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制度研究
最新章節:
后記
國際法上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都有關于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問題,從而形成了自然保育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知識產權三種法律保護模式。與國際法對應,我國國內的自然保育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知識產權等法律部門也應該將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納入保護對象。但目前我國的自然保育法律體系忽視了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生態作用,將環境保護的靈魂,也就是生態文化保護沒有囊括在其法律體系之內;而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將傳統知識獨立出來進行類型化保護,也忽視了傳統知識與自然保育的相融關系及其保護的生態整體主義法律價值取向。本著作提出了將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旅游法等部門法與自然保育法融合起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構的建議,實際上就是將法律體系的整體性解釋方法運用于自然保育法律實施之中,通過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等多元化、協調治理的方式將傳統知識保護和自然保育整合起來。
目錄(32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節 問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課題的研究動向
-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主要理論范式
- 第二章 法律保護的對象
- 第一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定義
- 第二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法律類型
- 第三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法律認定
- 第三章 我國自然保育法的盲點分析
-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保育知識
- 第二節 傳統農耕文化衰落現狀的調研
- 第三節 傳統知識成為現行自然保育法的盲點
- 第四章 知識產權法保護之不足
- 第一節 著作權法保護之不足
- 第二節 專利法保護之不足
- 第三節 商標法保護之不足
-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嵌入
-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目的
- 第二節 整體性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三節 活態保護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四節 就地保護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六章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實踐探索
- 第一節 名人故里之爭中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二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少數民族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三節 生態景區中寺廟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四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生態習俗的司法保護
- 第五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國際法保護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11-22 16:49:11
推薦閱讀
-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
- 行政執法人員的行動邏輯:以W河道管理局為樣本的法社會學考察
- 社會治理創新的地方經驗研究
- 憲法學
- 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當代信任研究
- 檢察權運行司法化研究
- 環境法哲學
- 勞動關系與勞動爭議現狀和展望
- 私募影視投資基金法律實務操作指引
- 軟法研究這十年
- 股東代表訴訟原理與律師實務
- 遏制酷刑的三重路徑:程序制裁、羈押場所的預防與警察訊問技能的提升
- 環境法評論·2018年(第1期)
- 刑事證明責任制度研究
- 外國勞動法學
- 逐利的規制:民間借貸的法律機理與實務邏輯
- 青少年犯罪與司法問題研究
- 性別變更法律問題研究
- 鑒定意見證據評價實踐考察
- 中國公司印章疑難案例裁判規則解讀
- 減少競爭中的政策壁壘:國際經驗與教訓
- 網絡恐怖主義犯罪的制裁思路
- 制度供給與外來人口權益改進
- 海峽兩岸法學研究(第1輯):兩岸法治經驗回顧與前瞻
- 互聯網金融實踐的法律分析
- 心的呼喚:服刑人員親屬親情關懷指南
- 旅行社法律責任制度研究
- 首經貿法學評論(第一輯)
- 法律研習的方法:作業、考試和論文寫作(第10版)
- 斗爭與妥協:法英美三國憲法縱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