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當代中國外國文學批評史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是一部較為全面梳理和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的專著。按照所涉及的時段分為七個部分:中國現代外國文學批評的歷史回顧;馬克思主義文論的中國化;關于批評大家的討論;現代派文學的論爭;后現代主義的論爭與批評以及21世紀以來的外國文學批評。與以往的各類文學批評史不同,本書作者有著廣闊的國際化視野,試圖將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放在一個世界文學及其理論批評的大背景之下,并且有意識地將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與國際文學理論批評進行比較,從而彰顯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的特色和國際性。此外,本書以問題為導向,以史帶論,在一個世界文學和文論的大背景下系統探討了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
目錄(48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文前輔文
- 推薦語
- 總序
- 緒論
- 第一節 在邊緣處發出獨特的聲音
- 第二節 游離于主流與非主流之間
- 第三節 走向世界文學的外國文學批評
- 第一章 中國現代外國文學批評的歷史回顧
-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 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的世界意義
- 第三節 大規模譯介與批判性吸納
- 第四節 翻譯之于中國現代文學的意義
-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文論的中國化
-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回顧與反思
- 第二節 改革開放時代的外國文學批評
- 第三節 比較文學的引進及其當代復興
- 第四節 世界文學語境下的外國文學批評
- 第三章 關于批評大家的討論(一)
- 第一節 朱光潛的批評理論再識
- 第二節 季羨林的東方文學批評與研究
- 第三節 楊周翰的比較文學和西方文學批評
- 第四節 王佐良的英國文學批評
- 第四章 關于現代派文學的論爭
- 第一節 重訪現代主義:一個文學史現象
- 第二節 中國語境下建構的“現代派”文學
- 第三節 現代主義在中國的兩次高漲及其影響
- 第五章 關于批評大家的討論(二)
- 第一節 袁可嘉的現代主義和詩歌批評
- 第二節 錢中文的俄蘇文學和文論批評
- 第三節 柳鳴九的法國文學批評
- 第六章 關于后現代主義的論爭與批評
- 第一節 后現代主義:現代主義的叛逆與超越
- 第二節 后現代主義批評的多元視角
- 第三節 后現代主義:從北美到中國
- 第四節 后現代主義在外國文學批評界的回應
- 第七章 21世紀以來的外國文學批評
- 第一節 “后理論時代”的來臨
- 第二節 后理論時代的外國文學批評
- 第三節 “強制闡釋論”及其批評性回應
- 第四節 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
- 第五節 “強制闡釋論”之于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意義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1-10-15 11:04:53
推薦閱讀
- 中古英語亞瑟王文學研究
-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 漢藏文論比較
- 詩話詩說
- 論茅盾的生活與創作
- 朝向詩的未來
- 小說神髓
- 當代作家十六談
- 詩藝與政治(“經典與解釋”第38期)
- 滿洲作家論集(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研究卷)
- 新世紀文學論稿:文學思潮(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天才中的鳳凰:洛佩·德·維加
- 計量文體學導論
- 解構批評的形態與價值研究
- 喬治·艾略特的《米德爾馬契》敘事研究
- 海外華文文學的跨界研究
- 日本平成年代芥川獎獲獎女作家作品研究
- 通俗文學十五講
- 吳郡二陸文學研究
- 陳寅恪文集
- 科馬克·麥卡錫對美國西部小說傳統模式的顛覆與重構
- 文學地理學專題研究
- 跨文化之橋
- 雅舍窗前青青草:梁實秋韓菁清傳奇的戀愛
- 大師講堂:蔣廷黻講中國近代史
- 中國現代散文詩劇文體范式研究
- 文心
- 雙子星座:管窺魯迅與周作人
- 早期中國文學與歷史批評
- 魏晉才子傳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