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系統介紹了靜態、動態應力測量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其測量單向應力、組合應力、平面應力和復雜應力的組橋方法;突出了對機器的空間質點位置、載荷譜、殘余應力等性能參數測量的應用技術;還重點介紹了振動、噪聲、實驗模態測試系統的構成,測試方法和數據處理分析的內容;簡介了當前測試領域的最新技術,如傳感器網絡技術、虛擬儀器技術、小波分析法等內容。
邵明亮 李文望主編 ·機械儀表 ·21.7萬字
本書結合大量工程應用實例,系統介紹了液壓伺服與比例系統PLC控制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液壓伺服與比例元件及系統的結構原理、控制技術和應用(涵蓋電液伺服閥及控制器、電液比例控制閥、電液數字元件與智能元件、變量泵電液控制技術);PLC基本原理及應用(PLC結構原理與編程、三菱和西門子新型PLC控制應用);液壓伺服與比例-PLC控制系統(壓力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位置控制系統、同步控制系統、機器人控制系統、能源監控系統等),以及液壓伺服與比例-PLC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人機界面和現場總線。本書取材新穎、技術先進實用、案例豐富,涉及液壓與PLC兩個專業和多個應用領域。本書可供液壓與PLC設計開發、設備使用與維修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黃志堅編著 ·機械儀表 ·28.3萬字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是順應“中國制造2025”智能裝備設計新要求、技術先進、數據可靠的一部現代化的機械設計大型工具書,涵蓋現代機械零部件及傳動設計、智能裝備及控制設計、現代機械設計方法三部分內容。第二版重點加強機械智能化產品設計(3D打印、智能零部件、節能元器件)、智能裝備(機器人及智能化裝備)控制及系統設計、現代設計方法及應用等內容?!冬F代機械設計手冊》共6卷,其中第1卷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零件結構設計,機械制圖和幾何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第2卷包括軸和聯軸器,滾動軸承,滑動軸承,機架、箱體及導軌,彈簧,機構,機械零部件設計禁忌,帶傳動、鏈傳動;第3卷包括齒輪傳動,減速器、變速器,離合器、制動器,潤滑,密封;第4卷包括液力傳動,液壓傳動與控制,氣壓傳動與控制;第5卷包括智能裝備系統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傳感器,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單元,電動機;第6卷包括機械振動與噪聲,疲勞強度設計,可靠性設計,優化設計,逆向設計,數字化設計,人機工程與產品造型設計,創新設計,綠色設計。新版手冊從新時代機械設計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追求現代感,兼顧實用性、通用性、準確性,涵蓋了各種常規和通用的機械設計技術資料,貫徹了最新的國家和行業標準,推薦了國內外先進、智能、節能、通用的產品,體現了便查易用的編寫風格。《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可作為機械裝備研發、設計技術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秦大同 謝里陽主編 ·機械儀表 ·27萬字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是順應“中國制造2025”智能裝備設計新要求、技術先進、數據可靠的一部現代化的機械設計大型工具書,涵蓋現代機械零部件及傳動設計、智能裝備及控制設計、現代機械設計方法三部分內容。第二版重點加強機械智能化產品設計(3D打印、智能零部件、節能元器件)、智能裝備(機器人及智能化裝備)控制及系統設計、現代設計方法及應用等內容?!冬F代機械設計手冊》共6卷,其中第1卷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零件結構設計,機械制圖和幾何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第2卷包括軸和聯軸器,滾動軸承,滑動軸承,機架、箱體及導軌,彈簧,機構,機械零部件設計禁忌,帶傳動、鏈傳動;第3卷包括齒輪傳動,減速器、變速器,離合器、制動器,潤滑,密封;第4卷包括液力傳動,液壓傳動與控制,氣壓傳動與控制;第5卷包括智能裝備系統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傳感器,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單元,電動機;第6卷包括機械振動與噪聲,疲勞強度設計,可靠性設計,優化設計,逆向設計,數字化設計,人機工程與產品造型設計,創新設計,綠色設計。新版手冊從新時代機械設計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追求現代感,兼顧實用性、通用性、準確性,涵蓋了各種常規和通用的機械設計技術資料,貫徹了最新的國家和行業標準,推薦了國內外先進、智能、節能、通用的產品,體現了便查易用的編寫風格?!冬F代機械設計手冊》可作為機械裝備研發、設計技術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秦大同 謝里陽主編 ·機械儀表 ·21.8萬字
本書介紹了獲得廣泛應用的三類非主動發光顯示技術:液晶顯示技術、電子紙顯示技術和投影顯示技術。對于液晶顯示技術,詳細介紹了液晶的基本特性,各種液晶顯示模式,液晶顯示產品的結構、功能與制造,高品質液晶顯示技術,以及液晶顯示在高精細方向的發展趨勢。對于電子紙顯示技術,詳細介紹了電子紙顯示的特點、應用與挑戰,并分粒子移動型電子紙、液晶型電子紙、電色型電子紙、仿生光學型電子紙四大類介紹了各種電子紙顯示技術。對于投影顯示技術,詳細介紹了投影顯示的特點、應用與挑戰,并分LCD投影、DLP投影、LCOS投影三大類介紹了各自的顯示屏技術與光學引擎技術,最后介紹了激光超短焦投影顯示技術。本書可作為高校、科研單位、企業、政府部門等理解、應用和發展液晶顯示技術、電子紙顯示技術、投影顯示技術的重要參考資料。
馬群剛 ·機械儀表 ·23萬字
本書涵蓋了Pro/ENGINEERWildfire5.0的草圖設計、零件設計、曲面設計、裝配設計、工程圖繪制、鈑金件設計、模具設計和造型設計等內容,用大量實例重點介紹了工具命令在實際應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從而使讀者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Pro/ENGINEERWildfire5.0軟件中的抽象概念、復雜命令和功能,并對運用該軟件進行產品開發的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張櫻枝 喬建軍主編 ·機械儀表 ·26.8萬字
