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犯罪心理學》是法學精品課程系列教材之一,它以普通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犯罪心理學的相關問題,涵蓋了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性質、犯罪心理結構、犯罪心理機制、環境與犯罪、人格與犯罪、犯罪動機、犯罪心理情境、各種類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預防、犯罪心理矯正等內容,具有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特點。《犯罪心理學》所選取的案例,其素材大多取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并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熊云武 ·綜合學科 ·28.9萬字
張明楷教授獨具匠心開法學界的先河,將格言和刑法理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所著的《刑法格言的展開》一書結構嚴謹,邏輯嚴密,以它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給我們一種全新的體驗,豐富了我國的刑法理論。本書自1999年初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成為很多法學院學生的必讀之書,也是很多刑法學學生的啟蒙讀物,2003年出版第二版。本書第三版結合最近幾年的司法實踐和理論的發展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法律格言。本書沒有時效性,講述的是刑法領域基本理念的話題,是長銷圖書,每一屆的學生以及法律領域的讀者都可以購買。
張明楷 ·綜合學科 ·33.7萬字
本套裝包括:《尸檢報告:一個殯葬師的手記》、《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么》共兩本。
(英)卡拉·瓦倫丁 蘇·布萊克 ·綜合學科 ·35.7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從偵查思維的角度探討偵查工作中的推理方法。偵查工作無疑需要動腦的方法——思維方法、動手的方法——操作方法和動口的方法——表達方法。在這三種方法中,思維方法是最重要的,它制約著或者影響著操作方法和表達方法。因此,本書著重從思維的角度探究方法。
馬前進 ·綜合學科 ·29.9萬字
《刑事偵查實訓指導》是由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和青海警官職業學院部分教師共同編寫的實訓教材。根據《刑事偵查》課程教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內容上吸收了當前刑事偵查實踐的最新經驗和偵查理論和基本方法,既注重理論性,又強調可操作性。編寫體例上,設置了內容詳解、參考范例、實訓組織,突出了新穎性和實用性。該教材既適用于公安高等職業教育,也適用于對基層技術民警的培訓。本書屬于公安院校實驗實訓課程系列教材,也嘗試通過該系列教材擴充高職高專教材品種。
魏寶科 劉亞龍 ·綜合學科 ·26.2萬字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之爭,可謂當今刑法理論中的學派之爭。學派之爭可以將理論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刑法理論對諸多具體問題的不同看法,源于基本立場的不同。如果一位研究者沒有學派意識,便可能忽視自己的具體觀點與基本立場的關系,進而導致二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學派的形成會迫使研究者思考自己采取了何種立場、屬于哪種學派,從而保持理論的一致性、協調性。另一方面,學派之爭可以使各種觀點不斷完善。學派之爭必然意味著有學術批判。學術批判不僅可以促使對方完善自己的觀點乃至放棄不合理的觀點,也能促進批判者反思自己的觀點、完善自己的理論。
張明楷 ·綜合學科 ·20.4萬字
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中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旨在鼓勵公民見義勇為,與不法侵害行為作斗爭。本書立足于我國關于正當防衛的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對正當防衛制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本書中,作者在對正當防衛的沿革、概念和性質加以敘述與揭示的基礎上,對正當防衛的構成進行了系統論述,尤其是結合具體案例,對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作了分析,為司法機關正確地區分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提供了理論依據。
