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環境經營是排污成本管理的源泉與動力,它由過去的注重末端污染控制、強調環境修復逐漸向現在的從源頭減少污染排放、加強排污成本管理的方向轉變。研究發現,環境經營與排污成本管理的協調、配合有助于擴展環境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體系。
馮圓 ·環境科學 ·18.7萬字
《中國生態文明辭典》為國內首部生態文明辭典,旨在強調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經過了漫長的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等不同的文明階段之后的、一種超越以往文明的全新的文明形態,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新起點。強調人類在實踐中遵循自然、人、社會協調發展規律,不主張人與自然的競爭,反對不計后果的物質需求,追求一種全新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全面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人類社會與地球上所有生態群落達成和解并成為負責任的一員,協同并進、共享繁榮。本辭典共收詞目410余條,內容涉及古今中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生態思想、生態創造等諸多方面,涵蓋當代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的各主要領域。對我國當下偉大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旭烽主編 ·環境科學 ·16.7萬字
《環境與社會》主要由四個關聯部分組成。第1-2章主要闡述了中國農業文明時代生態環境的歷史演變、工業化以來環境問題“危機化”的動力和過程;第3-4章梳理了生態系統的一般規律,以及衡量生態-環境-資源狀況的標尺性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發現;第5-6章考察了當代中國環境治理方式的演變及其績效;隨后的四章則分別解剖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演變、特定的社會-政治結構與環境問題的互動關系、“環境權”確立的作用和意義,等等。
張玉林 ·環境科學 ·18萬字
潮間帶是海洋與陸地相互作用的交匯區域,其具有重要的區位、資源、環境、生態與軍事價值,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者關注的熱點區域之一。伴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潮間帶面臨高強度圍填海開發活動、大面積水產養殖和無序的陸源污染物排放,其環境質量日益惡化。本書以典型泥質潮間帶為研究區域,針對沉積物重金屬污染展開系統研究。在構建潮間帶沉積物重金屬本底的基礎上,科學評價重金屬污染現狀,結合重金屬過剩通量的垂向變化,探討污染過程的演化,利用污染源解析尋找污染的發生機制,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為潮間帶的綠色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陳勇 ·環境科學 ·6萬字
本書介紹了水中有機物及分類、水中有機物檢測、水中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超濾法及凝膠色譜法)、水中有機物的三維熒光光譜、工業水處理流程中各處理單元對有機物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機物的吸附處理。本書側重水中有機物問題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有較強的實用性。
丁桓如 ·環境科學 ·11.6萬字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一條應對氣候危機的路徑——讓一切電氣化。作者在書中回答了關于“實現零碳未來,讓一切電氣化”的16個問題,從為什么現在氣候問題已經到了緊迫的時候,到如何改變傳統的能源觀念,再到如何獲得充足的電力等多個角度,描繪了一幅創造零碳未來切實可能的路線圖。
(美)索爾·格里菲斯 ·環境科學 ·12.8萬字
本書介紹了生態系統、生態學和生態工程的基本概念,描述水環境、水質要求、水和污水處理的基本原理,通過應用案例闡釋生態工程在景觀水體保護、污水處理、飲用水水源凈化、雨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本書可作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土木工程等本科專業開設的雙語或全英文授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李軍 ·環境科學 ·2.5萬字
本書共分8章,主要介紹了清潔生產概述、服務業清潔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住宿餐飲行業概況及特點、住宿餐飲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方法、住宿餐飲行業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住宿餐飲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和經驗、住宿餐飲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案例、住宿餐飲行業清潔生產組織模式和促進機制,本書還附有行業政策類和技術類文件,便于讀者查閱。本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實用性,可供從事清潔生產研究及推進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孫曉峰 李曉丹 李靖等編著 ·環境科學 ·9.6萬字
寧夏半山半川、富饒美麗,引黃灌區素有“塞上江南”之稱。但就寧夏整體而言,干旱少雨,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是生態資源環境脆弱的地區,也是全國自然災害嚴重的省區之一,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干旱、地震、冰雹、洪水、泥石流、滑坡、農林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的挑戰和威脅,不斷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相應增加,其不利影響日趨加劇。
張思源 ·環境科學 ·8.8萬字
《高質量發展下的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全球視角與中國啟示》圍繞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主題,以高質量發展和經濟新常態為背景,以1971-2015年全球106個國家的跨國數據為樣本,比較了典型國家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歷史趨勢與特征,檢驗了增速調整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差異化關系,并從城市化和老齡化兩個角度深入分析了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內在機理,最后落腳到中國,以中國縣級市為視角,從增長壓力和財政壓力兩個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系。
杜雯翠 ·環境科學 ·8.9萬字
