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賞花宴(一)
某年某月某日某城某書肆,落滿塵土的角落里有著這樣一本書,書中的故事不算奇異,或平淡或苦澀皆為書中人所歷之事、所思之情,如此,且聽我細細道來。
話說在某朝建立二十年的時候,江南之西江州有這樣一戶人家,雖是商戶人家卻紅墻綠瓦、雕梁畫棟、湖泊花樹點綴,好不氣派,我們的故事便從這里開始。
不知自何時起,民間有了待嫁女居繡樓的規矩,一個小院里花團緊簇,一座小樓靜謐而立,一個姑娘在窗前誦讀。
“三姑娘,三姑娘,姑爺的信來了。”小丫頭輕快的聲音傳進院子,姑娘自書本上抬起頭,抿唇微笑。
樓檐下的姑娘笑著攔住小丫鬟,將食指豎在嘴邊說:“噓!姑娘看書呢。”
小丫頭趕緊噤聲,用虛的快聽不見的聲音說:“琥珀姐姐,我來給三姑娘送信。”
琥珀笑了,說:“也不用這么小聲。”接過她手上的信,又指著門側石桌上的果盤說:“姑娘賞的,拿去跟小姐妹們分著吃吧。”
小丫頭高高興興的用衣裳兜了幾個果子說:“謝謝三姑娘和琥珀姐姐。”
等小丫頭走了,琥珀才轉身上了繡樓,噠噠的上樓聲有節奏的響起。
白芷放下手中的書,側耳聽著,待走步聲靠近了,才轉過身。
“姑娘,姑爺的信來了。”琥珀的聲音著重突出了“姑爺”二字,語氣不乏揶揄。
白芷臉上泛起一抹紅,嗔她:“旁人也便算了,連你也戲弄我,可真是覺得我不敢罰你。”
琥珀忙討饒道:“姑娘,小的錯了,咱們姑娘是最最仁善的人兒,必定不會跟小的一般計較的。”
白芷白了她一眼,接過信,信封上“白三妹妹親啟”幾個字還留有淡淡墨香。
還不等拆開,又聽樓下院子里有人喊:“三姑娘在嗎?”
琥珀說:“聽著是紅玉的聲音。”
紅玉是大姑娘身邊的貼身丫鬟。
白芷將信夾在書里,把頭探出窗外,問:“可是紅玉?”
樓下的姑娘稱是,白芷便領著琥珀下了樓。
樓下站著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個字高挑,穿著一身粉色的丫鬟衣裳,看見白芷下來問了聲好。
白芷拉過她得手,笑著說:“好些天沒看見紅玉姐姐了,原還想著這幾日去大姐姐那看看,討碗茶吃,姐姐竟先過來了,既來了我這兒,必要在我這里吃了茶才許走。”
說著就拉著她到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
紅玉卻是推脫起來:“三姑娘的茶小的今兒是吃不成了,大姑娘早上剛接了孫家的帖子,要咱們家的姑娘一起去賞花呢,離了您這邊,還得去告訴其他姑娘。”
“是哪個孫家,約的是哪天?”
“城西那個孫家,半個時辰之后就要去了,三姑娘,小的先去四姑娘那兒了。”說完,急匆匆的去了。
琥珀忍不住嘀咕:“半個時辰,可真是說風就是雨,也不提前來說一聲,姑娘還沒上妝換衣服呢。”
白芷好笑說:“那你還嘀咕什么,還不幫我收拾一下。”
梳頭、敷面、描眉、點唇、換衣服,哪一樣不要時間,偏就給半個時辰,讓人不急都不行。
臨了了,跟衣裳配套的繡鞋卻找不見了,再換衣裳時間也是來不及。
白芷問:“可是送去浣洗沒送回來?”
琥珀說:“現在去找怕是來不及了,也不確定是不是干凈的。”若是臟的濕的,也是不能穿的。
白芷說:“我記得還有一雙月白色的,顏色比較淺,拿給我吧。”
白芷今日穿了一身鵝黃的襦裙,顏色太深的鞋子都會顯得不協調,只能找雙顏色淺的,再把裙擺拉下面些,堪堪遮住。
只是這樣,裙擺便有些長了,又怕拖在地上,又怕別人踩到。
“也沒別的辦法了,仔細些便是。”白芷說。
白芷到宅子側門的時候,大姑娘濟慈和四姑娘鳳嬌已經在等著了,看見白芷過來,笑著喚她:“三姐姐”“三妹妹”
白芷笑著點頭:“大姐姐,四妹妹。”
然后二姑娘濟秀、五姑娘濟萍帶著六姑娘濟暖一塊兒過來了。
六個姑娘帶坐了三輛車,丫鬟跟著車夫坐外面。
姐妹幾個里二姑娘濟秀與白芷最為要好,便坐了同一輛車。
濟秀說:“帖子送過來的時侯,我娘便跟我說這孫家未免太冒失了些,既然是賞花宴要請的賓客為什么不提前兩日送帖子上門,臨時送帖子,若是人家有事呢,去還是不去。”
白芷問:“那怎么還接下來了,我記得這孫家跟我們白家不是很對付啊。”
白家作為大商戶,主要從事布料、糧食的販賣,沾了衣食住行里“衣”和“食”兩大塊,又因為多年的運作,所以才能做的這么大。
而孫家因為是知州家的親戚,可以運作整個江州的鹽巴交易,卻因為起步晚,插不進其他板塊,若非要插進去,必定要頂掉一家。
濟秀用眼神示意前面那輛車,哼了一聲說:“那位要表現嘍,我覺得今兒肯定有事兒,一會兒我看她怎么應付。”
白芷了然的笑了笑,白家堂姐妹六個,從來都不是同一派的。
濟秀又說:“我爹打算讓她招個上門女婿,日后讓她們撐門面。”
白芷詫異:“這怎么說的,不是還有七郎、明郎和培郎,外人哪有自家的子侄親近。”
三房的七郎和四房的雙胞胎都已經十三歲了,要不了幾年就是可以及冠了,怎還用招上門女婿!
濟秀說:“你莫不是忘了自家子侄里還有二叔當年收養那個。”
這……
濟秀的二叔便是白芷的父親,在世時確實收養了一個養子,收養他之后不到三年,白芷的父母就在回家的山路上被山匪害死了,白芷一直覺得父母的死,跟那個養子的人身世有關。
“蘇北望?這太荒謬了!”
濟秀幽幽的說:“人家不覺得荒謬就行,聽說東西都沒少送,今天一個荷包、明天一個手絹的。”
“他們還私相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