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苕溪漁隱叢話
免費

南宋胡仔編。10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84年版。該書是在《詩話總龜》影響下編輯的,兩者是姊妹篇,集中了北宋以前詩話的精華。在編排體例上,以人為綱連類而及,對一些瑣聞軼句采取分類附錄辦法,眉目清楚。凡屬大家,均出其名,以年代為先后,把作家與作品、作品與本事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使文學流變的脈絡清楚地呈現出來。于記事之外,兼重品評,學術性強。作者閱讀面廣,對于所輯錄的材料經過嚴格選擇,附有案語評議,申明自己的觀點。縱橫比較,眼界開闊。如論杜甫的詩學淵源、《杜鵑行》等,都能在充分引證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再提出自己的更為深刻、全面的看法。對杜詩出典、乘槎典故、韓愈《聽穎師彈琴》、王建《宮詞》中他人誤入之作的探討辨析,亦具此特點。這些問題往往是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公案,作者把主資料收集在一起,對研究者十分有用。作者獨特的批評眼光還表現在能總結、點明詩歌本身的特殊規律,如對杜甫律詩變體、律詩扇對格的界定、分析皆令人信服。書中還經常引用三山老人(作者的父親》語錄評論某一詩人或作品,亦多精見,如論杜甫五言排律騰挪跌宕的格局、論《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的深刻寓意等等。作者論詩,推崇李杜,認為他們都是集大成者。此外還收有對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人的評論。不少已經散佚的材料也靠它得以保存。可見它是唐詩專著中一部材料豐富、評論精當的力作。

胡仔 ·國學 ·46.5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3章 2015-12-27 01:41:19
唐宋詩醇
免費

唐宋詩總集。四十七卷。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敕編。高宗性好詩文,常與沈德潛等談論詩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編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詩無稱焉者”、“有文醇不可無詩醇”,因選唐宋詩成就突出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蘇軾、陸游六家,“以見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風雅之正則”。此書認為,李杜一時瑜、亮,千古稀有;樂天平易,最近乎情;奇創而不詭乎理者,莫過昌黎;錄此四集,足以觀有唐一代之詩。而宋詩不足以匹唐,僅選兩集,因山谷多生澀,而選蘇詩以示北宋詩壇之功;錄放翁詩以見南渡以后詩之大成。謂六家為唐宋詩中之醇醪實不為過。全書有太白八卷,少陵十卷,樂天八卷,昌黎五卷,東坡十卷,放翁六卷。未作箋注,然每詩后皆有評點語,有引前賢之評,亦有時人所評,均極精煉中意,于理解體味詩作皆有點化作用。此書流傳很廣,多用于家塾學習之課本,故版本頗多。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四庫全書》據以著錄),此為初刊,臺灣大學有藏。乾隆二十五年內府又刻有四色套印本,圈點品評則更為顯目,臺灣故宮博物院有藏。后世多次重刊,有乾隆二十五年書業堂重刻本,光緒七年(1881)浙江譚鐘麟重刊本和江蘇局本,等等。

(清)愛新覺羅·弘歷 ·國學 ·47.8萬字

最新章節 第50章 2015-12-27 01:32:59
唐律疏議
免費

原名《律疏》。中國唐代《永徽律》的律文注解。長孫無忌等編撰。最早成于永徽四年(653)。長孫無忌,唐高宗時的太尉。本書是現存最古老也最完整的封建法典的釋文,是唐太宗為統一律文的解釋,以保證律書的統一適用而詔示下屬編寫的。分30卷,12篇,502條,其篇目同唐律完全相同,內容包括:名例律,共6卷57條,規定刑事法律制度;衛禁律,2卷33條,是關于警衛宮室和保衛關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職制律,3卷58條,是關于官吏職務及驛使方面的法律;戶婚律,3卷46條,規定有關戶籍、土地、賦稅以及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廄庫律,1卷28條,規定國有牲畜和倉庫管理的法律制度;擅興律,1卷24條,關于發兵和興造方面的法律;賦盜律,4卷54條,是保護封建政權及地主階級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法律制度;斗訟律,4卷59條,關于斗毆和訴訟方面的法律;詐偽律,1卷27條,關于欺詐和偽造方面的法律;雜律,2卷62條,內容廣泛,包括買賣、借貸、度量衡、犯奸、賭博等;捕亡律,1卷18條,關于追捕罪犯和逃亡士兵及役丁的法律;斷獄律,2卷34條,是關于司法審判方面的法律。本書不僅對律文逐條解釋,而且還對律書中規定的不夠完備之處進行補充、修訂,吸收了中國古代律學的成就,是中國封建法制的重要著作,后來成為歷代封建立法的楷模,并傳入外國,是研究中國法制史的重要資料。

長孫無忌 ·國學 ·23.2萬字

最新章節 第30章 2015-12-27 01:31:45
唐六典
免費

又名《大唐六典》,中國古代官修職官政典。原題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傳抄本早已湮沒無聞,宋有元豐、紹興兩種刻本,明有正德、嘉靖兩種刻本,至清嘉慶掃葉山房本,光緒廣雅書局本,脫誤已經很多。現北京圖書館尚藏有南宋紹興本殘本15卷。日本學者拍照以與明正德傳本合校,在1973年刊印新本《大唐六典》,乃是當前最佳版本。此書開元十年(722)開始編纂,玄宗曾手寫六條,要求臣下按《周官》分理、教、禮、政、刑、事六部,以類相從編撰,故名《六典》。宰相張說、肖嵩、張九齡、李林甫四人先后負責總管修撰事宜,具體執筆有徐堅、陸堅等12人。開元二十六年(738)撰成,由李林甫進奏皇帝。該書共30卷,體例由韋述制定:“以令式入六司,沿革并入注”(《集賢記注》),按照唐國家機關體系,排比現行令式,以三師、三公、六省、五監、十二衛、諸王府、州郡官為篇目,敘述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機構、編制、職責、人員、品秩、待遇等,注中又敘述了官制的歷史沿革,并收入了若干唐代詔令,內容相當豐富。該書在唐代雖“無明詔頒行”,但代宗、德宗時已流行于世。唐人討論典章,也常加引用,并對后來宋代元豐官制改革有過很大影響。學術界認為本書是一部關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

李林甫 ·國學 ·24.3萬字

最新章節 第30章 三府督護州縣官吏 2015-12-27 01:31:40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上饶县| 宁都县| 城步| 福建省| 德格县| 定结县| 武川县| 桦甸市| 庆云县| 通江县| 嘉义县| 常州市| 东至县| 温泉县| 福州市| 互助| 东乌珠穆沁旗| 达孜县| 渭南市| 井研县| 广汉市| 垫江县| 宝鸡市| 安乡县| 太仓市| 育儿| 九寨沟县| 临颍县| 凭祥市| 营口市| 汉中市| 江都市| 揭阳市| 肃宁县| 恩平市| 井冈山市| 宝兴县| 新宾| 金乡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