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是作者在海內外發表的國際經濟法論文的自選集。書中第一至四編是論文集,分別探討四個領域十個專題。第五編選擇具有代表性、參考性的信息資料,從學科建設實踐、學會工作感悟和治學心得分享等方面反映作者參與創建中國特色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實踐和體會。附編是作者感念父母親人、分享成長經歷和溫馨情感的文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所處的家庭環境、社會背景和時代特色。
曾華群 ·法學文集 ·64.7萬字
本書講述了46個法學經典名著的源起、發展及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包括自然法學派、歷史法學派、法社會學派、利益法學派等。書中穿插對流派代表人物的介紹,著重介紹了經典法學流派的代表觀點,為本國法律工作者開拓視野,提供一個了解國外法學流派各自觀點、主張的載體。
何勤華主編 ·法學文集 ·18.7萬字
在《法律與道德的心理學理論(法哲學名著譯叢)》中,彼得拉日茨基通過與道德相對比闡釋了法律的基本性質他深入討論了“法律”“法律規范”“法律關系(權利和義務)”“法律的類型”“公法與私法”“法律的社會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學議題該書具特色和原創性的是他討論這些問題的理論視角:社會-心理學視角基于此種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細致且全面的法律的社會-心理圖景基于該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提出了關于法律本質的基本理論命題,即真實的法律源于個體的主觀體驗,法律是一種心理現象.
(波)列昂·彼得拉日茨基 ·法學文集 ·27.8萬字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曾主編出版《作為組織手段的公法人制度研究》《公共行政法治化的理論研究》《公立大學法人制度研究》等多部學術著作。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法治中國、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與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法治的呼聲逐漸變高。基于此,教育法的研究必須建構在對教育這一特定的社會部門的認知基礎之上,并運用法學研究的方法整合價值秩序。本書以公法與私法兩個角度展開對教育領域的法律問題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教育法研究的現狀與特點;公立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教育憲法的建構與基本原則;教育選擇權的法律基礎;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的法律保障等。
李昕主編 ·法學文集 ·14.3萬字
《當代金融法研究(2019年卷)》反映了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國內外金融市場最新法治理論成果與建設成就,金融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面實現小康的前進步伐,以及上海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的重大活動。首屆“中國銀行法40人論壇”在2019年上半年在上海舉行,國內金融法學界著名學者集聚一堂,圍繞“綠色金融的法制促進與保障”主題展開探討,一批觀點被收錄于本卷。第三屆中國金融法論壇于2018年年末在上海舉行,數百名國內金融法學界名家和金融實務部門專家,圍繞提升自貿區功能與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和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開放的風險防范與司法保障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研討,部分體現在本卷會議綜述及論文中。
吳弘主編 ·法學文集 ·2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