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法與現代
《羅馬法與現代》引用我國民法條文,稱第一次草案者,指舊民律草案(都1569條)而言。稱第二次草案者,指拙著初版《民律要義》所附之新民案(都1514條)而言。稱新民法者,指民國18年(1929年)5月23日公布同年10月10日施行之民法《總則》;民國18年11月22日公布民國19年5月5日施行之民法《債編》;民國18年11月30日公布民國19年(1930年)5月5日施行之民法《物權》而言。三、《羅馬法與現代》于1915年印第一版、1918年印第二版之后,雖經苦心研究,終覺不愜于心。嗣發見某校講義,將拙著改頭換面,直稱為某人編纂,中間引用之拉丁名詞,錯誤不可名狀。其侵害個人版權者猶小,而貽誤青年學子者甚大!不得已重理舊稿,刪訂損益,并將重要之點,列諸眉批,以供學子自修之用,是為此次改訂三版之緣起。四、《羅馬法與現代》雖舊著重印,然訂正增補之處極多。并仿Sherman,RomanLawintheModernWorld體例,從羅馬法以觀察現代,故名日:《羅馬法與現代》。五、著書通例;分編、章、節、款、項、目。分類太細,閱者每苦不便。茲只分編分章分節,于每章或每節之中,重要之點,則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地支十二以為標志,并表示與時進化之意。凡用子丑寅卯等標題者,均于目錄中揭示之。子丑等下則用第一、第二等數字。第一、第二等下,則用一、二等數字。一、二等數字以下,則用1、2等阿拉伯數字或I、Ⅱ等羅馬數字以區別之。六、《羅馬法與現代》課余校對,精力每感不及,錢豕知所不免,茲就已發見者,刊誤于《羅馬法與現代》之后,海內君子,幸賜教育;并乞原諒。
·17.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