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人類簡史》中有這樣一段話:“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斷提高產量,很像是鯊魚,如果不一直游動就會窒息。然而,光是生產還不夠。生產出來之后,還得有人買,否則業者或投資人都得關門大吉。為了避免這種災難,確保不管什么新產品都有人買賬,就出現了一種新的倫理觀:消費主義。”
可以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整個社會的發展往往以產品產量的提升為前提,不過產品的豐富和產量的提升,還需要拓展營銷渠道,提高營銷效率,如果產品賣不出去,不被市場認可和接受,那么產品越多,積壓也就越多,商家的損失也就越大。正因為如此,在提升產量的同時,商家還需要提升銷售的效率,保證自己能夠說服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
作為產品流動的一個重要環節,銷售是商品經濟得以正常運轉的一個要素,如果沒有高效的銷售手段,商品流通就會出現問題,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該如何提升銷售效率呢?該如何打造高成交的銷售模式呢?對于這些問題,每一個銷售員或者商家或許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會涉及心理學,因為銷售產品和服務本身就是試圖說服客戶的一項工作,而說服不僅僅建立在良好的產品和服務上,還需要動用心理策略。
需要注意的一個趨勢是,銷售員正在變得越來越被動,他們不再像過去一樣擁有銷售的主導權,除非他們愿意做出改變,制訂更加合理的策略。通常銷售員的說辭具有一套基礎邏輯和基本的模式,即“我是誰?我來自哪兒?我能做什么?我曾做了什么(大致的介紹)?我具備什么優勢和想法?”這也是多數銷售員在進行宣傳和展開銷售工作時所重視的一些套路,但問題在于,人們如果想要確保自己的銷售工作更加順利,就要轉變思維,將自己作為銷售主體的主動銷售模式切換成一種被動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切換銷售模式,將“我是誰?我來自哪兒?我能做什么?我曾做了什么(大致的介紹)?我具備什么優勢和想法?”直接轉化成“他們希望我是誰?希望我能做什么?希望我擁有哪一方面的優勢?”這種轉化實際上讓顧客或者客戶的角色得到了強化。
當銷售員變得更加被動時,他們也就擁有了更多迎合消費者需求的資本,這本身就是心理策略的一種嘗試。而這種嘗試背后的邏輯就是銷售工作中主客關系的變化,或者說是現代銷售工作的一種全新模式,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銷售工作一直以來被人認為是門檻最低但也是最困難的職業之一,相比于其他工作,銷售員需要具備的技能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規定。但是無論掌握哪一種技能,最終都是為說服顧客服務的。從擺攤的商販、店里的服務生、公司的業務員,到更高級一些的企業高管,可能都需要想辦法拉客戶。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全世界的富翁大部分都做過銷售工作,而無論是誰,都要通過一些心理策略來強化自己的銷售技巧,這些心理策略在銷售工作中非常常見,它們構成了達成高效率成交的主要途徑。
許多人會將產品銷售當成單純的一種交易,只要一方想要產品,而另一方擁有這些產品,那么交易的條件就形成了;只要一方交錢,另一方交貨,那么交易就完成了。在他們看來,銷售實際上就是一個交易動作,交易完成,銷售工作也就成功了。但是如果對銷售工作進行深入分析,人們就會發現,銷售工作往往涉及心理層面的較量,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比如顧客想要購買產品,而某商家有顧客想要購買的產品,但是顧客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商家的產品,而不是其他商家的產品呢?顧客憑什么就要選擇這個商家的產品呢?同樣的,銷售員和商家需要弄清楚為什么顧客會來自己這里消費或者為什么不來自己這里消費,需要弄清楚消費者討價還價的動機和方式,以及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需要弄清楚消費者是質疑還是肯定產品。同時,也需要了解是什么驅動消費者為產品埋單,是什么驅動他們喜歡相關的產品,是什么驅動他們信任相關的產品。
除此之外,銷售員需要想辦法讓那些一開始拒絕購買的人信任自己的產品,需要讓那些購買產品時猶豫不決的人堅定信心,需要讓那些不了解產品的人保持消費的沖動。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心理分析上,需要建立在恰到好處的心理策略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秀的銷售員往往也是優秀的銷售心理學家,他們非常善于把握消費者的心理,也非常善于利用一些心理策略來引導消費者做出購買行為。
作為一本和銷售心理、消費心理有關的書籍,本書重點將心理學與銷售結合起來,講述了銷售心理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闡述銷售心理學這個核心內容,書中從消費心理、真實需求、表達方式、博弈技巧、主動權出讓、銷售形象塑造、心理效應的運用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拓展,全方位地介紹了銷售中的各種心理策略,而這些策略的成熟運用也為讀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本書語言樸實,內容豐富,在介紹各種心理學效應和策略的時候,將相關的理論知識闡述清楚,而且和相關案例結合起來,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拓展和延伸,確保構建起一個比較系統的知識架構,從而更加凸顯出本書的核心內容。在本書寫作的過程中,借鑒了一些比較新潮的觀點和一些經典的理論,并且進行了適當的引申,盡可能幫助讀者理解相關的內容,避免讓本書成為一本講述心理學知識的枯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