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側重機械制造工藝理論基礎,并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主要內容包括工藝規程的制訂、機床夾具設計、機械加工質量控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和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與前沿等。本書主要用作高等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材,也可用作普通高等院校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以作為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以及從事機械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劉傳紹 蘇建修主編 ·機械儀表 ·22.9萬字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年鑒》2019年版設置綜述、大事記、行業與市場篇、企業篇、統計資料、標準與質量、改革開放40年和附錄8個欄目,集中反映了中國2018年重型機械行業的發展情況,詳細記錄了19個分行業的生產發展、產品產量、市場銷售、科技成果及新產品、標準與質量、基本建設及技術改造等情況,公布了重型機械行業非常不錯統計數據。改革開放40年專欄記錄了改革開放40年重型機械行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新開發的杰出產品。企業大事記專欄梳理了行業重點企業2019年的重大事件,記錄了企業的發展歷程。《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年鑒》主要發行對象為政府決策機構、機械工業相關企業決策者,從事市場分析、企業規劃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國內外投資機構、貿易公司、銀行、證券、咨詢服務部門和科研單位的機電項目管理人員等。
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編輯委員會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 ·機械儀表 ·22.1萬字
本書是學習AutoCAD2016機械設計的寶典。全書采用“基礎+手冊+案例”的寫作方法,一本書相當于3本書。本書分為4篇共19章,第1篇為基礎篇,介紹了AutoCAD2016的工作界面、文件管理、坐標系與輔助繪圖工具等入門知識和基本操作;第2篇為繪圖篇,介紹了AutoCAD二維圖形的繪制和編輯,以及繪圖工具、圖層與顯示、文字與表格、尺寸標注等功能;第3篇為進階提高篇,介紹了塊與外部參照、圖形約束、圖形打印和輸出、三維實體建模與編輯等內容;第4篇為行業應用篇,通過各個工程實例,分別講解了AutoCAD在機械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CAD輔助設計教育研究室編著 ·機械儀表 ·33.7萬字
《液壓傳動與控制實用技術》是根據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編寫的,全書共分9章,第1章主要介紹液壓技術基本理論,第2章著重介紹液壓動力和執行元件的結構、原理、性能和選用,第3章主要介紹和分析液壓控制閥與輔助元件的結構、原理與應用,第4、5章介紹液壓基本回路及控制系統的組成、功能、特點及應用情況.并詳細介紹液壓系統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原則,第6章介紹電液控制技術的特點及工程應用,第7章重點分析機械工程各類設備液壓傳動與控制系統原理及特點,第8章介紹液壓系統測試技術的方法和應用,第9章介紹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技術原理、應用及發展趨勢。《液壓傳動與控制實用技術》適用于普通高等學校機械類、交通運輸類、自動化類各專業學生,也適合各類成人高校、自學考試有關機械類、交通運輸類和自動化類各專業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從事液壓傳動與控制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使用操作人員的實用工具書。
劉忠 ·機械儀表 ·25.8萬字
本書深度分析了醫療裝備產業鏈中不同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梳理了關鍵零部件技術信息,總結了醫療裝備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研究發展建議。在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的大背景下,工程技術行業發展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刻不容緩。醫療裝備技術的提升將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本書可為醫療裝備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專業信息,也可為醫療裝備研發、生產制造、采購使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等關心醫療裝備行業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參考。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編著 ·機械儀表 ·35.2萬字
手工縫紉和機器縫紉的技術特征;縫線、縫料、裝飾物的技術特征與作用;縫紉線跡在縫料上的作用;世界縫紉機發展簡史;現代縫紉機技術發展展望;鎖式線跡形成原理。線跡的基本形式;手工線跡、鏈式線跡、鎖式線跡;手工線跡形成原理;機器縫紉鎖式線跡形成原理;線環形成的原理、線環的形式和特點、鎖式線跡形成過程及其特點;機器縫紉的產品類型。
鄒慧君 ·機械儀表 ·26.3萬字
