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草木子》,明葉子奇撰,吳東昆點校。是書原分為二十二篇,刊行時并為八篇、四卷。《寓圃雜記》,明王锜撰,李劍雄點校。是書所載皆明代洪武至正統年間朝野人物掌故,對于蘇州地方之史事人物,記述尤詳。《都公談纂》,明都穆撰,李劍雄校點。是書記錄元明間人物史事、文化逸聞。其中頗有足資研治文史參考者。《玉堂漫筆》,明陸深撰,胡勤、蔣文仙校點。是書多訂正經典,綜述見聞,雜述事理,足資考證。
(明)葉子奇等撰 吳東昆等校點 ·集部 ·12.3萬字
《稽神錄》,宋朝徐鉉撰,傅成校點。此書是一部志怪小說集。書中所記多為靈異神怪之事,宣揚神靈顯圣,因果報應此書開宋人志怪小說欲人可信和果報迷信的風氣。《睽車志》,宋朝郭彖撰,李夢生校點。此書為志怪小說,承六朝志怪體,專記耳聞目睹之神鬼異談。
(宋)徐鉉等撰 傅成 李夢生校點 ·集部 ·7.5萬字
本書收錄《教坊記》、《隋唐嘉話》、《唐國史補》、《劉賓客嘉話錄》、《尚書故實》、《北里志》、《幽閑鼓吹》、《中朝故事》共八種。
(唐)崔令欽等撰 曹中孚等校點 ·集部 ·10.2萬字
是清朝名幕汪輝祖為教育其子第而撰寫的家訓名篇,其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囊括了修身律己、讀書治學、處事之道、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至今也很有現實意義。
汪輝祖 ·集部 ·3.9萬字
《揮麈錄》分《前錄》、《后錄》、《三錄》、《余話》,創作時間前后歷時三朝三十余年。書中記敘作者王明清歷年來的所見所聞,其中雖有小說家言,但仍以史料居多,多為當時的史家和史書如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實錄院編修的《高宗實錄》所采用。《揮麈》四錄分別成書,前三錄最初各自單行,至《余話》成書方有合刻。此次校點以《四部叢刊續編》所收宋龍山書堂刻四錄全本為底本,校以《津逮秘書》本及其他有關資料。
(宋)王明清撰 田松青校點 ·集部 ·18.4萬字
本書收錄《朝野僉載》、《云溪友議》兩種。《朝野僉載》,唐張鷟撰,恒鶴校點。本書記述唐代前期朝野遺事佚聞,以武后一朝事跡為多。《云溪友議》,唐范攄撰,陽羨生校點。本書共六十五條,記載了唐開元以后文壇的逸事瑣聞、詩歌本事。
(唐)張鷟 范攄撰 恒鶴 陽羨生校點 ·集部 ·9.1萬字
元曲同唐詩、宋詞一樣,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鮮明;古文眾體薈萃,風格各異。它們韻律優美,詞采斐然,意境深邃,瑯瑯上口,歷來為人們所喜愛。書稿參考歷來元曲成熟選本,參以獨到心得,精加注釋,詳細評析。
呂玉華評注 ·集部 ·14.5萬字
《歷代筆記小說大觀:清異錄江淮異人錄》介紹“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瑯滿目,真是萬象包羅。文筆有的簡潔樸實,有的情文相生、美麗動人,常為一般讀者所喜愛。
(宋)陶穀 吳淑撰 孔一校點 ·集部 ·5.4萬字
《客座贅語》,明朝顧起元撰,孔一校點。此書內容多為關于明朝南都南京者,遍涉歷朝典章制度、地理沿革、藝林軼事、市井風俗,大多為聞見記錄,間有以文獻、金石材料考訂者,為了解、研究明代政治、經濟、文化、世俗民情,提供了豐富的珍貴史料。本書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歷四十六年刻本為底本,以《金陵叢刻》本參校。
(明)顧起元撰 孔一校點 ·集部 ·15.2萬字
《菽園雜記》,明朝陸容撰,李健莉校點。此書有“明代說部第一”之譽,一些記載可與正史相參證,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有些記載和議論多有考辨,見解新辟,體現了作者勤學博觀的學術風范以及細致周洽的辨疑精神。
(明)陸容撰 李健莉校點 ·集部 ·10.3萬字
本書收《筠廊偶筆》、《在園雜志》兩種。《筠廊偶筆》,清宋犖、劉廷璣撰,蔣文仙、吳法源校點。本書中皆雜記宋犖耳目見聞之事。其中鄉野趣事、野史考證,無不涉及,如回雁峰考之類,亦足資考證。劉廷璣《在園雜志》,劉廷璣的詩雖流傳不廣,但其《在園雜志》卻獨樹一幟,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知識性很強,考校字句,辨其是非,是少有的佳作。
(清)宋犖 劉廷璣撰 蔣文仙等校點 ·集部 ·13萬字
《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分《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兩篇,《萍洲可談》所記,多為朱彧隨父朱服游宦所至見聞,卷二詳細記載北宋廣州市舶司的職能以及舶船航海、外商“住唐”等情況,最為精彩。《老學庵筆記》是陸游晚年所著的筆記,所記內容多為作者耳聞目睹之事。