本書是全面、系統學習和運用SolidWorks2018軟件的寶典,內容包括SolidWorks的安裝、軟件用戶配置、二維草圖的繪制、零件設計、裝配設計、曲面設計、工程圖的制作、鈑金設計、模型的測量與分析、渲染、運動仿真及動畫、模具設計、管路與電氣設計、結構分析和大型裝配技術等。本書在內容安排上,結合大量的實例來對SolidWorks2018軟件各個模塊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進行講解,化深奧為簡易;另外,書中以范例的形式講述了實際生產一線產品的設計過程,使讀者較快地進入產品設計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實際界面,使初學者能夠直觀地操作軟件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詹友剛 ·機械儀表 ·20.3萬字
本書從工程應用角度對工程機械節能與能量回收技術進行了系統的、深入淺出的詳細介紹,全面總結了作者及國內外工程機械節能與能量回收技術研制的新成果、典型案例,并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是目前國內較為完善和系統介紹工程機械節能與能量回收技術的書籍。全書共分八章,首先分析了工程機械的主要能耗與節能途徑,隨后介紹了工程機械的動力節能技術和液壓節能技術,然后對能量回收技術進行簡要介紹,重點對電氣式能量回收系統、液壓式能量回收系統及能量回收技術在非負負載的應用等進行了詳細闡述,后總結了能量回收技術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本書為有志于提高工程機械能量利用率的技術人員提供了研究方向、目標、方法和案例,可作為機械工程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主要參考書,也可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用書。
林添良編著 ·機械儀表 ·25.8萬字
本書深度分析了醫療裝備產業鏈中不同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梳理了關鍵零部件技術信息,總結了醫療裝備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研究發展建議。在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的大背景下,工程技術行業發展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刻不容緩。醫療裝備技術的提升將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本書可為醫療裝備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專業信息,也可為醫療裝備研發、生產制造、采購使用、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等關心醫療裝備行業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參考。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編著 ·機械儀表 ·35.2萬字
本書回顧了我國緊固件行業的發展歷史,概述了全球緊固件的發展現狀,總結了世紀主要先進國家緊固件產業的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從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論述了發展緊固件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我國緊固件產業發展的措施和建議。全書著重介紹了緊固件行業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分析了我國緊固件為戰略性產業的配套需求和市場展望,提示了我國緊固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未來我國緊固件產業發展的戰略和目標。
馮金堯主編 ·機械儀表 ·23.6萬字
《現代機械設計實用手冊》一書涵蓋了常規設計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的精華,它的特點是篇幅小、內容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攜帶方便。全書共6篇,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連接與緊固、機械傳動、軸系零部件與軸承、其他零部件(含彈簧、起重機零部件、潤滑、密封、常用電動機)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維護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還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師、學生參考使用。
聞邦椿 ·機械儀表 ·26.8萬字
本書論述了磁力耦合傳動技術及裝置的基本原理、工程設計及設計的基本思路、基礎理論、技術特點、結構形式、運動狀態及其應用領域和主要用途;介紹了物質的磁性、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性能、磁路排列規律和磁場的場形分布;用二維和三維方法分析了永磁體耦合場的力學狀態和作用機理、磁耦合場的數值分析方法和計算及其工程應用上的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等方面的內容。書中還闡述了磁力耦合傳動裝置的結構設計基礎和設計技巧,收集了工程應用的部分檢測試驗數據、圖表等,是優化設計的參考資料。
趙克中 ·機械儀表 ·20.6萬字
本書不僅介紹了殘疾、康復和輔助技術的最新理念,而且根據最新版輔助器具分類和術語國際標準ISO9999:2016,圖文并茂地詳細介紹了1200多種輔具的ISO定義、ICF參考、適用人群、用途和功能結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介紹功能障礙者輔助器具的專著,對我國殘疾人康復事業的發展必將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朱圖陵編著 ·機械儀表 ·39.7萬字
