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期看點:生而為人:生而為人,是我對神圣的拉瑪的背叛。所謂的愛與拯救,在拉瑪的檢視之下,一切都是虛妄。去他的時間盡頭(上):孤獨是一種病,我成了時間盡頭的囚徒。我的世界只有十四小時,我看了一百三十一場同樣的大雨。立足之地:成就夢想的終將是放手與相信。特別策劃——葉永烈紀念專欄小靈通漫游未來,未來仍有先生——沉痛哀悼葉永烈先生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文學 ·10.6萬字
本期看點:萊布尼茲的箱子:111號,兩位快遞員的亡語密碼。歸來之人:現在我明白了戰爭歸來者的孤獨,他們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天外來客,擁有別人沒有的知識,那些只能從死神身旁去獲得的知識。救贖: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誰是誰的救贖。此刻:這是關于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以前以為你就是我,其實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看太陽的A.I.:觀察太陽,是我在這里的意義,但我卻看不見太陽。我是個A.I.,但我想看看太陽。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文學 ·10.5萬字
《音樂愛好者》1979年創刊至今,既堅持自己優雅精致的辦刊傳統,又和廣大愛樂人一起,不斷向更加遼闊的領域伸展新的視野和觸角。內容上的一絲不茍讓每期買到的讀者都不會后悔,再加上雜志里還會有中國音樂的內容以及中國舞臺演出的資訊和專業樂迷的及時反饋,使這本較為含蓄的古典音樂雜志獨具魅力并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忠實讀者。特為想要提高音頻后期處理能力的人而設,為你了解掌握當今最專業的縮混技術提供幫助。對愛好者來說,音樂既是一份心心念念的精神向往,也是生活中扎扎實實的一個組成部分。《音樂愛好者》以音樂欣賞為中心,在經典音樂長廊里勾沉索隱,反映當代重大的音樂事件,將欣賞音樂與了解音樂、享受音樂結合起來。
《音樂愛好者》編輯部 ·學術 ·6.4萬字
《粵海風》雜志是全國有影響的文化評論期刊,在中國的學術文化圈有較好的口碑,是廣東文化評論的一個品牌,尤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文化中心城市擁有較大的高端市場。至2014年,新版《粵海風》出刊100期,作為這100期的主編,本人從100期(實際是105期)共1000萬文字中,精選部分文章,歸類成為四本,以作回顧和紀念。(《放眼與放言》《觀故與觀今》《守望與守護》《學人與學堂》)。這些文章的作者均為我國學術文化界有較大影響的人物。中國文化界的元老邵燕祥以及暨南大學的黨委書記蔣述卓教授等為這套書作序。因為粵海風在中國期刊史的一席之地,該書作為高端文化產品將有一定社會影響,也會產生較好的社會效應。
徐南鐵主編 ·文學 ·36萬字
徐南鐵主編 ·文學 ·33.8萬字
徐南鐵主編 ·文學 ·34.4萬字
徐南鐵主編 ·文學 ·36.1萬字
這是金融危機的第二年,人們本來以為危機已快要結束了,沒想到只是開始,所以社會處于一種焦躁的情緒中,每個人都需要發泄,并積極創造發泄的方式,詛咒的誕生也許與這種氛圍有關。詛咒的作者是一個女孩兒,18歲至28歲之間,關于她后來的IT考古學家們能知道的就這么多。詛咒的對象是一個男孩兒,20歲,他的情況卻都記載的很清楚,他叫撒碧,在太原工業大學上大四。他和那女孩兒之間發生的事兒沒什么特別的,也就是少男少女之間每天都在發生的那些個事兒,后來有上千個版本,這里面可能有一個版本是真實的,但人們不知道是哪一個。反正他們之間的事情都結束后,那女孩兒對那男孩兒是恨透了,于是編寫了詛咒1.0。
劉慈欣 ·文學 ·1.1萬字
《白堊紀往事》,又名《當恐龍遇上螞蟻》,如果就這么正常發展下去,恐龍和螞蟻的社會大概都不可能繼續進化了。這兩個物種剛剛燃起的智慧之火將在時間的長河中漸漸熄滅,就如同在它們之前和之后的無數物種曾經有過的那樣,只是地球歷史的漫漫長夜中閃現的兩點轉瞬即逝的螢光。
劉慈欣 ·文學 ·2.5萬字
為了在世界上消除戰爭,國際社會推出了一個“和平視窗”的計劃,期望戰爭能以另一種較為無害的、尊重生命的方式進行,而奧運會則被選擇為戰爭的替代物。西亞共和國一個因為戰爭長期被封鎖和制裁的國家,一個人們長期處于貧困和饑餓中的國家,則成為了第一個試驗品。為了在奧運會上為國爭光,西亞共和國的運動員們奮勇拼搏著。其中為了生存淪為妓女的體操運動員萊麗為了能完成一套高難度動作在賽場上摔斷了脖子,最有把握拿到金牌的薩里提出索要高額獎金未果放棄了比賽。辛妮,故事里啞巴女主角,為了實現光榮和夢想累死在馬拉松賽場。
