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馬關的結束

陸奧宗光和李經方送走伊藤博文和李鴻章等人,又返回會議室。

在非正式的場合,兩人用日語交談。“還不到賞花時節,可真想輕松地賞花玩樂一下呀!”陸奧說道。

“櫻花已經含苞待放了,希望快一點兒解決問題,讓我們從容地賞賞花。”

“為此,你的合作很重要。”

外面,吵鬧聲一片…

“陳龍,陳龍…”李鴻章抱著陳龍哭著。

議會廳,陸奧宗光正要開始進入正題,拿出筆記本攤開來宣讀。

這時,門外走廊上突然騷亂起來。

有人在跑動。雖然說會談結束了,但在重要的外交場所里,大聲走動也有失禮節。布置在春帆樓附近的都是訓練有素的大兵、警官等,他們更不會做出粗野舉動。

陸奧宗光和李經方面面相覷,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門被打開了。

這里居然有不敲門就進屋的人?屋里的兩個人一齊向進來的人看去,是陸奧宗光熟悉的女人,也是政府官員之一。

“你….”

陸奧宗光剛要責備,立刻又閉上了嘴。如果不是發生了重大事件,這個官員是不會逾矩的。她上氣不接下氣,站在門邊,僵立不動,臉色蒼白。

陸奧宗光頓時感到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情,而且和李鴻章有關。

“剛才,李鴻章閣下,被兇手用左輪槍…”官員幾乎是吼叫著報告。還沒等匯報完畢,陸奧宗光頓時就已經明白了什么。

“李鴻章閣下怎么樣?”陸奧宗光說。

“左頰中彈,視力受影響。”

“只一發?”

“是..”

陸奧宗光在驚愕中放下心來。面頰不是致命之處。

“暴徒呢?”

“當場被捕!”

陸奧宗光看了看旁邊的李經方。兩個人同時從沙發上站起來,李經方的額角不停地抖動擔憂著。

“發生了遺憾的事件,不過,我們會全力處置的,請您先去令尊那里,我去見伊藤博文閣下…?請保重。”陸奧宗光只覺得兩個膝蓋松軟無力。

“審訊了,暴徒約有二十五六歲…歲…”官員繼續報告著。

“這個大渾蛋..發瘋了嗎?他把我們的努力.…”陸奧扭曲著臉孔,心里怒罵道。

群馬縣二十六歲的小山豐太郎就等在春風樓路的拐角處。那里有憲兵隊,橋的對面有警察派出所。從常識來說,是警戒最嚴密、兇手最需要避開之處。然而,正因為夾在憲兵隊和派出所中間,是警戒上往往疏忽的地點。小山豐太郎是否因此而選擇了這里,不得而知。或許他只想到拐角處是突然襲擊的最適當地點吧。

中方代表團只有李鴻章坐轎,陳龍等人步行。

日本的“駕籠”是由兩個人一前一后地扛著,乘坐部分垂掛在下面。中國式轎子是四個人扛在肩上,乘坐部分在上面,所以也叫“肩輿”。

李鴻章專用的轎子是藍色的,只有下部涂著紅色。四面裝有玻璃窗,從轎子里能看見外邊。李鴻草把玻璃窗打開了。

小山他想盡量靠前所以跳出來打了一槍。他剛一跳出,憲兵隊的上等兵阿部就沖了出來。新條警部也助了一臂之力,馬上把小山捺住了。

事情發生在一瞬間。

流彈打進李鴻章的左眼窩下面。李鴻章戴著金邊眼鏡,擦過眼鏡打在臉上,減弱了勢頭。鏡片破碎飛散,大概他正閉著眼睛,沒傷到眼球。

引接處就在眼前,受了傷的李鴻章立刻被抬進去,安放在長椅上躺下。中國醫官為他做了緊急處置。

李經方從春帆樓跑回來。隨后,伊藤博文首相由外相陸奧宗光和內閣書記官長伊東巳代治陪同,也趕到引接處。

李鴻章不顧醫官的制止,對前來探望的伊藤博文等人說:“這種事,我思想上多少有準備。”他的意識很清醒。

因為四年前,在大津,津田三藏襲擊了俄國皇太子。

伊藤博文等人低下頭。陸奧宗光咬緊嘴唇,他最擔心的是這件事會成為列強干涉的借口。

如果李鴻章以受傷為由撤回本國,那該怎么辦?他指責日本,征得兩三個列強的同情,并非難事。

如果認為,像日本這樣還保留著野蠻風俗的國家,交戰國首腦前去是危險的,干脆停止同日本直接談判,委托第三國從中斡旋,那可就糟了。

世界輿論和同情似乎逐漸偏向李鴻章了。第一他年逾古稀,第二他名望極高,第三他第一次渡海出使外國。這一點,在海外也成了話題。李鴻章雖是實質上的外交負責人,但是,中法戰爭的和談是在天津舉行的,同俄國進行關于伊犁的重大談判,去彼得堡的也不是他,而是曾國藩之子曾紀澤。把從來沒出過國的老年人硬拉出去,日本也太狠毒了…?

