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當代”的大門

1979年春夏之交,《當代》橫空出世,憑這個刊名我想當然地覺得這是寫現實題材的福音。“當代”這兩個大字真是絕了,仿佛是一道大門,進入歷史或走出歷史,都要經過此門;深入現實、走進創作的妙境或苦域,也須過此門。當時我雖然寫過一些短篇小說,也有一點虛名,完全是憑著被現實生活激起來的一股蠻勁,還有聲勢浩大的批判給幫忙做了廣告。其實對文學創作還沒有真正入門,于是對著《當代》這道堂皇厚重的大門,心里曾閃過一念,不知將來有沒有機會或者叫幸運,闖一闖這道大門?(至于文學創作有沒有大門,作家是越寫越生好,還是越寫越熟好,那是后來思索的問題。當時認定文學是有門的。)

來年開春,中國作家協會辦文學講習所,通知我去報到。我當時在車間里負責抓生產,正是“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生產壓力很大,自知請半年的假可能會很難,但心里發癢,不試一下不甘心。剛上任的黨委書記資格很老,敢說敢斷,也有文化情結,看了《通知》二話不說拿起筆就在上面簽了“同意”。當時我還多了句嘴:“車間生產怎么辦?”書記反問:“你想不想去?”我趕緊稱謝,拿起他的簽字就離開了,立刻回車間交代工作,第二天就買票進京。

文學講習所請了幾位老作家擔任導師,其中有《當代》的主編秦兆陽先生,一派安順平和的大家氣象。導師們除去給全所的學員講大課,每人還要帶兩三個學生,不定期地在導師家里給開小灶。說來真巧,秦先生挑選了廣東的陳國凱和我,一南一北兩個寫工業題材的工廠業余作者。那天先生講完大課跟我和陳國凱約好,三天后帶著一篇小說到先生家里去上第一堂“研究生課”。我手里沒有存稿,急忙調動腦子里的存貨,趕寫了一個短篇《狼酒》。

三天后的下午兩點鐘,我倆準時趕到先生的家,沙灘南邊的一個小院子,書房是里外兩間,都堆滿了書,寫字臺在里間,先生先看我們的作業,讓我們在外間隨便翻他的書。都是好書,拿起哪一本也舍不得放下。過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先生喊我們進去,陳國凱交的什么作業,先生如何批改的我記不清了,輪到我時心里很緊張。秦先生有一種凝定和收攝的力量,幸好眼睛沒有盯著我,而是看著眼前的《狼酒》稿子,手里拿著鉛筆,一邊說一邊在稿子上標記出要改的地方:語言的節奏、文字的響亮,還有細節的堅實,都保持著你的風格,但結構混亂,沒有好好構思……這一段放到前邊來,這一段應該往后挪……先生把我的小說大卸八塊,重新做了排序。

那一課令我終生難忘,寫小說要格外重視結構布局,起伏跌宕不只是為了制造懸念,是讓小說在變化中見姿致。回到文講所立即按先生說的把稿子前后段落調整了一遍,雖然這篇小說先天不足,但自己看著至少順暢多了。此后每隔兩周我和國凱就到秦先生家去一次,先生每一課都提前做了準備,是根據我們兩人的具體情況設定的內容,或先問我們一些問題,根據我們的回答開始講解,或從一部經典小說談起……先后講過小說的氣韻、鋒芒,人物的設計,文字的穩重……半年期滿后又延長了兩個月,我們要畢業了,最后一堂課結束的時候先生給我出了“畢業論文”的題目:為《當代》寫一部中篇小說。

一回到工廠,就覺得跟在文講所是兩個世界,生產任務總是壓得喘不過氣來,加上我脫產八個月,心里過意不去,就想好好賣把子力氣。全身心融入車間的生產節奏,根本顧不上想自己的小說,但也不敢從心里真正放下導師布置的作業,掐算著日子到再不動筆不行了,就開始寫《赤橙黃綠青藍紫》。我給自己訂了計劃,上班的時間不要說寫小說,連想想都不可能,我們廠的公休日是星期二,等到周一從晚上開始,一直干到周三的早晨上班。我的寫作習慣是動筆后不喜歡間斷,口袋里永遠有個破本子和一支筆,不知什么時候腦子里突然冒出幾句話,隨即就記下來。每天上下班騎車要兩個多小時,是我打腹稿的黃金時間段,騎在車上腳蹬子一轉,我的小說也活了。那時候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常常一兩個月沒有公休日,憋得難受時晚上就寫幾個小時。