“澳門理工學報叢書”選編自《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改版以來所刊文章,涵蓋名家專論、港澳研究、總編視角、中西文化、文學研究等欄目。作為公共學術平臺,《澳門理工學報》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門,亦舉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顯學術堅守,亦展現薪火相傳。本書為《澳門理工學報》2014年至2017年“港澳研究”專欄文章的匯集,內容涉及粵澳合作、港澳經濟與社會、澳門與中西文化交流歷史、旅游博彩等。
李向玉 劉澤生主編 ·學術 ·51.2萬字
《杭州學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屬部門的專題性工作調研的成果發布、杭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發布的平臺,主要探討杭州城市領域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跟蹤城市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前沿,特別關注在杭州城市經濟、管理、社會、法律、文化等發展進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時,亦關注杭州都市圈發展與合作。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19.3萬字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21萬字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20.9萬字
《政治經濟學季刊》創辦于2018年,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密切跟蹤國際上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沿進展,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突出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經驗總結的研究重點,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提供學術交流與整合平臺。
王生升 劉濤雄 ·學術 ·12萬字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19.6萬字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19.9萬字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學術 ·20.4萬字
2019年起,投資行業開始關注科技股,以5G、半導體、云計算、新能源汽車為代表,一批有著相關概念的公司錄得驚人漲幅,到2020年,投資界幾乎一致看好科技股。3月以后,由于外圍金融市場動蕩,科技股的估值普遍經歷一輪回調,即便如此,部分科技股的估值依然高高在上,個別公司,營收三四十億元,市值動輒也是百億美元、千億元人民幣,百倍市盈率??傊?,科技股就是有人氣。市場氣氛穩定后,它們也率先活躍起來,回暖速度明顯快很多。多重因素助力,基于各種概念和預期加身,以及并購項目的運作,個別公司短短10余個月,走出數倍甚至將近10倍的行情,這確實讓我們非常好奇,真的是物有所值嗎?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 ·8.6萬字
疫情讓全球重新認識了健康的重要,各國政府機構投入大量醫療專家、醫護人員、物資、資本進行這場與大流行病的對抗。在疫情陰云籠罩下的資本市場,醫療企業成為投資機構與投資者追逐的熱門板塊。資本力量同樣改變人們的醫療條件與健康,技術的進步也催生了新的醫療商業,我們特別編輯了這期《生意與公益:健康經濟學》???,揭示商業與資本力量對全球醫療產業的塑造與沖擊,更好的醫療解決方案正在以更低的價格服務于貧困人群,慈善基金也通過資本貢獻著改變人們健康的力量。盡管人們每天都會讀到一些壞消息,但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
商業周刊·中文版 ·財經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