陳興良 ·綜合學科 ·29.5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詳細講解了中國憲法的發展演變歷程,深入剖析了中國各階層人士提出的憲法思想、制憲主張和激烈爭論。通過中西憲法文化的比較,把握近代中國對憲法概念的獨特理解、憲法的價值追求和基本過程,進而揭示中國憲法歷史的發展規律。從西學東漸伊始,經歷戊戌變法、預備立憲,至中華民國成立,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的制憲活動,再至新民主主義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憲活動,展現了中國憲法百年風雨滄桑。
張晉藩 ·綜合學科 ·38.8萬字
本書注重司法鑒定理論與鑒定實踐的結合,充分反映司法鑒定制度、司法鑒定技術及鑒定方法發展的最新成果,在保持理論深度的基礎上對司法鑒定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做出系統、全面、準確的論述,提出了解決司法鑒定與司法實踐相關問題的新思路。本教材側重于鑒定制度、鑒定原理以及鑒定管理、實施和適用,并對各類鑒定的科學原理、依據、標準、方法、規范,特別是對司法鑒定易于出現的問題及其審查判斷的方法進行了闡釋,是目前較為權威、反映前沿理論、帶有專著性質的司法鑒定教科書。
霍憲丹 ·綜合學科 ·42.5萬字
本書系著名的犯罪學專家康樹華教授、張小虎教授主編的教材。它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犯罪學》(第二版)的基礎上,作了全面修訂,不僅刪除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章,而且新增了“恐怖主義犯罪”和“職務犯罪”兩章。全書分為犯罪學總論和犯罪學專論兩篇共七編二十二章,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犯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在具體內容上,注重犯罪學基本知識的闡釋,注意根據我國犯罪問題的發展態勢總結實踐經驗,力圖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向科學的方向發展,對于讀者學習、理解和研究犯罪學的基本內容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康樹華 張小虎 ·綜合學科 ·37.8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憲法學的教科書,內容以中國憲法為主,與《西方憲法》(待出)一書形成姊妹篇。本書在結構上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即理論篇,主要闡釋憲法的概念、分類、淵源、制定、修改、解釋、監督實施和歷史發展規律等;制度篇,主要研究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選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特別行政區制度等;權利篇,主要探討權利的概念、種類、保障、限制以及我國具體的權利義務規范等;機構篇,主要介紹我國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國家機關的性質、地位、組成、任期、職權、活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作為教科書,本書力求知識準確、概念明確、理論正確,吸納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本真的憲政實踐,為深入學習研究憲法打好堅實的基礎。
焦洪昌 ·綜合學科 ·35.5萬字
本書的特點是先具體、再抽象,以真實新聞報道、文學作品等具體案例引出理論,逐步走向對法理學知識的講述,并展開法理邏輯思維的演繹。包括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什么效力、法的起源、法律如何發展、法律怎樣實現等內容,將法理學可能涉及的一些思路、甚至可能富有爭議的思路展示出來,提示讀者自我思考,并提升邏輯能力。作者行文邏輯縝密,語言簡潔易懂,專業但不枯燥,本書既有學習研究價值,又有閱讀趣味和啟發性。本版由作者親自進行了修訂,內容更加完善。
劉星 ·綜合學科 ·28.8萬字
這是一本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久生根據李斯特在國內從未發表的優秀的文章匯集而成的學術編譯著作。弗蘭茨·馮·李斯特是德國杰出的刑法學家,他既是犯罪學,又是刑事政策學的杰出代表,又是現代刑事社會學派(新派)的創始人,是一位集犯罪學和刑法學研究于一身并取得了顯赫成果的學術大師。徐久生教授研究并翻譯了大量的李斯特的學術專著和論文,在國內稱得上是研究李斯特的權威學者。該書主要集結了李斯特對犯罪原因的研究成果,首次向中國讀者用漢語展示李斯特的犯罪預防的論述體系。李斯特直接促使刑事政策學成為一門學科,是刑事政策學的開山鼻祖。該書使用嚴謹的結構和全面的視角展示了李斯特的刑事政策思想。該著作字數適當(25萬字),借用貝卡利亞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的體例,結集李斯特從未在國內發表的學術論文,致力于打造一本古老而又嶄新的學術經典。本書所使用的文章沒有版權問題,因此,這是一冊不可多得的優秀學術著作。
(德)弗蘭茨·騎士·馮·李斯特 ·綜合學科 ·25.2萬字