(宋)朱彧 陸游撰 李偉國 高克勤校點 ·集部 ·9.1萬字
《四友齋叢說》,明朝何良俊撰,李劍雄校點。本書三十八卷,凡經、史、雜紀、子、釋道、文、詩、書、畫、求志、崇訓、尊生、娛老、正俗、考文、詞曲、續史十七類,內容博雜,多涉明代故實,于淞滬吳門人物、掌故,及經史、文藝之考證、評論尤豐,多有可資參考者。
(明)何良俊撰 王嵐校點 ·集部 ·19.1萬字
本書收《竹葉亭雜記》、《今世說》兩種。《竹葉亭雜記》,清姚元之撰,曹光甫校點。《竹葉亭雜記》八卷320則,大多為朝章國事、前賢遺事、風俗民情及花果蟲魚等,內容博而雜,但對史實和典章制度的記載也足資參考。《今世說》,清王晫撰,陳大康校點。《今世說》為王晫仿效《世說新語》之體例,以同時期文人名士之故事為題材而作。王晫創作此書的重要動機是為了讓同時代的名賢文士、廊廟縉紳、山澤隱逸,當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借此而傳。對于今天的讀者而言,它仍然有其價值,由此可以知道清初掌故與文風。丁澎藥園所撰《今世說序》曰:“幾與世說并時矣。”嘉許其可與《世說新語》并駕齊驅。
(清)姚元之 王晫撰 曹光甫校點 ·集部 ·14.7萬字
《庚巳編》,明朝陸粲撰,馬鏞校點。此書內容多為明初奇聞逸事,包括明初各種社會新聞、祥瑞災變、刑獄案件、各地風俗等。書中記載了大量的神狐鬼怪傳說,反映了作者及當時人們渴求懲惡揚善、伸張社會正義的愿望。此書文字清約雅健,部分條目如“洞簫記”等,文筆婉轉生動。本書以《記錄匯編》本為底本,以《說庫》本為參校本。《今言匯編》,明朝鄭曉撰,楊曉波校點。此書內容所涉范圍極廣,皇室、宦官、名臣、邊事、漕運以及歷朝典故等,無所不包,可補正史之闕,訂正史之誤,是我們研究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間政治、經濟、軍事等的重要材料。本書以《鹽邑志林》叢書本為底本,參校了嘉靖本、《紀錄匯編》叢書本和鄭心材刻本,并參考了其他叢書及《明史》、《明實錄》等材料。
(明)陸粲 鄭曉撰 馬鏞 楊曉波校點 ·集部 ·13.9萬字
《賓退錄》,趙與時撰,傅成校點。本書作者自序云:“余里居待次,賓客日相過。平生聞見所及,喜為客誦之。意之所至,賓退或筆于牘。閱日滋久,不覺盈軸。”書名即由此來。《卻掃編》,徐度撰,尚成校點。本書多記北宋國家典章制度、前賢逸事,因所據皆來源于其父處仁靖康中曾知政事時的傳聞,故翔實可信,“深有裨于史學”。
(宋)趙與時 徐度撰 傅成 尚成校點 ·集部 ·12萬字
《四朝聞見錄》,宋葉少翁撰,尚成校點。全書五卷,凡二百零九條,多記宋室南渡后的歷朝事跡,對南宋四朝典章制度、名物軼事的記載也多為史家和研究者所重視。以《四庫全書》本底本,校以《知不足齋叢書》等本。《隨隱漫錄》,宋陳世崇撰,郭明道校點。全書五卷,多記時人詩話、文人軼事,而對南宋故事言之尤詳,所記宮廷掌故、儀制諸條多有史傳所未及,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以夏敬觀校本為底本,校以《稗海》、《四庫全書》等本。
(宋)葉紹翁 陳世崇撰 尚成 郭明道校點 ·集部 ·11.3萬字
《鶴林玉露》,宋羅大經撰,田松青校點。全書十八卷,或考證經史,或記述時事,議論多能有感而發,所記事實也能補史之未備。書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頗具小說價值,常為后世小說、戲曲所采用。以涵芬樓《宋人小說》本為底本,校以《稗海》等書。
(宋)羅大經撰 孫雪霄校點 ·集部 ·11.9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軍機處、軍機大臣同進見、軍機撰擬之速、圣躬勤政、皇子讀書、慶典、煙火、木蘭物產、蒙古尊奉喇嘛等。
(清)趙翼撰 曹光甫等校點 ·集部 ·11萬字
《柳南隨筆續筆》,清王應奎撰,以柔校點。《柳南隨筆》六卷、《柳南續筆》四卷,為仿宋代洪邁《容齋隨筆》而成的筆記作品,近于語林、詩話。“柳南”是沈德潛取王維“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句意為王應奎所取的書齋名。二筆逾十萬言,共500多條目,文字簡潔洗練,但內容包羅萬象,有讀書札記,“考詩筆之源流,究名物之根柢”,一家之言,足資取鑒;也有月旦人物,所記名人軼事,可補史傳之不足。《柳南隨筆》初刊于乾隆五年,《柳南續筆》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后者對前者的一些錯誤做了修正,故二書略有重復,嘉慶時張海鵬將二書合刻,收入《借月山房匯鈔》。其后又有道光年間的陳璜《澤古齋重鈔》本、光緒年間的《申報館叢書》本、民國年間《叢書集成》本等,均以《借月山房匯鈔》本為祖本。本次校點即以《借月山房匯鈔》本為底本,校以諸本而成。
(清)王應奎撰 以柔校點 ·集部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