言
- 035 信托受托人承認“名股實債”,而融資方否認,如何認定真實的法律關系?
- 036 信托公司自認股權投資為“名股實債”,破產程序中是否可以認定為債權人?
- 037 信托資金投資協議存在固定收益特征,如何認定合同性質?
- 038 資管計劃的委托人和管理人之間出現糾紛,是否可參照適用信托法?
- 039 投資虧損且合作性質未明確,受托人可否申請按照委托理財關系劃分責任?
- 040 信托委托人否認信托關系,信托貸款能被認定為民間借貸嗎?
- 下編 信托熱點問題與應用
- 第一章 剛兌與增信條款
- 本章前言
- 041 剛兌協議被認定無效,信托受托人等金融機構是否應承擔責任?
- 042 信托融資方違約,信托受益人與信托融資方直接約定的受益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 043 受益人與第三人進行受益權轉讓的保本約定,該協議是否有效?是否屬于剛兌?
- 044 信托受托人回購,是否構成剛兌?
- 045 信托投資方認購優先份額,上市公司認購劣后份額并約定附條件收購條款,收購約定是否有效?
- 046 資產管理人(受托人)與投資者簽署的“還本付息”協議是否屬于剛兌?協議有效嗎?
- 第二章 結構化信托與差額補足
- 本章前言
- 047 結構化信托中,次級委托人的差額補足條款是否有效?
- 048 結構化信托中的利益分配條款(結構化條款),是格式條款嗎?投資人申請格式條款無效是否可行?
- 049 與第三人的差額補足合同的性質和效力如何確認?是一種擔保嗎?
- 050 與第三人簽署的差額補足協議是一種支付承諾嗎?
- 第三章 信義義務范圍
- 本章前言
- 051 證券投資信托受托人未通知補倉而直接強制平倉,是否違反謹慎管理的義務?
- 052 受托人依約簽署抵押合同,但未取得有效的抵押,是否違反受托義務?
- 第四章 通道業務與責任認定
- 本章前言
- 053 事務管理信托的受托人,未特別約定盡職調查義務的,是否仍應承擔盡職調查義務?
- 054 受托人披露的風險表述模糊,能否仍以此免責?
- 055 信托公司盡調結論瑕疵,但投資標的系委托人指定,投資損失應當如何歸責?
- 056 通道業務中委托人怠于行使權利,未指令受托人回購導致債權不能足額受償的,受托人是否應承擔責任?
- 057 通道業務中受托人執行出資人指令而未履行法定義務時,委托人能否請求受托人賠償損失?
- 058 客戶通過證信合作模式運作通道業務虧損,是否可以要求證券公司或信托公司承擔責任?
- 第五章 民事信托及其他
- 本章前言
- 059 員工跟投背景下的股權委托代持,構成民事信托嗎?
- 060 民間借貸背景下的股權委托代持,構成民事信托嗎?
- 061 民事信托中的受托人未及時交付信托利益,是否構成重大過失?
- 062 計算信托資金投資本息時,是否應當扣除繳納的信托保障基金金額?
- 附錄
- 附錄1:本書所涉行業典型及熱點案例一覽表
- 附錄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 一、充分認識《會議紀要》出臺的意義
- 二、及時組織學習培訓
- 三、準確把握《會議紀要》的應用范圍
-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 目錄
- 引言
- 一、關于民法總則適用的法律銜接
- 二、關于公司糾紛案件的審理
- 三、關于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
- 四、關于擔保糾紛案件的審理
- 五、關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的審理
- 六、關于證券糾紛案件的審理
- 七、關于營業信托糾紛案件的審理
- 八、關于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
- 九、關于票據糾紛案件的審理
- 十、關于破產糾紛案件的審理
- 十一、關于案外人救濟案件的審理
- 十二、關于民刑交叉案件的程序處理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5-12 17: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