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安慰劑效應(新版)
最新章節:
附錄C 莉薩的個人處方
我們一直被教導相信,生病的原因在于環境、基因或者純粹是因為壞運氣,只有醫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健康問題。《安慰劑效應》的作者莉薩·蘭金作為一名醫生,很多年也持有同樣的觀念,直到有一天她自己生病了。她首先求助于西醫,發現情況并無好轉,于是她轉而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莉薩·蘭金發現,安慰劑效應在醫學中無處不在,所以她開始覺得,自己所受的醫學訓練似乎缺少了最關鍵的東西:了解到身體有天然的自我修復力,我們可以通過心理的力量來操控這些自愈機制,讓安慰劑效應發揚光大。
目錄(2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贊譽
- 前言
- 導論
- 第一部分 相信自己
- Chapter1 健康理念中那些令人震驚的真相
- Chapter2 肯定能讓自己生病并且阻礙自然康復的方法
- Chapter3 使事態全然不同的治愈因素
- 第二部分 心病還須心藥醫
- Chapter4 重新定義健康的概念
- Chapter5 孤單是身體的毒藥
- Chapter6 過勞死
- Chapter7 快樂是預防生病的良藥
- Chapter8 怎樣對抗壓力反應
- 第三部分 開具處方
- Chapter9 徹底的自我關愛
- Chapter10 自我療愈的六個步驟
- 附錄A 關于身心合一的八條建議
- 附錄B 莉薩個人的自我治療診斷書
- 附錄C 莉薩的個人處方 更新時間:2023-12-04 18:54:19
推薦閱讀
- 性格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套裝共5冊)
- 墨菲定律
- 我能給自己滿滿的安全感
- 走出舒適區:如何突破自我設限,獲得持久行動力
- 想想就開心(七百多張“圖解”讓你看了就能開心)
- 悲傷之后:度過悲傷,建立韌性的互動指南
- 持續的幸福(十周年珍藏版)
- 完整的人
- 心理學與微表情(增訂3版)
- 心智突圍
- 心理韌性的力量
- 逆齡生長
- 心理健身房:通過鍛煉改善心理健康的8個要訣
- 帶著恐懼前行
- 改變
- 幸福的要素
- 微表情心理學
- 生命之樹:能量療愈與脈輪平衡
- 消極時代的積極人生
- 誰說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壞
- 思想的力量
- 運用積極心理學提高學生成績
- 幸福36計:成語典故中的心理學
- 共情力:你壓力大是因為沒有共情能力
- 遇到最好的自己
- 拒絕的力量
- 親密:瞬間吸引的隱秘力量
- 解鎖:打破受害者情結
- 無行動,不幸福
- 為什么總是感覺被掏空:如何應對“心理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