歐美諸國的這些輿論通過駐外公使館傳到日本國內。

正常情況下李鴻章還引起國際上的同情,何況在日本遭到了受傷。日本最害怕的,就是被國際視為“惡人”。

“萬幸,這次負傷似乎不致影響會談。”這是在醫師診斷后發表的談話。

中方隨員中有人主張把李鴻章搬出引接處,到“新丸號”輪船上療養。

理由是:“日本土地上太危險,難保不發生第二、第三次。”

顧問反對回船上療養,壓下了這種意見,陸奧宗光這才安下心來。

陸奧宗光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李鴻章穩定住。

明治天皇下詔:

朕考慮清國現在雖與我國交戰,然而既然以派出使者與我議和,朕亦命全權辦理大臣與之于馬關會同商議。朕以為對清國使者不可不遵照國際成例,以國家之名譽,給與適當待遇與警衛,朕深憾之。此等兇手固讓司官員依法處罰,不得寬容。

與此同時,天皇和皇后委派中村侍從武官前來慰問。

山口縣知事與縣警部長立即遞上請辭書,皆被免職。

一張王牌握在李鴻章手里,他滿可以帶著全世界的同情,從日本退出。不論誰來評論,談判破裂的責任也應該加在日本頭上。處于這種狀態,日本不可能再進行直隸作戰了。

日本軍醫總監及博士勸李鴻章做手術,取出子彈。這樣會早些痊愈,只是手術后需要幾天的絕對安靜。

“謝謝,”李鴻章說,“談判以后再說吧。現在應當盡早地解決懸案,怎么能耽擱數日。”

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也同樣急于談判,因為俄國的動向令人擔心。李鴻草若得到俄國軍隊行動的情報,肯定會聽從博士的勸告動手術。

次日,陸奧條約方案親手交給李經方,要求四日內答復。其內容要求大致如下:

一、中國承認朝鮮王國為完整的獨立國。不再是附屬國。

二、清朝將下列土地割讓日本國:

(一)奉天省南部地區;

(二)臺灣全島及其附屬諸島與澎湖列島。

三、清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三億兩,五年付清。

四、以現存于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各種條約為基礎,締結日中新約。在條約締結之前,中國給日本政府及其臣民以最惠國待遇。

除上述條款外,中國須做出以下讓步:

(一)增設北京、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各商埠,以便日本臣民居住并營業。

(二)為運輸旅客及貨物,應擴展日本汽船之航線等等。

五、清國作為條約之擔保,允許日本軍隊暫時占領奉天府及威海衛,并支付駐扎軍隊之費用。

清朝人民能一齊奮起同日本作戰嗎?如果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對付日本,無疑是會勝利的,因為日本并沒有那么充足的兵源。

人民對清王朝能竭盡忠誠嗎?三十年前早已經說明先有太平天國運動,后有捻軍起義。

當清王朝對外處于困境時,人民不但不會救援,反而會乘機而起。處于這種狀態,遷都抗戰是不可能的。

清政府最抵制的是割讓遼東半島。清王朝興起于中國東北,進入北京之前,曾以沈陽(奉天)為都。遷都北京后,這里仍稱作盛京或留都。昔日的宮殿保存下來,叫奉天故宮。郊外有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和太宗皇太極的昭陵,兩帝乃清朝的創業之主。

當日軍從朝鮮跨過鴨綠江進入遼東時,北京宮廷大驚失色,曾飛檄命令死守這塊“皇祖寢陵之地”。

日本要求割讓的北限,是遼河一線,緊貼著奉天之南。

努爾哈赤遷都沈陽之前都城是遼陽。根據日本的方案,遼陽在割讓范圍之內。

遼東半島為日本所有,旅順就變成直布羅陀,使日本能控制渤海,隨時可以進攻北京。清廷認可的是割讓鴨綠江西岸以鳳凰城為中心的與朝鮮接壤的領土,但日本豈能滿足于這么小的一塊地。

關于割讓,日本準備了A、B、C三案,提給李鴻章的是B案。A案比B案更往西擴展了許多。這個B案,把遼陽、鞍山劃在內,地盤也不小。李鴻章拼命抵制,日方終于讓步。其實,日本的讓步不過是“預定的讓步”而已,早就準備好了C案。

根據C案,遼陽和鞍山仍歸清廷所有。即便如此,比后來日本從俄國手里接過來的租借地“關東州”也大七倍多。

至于賠償戰費,這場戰爭既不是中方主動攻擊日本,又不曾踏進日本尺寸之地,實在是毫無道理。

何況要三億兩,五年付清,真是苛刻已極。

“不管怎么說,太苛刻了!”李鴻章反復念叨,他最了解清政府財政的拮據。

最后日方讓步,減為兩億兩,七年付清。

日本明白,若要求過苛,清清政府實在無法接受,日本就只有談崩,再挑起直隸之戰。那時,列強勢必干涉,不要說割讓土地,連分文戰費賠償也得不到。

李鴻章也同意了,過不了多久就簽訂了《馬關條約》了!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德昌县| 康定县| 平果县| 安达市| 科技| 信阳市| 皮山县| 柘荣县| 宾阳县| 博乐市| 盘山县| 兴国县| 巍山| 云和县| 北海市| 勐海县| 前郭尔| 南通市| 光山县| 嘉祥县| 东乡族自治县| 田东县| 广安市| 成都市| 盐山县| 武乡县| 军事| 澎湖县| 庆阳市| 陇川县| 开封市| 新河县| 察隅县| 隆安县| 金坛市| 和田县| 雷山县| 滨州市| 前郭尔|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