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總體合作形勢和生態環保合作兩部分,對上合組織總體發展歷程和現狀進行了回顧與梳理,對上合組織在安全、經濟、科技和人文領域的合作及未來發展進行了介紹與展望;聚焦上合組織在生態環保領域的合作,系統闡述了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多雙邊環保合作進展,深入研究了上合組織國家的環保政策,重點分析了生態環保合作中的焦點問題,為下一步推動上合組織環保合作提供了政策建議和參考。
謝靜 周國梅 王語懿 李菲編著 ·環境科學 ·19.7萬字
我國西部保護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本書針對我國西部保護地的管理、發展以及環境的保護等方面開展研究,并提出了在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保護區的經濟效益的方法和思路,并對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
李晟之 ·環境科學 ·24.4萬字
本書主要以國家低碳省市試點和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為重點,系統梳理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理論基礎,闡述地方積極開展相關實踐行動的背景、意義、目標、制度框架與政策支撐;全面、系統地評估地方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總體進展和成效,通過深圳、武漢、鎮江、南昌、常德、成都6個典型城市案例,詳細介紹不同類型、不同特點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實踐、措施和經驗,包括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研究制定的城市低碳發展規劃,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等,展示我國近年來地方應對氣候變化所取得的成就。
本書編寫委員會編著 ·環境科學 ·17.5萬字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點區域,也是確保全國生態安全的關鍵地帶,是我國亟待解決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的主戰場,黃河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況不僅事關當地人民的福祉,也會直接影響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本書從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法律協調機制的角度開展研究,進一步完善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法律協調機制,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機制,指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并健全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政府監管機制對策。結合國內外的先進理念對流域內微塑料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司法協調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呂志祥等 ·環境科學 ·21.8萬字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在綠色工業發展領域的資源平臺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加快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推動國家各項政策文件的落地實施,引導工業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推動綠色工業領域的咨詢、設計、承包、裝備、運營等,幫助企業把握"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所提供的市場機遇"走出去”,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組織編寫了《中國綠色工業年鑒(2019)》。年鑒涵蓋綠色工業發展的各個領域,全面詳實地反映"十三五”前期我國綠色工業發展情況,集中展示綠色工業發展領域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優秀企事業單位,重點推薦市場應用廣、節能減排潛力大、需求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先進技術與裝備,將成為實際工作中具有較強推廣性和實用性的工具書,也可供工業發展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及行業主管部門人員參考。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編 ·環境科學 ·30.9萬字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數據安全團隊,數十年來勤奮耕耘地理數據數字水印理論、技術和應用,在地理數據數字水印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深入研究和應用傳統的地理數據魯棒數字水印的基礎上,在數字水印的新方向不斷開拓進取,持續不斷地取得創新性成果。本書即是該團隊近幾年地理數據數字水印技術的新的成果結晶。該書內容均依托南京師范大學地理數據安全團隊多項高水平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標準,這些研究成果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書是《地理空間數據數字水印理論與方法》的姊妹篇。全書內容新穎,體系完整,重點突出,應用性強。全書緊扣地理數據安全保護新需求,具有很好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任娜 朱長青 陳瑋彤 ·環境科學 ·16.9萬字
本書以十九大精神為根本遵循,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其中諸多觀點與見解,例如對綠色發展理念基本內涵及其內在結構的看法,對生態文明歷史定位、本質特征、一般特征的看法,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動力整合的看法等均具有創新性。本書對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劉湘溶 ·環境科學 ·15.5萬字
本書從能源經濟學領域出發,全面展示中國家庭能源消費的現狀、特征和發展趨勢;并重點探討家庭能源消費的使用效率、潛在行為類型和能源貧困三個方面。目前學術界在該領域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宏觀能源消費、行業能效和技術設備等方面,然而在微觀領域的研究卻相對有限,導致我國家庭能源消費行為缺乏科學引導。本書力圖為讀者提供在微觀層面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證據,便于讀者深入了解我國家庭能源消費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及其給社會、家庭帶來的影響,以及帶動讀者思考如何減緩我國能源貧困。最后,本書從政策建議角度提出高效、精準的能源扶助方案和策略。本書獲得“四川農業大學學科建設雙支計劃”資助。
李佳珈 ·環境科學 ·12.8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環境保護中等離子體治理技術現狀,包括等離子體消毒、空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及水凈化技術。首先介紹了一種新型非熱等離子體流化床修復菲污染土壤,當能量密度為5960J/g時,菲的除土率高達95%,并提出了等離子體修復菲污染土壤的機理。利用滑動弧等離子體反應器進行混合染料廢水的降解和脫色,混合染料的降解與脫色符合準一級動力學規律。把微等離子體系統用于去除廢水中鉻,當能量密度為300J/mL時,經過2min的放電處理,鉻的去除率高達100%。利用濕空氣滑動弧能夠快速實現高效的表面殺菌,不同空氣流速下以及放電間距下滅菌的動力學表明增大空氣流速以及縮小放電間距能夠改善殺菌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種新型等離子體流化床凈化有機廢氣技術。
杜長明 ·環境科學 ·2.3萬字
本書介紹了一個前瞻性的、與當前國內外方法不同的工藝——“勢能增氧生態床”的研制、工程實例(鑒定以后至今的)以及科研思路和今后發展。采用本技術處理污水可以使直接運行費用比常規處理方法節省2/3~3/4。書中內容包括插圖中的開卷見績效、八面取經、八代研究、科研四路、當今狀況和今后方向以及生產應用。本書可供從事污水治理工作的科研院所和設計院的研究人員、環保企業和公司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陳鳴釗 馮騫 夏敏等 ·環境科學 ·15.4萬字