本手冊從實用性出發,介紹和分析控制閥的實用性問題。內容涉及控制閥結構和材料、控制閥計算的理論基礎(包括控制閥工作原理、力和力矩系統計算、流量系數計算、噪聲和流量特性)、控制閥的工程設計(著重介紹設計計算的理論基礎、設計選型和計算示例等內容)、控制閥性能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從控制系統整體出發,討論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控制閥性能對控制系統的影響等)、閥門定位器和控制閥附件、控制閥試驗(包括主要性能試驗和型式試驗和檢驗等)以及控制閥的安裝和維修。本手冊內容先進、實用,是流程行業和自動化行業的系統工程師、儀表工程師、機械設計人員及高校師生珍貴的技術資料。
龔飛鷹 劉傳君 何衍慶編著 ·機械儀表 ·31萬字
本書深入分析了高端軸承的發展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性,全方位論述了我國高端軸承的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技術路線圖。闡述了軸承的分類和高端軸承的范疇,國內外高端軸承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我國高端軸承的發展短板和發展重點,新時代我國高端軸承發展的路徑:推進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高端軸承發展的產業基礎建設“產學研用”聯合的高端軸承創新鏈:產業鏈的生態體系,促進高端軸承的研發—工程化—產業化遵循既科學又接地氣的技術路線圖,實現高端軸承標志性產品的突破性開發增強發展高端軸承所必須的先進制造技術和軟實力。是一本有關高端軸承翔實的,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前瞻性和基礎性的參考書。本書適合關注和致力于高端軸承發展的科技界、產業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大學教師和學生,以及政府部門相關人員閱讀使用。
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組編 ·機械儀表 ·24.5萬字
本書共介紹了7例非標準機械的設計過程,涉及機床、液壓機、工程機械及自動控制機構等多種產品。書中的實例均系作者參與過的實際項目,每個項目均按照詳細的設計過程進行了編寫,包括設計項目簡介、設計前期的準備工作、設計的主導思想、設計方案的確定、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部件劃分與總體布局設計、部件設計、總圖繪制等,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相信會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本書適合從事非標準機械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機械設計制造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車洪麒 張素輝編著 ·機械儀表 ·21.8萬字
本書從工業機器人產品開發的角度出發,對工業機器人理論、設計與控制等進行系統闡述與實例分析,主要對工業機器人結構優化與控制的理論、實現方法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主要內容包括:機器人設計要求與基本參數,工業機器人系統與配置,工業機器人結構及特性分析,工業機器人優化設計,工業機器人控制等。全書理論與應用相結合,通過典型實例具體剖析,并采用工程圖與文字融合的方法簡明扼要地表達與闡述機器人及其結構,突出全書的理論性、實用性與綜合性的特點。本書可作為機械類高年級本科生、工科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李慧 馬正先 ·機械儀表 ·22萬字
本書在總結多年教學和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從使讀者快速入門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想法出發,介紹了60個ANSYS在機械工程領域的應用實例。讀者可以跟隨本書所介紹的分析步驟和過程,快速入門。然后通過練習與操作,理解本書所介紹的分析步驟和過程。從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ANSYS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并能靈活應用于實際問題中。全書包括50個經典ANSYS軟件應用實例和10個ANSYSWorkbench軟件應用實例。
高耀東等主編 ·機械儀表 ·20.3萬字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孕育了智能制造的新理念。本書以智能制造理念為起點,講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制造企業的滲透、支持、沖擊和融合,給制造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制造模式的變革、制造系統的發展及建模方法論;探討了包括智能產品、智能制造過程、智能管理和服務、智能制造模式、智能制造基礎關鍵技術等內容的智能制造技術體系,以及面向網絡協同的智能工廠架構和智能企業協作框架;詳細介紹了智能制造系統的組成、制造系統的建模方法和相關的基礎關鍵技術等內容。本書可供自動化、機械、計算機、管理工程等領域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教材。
劉敏 嚴雋薇 ·機械儀表 ·31.6萬字
《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是一本記述1850-2000年世界拖拉機產業發展歷程的“回憶錄”,用10章篇幅講述了這150年間世界拖拉機產業的各個時期:蒸汽耕作的遙遠歲月、汽油拖拉機的破曉時光、群雄競起的“春秋”時代、大蕭條及后時代的技術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后復興時期、激情燃燒的五六十年代、滯漲陰影下的全球拖拉機行業和排山倒海的全球兼并浪潮。《拖拉機產業史話1850-2000》中描述了在各個時期政治經濟背景下,全球拖拉機產業的狀況與處境記錄了當期主要拖拉機企業的興衰起伏,以及當期代表性的產品和技術特征追憶了開創并堅守在拖拉機產業,默默奉獻頑強拼搏的歷史人物及值得我們懷念的一些前輩?!锻侠瓩C產業史話:1850-2000》記述的拖拉機產業涵蓋全球20余個拖拉機主要生產國、數以百計的拖拉機企業或品牌,涉及數以百計的歷史人物,對拖拉機產業從業者具有參考價值?!锻侠瓩C產業史話:1850-2000》可作為與拖拉機專業相關的各院校師生的參考書,也可為研究拖拉機發展史的學者提供部分資料與線索。
朱士岑編著 ·機械儀表 ·3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