該書是《橡膠循環利用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共分為9章,內容包括:廢輪胎的處理方法、廢輪胎的熱解機理、影響因素;廢輪胎熱解工藝與設備;廢輪胎熱解產物的表征與性質;廢輪胎熱解油、熱解氣和熱解鋼絲的應用;廢輪胎熱解炭的應用與廢輪胎的熱能利用等。本書是我國橡膠熱解領域的第一部專著,可供橡膠循環利用領域的管理者和技術人員,以及關心橡膠循環利用及環境保護的讀者參考。
杜愛華 劉雙喜 牛斌編著 ·環境科學 ·17.7萬字
全書共分為七章,內容主要包括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技術、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生物強化修復技術、高效誘變菌對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應用、生物炭質材料的環境影響、生物炭質材料輔助誘變菌的生物強化修復作用等。本書可作為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農業及相關專業的人員閱讀。
王婷編著 ·環境科學 ·9.3萬字
本書共10章,結構按大類食品劃分,主要包括食品工業固體廢物概述,固體廢物預處理及資源化技術,谷物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應用實例,淀粉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實例,酒類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大豆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工程實例,餐飲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畜產品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工程實例,水產品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農作物秸稈資源化技術及實例。書后還附有相關法律,供讀者參考。本書內容系統性、可讀性及應用性強,可供食品加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環境保護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食品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徐忠 趙丹編著 ·環境科學 ·15.3萬字
從農村環境、林業政策、水土保護、農業生態發展、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著手,重點關注農民關心的垃圾處理、廁所革命、水資源保護,水土涵養(退耕還林退耕還濕退牧還草)、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農藥化肥抗生素使用、農家樂等農村產業污染處理、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方面,解釋國家農業農村生態環保政策和規矩要求,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
朱世平 饒海華 ·環境科學 ·6.1萬字
本套書包括綜合卷、環境災害卷、地質災害卷、氣象災害卷、地震災害卷、農牧業生物災害卷、林業災害卷、水旱災害卷,是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課題研究的成果。
夏普明主編 ·環境科學 ·8.5萬字
本書共九章,內容包括:濾料的定義、分類、重要性、過濾機理和應用范圍。上篇為排氣濾料篇,包括:濾料纖維,濾料織造與處理,常用排氣濾料,排氣濾料檢驗與選用;下篇為進氣濾料篇,包括:進氣濾料原料,進氣濾料生產工藝和處理,常用進氣濾料,濾料試驗方法與應用。本書內容全面、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釋義準確、新穎實用,可供大氣污染治理和空氣凈化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暖通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高華東 肖春 張殿印等編著 ·環境科學 ·18.2萬字
水資源物質稀缺性和經濟稀缺性下的價值再定位、水資源資本化的轉化及對應資本市場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理論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經濟新常態下深化經濟改革的要求。目前北京乃至全國水資源分配和管理運營,仍然停留在以政府為主導、局部經濟效益獲取為中心的配置方式上。本書立足于激活水資源完成由自然價值向使用價值的轉化升級,探討實體經濟與金融創新的深度融合,研究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
曹和平等 ·環境科學 ·14.4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有機污染物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領域中所應用的多種光譜學方法、色譜分離方法及計算機化學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及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同時以研究角度從分子水平介紹了有機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實例,圖文并茂,理論與實用并重。本書適合化學、生物、環境等領域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趙剛 魯奇林編著 ·環境科學 ·10.8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中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到了必須加快改善而且有條件加快改善的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本書論述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并闡述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制度保障等,從而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余姚相關智庫支撐,并提出了生態文明智庫建設的意見與展望。本書論述詳實,作者的思考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研究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楊發庭 ·環境科學 ·10.9萬字
本書是為滿足環境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而編寫,是環境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教材。本書共有57個實驗項目,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與試劑、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思考題、雙語詞匯和知識拓展等。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既注重環境類專業實驗教學中的基礎性傳統實驗,保留傳統可靠的實驗技術,又注重了環境類專業實驗教學中的專業性實驗,考慮到了專業性實驗的發展,融入了環境類專業發展的新技術、新理論。本書主要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使用,對于從事環境類專業的科研人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孫紅杰 仉春華主編 ·環境科學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