《糖蜜廢液的資源化處理及應用》是作者根據多年從事糖蜜廢液研究的成果、體會并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編著而成,全書系統介紹了糖蜜廢液常見處理工藝的基本特性、具體方法和應用現狀;詳細介紹了糖蜜廢液的資源化在作為農作物肥料和開發動物飼料中的應用。本書適合從事廢液資源化、農業資源利用和環境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舒緒剛 陳彬 張敏等編著 ·環境科學 ·9.7萬字
寧夏半山半川、富饒美麗,引黃灌區素有“塞上江南”之稱。但就寧夏整體而言,干旱少雨,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是生態資源環境脆弱的地區,也是全國自然災害嚴重的省區之一,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干旱、地震、冰雹、洪水、泥石流、滑坡、農林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的挑戰和威脅,不斷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相應增加,其不利影響日趨加劇。
張思源 ·環境科學 ·8.8萬字
京津冀地區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本書從系統分析農戶農業用水和節水技術推廣現狀,探索影響農戶節水技術采納行為的關鍵因素,定量評價農戶在不同政策情景下減少農業用水的意愿,量化節水政策組合中各項政策措施的優先序,在此基礎上研究設計合理的政策機制,探討適宜于農業實際生產、更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靈活多變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引導農戶使用高效節水技術。這對政府制定有效合理的農業節水政策,緩解水資源緊缺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政策價值。
趙姜等 ·環境科學 ·13.6萬字
本書以中國西部生態補償為研究對象,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國內外生態補償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個新的生態補償機制,以此促進西部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外部性理論、公共物品理論、生態資本理論和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等理論為指導,深入分析了西部生態惡化的機理,在此基礎上本文構建了一個新的生態補償機制,最后對西部生態補償機制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本書包含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西部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生態補償的國內外實踐、西部生態問題形成機理、西部生態補償的典型案例、西部生態補償的對策建議等內容。
李長亮 ·環境科學 ·17萬字
本書首先通過對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識別,明確了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同時借鑒了國外先進的農村環境整治理念和管理政策;其次,在系統診斷和評估村鎮環境問題、總結村鎮環境綜合整治類型特征和村鎮環境保護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村鎮環境整治技術與管理模式的優化;最后,結合完成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六個技術規范標準、三個技術手冊和九項農村環境管理制度等項目成果,形成了完善的村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政策與建議。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夏訓峰 席北斗 王麗君 朱建超等編著 ·環境科學 ·23.2萬字
作為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產物,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涌現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社會繁榮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但重大工程在“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卻屢因環境問題而飽受詬病,在強調可持續建設的背景下,如何改善重大工程的環境管理績效成為項目管理層的關鍵任務與核心責任。盡管個體積極主動的“綠色行為”對于項目環境管理績效的改善意義顯著,但在重大工程的環境管理領域長期受到忽視。本書根植于獨特的體制和制度,以行政為主導推動項目建設是中國重大工程的基本組織策略。受到傳統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中國的文化氛圍強調權本位(權力距離)和家天下(集體主義)。在中國獨特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圍下,環境公民行為的前因和結果會發生哪些變化?為回應上述問題,本研究立足于項目的施工階段,全面剖析中國情景下環境公民行為的驅動因素、管理績效影響機制以及領導策略。
王歌 何清華 ·環境科學 ·13.3萬字
我國將“三點比較式臭袋法”作為惡臭嗅覺測試的標準方法。由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編寫的《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質量控制指南》在總結以往嗅覺測試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參考國外嗅覺測試的質量控制管理方法,重點介紹了惡臭嗅覺測試方法的原理與技術、惡臭嗅覺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嗅覺測試人員的管理、樣品采集的質量控制、測試過程的質量控制以及使用標準樣品進行質量控制等,本書附錄還整理了三點比較式臭袋法所需相關記錄表格以及自查表。《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質量控制指南》可供全國從事惡臭污染監測的技術人員以及科研人員閱讀參考,還可供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師生作為教學參考書使用。
鄒克華 王亙 耿靜 ·環境科學 ·3.3萬字
本書以環境規制、管理者環境認知與綠色技術創新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了管理者認知在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調節作用機制,系統梳理了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在闡述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管理者環境認知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以及管理者認知的調節作用三個角度設定了本書的理論框架;其次,從協同主體、協同路徑和利益關系三個角度分析了管理者環境認知的協同機理,并通過構建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管理者在內的博弈論模型和支付矩陣,來對收益期望函數和均衡點穩定性進行了分析,利用計量軟件,以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實證分析了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
陳秀秀 ·環境科學 ·10.9萬字
仲玉善 ·環境科學 ·7.8萬字
本書從“環境容量”的視角來認識人類發展,探討運用產權手段解決環境問題,提出將環境容量視為一種有限資源,通過闡釋環境容量概念的本質特征和環境容量產權制度的一般理論,在剖析環境污染問題產生和惡化的制度根源基礎上,分析我國環境容量產權制度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優化路徑和現實啟動點,以期為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推進綠色發展提供參考。
陳國蘭 ·環境科學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