本書根據交通運輸部《海船船員培訓大綱(2021版)》的相關要求而編寫。全書共有十五章,主要介紹了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反饋控制系統基礎知識、船舶常用傳感器及變送器、船舶計算機及船舶網絡控制基礎、冷卻水溫度自動控制系統、燃油黏度自動控制系統、分油機自動控制系統、船舶鍋爐自動控制系統、船舶伙食冷庫控制系統、船舶貨物冷藏控制系統、船舶中央空調控制系統、船舶閥門遙控及液艙遙測系統、船舶油水分離器控制系統、船舶自清洗濾器控制系統和輔助機械的順序控制。本書內容豐富,取材新穎,深淺適度,側重應用,多方面、多層次地反映了船舶輔助機械控制系統的技術。本書可作為航海類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和輪機工程專業本科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航海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師生和船舶電氣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馬昭勝主編 ·機械儀表 ·22.2萬字
本書是一本定期出版發行的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分篇章全面總結了我國2020—2021年物料搬運裝備產業的發展情況。報告共七篇,分為概論,起重機械、連續搬運機械、物流倉儲機械、工業車輛四個專業篇,以及供應鏈、工廠物流系統數字化設計兩個共性技術篇,對物料搬運裝備產業進行了規模分析、發展環境分析、市場分析和技術分析等,對物料搬運裝備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了競爭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介紹了兩年以來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產品。附錄匯集了與產業相關的國際聯盟、行業展會、專業期刊、開設相關專業的高校等資料。報告數據的主要來源有政府主管部門官網、專業學會、行業協會、編寫組問卷調研和企業實地訪談等。報告利用各類數據和資料,通過技術分析和研究,真實反映了我國物料搬運裝備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內容全面、翔實,便于讀者全面了解我國物料搬運裝備產業的全貌,提供的數據和資料可供我國物料搬運裝備產業的各類從業人員、政府部門相關管理人員等參考。
陸大明主編 ·機械儀表 ·29.5萬字
本書以AutoCAD2020為平臺,從實際操作和應用的角度出發,全面講述了AutoCAD2020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機械設計行業中的應用。全書共18章,分別對AutoCAD與機械制圖基礎、AutoCAD2020的基礎操作與機械制圖設計流程等進行了詳細、全面的講解。本書從軟件的基本應用及行業知識入手,以AutoCAD2020軟件模塊和機械工程制圖的應用流程為主線,以實例為引導,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講解軟件的新特性和操作方法,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機械設計和軟件制圖的技巧。
張更娥 ·機械儀表 ·21.9萬字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有機材料的焊接,碳材料的焊接,陶瓷材料的焊接。內容包括工程塑料的焊接,樹脂基增強復合材料的焊接;金剛石的焊接,石墨的焊接,碳/碳復合材料的焊接;陶瓷材料的性能和焊接方法,氧化物陶瓷(氧化鋁陶瓷、氧化鋯陶瓷、二氧化硅陶瓷)的焊接,碳化物陶瓷的焊接,氮化物陶瓷的焊接,陶瓷基增強復合材料的焊接,以及這些材料與金屬之間的異種材料的焊接等。其中碳材料的焊接、陶瓷材料的焊接和異種材料之間的焊接是本書討論的重點。本書內容豐富,資料新穎,理論上論述透徹,有較多的實際應用舉例。本書部分內容曾經作為大連交通大學焊接專業博士研究生的教材。本書可供高校焊接專業師生、從事有關焊接專業科學技術研究和生產人員參考,也可供從事有關材料開發與應用的科技人員參考。
于啟湛 ·機械儀表 ·25.4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智能制造技術內涵和技術體系、智能制造系統、智能制造工藝、工業機器人、數字化制造技術、智能檢測技術及信息技術承載下的智能制造系統等相關知識。希望幫助讀者初步了解智能制造相關理念和關鍵技術,進一步普及推廣智能制造相關知識,培養智能制造應用型人才。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章內容體系,在每一章開始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出了該章完整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條理化、系統化地梳理所學知識。本書可供高等學校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材,同時也可為政府部門、制造業企業和研究機構中從事制造業研究的人員提供參考。
李瓊硯 路敦民 程朋樂主編 ·機械儀表 ·21.7萬字
全書共3大篇,包括典型機構與工作原理篇、常用機械零件與設計篇、知識應用與創新設計實例篇,又細分了18章,內容包括:緒論;機構的結構、自由度與速度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及輪系;其他常用機構;機構中的常見動力學問題;機械設計的基礎知識;連接;帶傳動和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滑動軸承與滾動軸承;軸;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彈簧;機械創新設計-離心旋轉式硬幣分離驗偽計數包裝機;典型機床-沖床設計;典型建筑機械-干混砂漿混合機設計。每章后均附有練習題。
楊勇 江京亮 郭安福主編 ·機械儀表 ·20.4萬字
《現代機械設計實用手冊》一書涵蓋了常規設計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的精華,它的特點是篇幅小、內容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攜帶方便。全書共6篇,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連接與緊固、機械傳動、軸系零部件與軸承、其他零部件(含彈簧、起重機零部件、潤滑、密封、常用電動機)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維護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還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師、學生參考使用。
