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為何要用極簡主義?
十多年前,我是有著三個年幼女兒的單身媽媽。將盡可能多的東西塞入狹小的移動房屋中,其余置于儲藏室。每周我們會開車至儲藏室,將物品騰進倒出,以換取呼吸的空間。
那段時間,我打掃一間屋子,孩子們能糟蹋三間。這是場永無止境的斗爭;我身兼多職,自己還要上學讀書,照料孩子,想方設法抽空做家事。我疲憊不堪,好友多次勸說我休養調整,但好強心使我對世界充滿敵意;我迫切需要更多時間去做要事,哪有時間休息!
某天,我一怒之下開始收拾物品扔掉。噢,我的天!整理出的開闊空間鼓舞了我,激勵我去做更多的事。盒子、袋子及其他物品被我扔至路邊垃圾桶,我意識到,改變生活的時刻到了:
我擁有的越少,就越容易清潔。
我擁有的越少,就越不容易受牽制。
我擁有的越少,賺錢養家所需的工作量就越少。
最終,減少的不僅是物品,更是財務負擔。我得以實現兩個最珍視的夢想:成為作家和居家的單身母親。我在肯塔基州西部購置了一套移動公寓,細數生活帶來的幸福。
當小女兒在2009年底被她父親從小學帶走,我開始用極簡主義讓她重回我的身邊。為了趕赴出庭日及探視女兒,我曾用兩年時光往返于帕多卡與肯塔基州中部。
2011年2月,我將極簡主義推向極致。舍棄幾乎所有的外物——移動式公寓、家具、衣服及其余物品,將它們贈予一個無家可歸的女人。剩下的裝滿汽車,開到離女兒更近的地方,省去了來回的奔波。
只留所需
我們應該多去關注那些真正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好的事物,而不去在意外人怎么看。例如,我會購置一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將被褥放在客廳,而不是花額外的錢去買兩室一廳的大房子。
我們家沒有購買電視和游戲機,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用來聽音樂、看電影(在線或者下載),還有收發信息、甚至與人語音聊天。
我們選擇用現金購買一輛二手車而非貸款購置新車。
我選擇在筆記本電腦上為我的網站寫書籍和文章,而非一份需要離家的工作,這使我能夠在家照看我的小女兒,陪她度過那轉瞬即逝的童年。
無須放棄
我們無須因此而放棄生活中的任何東西。我們在需要時買需要的東西。我們平時的支出都很低,這樣做也不會有什么顧慮。衡量我們成功的不是金錢,而是可以自由地與彼此共度的美好時光。
與其去商店購物,我們選擇去公園散步。
與其外出就餐,我們選擇帶上小點心外出野餐。
當我們無聊的時候,我們會讀書、講故事、玩游戲、而不是購物。有時我們只是靜靜地坐著,享受彼此這種安靜的親密感。
令我驚訝的是,凱蒂的朋友們都想來我們家,而不是在自己家里玩。他們說,我們家更有趣,因為在這里看到的和做的比在自己家要多——盡管他們擁有比我們更多的物質財富。他們告訴凱蒂,我們“很酷”,她很幸運擁有一個愿意待在家里陪伴她的母親,而且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也會這么做。
當朋友發現我們的生活空間如此之小、用品如此之少時,起初也有些困惑,但是后來發現我們真的能這樣過活,著實大吃了一驚。
沒有對錯
追求極簡主義并沒有對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需求和極簡主義,適當地應用,使我們能夠滿足這些需要而不受制于過度的欲望。
舉例來講,那些成員多的家庭,比之愛旅游的單身青年,會需要一棟更大的房子,當然相應還有更多的物品。
那些靠耕地為生的,必然會需要城市居民視為無用的工具和設備。
有人喜歡舊貨店,也有人喜歡阿瑪尼。
一些人想做到倚靠不到100件物品來維持生活,而有些人(比如我)則認為,用數字來衡量我們賴以生存的財產是一種浪費時間精力的事情。只要我們有自己生活的必需品,誰在乎街對面那家比我們用的東西是少還是多。
追求簡約主義的過程中唯一需要取悅的人就是你自己。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因為你才是唯一需要對自己幸福負責的人。如果你比較在意某一事物(比如穿衣打扮),那就消減生活中你認為不重要的事物的開銷,比如電影、寵物或鞋子。
優勢
極簡主義能使你擺脫束縛,有機會實現那些之前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和目標。
當精簡至極時,你將有更多的閑錢來還清債務,購置家產,外出度假或儲蓄退休養老金。
你可以選擇減少工作時間,與家人共度或追尋夢想。甚至可以選擇創建被動收入[1],讓自己完全脫離公共職位。我本人就依靠極簡主義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開始商業化寫作,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工作的時間和地點,過上了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你也可以做到。
去除掉生活中多余的東西,才能迎來無盡的可能。壓力減少,閑暇時間增多,生活也會變得更輕松。甚至健康也會得到改善;我毫不費力地就從90公斤減至60公斤——而我只做了一些簡單的改變。
你的旅程
以下章節我將詳盡闡述我個人在極簡主義之路上學到的技巧。不是下列各點都要遵守;僅作參考,無須強求。
這是你自己的旅程;關鍵在于從中獲得快樂。擇其善者而從之。也許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為實現極簡主義的某些方面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其余部分也許會讓你有點緊張。沒關系。你可以做些試探性地嘗試。將本書多讀幾遍,每次閱讀都學點什么。心懷樂觀,一切將迎刃而解。
注釋
[1]被動收入是一種只要付出一點努力進行維護,就能定期獲得的收入;如房產、利息、知識產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