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相遇
那是我第一次見他,他和我以往見過的男人都不一樣,眉宇間透露著溫柔的氣質。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他,后來他常常出現在這個院子里,1911年一夜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被迫留洋十余載。
1894年,甲午戰爭那年,彼時已經是封建王朝的末年,民不聊生;割地賠款四處求饒。
周文豪和陳心雨的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
“雨兒,慢些跑,慢些跑,小心路上雨水。”北京胡同巷,一位精致的夫人朝著巷子盡頭喊著。
緊趕慢趕的小跑,女人額頭上沁透一層薄薄的汗水。從上到下打扮很富貴,外頭裹了一件淺藍色繡著金黃色蝴蝶的襖衫,下穿配套的花紋彩裙。
裙下露出一雙小腳,小巧玲瓏的這正是封建女性的標志。定眼一瞧,這可是一匹好綢緞。
鞋上兩朵金牡丹刻的栩栩如生,單這兩朵金牡丹,就足夠普通家戶不吃不喝一周。
整整齊齊的小髻盤在腦后,發髻中擺放著幾根金黃色發簪,身后跟著一眾仆人,女人是北京陳家主母陳朱氏。
…
“陳夫人,我往左尋些罷,剛剛瞧見貴府小主人往胡同外教書先生處去了。”街口賣豆腐的李阿伯抬手指了指方向。
誰家孩子玩,他總能搭把手看一眼。
“多謝您啊,李阿伯,雨兒這丫頭從小就愛聽書,沒個正形。”陳朱氏從懷中掏出一塊藍花色手帕擦了擦額前的汗,加快步伐往巷子外追了過去。
過了一會兒,隱約瞧見前頭,一個模樣約十歲十一歲左右的粉娃娃,烏黑的兩個小辮隨著小跑一顛一顛的。
果然在這兒,這丫頭!
見到心肝寶貝女兒,陳朱氏松了口氣。慢慢走進才發現這丫頭藕粉色的小襖上沾了灰塵,不知又是在哪里蹭的,手里還不忘緊緊攥著東街的糖人,那張小嘴吃的亮晶晶。
陳朱氏看到那油滋滋的小嘴忍不住噗嗤笑出聲:“雨兒,跑慢點,小心摔著,瞧你這身上衣服,哪還有半點女孩子的樣子。”
“娘親,再慢些可就趕不上聽教書先生的課了。”
一張嬌艷的巴掌小臉,精雕細琢的眉眼生的極像陳朱氏,水剪雙眸點絳唇。
其父是當朝正五品官員陳龍,父親的師傅是當朝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上頭還有一個大12歲左右的哥哥陳曄,因多年就一個獨子,突得一女,陳心雨自然被視為掌上明珠。即使是天上的星辰,陳龍也會二話不說摘去討自己女兒歡心。
…
教書先生學堂處。
“人之初,性本善,其相近,習相遠…”書堂里念書聲綿延不絕,雨兒在其外也聽的滋滋有味。
她忽然發現,人群中的一個人,也就是周文豪。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那是第一次見他,他和以往見過的男人都不一樣,眉宇間透露著溫柔的氣質。他的雙眸里充滿陽光,他的雙瞳炯炯有神,似乎和這個時代的其他人有所不同。
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相遇,她對他產生了情愫。
“嗯哼!這是誰家的丫頭呀?怎敢在此處聽書講課呢?不懂規矩嗎?”教書先生突然出現在雨兒后面,足夠嚇了她一跳。
“為什么女子不能讀書呢?”雨兒滿臉問號?
在這時,小腳的陳夫人已經趕到學堂,“很抱歉先生,是我管教女兒不周,見諒。”說著便牽著雨兒的小手緩緩退出學堂。
“娘親,為什么我們女子就不能讀書呢?為國為民人人有責啊。”
“傻孩子,女子天生就不能讀書呀,這是自古的傳統,在宋明時代,甚至更遠,女子都要遵從三從四德,三從指的是“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這三從意味著,沒有出嫁的時候一切聽父親的,出嫁了之后一切聽丈夫的,如果丈夫去世了,那么就要一切聽兒子的,四德則是對于女子的行為舉止、品性和儀容儀表等方面進行約束。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老祖宗的傳統呀。”
“哦!”抱著這種懷疑的態度,漸漸的雨兒慢慢長大了也明白了母親的這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