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乘起信論義記
免費

凡三卷。唐代法藏撰。又稱大乘起信論疏、起信論義記、藏疏、賢首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冊。為大乘起信論三大疏之一。本書系以華嚴(yán)宗之立場而注釋大乘起信論者。共分成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顯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論題目,(八)造論時節(jié),(九)翻譯年代,(十)隨文解釋。其中第三之顯教分齊中,初述自日照三藏傳至戒賢、智光之三時判,次將傳入東土之大小乘諸經(jīng)論總判為四宗:(1)隨相法執(zhí)宗,即指小乘諸部。(2)真空無相宗,指般若經(jīng)、中論等。(3)唯識法相宗,指深密經(jīng)、瑜伽論等。(四)如來緣起宗,指楞伽經(jīng)、密嚴(yán)經(jīng)、寶性論、起信論等。不用華嚴(yán)宗之五教判,而新立四教判,將起信論配于第四宗,此與古來所論大異其趣。此外,本書復(fù)謂起信論中之“阿梨耶識”即是唯識家所說之“阿賴耶識”,又將三細(xì)中之業(yè)相、能見相、境界相次第配于自體分、見分、相分,且謂智相以下之六粗通于六意識之中。并明白舉示起信論唯舉第六識及第八識,而未論及第七識。凡上,皆為本書之特色,為起信論其他之注疏所未及者。

(唐)法藏 ·國學(xué) ·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7章 2015-11-11 11:22:45
天祿閣外史
免費

《天祿閣外史》包括《賓韓》、《賓魯》、《賓齊》、《賓魏》、《賓秦》、《賓晉》、《賓蜀》、必賓楚》八卷,共104篇。舊本題漢黃憲撰。前有晉謝安,唐田宏、陸贄題詞。每篇又有宋韓洎贊,而冠以王鏊之序。詞旨凡鄙,顯出一手。朱國楨《涌幢小品》載徐應(yīng)雷《黃叔度二誣辨》曰:黃叔度言論風(fēng)旨,無所傳聞。入明嘉靖之季,昆山王舜華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祿閣外史》,讬於叔度以自鳴。舜華為吾友孟肅諸大父行,余猶及見其人,知其著《外史》甚確。自初出有纂入東漢文者,時舜華尚在。而天下謂《外史》出秘閣,實黃徵君著,則後世曷從核真贗乎?又李詡《戒菴漫筆》曰:《天祿閣外史》乃近年昆山王逢年所詭讬者。邇有馀姚人御史某(案:即刻《兩京遺編》之胡維新,)沾沾以文學(xué)自喜,雜此文於左、國、司馬諸篇中刊行,頒於蘇常四郡學(xué)官,令諸生誦習(xí)之,殆亦一奇事也。據(jù)其所記,則此書出王逢年,明人巳早言之??紡埧捉獭峨?yún)谷臥馀》,所言亦合。而流傳之本仍題黃憲,殆不可解。王鋮《讀書蕞殘》曰:其賓秦文中有《黨錮》一篇,考《後漢書》本傳,陳蕃為三公,臨朝嘆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綬。是黨禍未起,憲巳謝世矣。又賓晉文有《董卓篇》,益不相見,辨其偽跡甚明。惟謂傳自謝安,或者即其門下士及子弟所為,則仍為偽序所欺,失考甚矣。

黃憲 ·國學(xué) ·6.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8章 2015-12-16 17:35:3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彩票| 金平| 沽源县| 江口县| 光泽县| 仁布县| 全南县| 格尔木市| 竹山县| 长白| 乌拉特后旗| 乐昌市| 东光县| 射阳县| 汉寿县| 垫江县| 独山县| 通州区| 兴和县| 象州县| 永平县| 介休市| 东阳市| 双桥区| 赤水市| 承德县| 大悟县| 合阳县| 舟曲县| 周至县| 平塘县| 察哈| 稷山县| 望江县| 曲沃县| 滁州市| 五常市| 萝北县| 开阳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