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事業有成的你,卻在眾人的掌聲中,發現自己不快樂,甚至覺得入錯了行,方向迷茫,因而備感挫折。為什么擁有高地位、高薪、高收入的管理者,卻高興不起來?這是因為成就感不是突破別人設定的目標,而是跨越你為自己設下的障礙。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5萬字
你是否遇過以下似曾相識的經歷?你在參加公司的季度評估會,一位同事正在絞盡腦汁地分析一本厚厚的新產品投資計劃書。言畢,會議室陷入一片死寂。每個人都在左顧右盼,等待其他人先開口。沒有人愿意發言,至少不愿在老板表態前發言。最終,CEO開口打破了讓人尷尬的沉默。他提出了幾點不痛不癢的質疑,但是顯然,他是支持這個項目的。很快,其他人開始知趣地附和,小心翼翼地表達他們的支持。從表面看,似乎全屋的人都在異口同聲地支持這個項目。但表象往往具備欺騙性。如何打造一個執行力強的團隊?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萬字
如何在工作時全力以赴,同時又保持豐富而愉悅的個人生活?這也許是當代管理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捌胶狻惫ぷ髋c生活是職場人士最關注的話題。然而平衡一詞意味著我們要在工作和其他活動之間保持五五開。這真的是理想比例嗎?哈佛商學院的鮑里斯·格魯斯伯格和羅賓·亞伯拉罕斯認為,人們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平衡狀態。管理者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當面臨選擇時,他們需要深思熟慮,做出取舍。否則,他們就會顧此失彼,根本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或生活中。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8萬字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知識和技能,85%取決于溝通。當溝通無效或者產生偏差時,誤解、猜疑等嫌隙隨之就產生了。稱得上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將會像互聯網一樣重構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組織方式。本期《哈佛商業評論·區塊鏈的真相》精選6篇文章,希望能幫助你能夠有效地與他人溝通。
過去一百多年來,人類社會已經發生了三次新物種潮流:電氣新物種爆炸、信息新物種爆炸和連接新物種爆炸,目前正在迎來第四次新物種大爆發。物種大爆炸的驅動力是技術的突破,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引發一次商業社會的顛覆和重塑。目前看,引領第四次新物種爆炸的數字化新技術,主要有兩大類型: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在大數據時代下的認知計算是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它的最大作用是幫助決策,讓決策者從海量非結構化數據中洞見未來趨勢。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得益于認知計算:以“人機共生”為目標的人工智能,就是認知計算。這些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賦能。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7.5萬字
從腦神經學和情緒科學來說,快樂是一種催化劑。這種化學變化讓人們更樂觀,更充滿活力,更健康。心理學家一直都對情緒保持著濃厚的研究興趣,過去的20年間,情緒的研究數量出現爆炸式增長,其中最受心理學家關注的情緒之一就是幸福感。心理學家埃德·迪納(EdDiener)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快樂體驗出現的頻率要比快樂體驗的強度能更好地測量你的幸福感,也就是說一個每天經歷十幾個小開心的人,很可能比只遇到一件大喜事的人更幸福。
世界上多數成功人士在教導后輩時,都會強調“助人為樂”!調查統計顯示,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學畢業演講均以助人為樂為主題,這些功成名就的演講者堅信,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經驗,切實幫助別人,也會讓自己的事業、生活更圓滿。相關研究也支持助人為樂,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在其著作《施與受》中,有一個重要結論:相比自私的索取者和從不白幫忙的對等者,給予者可以給組織帶來更多的價值。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1萬字
當我們在工作中缺乏價值或目標,從工作中獲得的學習機會很少,或者忙碌工作一天下來感到身心交瘁時,我們就會對工作相當不滿。無論因為什么工作不開心,都不必做出繼續忍受工作或辭職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如果你已下定決心辭職,三要三不要原則助你給他人留下良好的“最后印象”。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9328字
晉升為管理者是個好消息,這代表著到目前為止你的表現都很成功,然而,從今以后的職業生涯道路將會更加崎嶇難行。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9萬字
那些廣受認可的雇主,共同表現出的一個特質是:組織中全體成員價值觀趨同;雇主與雇員間更像伙伴而非僅僅是上下級關系;企業架構設計趨于賦權結構更易于雇主向雇員授權、賦能。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5.5萬字
成為領導者的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自己”。具備領導潛力的人,往往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出現4種不該有的行為,以致阻斷自己成為領導者之路。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3.2萬字
盡管并購是促進成長的誘人戰略,而且在心理上令CEO十分滿足,但多數并購都以付出高昂成本的失敗收場。怎么會這樣?答案簡單得出奇:如果公司只關心自己能從收購中得到什么,而不關心在收購中可以給予什么,收購就很難成功。但如果買方企業本身擁有能讓被收購公司更具競爭力的要素,將會是另一番光景。只要收購本身或其他可能買主無法提供這一優勢,從中獲益的就將是你,而非賣方。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3.5萬字
管理者心目中理想的客服人員,也就是“服務導向型”“很好的傾聽者和溝通者”以及“樂于幫助他人的人”,表現其實并不杰出。既然顧客不想要“共情客服”,那顧客究竟要什么?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5萬字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越多智慧越大,如果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做決定,一定能把事情辦得更好,即所謂的集思廣益、眾人拾柴火焰高。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團體并未發揮出潛力。團隊潛力不足的原因往往在于:領導者不知如何處理人們工作方式的差異。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4萬字
盡管有資格和資歷的女性,在各行業,不同機構獲得最高職位的人數在上升,盡管很多組織致力于培養高潛力女性雇員,在晉升高級職位方面,男性和女性仍存在性別差異。在眾多原因中,傳統觀點認為,養育孩子是一小部分女性董事、C級領導者和合伙人等退出職場的原因。
商業理論家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有言,“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速度更快,可能是惟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跟其他的事物一樣,學習也是有“套路”的,本期《哈佛商業評論增刊·學習才是你贏得成功的唯一資本》遴選6篇文章,幫助你掌握學習的技巧與“套路”,走出學習困境。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2萬字
迄今為止,《雪球??放惆榍蛴褌冏哌^了4年零六個月,牛市熊市,跌宕起伏?!堆┣驅?芬灿瓉砹说?00期。本期《雪球專刊》根據雪球用戶在2016-2018年發帖的內容質量、轉發量和評論量,篩選出“雪球歷年文章精選(2016-2018)”,為球友奉上一場投資思想盛宴。
雪球用戶 ·財經 ·5.6萬字
彼得·德魯克的名言“不創新,就滅亡”廣為人知。其出處雖有爭議,但對于這句話的內涵,沒有人存有異議: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就會遭淘汰。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8萬字
中國消費者的瘋狂程度也一次次震驚了世人。為什么人們控制不住自己的購買欲?一方面,可以從人類進化史上找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你需要知道其實你無處可逃。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9293字
我們極度渴望受到重視,而這來自于領導、同事以及公司。遺憾的是,很多員工在工作上感受不到受尊重;超過一半(54%)的員工稱無法經常得到領導的尊重。如果再算上同事和公司因素,感覺不受尊重的百分比會劇增。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