聞邦椿 ·機械儀表 ·26.8萬字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一書詳細介紹了SolidWorks2014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和技巧,主要內容包括SolidWorks2014概述、草圖繪制、特征創建、裝配體設計、工程圖設計、曲面設計、鈑金設計、焊接基礎知識、有限元分析和運動仿真等知識。在敘述過程中突出了實用性和技巧性,使學習者可以很快地掌握SolidWorks2014中機械建模的方法,同時還可以了解SolidWorks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本書適合廣大的技術人員和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以作為各大中專學校的教學參考書,同時也適合讀者自學使用。
CAD/CAM/CAE技術聯盟編著 ·機械儀表 ·26.4萬字
本書從電機軸承故障診斷的方法、理論、實踐等不同角度向廣大讀者系統地介紹了電機軸承故障診斷與分析技術。書中內容從故障診斷的系統方法、檢查與測量入手,介紹了電機軸承故障參數的提取方法、判定及其應用;從電機軸承故障診斷參數背后的理論角度,介紹了電機軸承應用技術、振動監測與分析技術、噪聲分析方法和電機軸承溫度分析方法,同時全面闡述了電機軸承失效分析的理論與實踐方法;最后,從電機軸承故障診斷與分析的實踐角度對電機軸承的一些典型故障機理、表現以及診斷方法等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闡述。本書可供從事電機設計、使用和維護相關領域工作的技術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電機技術人員在日常電機設計、試驗、維護、保養等涉及電機軸承故障診斷與分析相關的工作中使用,還可作為從事軸承應用技術工作的工程師的指導用書。
王勇 趙明編著 ·機械儀表 ·21.7萬字
本手冊從實用性出發,介紹和分析控制閥的實用性問題。內容涉及控制閥結構和材料、控制閥計算的理論基礎(包括控制閥工作原理、力和力矩系統計算、流量系數計算、噪聲和流量特性)、控制閥的工程設計(著重介紹設計計算的理論基礎、設計選型和計算示例等內容)、控制閥性能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從控制系統整體出發,討論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控制閥性能對控制系統的影響等)、閥門定位器和控制閥附件、控制閥試驗(包括主要性能試驗和型式試驗和檢驗等)以及控制閥的安裝和維修。本手冊內容先進、實用,是流程行業和自動化行業的系統工程師、儀表工程師、機械設計人員及高校師生珍貴的技術資料。
龔飛鷹 劉傳君 何衍慶編著 ·機械儀表 ·31萬字
《AutoCAD2020中文版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結合機械設計課程中最常用的工程設計實例——一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設計,詳細講述了利用AutoCAD2020進行機械設計的全過程,講解知識細致完整,涵蓋方案選擇、零件設計、裝配圖設計,以及工程圖與效果圖的計算機設計實現過程等。全書分為3篇,共14章:第1篇為基礎知識篇,包括第1~5章,主要介紹AutoCAD必要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巧;第2篇為機械零件工程圖設計篇,包括第6~9章,詳細講解一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的設計和工程圖繪制過程;第3篇為機械零件三維造型設計篇,包括第10~14章,詳細講解一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三維效果圖的繪制過程。各章之間緊密聯系,前后呼應,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
CAD/CAM/CAE技術聯盟編著 ·機械儀表 ·24萬字
《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是一本記述1850-2000年世界拖拉機產業發展歷程的“回憶錄”,用10章篇幅講述了這150年間世界拖拉機產業的各個時期:蒸汽耕作的遙遠歲月、汽油拖拉機的破曉時光、群雄競起的“春秋”時代、大蕭條及后時代的技術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后復興時期、激情燃燒的五六十年代、滯漲陰影下的全球拖拉機行業和排山倒海的全球兼并浪潮。《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中描述了在各個時期政治經濟背景下,全球拖拉機產業的狀況與處境記錄了當期主要拖拉機企業的興衰起伏,以及當期代表性的產品和技術特征追憶了開創并堅守在拖拉機產業,默默奉獻頑強拼搏的歷史人物及值得我們懷念的一些前輩。《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記述的拖拉機產業涵蓋全球20余個拖拉機主要生產國、數以百計的拖拉機企業或品牌,涉及數以百計的歷史人物,對拖拉機產業從業者具有參考價值。《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可作為與拖拉機專業相關的各院校師生的參考書,也可為研究拖拉機發展史的學者提供部分資料與線索。
朱士岑編著 ·機械儀表 ·32.1萬字
本書是系統地分析美國《鍋爐及壓力容器規范》第Ⅷ卷1、2、3冊2017年版(偏重于設計部分)的專著。由于美國規范編排方式的特殊性,同一主題前后穿插,有關內容相互關聯,以致在查閱某一主題時頗費周折。為方便讀者應用規范,本書根據國內使用習慣,把各主題列成專章撰寫。本書著重于分析規范中有關規程的制定原理,理清在應用中的主要思路,并聯系我國的相關標準,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和使用ASMEⅧ規范,以及和我國相關壓力容器標準的聯系與區別。本書可供從事壓力容器設計、制造、檢測、檢驗和安全監察人員,特別是規范取證單位以及和涉外項目有關的人員學習與使用ASMEⅧ-1、Ⅷ-2之用;也可作為上述人員和有關科技人員進一步理解美國壓力容器規范與技術進修的參考材料。
丁伯民 ·機械儀表 ·33.2萬字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系統介紹了靜態、動態應力測量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其測量單向應力、組合應力、平面應力和復雜應力的組橋方法;突出了對機器的空間質點位置、載荷譜、殘余應力等性能參數測量的應用技術;還重點介紹了振動、噪聲、實驗模態測試系統的構成,測試方法和數據處理分析的內容;簡介了當前測試領域的最新技術,如傳感器網絡技術、虛擬儀器技術、小波分析法等內容。
邵明亮 李文望主編 ·機械儀表 ·2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