寫到三萬多字的時候,有天晚上一個朋友來串門,他是一家文學刊物的小說組長,聽說我正在寫小說,自然要看一看,我也想試試他對我的小說的感覺,他看了幾頁就強行將我的稿子裝進他的書包,說不打攪我,帶回去仔細看。我有點著急,趕緊聲明這是給《當代》寫的,是秦先生交代的任務,無論如何你們不能用。一周后他把稿子送回來了,還沒頭沒腦地扔出一句話:送審沒過關。我說這又不是給你們的稿子,你送給誰審呀?他說如果主編相中了我們可以先發,不會影響給《當代》,結果主編不僅沒有看中,還讓我提醒你,這部小說有種不健康的甚至是反政治的傾向……我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原本對這部小說挺有信心,自認為里面還是有點新東西,比如小說的男主人公是個抗上的玩世不恭的青年,有些壞招怪點子很讓領導難堪,但在青年人中他卻是個有本事有影響力的角色……在當時的文學界還沒有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怎么就“不健康”甚至還“反政治”呢?

但我還是將寫作停下來了,一直等到離答應的交稿時間近了,我也沒有想出該怎么解決“不健康”和“反政治”的問題,就只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寫完了再說。當時我負責車間的生產管理,極少有按時下班的時候,如果情緒好,到家后吃點東西然后鋪開稿紙就干,寫到凌晨三點睡覺。如果沒有情緒,回家吃完飯就睡覺,三點起床干到七點,然后去上班。到了該交稿的日子,正好是星期二,工廠歇班的日子,想到交稿后可以大睡,前一天干了個通宿,但沒想到還是未能剎住。早晨七點多鐘,老婆上班遠已經走了,我負責送兩個孩子,一下樓就看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賀嘉正在樓前轉悠,他是奉秦先生之命,乘從北京到天津的頭班火車來取稿。我只好讓兒子先把他妹妹送到幼兒園后再去上學,我陪賀先生回屋。

那時我住工廠分配的一個“獨廚”,即一間臥室外加一個自己使用的廚房,兩戶共一個單元。賀先生跟著我胡亂吃了點早飯,我告訴他小說還差個尾巴,估計再有三五千字就差不多了。我拿出已經寫好的六萬多字,請他在臥室里的小桌上審閱,我將切菜板搭在廚房的水池子上寫結尾。直干到傍晚,我寫完了,他也看完了。其實我在外邊寫著,一直留心他在屋里的動靜,除去我們兩人簡單地吃午飯,他一天幾乎沒怎么動屁股,我心里對自己的小說就多少有點底了,說明他看進去了。最后他提了幾處小意見,我當即就處理了,他說大主意還要等秦老看過稿子之后再定。

沒過多久,我接到秦兆陽先生用密密麻麻的小字寫來的七頁長信,肯定了小說,并通知我小說擬發在新年第一期的《當代》上。我既感動,又深受鼓舞,天下的編輯與編輯、主編與主編,差別何其之大!之后不多久我寫了一篇小文,叫《水泥柱里的鋼筋》,表達對編輯的尊重,他們就如同水泥里面的鋼筋。正巧花城出版社要出我的小說集,征得秦先生同意,便以他的長信為序。后來這部小說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實這個獎是《當代》送給我的。

這時,我似乎知道《當代》的大門多高多重了。一個寫作者若想走上文壇,甚或是文壇的制高點,就須通過一道道像《當代》這樣的大門。不知是在文講所讀了一些書,聽了八個月的課,特別是被秦兆陽先生耳提面命領進了《當代》的大門,覺得心里似乎有些底氣了,想寫的東西很多,一年多以后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蛇神》脫稿,也是在《當代》發表的。那時還在“清除精神污染”,我對哪些東西是“污染”不甚了了,這似乎是個心照不宣、又極度敏感的概念,十分寬泛,只要有人覺得像是“污染”,寧錯殺一千,也不漏掉一個。

