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修復技術
- 代淑娟 周東琴 魏德洲 劉長風
- 624字
- 2019-01-04 06:20:21
1.4 細菌形態特征
1.4.1 細菌的形態
細菌的形態有多種多樣,在正常情況下細菌的形態是相對穩定的,當改變培養基的化學成分、濃度、pH值、培養時間以及培養溫度時,會引起細胞形態的改變,或者導致細菌死亡,或者出現畸變[2]。盡管細菌的形態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形態有三種,即球狀、桿狀、螺旋狀,分別稱為球菌、桿菌、螺旋菌。
1.4.1.1 球菌
球菌形態上為球狀或橄欖狀。按照其排列的方式,可分為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及其葡萄狀的葡萄球菌,見表1.6。
表1.6 球菌形態和排列方式

1.4.1.2 桿菌
桿狀細菌的細胞呈桿狀。按照細菌細胞的排列方式可以有單桿狀、鏈桿狀,見表1.7。桿菌的長寬比差別比較大,不同種之間桿狀端部的形態常變化多端,可以是扁平的,也可以是圓形、雪茄狀的或分叉狀的。
表1.7 桿菌的形態

1.4.1.3 螺旋球菌(弧菌)
螺旋菌為螺旋卷曲形狀。細菌個體的長度、螺旋的數目和螺距隨菌的不同而不同。螺紋不滿一周的為弧菌,弧菌可以互相連接成為螺旋菌,見表1.8。
表1.8 螺旋菌的形態

1.4.2 細菌的大小
細菌的個體是十分細小的,要用微米為單位進行測量。一般來說,細菌個體有零點幾微米到幾微米,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不同的細菌其大小并不相同,球菌為0.5~2.0μm,桿菌為(2.0~3.0)μm×(0.5~1)μm,螺旋菌為(0.3~2)μm×(1~20)μm。細菌的大小變化多端,甚至報道有更小的細菌,即為納米細菌或超微細菌。它們的直徑范圍只有0.5~0.02μm。在細菌發育的過程中,剛分裂的新生細菌小,而隨著細菌的發育個體漸漸長大,到老齡細菌則菌體又會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