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6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摘要
- 前言
- 第1章 微生物基礎知識
- 1.1 微生物概述
- 1.2 微生物的分類等級
- 1.3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 1.4 細菌形態特征
- 1.5 細菌的細胞結構
- 1.6 細菌的生長
- 1.7 修復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2章 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修復
- 2.1 重金屬污染及其危害
- 2.2 重金屬污染廢水的來源
- 2.3 重金屬污染廢水的處理方法
- 2.4 重金屬污染廢水生物修復的影響因素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3章 吸附微生物的形態和特性
- 3.1 微生物的培養特性
- 3.2 微生物的染色
- 3.3 微生物吸附劑分子量測定
- 3.4 微生物的形貌
- 3.5 微生物的表面元素及含量
- 3.6 微生物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觀察
- 3.7 微生物的紫外光譜分析
- 3.8 微生物的特征呈色反應
- 3.9 微生物的表面荷電狀況研究
- 3.10 微生物的紅外光譜(IR)分析
- 3.10 微生物接觸角與疏水性測試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4章 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吸附
- 4.1 微生物對模擬廢水中鉛離子的吸附
- 4.2 苦味諾卡菌對多種重金屬的吸附效果
- 4.3 微生物對電鍍廢水中鎘離子的吸附
- 4.4 水洗工業廢菌對多元重金屬體系的吸附效果
- 第5章 生物吸附-浮選及生物吸附沉降
- 5.1 捕收劑的溶液化學
- 5.2 微生物吸附劑的浮選行為
- 5.3 微生物吸附劑吸附鉛離子后的浮選行為
- 5.4 單一重金屬離子模擬廢水的生物吸附-浮選
- 5.5 有色金屬冶煉廠混合廢水的吸附-浮選
- 5.6 微生物吸附劑吸附電鍍廢水中鎘前后的浮選行為
- 5.7 工業廢菌對電鍍廢水中鎘的吸附-沉降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6章 微生物吸附及微生物吸附-浮選機理
- 6.1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 6.2 微生物表面能譜(EDS)的表征
- 6.3 微生物的表面元素分析
- 6.4 紅外光譜分析
- 6.5 微生物吸附鉛作用模型的建立
- 6.6 吸附鎘前后廢水中陽離子濃度的變化
- 6.7 電動電位測定
- 6.8 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
- 6.9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 6.10 化學修飾
- 6.11 水洗脫附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7章 微生物吸附劑的綜合利用
- 7.1 微生物吸附劑解吸
- 7.2 金屬回收
- 7.3 工業廢菌溶解相的應用
- 7.4 工業廢菌作為浮選抑制劑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8章 問題與展望 更新時間:2019-01-04 06:20:57
推薦閱讀
- 走向海洋: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 廢油脂制備生物柴油技術
- 中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新模式
- 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重大問題研究:環境災害卷
- 世界可持續發展歷史軌跡:人物與思想
- 美國環境政策研究(3)
- 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研究
- 涼山州水能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 區域農業面源氮磷遷移轉化過程及其污染特征
- ESG全球行動:協同路徑與綠色轉型
- 頁巖氣勘查開發方法與評價技術
-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生活節水(全彩版)
- 污水處理機械設備設計與應用(第二版)
- 糖蜜廢液的資源化處理及應用
- 洱海的保護與管理
- 遼河流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研究
- 消費者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行為及其影響機理:理論模型、實證檢驗和管制政策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與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 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原理及應用
- 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質量控制指南
- 探尋對策 興利除害:山東省淮河流域防汛抗旱研究文集
- 生活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技術與工程實踐
-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及應用
- 水處理工程例題與習題集
- 廢舊金屬再生利用技術
- 空間距離、同業模仿與環境信息披露機會主義行為研究
- 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適用新技術及工程應用
- 國家統一推行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認證實施指南
- 中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報告(2023)
- 農村水環境污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