我曾擔心《蛇神》也會被刪除一部分。當時我有種很奇怪的心理,越是被刪掉的部分,越覺得是自己寫得最好的東西。《當代》出來后我急忙從頭至尾瀏覽一遍,竟沒有刪節,全文刊出。不久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將《蛇神》改編成多幕話劇,主演兼院長跟我說,這樣的小說如果不是發在北京的大刊物上,他們不一定敢改編。公演后果然有人告狀,但還是演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大編輯編大刊物,到底氣度不一樣,為人謹重和雅,個個都是謙謙君子,但刊物卻保持著鮮明的個性和鋒芒圭角。《當代》不愧是現實主義的福地,也是我的福地。學手藝有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師傅領進門”非常重要,可少走許多彎路,進不了門全憑自己摸索,或許永遠達不到憑自己的條件能夠達到的境界。

后來我對一個美國孤兒的故事發生了興趣,想寫個中篇。這個孤兒跟我很熟,我為寫小說被人對號入座惹的麻煩太多了,以防后患我動筆前征求他的意見。他一聽不僅不反對,反而兩眼放光,來了精神,說你怎么寫都沒有關系,必須答應我一條,我和我的父母的名字、職業一定要真實,我給你提供資料。這大出我意料,口出無憑,也怕他以后反悔,讓他當場給我寫了個字據,算是自愿把故事賣給了我,我出價五百元,請他在利順德吃了頓西餐。小說快寫好的時候他找到我,想看看稿子,我不同意,特別不喜歡在小說未完成前讓人看稿子。再說有協議在先,你白紙黑字寫的,隨便我怎么寫都可以。假若你看完后提一堆意見,我能接受的可以改,我不能接受的怎么辦?他沒有堅持,并表示對《尋父大流水》的小說題目很滿意,說突出主題,不看稿子也行,但發表必須找個中央的大刊物。我說中央的文學大刊物就是兩個,能發中、長篇的只有《當代》,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辦的,在西方就叫“皇家出版社”。他說行,太好了!

小說發表后他買了一兜子那一期的《當代》,大概有三五十本,提著去香港了。他在香港起訴了英美煙草公司,討要戰爭賠款。他的父親曾是英美煙草公司駐中國高級代表,1941年秋天回國述職,隨即太平洋戰爭爆發,就再也沒有回到中國。被丟在大陸的他以及他的母親,其境遇可想而知。戰亂期間自不必言,即便是新中國成立后,在歷次政治運動中他們母子也無法說清楚自己不是美國特務……他帶著一大兜子《當代》上法庭,不知是發給陪審團,還是散發給媒介制造輿論、引起同情。早知如此,我當初就該實打實地寫報告文學,而不是小說。最后不知《當代》起了作用沒有,反正他的官司打贏了,拿著數目不菲的賠款和美國政府發給他的公民護照,高高興興地回美國了。

《當代》凝練了當代,當代就是現實,而現實中包含著歷史與未來。我此生有幸進了《當代》的大門,也順便帶著我小說家族中的全部人物,進入當代文學大家庭。

感謝《當代》。感念秦兆陽先生。

上架時間:2021-09-08 17:58:49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长宁区| 湘阴县| 恩平市| 东平县| 光泽县| 左权县| 遂川县| 墨玉县| 万荣县| 北海市| 石河子市| 文昌市| 桐城市| 贵德县| 黄陵县| 五莲县| 广平县| 白朗县| 资溪县| 新津县| 东乡| 益阳市| 伊宁县| 玛纳斯县| 揭阳市| 北辰区| 两当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合作市| 青神县| 望谟县| 政和县| 荃湾区| 长顺县| 湘乡市| 兴化市| 沙洋县| 静海县| 嘉祥县|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