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拯救旗軍許浪
嘉靖二十六年。
天剛蒙蒙亮,霧中的浙江沿海諸城已經從睡夢中醒來。
洪武十七年,信國公湯和在朱元璋一句“卿雖老,強為朕一行”后在浙江沿海主持興建了五十九城。
這些沿海衛所組成了浙江海防主要的防御體系,用來防御從海邊上岸的倭寇。
距沿海衛所龍山所一百余里的瓜誓山內,剛睜開的眼睛的許浪就感覺到了腹部的火辣,低頭向下看去。
“給我起來趕路,帶我們早日到南直隸?!?
一名身著湖藍色袍子的矮壯漢子又是一拳砸在許浪的腹部,仰著頭看向許浪眼神恨恨。
這衛所兵長得還挺高!
看著漢子身上那件袍子上的啞光,許浪認出這并不是大明的綢緞,而是日本創制的倭鍛。
眼前這名操著一口官話的漢子也并非明人,而是倭寇。
在他身后,四名持刀的髡頭倭寇從熄滅的篝火旁起身,擁簇著一名女子。
這女子身材窈窕,相貌妖冶,那雙眼仿佛能勾魂一般,饒是許浪看了眼都為之一愣。
不過那腹部的痛楚很快讓他回過神來,低下頭瞇了瞇眼,眼色不斷翻涌。
他沒道理認出明鍛和倭鍛的差別才對啊......
是他這具身體主人的記憶讓他得以分辨!
昨天他就意識到自己穿越變成了一個生活在明朝浙江龍山所的少年郎,這位與他同名同姓的少年郎是龍山所的一名旗軍。
而命運在穿越之外還給許浪送了一份大禮,醒來后他就發現自己被一行倭寇所挾持,被脅迫給這一行倭寇帶路去南直隸。
根據他原身少年郎的記憶,被倭寇挾持帶路這事在浙江沿海不算少見,可多是倭寇迷了路想要去入??冢襁@種去南直隸的倒是稀罕。
“這蠢貨笨手笨腳的,直接割下他的頭發穿在鼻子里他就知道走了?!?
一位髡頭倭寇握著手中幾乎與他身高差不多的大太刀,仰頭盯著許浪說著一口倭語。
那陰冷的眼眸中眼珠子轉溜著,似乎是在想怎么把許浪砍成跟他一個身高。
“算了,要是他再像之前那樣暈過去我們就得再重新抓人帶路了,沒必要節外生枝。”
被倭寇們簇擁著的妖冶女子突然出聲道,也說著一口倭語。
見妖冶女子開口,握著大太刀的髡頭倭寇也沒有再說給許浪穿鼻孔的言語,不過依舊用一種不屑的語氣道。
“夫人不用擔心,當年宗設大人僅僅帶著進貢的人手就能從寧波殺到紹興,今日我們護送夫人前往南直隸也不過小菜一碟?!?
在一旁的許浪完全聽得懂對方的倭語,這顯然也是身體原主人的能力。
從寧波殺到紹興,說的是爭貢之役。
嘉靖二年,日本大內氏和細川氏各自派遣了人員前來寧波進行朝貢,但卻因為勘合的真偽而產生了沖突并爆發了武力殺戮,一路從寧波殺到紹興。
據說當時紹興衛的官員在問計王陽明后也是選擇了固守城池避戰,最后這幫倭寇再次從紹興殺回寧波并成功出海逃逸。
也正是經過此次動亂,倭寇從此有了輕視大明的念頭。
“呵呵,明軍在我們刀前只有倉皇逃竄的份?!?
另一位扛著大太刀的髡頭倭寇不屑道。
聽著倭寇的妄言,許浪舔了舔干澀的嘴唇沒吭聲。
這幾名倭寇對明軍的不屑倒不是空穴來風。
在日本戰國這個戰爭熔爐中從小實戰活下來的日本武士,的確普遍在個人搏殺技巧上超過大明士兵。
另一方面,倭刀也是讓倭寇能夠如此兇猛的原因之一。
眼前這些倭寇手持的倭刀,與他之前在現代所見過的工藝品日本刀不同。
那些日本刀是打刀,而且是江戶時代后縮短長度的打刀。
許浪看向眼前這一行倭寇手中的大太刀,光是目測長度都超過了1.5米,看那質感重量也不會輕。
如今是嘉靖年間,這股倭寇所使用的倭刀,是江戶之后被禁的戰場用刀,并且是其中最適合混戰、突襲中的中卷野太刀。
是真正的殺人利器。
許浪一邊帶路一邊不時看向自己被繩子捆住的雙手。
他可不會覺得這一行倭寇抵達南直隸后會放他走。
大概率抵達南直隸便是他身死之事。
他也想要趁機逃走,可那會說大明官話的矮胖倭寇看得緊。
若是雙手被捆貿然逃竄被逮到,還是個死字。
反倒是解開這捆著自己雙手的繩子,再趁機搞一把倭刀宰了這一行倭寇對他而言更有機會。
穿越之前的他是一名國術館的館長,并且被稱為末武時代的最后一位宗師。
他自信只要給他一把刀,就能摧毀這些倭寇從爭貢之役中得來的自信。
奈何這一行倭寇實在沒有把他當個人,即使在出恭的時候也沒有解開繩索的意思。
許浪只能一邊思索著逃脫之法,一邊領著這一行倭寇朝著南直隸的方向趕路。
在經過瓜誓山頂時他突然不由自主地朝著龍山所的方向望去。
這副身體的潛意識里......
好像總覺得一定會有人前來救他。
......
瓜誓山山腰。
距離這一行倭寇十里地的地方。
兩位佩著腰刀的漢子正沿著山路上的足跡向前追去。
“大哥,許浪被倭寇擄走不會出事了吧?”
一名精瘦的青年對著身前魁梧的背影道。
說話之人名為魏鏡,是沿海衛所龍山所的一名小旗,也是許浪的結拜二哥。
聽著魏鏡的話,走在前面的魁梧背影步伐依舊應道。
“倭寇活著擄走三弟,多半是為了讓三弟帶路,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斷然不會動手。”
魁梧背影名為張四德,是龍山所的總旗,許浪的結拜大哥。
在發現許浪被倭寇擄走后,他便立馬帶著魏鏡兩人一路追了過來。
“那我們可得抓緊了,越耽擱三弟就越危險?!?
魏鏡的臉上閃過幾縷焦急之意。
作為沿海衛所的小旗,他太清楚這幫倭寇的兇殘和無情了。
“我們在關王廟里結拜,三弟有關王保佑,沒事的。”
張四德嘴上說著寬心話,腿上的步伐卻是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