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0評論第1章 重生香江
1977年12月4日,星期天,清晨。
深水灣的豪華大宅里,雷永孝從床上猛然坐起,隨后走到窗邊,舒展雙臂,深深伸了個懶腰。
一年前的1976年12月,雷永孝重生回到了這個時代。這一年來,他絲毫沒有懈怠。
重生的第一個月,他每天堅持閱讀報紙和新聞,努力吸收這個時代的信息,終于逐漸消化了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同時,他也確認了自己的身份:香江老牌家族雷家的繼承人,雷覺華的獨子。
雷永孝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個幸運兒。重生后,他實現了上輩子的夢想:有房、有車、有事業。
就在他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準備享受人生時,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前世的香江各界,竟然沒有留下他的名字。
雷家作為老牌家族,擁有九龍巴士和九龍建業,不可能在香江毫無痕跡。
重生前的雷永孝是個小說迷,尤其癡迷于港娛小說。于是,他開始努力回憶。
經過半天的思索,雷永孝終于明白了原因。
香江這個彈丸之地,豪門爭產向來殘酷無情,親情在這里顯得微不足道。
因為不爭,就意味著失去發展機會。正如前世幾大豪門的家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不得不向英資發起挑戰,也是為了爭奪更多資源。
雷家雖然不是頂級富豪,但雷永孝還有一個二叔雷覺坤。在雷覺華去世后,家產全部被雷覺坤奪走。
說起雷覺坤,此人絕不簡單。前世奪產后,他一手打造了金公主影院,取消了院線包底制,使得獨立制片人得到了長足發展,間接推動了香江八九十年代電影業的輝煌。
他還成立了新藝城影業,將邵氏和嘉禾打得落花流水,也因此獲得了“娛樂大亨”的名號。
由此可見,雷覺坤絕非等閑之輩。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這一世,既然我雷永孝重生了,就一定要保住祖業,并且打敗香江的各路豪杰。”
這是雷永孝十一個月前立下的誓言。然而,要實現這些誓言,卻困難重重。
畢竟,雷覺華仍在掌管祖業,雷永孝不可能直接奪位。這在香江,可是被視為“不孝”的行為。既然自己名為“永孝”,就必須做到“人如其名”。
接下來,雷永孝積極參與公司管理,展現自己的重生優勢,提出了一系列公司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同時,他努力關心父親的身體,經常帶著雷覺華出入各大醫院,做一個孝順的好兒子。
終于,在一個月前,雷覺華感到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退休。
雷永孝還記得父親當時對他說的話:“阿孝,我準備退休,和你倩姨去北美安度晚年。”
雷永孝內心一喜,雷覺華和小他三十歲的女友都離開后,家產將由他全權掌控。
但他按下內心的喜悅,鄭重其事地回應:“父親,你放心,我一定會經營好祖業,不讓你擔心。”
雷覺華點了點頭,他對雷永孝在商業上的天賦有所了解,但仍有些不放心。
因為雷家的產業并非完全屬于他這一脈,而是兩家人的共同產業。
目前,雷家的產業主要分為兩大塊:百分之七十的九龍建業股權,以及百分之二十九的九龍巴士股權。
九龍建業由雷覺華打理,而九龍巴士的股份則由雷覺坤管理。
“阿孝,在我去北美之前,我想和你二叔分家。想聽聽你的意見。”雷覺華說道。
雷永孝深知,這個決定對父親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妥協。
雷家多年來未分家產,如今父親主動提出分家,顯然是對自己不夠放心。
畢竟,雷覺華與雷覺坤兄弟多年,深知這個弟弟的手段。
在此之前,雷永孝的打算是成立家族企業,全面掌控家族產業。
如今雷覺華提出分家,倒也讓他可以放手一搏,不必再顧及雷覺坤的想法。
“父親,我知道你對我不放心,怕我斗不過二叔。”雷永孝說到這里,看了一眼雷覺華,繼續說道,“我們家的產業主要分為兩塊:九龍巴士和九龍建業,還有八家戲院。”
深水灣的大宅則不必多提,那是雷瑞德留給長孫的產業,早已在雷永孝名下。
雷覺華聽完,覺得雷永孝并未明確表態,但他知道兒子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嗯,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如果父親堅決要分家,我想分得九龍巴士的股份和八家戲院。”雷永孝語氣堅決地說道。
雷覺華聽完,感到不可思議。自己辛辛苦苦經營了幾十年的九龍建業,兒子竟然看不上。
如今九龍巴士的董事局主席是鄧兆堅,也就是說,話事權在別人手中。
雷家雖然是九龍巴士的第一大股東,影響力極大,但九龍巴士只能算是一個戰略投資,而非雷家的基石。只有九龍建業才是雷家的根基,由雷家絕對控股。
“說說你的理由。”雷覺華隱藏了自己的不滿,平靜地問道。
“父親,你應該知道,這幾年香江雖然經歷了股災和石油危機,但地產市場正在慢慢復蘇。
九龍巴士雖然市值不高,但每年有穩定的紅利,而且還有豐厚的土地儲備。”雷永孝解釋道。
目前,九龍巴士的市值約為5億港幣,雷家擁有29%的股份,價值不到1.5億港幣。
由于巴士行業屬于公共服務行業,利潤有封頂限制,因此市值一直不高,只能算是一個利潤穩定的產業。
但雷永孝更看重的是九龍巴士旗下的土地儲備。九龍巴士擁有幾個車輛廠,以及位于尖沙咀的一幢中型寫字樓——九龍大廈。
雷永孝深知,未來幾年香江的地產市場將迎來暴漲,九龍巴士的價值至少會翻倍。
前世,1981年新鴻基狙擊九龍巴士,正是看中了其土地儲備。
“你是認為香江的房產市場會迎來升浪?”雷覺華點了點頭,問道。
“對,所以我選擇分得戲院也是基于同樣的考慮。”雷永孝回答道。
雷家共有八家戲院,均位于人流密集的地段,其中四家是擁有近千個座位的龍頭戲院。
前世,雷覺坤正是憑借這八家戲院在電影行業風生水起,足見其價值之高。
雖然雷永孝尚未決定如何經營這些戲院,但它們無疑將成為他未來在香江立足的重要資本。
雷覺華見雷永孝態度堅決,也不再強求,勉強同意了他的提議。
“行,我去找你二叔談。”
就這樣,雷永孝分得了八家戲院,以及29%的九龍巴士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