本書系統地研究了偵查訊問程序,體例清晰、邏輯嚴密。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從對偵查訊問概念性問題的論述入手,研究了偵查訊問的基本理論問題和與偵查訊問程序相關的證據原則和規則。在本書的下編部分,作者對中國的偵查訊問制度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對于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做了分析,對其進步和不足之處均有較為合理的評價,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國偵查訊問程序的具體思路,對于我國的司法改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的研究是建立在對美國司法實踐的基礎上的,因而對美國偵查訊問程序的研究是國內目前最為完整詳盡的,不但對其憲法規則、成文規定、判例等進行了細致的梳理,而且運用真實的訊問筆錄資料對文本與實踐的鴻溝進行了剖析。
鄭曦 ·綜合學科 ·22.2萬字
律師在法治國家中無疑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律師制度有科學完善的認識是建成法治國家的重要方面。《律師法學的新發展》一書集合了法學界對于律師法學的最新理論成果,動態地呈現了法學界對于律師的性質與定位、素質與資格、權利與義務、管理與自治、法律援助、律師辯護、職業道德與執業紀律、律師法學的發展趨勢等方面研究的新狀況、新認識,并立足于當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求對相關認識、論述進行判斷與評價,以期對法治中國的建設有所裨益。
席月民 婁丙錄主編 ·綜合學科 ·29.3萬字
本書詳細梳理了自先秦時期至清朝末年,中國民事法律和訴訟制度的發展演進,在歷史背景下講述法律制度,參考歷史文獻,引用大量史料中記載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語言流暢易懂,對于了解中國古代民事法律及訴訟相關制度有極大幫助,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張晉藩 ·綜合學科 ·26.1萬字
本書緊密聯系警務實戰,按照警務指揮與戰術二級學科體系編著,在著力闡明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力求創新,著重解決指導和提高警察執法戰斗的規范化問題,具有很強的指揮與戰術理論創新性、學科系統性和實戰應用性。
吳輝陽 蔡敏 尤荷俊 ·綜合學科 ·26.5萬字
本書以人性——理性與經驗以及人的意志自由問題,作為一個理論視角,審視刑事古典學派和刑事實證學派建構起來的刑法理論的基本框架。作者提出人性的理性與經驗二重性的原理,肯定人在存在論意義上的行為決定論和在價值論意義上的意志自由論。由此出發,本書分別考察了犯罪與刑罰、立法與司法的人性基礎。
陳興良 ·綜合學科 ·46.5萬字
本叢書就是旨在解決司法過程中最根源性的問題,是作者多年理論研究和司法智慧經驗的總結和分享:《司法哲學》分冊針對司法的“道”與“術”、司法哲學諸問題、屬性、司法的形式與實質、司法中的法律、政策與政治、司法的依法與能動、司法中的公平正義、司法與民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闡釋。《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針對“找法”與審判依據、法律解釋體制和法律解釋權、法律解釋諸特性、法律解釋方法總論、法律解釋方法分論、特殊的法律解釋規則、法律解釋的目標、法律規范沖突的選擇適用、法律規范沖突的適用規則等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法官如何裁判》一書則從裁判的邏輯標準與政策標準、疑難案件的裁判思路、法律的常規適用與非常規適用、裁判的效果取向、自由裁量與利益平衡、價值補充與法律原則的適用、法律漏洞、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方法與裁判風格等角度對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的裁判方法和價值平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孔祥俊 ·綜合學科 ·39.5萬字
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共設十章,上篇介紹基礎理論,下篇介紹實戰技能。本書嘗試總結監獄警戒護衛的組織體制和運轉機制以及監獄警戒護衛的規范性要求,探討監獄警戒護衛人員的素質與培訓,研究比對境外監獄警戒護衛,探索監獄信息化建設、監獄安全、獄內偵查,監獄武裝警戒護與監獄警戒護衛的關系,搭建監獄突發事件的防控體系,提出建立本學科的學術主張,為真正建立起監獄警戒護衛學拋磚引玉,奠定一定的調研和理性基礎,豐富監獄學和監獄工作研究,為監獄人才培養、警察素養提升和實現監獄的長期安全穩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撐。本書提出“監獄警戒護衛學”的概念,是對“監獄警戒護衛學”自成專業學科的初步研究。在社會治安形勢復雜嚴峻,暴獄、劫獄、越獄、沖擊監獄、恐怖活動危險性趨大的新常態下,把“監獄警戒護衛學”研究推向深入,將監獄警戒護衛工作實務做實做出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劉嶺嶺 ·綜合學科 ·2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