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宋王應麟撰《困學紀聞》是一部以札記文累積結撰而成的著作,涉及范圍極為廣博,其論述包括經學八卷,史學六卷,文學三卷,天文、地理、諸子二卷,雜識一卷,共二十卷,兩千馀條。本書以清道光五年馀姚守福堂刻翁元圻輯注本為底本,以元刊本、清嘉慶本為校本,加以點校整理。書中按卷為單元,逐條加上序號,并為每條文字編擬了小標題,又將小標題匯錄為索引附于書末,便于讀者檢索利用。書末還附錄了自元至清的諸家版本序跋,以資研究者參考。
(宋)王應麟著 (清)翁元圻輯注 ·集部 ·115萬字
《投轄錄》,宋王明清撰,朱菊如校點。此書多記奇聞異事,偶亦涉及歷史人物及其活動。作者家學淵博,耳濡目染,考其實而筆錄之,內容多正史所未見。《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汪新森、朱菊如校點。
(宋)王明清撰 朱菊如 汪新森校點 ·集部 ·7萬字
《醒世恒言》是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筆記集“三言”中最后刊行的一種,在藝術上更加成熟,成功攀上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創作的高峰,是“三言”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部。本書中收錄的40篇故事,有的來自史傳,有的來自歷代筆記小說,有的來自民間傳說,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的愿望。作者以一個說書人的身份,把一幀幀畫卷緩緩鋪陳,美不勝收,奇異廣博,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每篇故事都以詩開篇,中途多用古詩詞來說明總結道理。每一個伏筆都用得恰到好處,讓整個故事天衣無縫。
(明)馮夢龍編著 (明)可一居士點評 ·集部 ·54.9萬字
《冷齋夜話》十卷,北宋僧人惠洪撰,李保民校點。惠洪與黃庭堅過從甚密,對其推崇備至,又好談詩,故本書論詩十居七八,且多引黃庭堅語,并涉及司馬光、蘇軾、王安石、秦觀等人。作者能詩,故所言多有可采之處。這次校點,以《津逮秘書》本為底本,參校《稗海》本、《學津討原》本,并參考了《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中的相關條目。《梁溪漫志》十卷,南宋費袞撰,金圓校點。全書內容主要有四,一為辨述朝廷典章制度,二為記敘前人遺聞軼事,三為考訂史實,四為品評詩畫文章。故本書資料價值頗堪矚目,書成刊行即為國史實錄院收錄,以備編修高、孝、光三朝正史參用。此次整理以明刻本與影宋鈔本比勘而成的《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本、《學海類編》本等其他諸本,并參校《永樂大典》《說郛》中所引和《宋史》《宋大詔令集》等有關內容。
(宋)惠洪 費袞撰 李保民 金圓校點 ·集部 ·8.2萬字
中國歷代典籍素稱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一個人以其畢生精力也不可能窮盡,何況我們身處“智能互聯”的時代,有那么多的現代知識與技能需要去掌握,能優游于古籍之中的時間畢竟有限。況且古文形成的年代畢竟距離我們已很遙遠,文章中的遣詞造句、思想內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們所熟悉,對于一個不曾受過較多專業文史訓練的現代人來說,往往不免望書興嘆,面對寶藏卻無從入手。為此,一部優秀的選本乃成為愛好文史的人士修習古代文獻的階梯,清人曾國藩編纂的歷代文章選集《經史百家雜鈔》正是這樣一部符合我們今人讀古書需要的選本之一。在清代,《經史百家雜鈔》是繼《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之后,又一部流傳很廣、影響甚遠的古文選讀本。《經史百家雜鈔》的編纂始于咸豐元年(1851)初,成書于咸豐十年(1860)。該書所選文章上起先秦兩漢,下迄明清時期,按體裁分類編排為二十六卷,選錄了包括政論、詞賦、詔令、奏議、官箴、書牘、頌辭、祭文、碑銘、序跋、傳記、敘記、游記、典志等歷代文章精品七百余篇。是一部體式全備、取材廣泛,熔經、史、子、集于一爐,集思想性、藝術性、致用性于一體。三者比較起來,《古文觀止》是私塾讀本,選文偏重文辭與文采,《經史百家雜鈔》網羅選文的廣博和深度則超過了《古文觀止》。同《古文辭類纂》相比,《經史百家雜鈔》增加了敘記、典志,在重視選文的文辭之外,除《古文辭類纂》偏重義理、詞章、考據三條選文標準之外,更強調其選文的“經世濟民”之用,認為“四者闕一不可”(?求闕齋日記類鈔?),突出“文”與“道”的結合,其實用價值遠在《古文辭類纂》之上。《經史百家雜鈔》,名曰“雜鈔”,其實不雜,毛澤東認為它“孕群籍而抱萬有”,道旨與文采兼備,可為國學之入門書。
余興安等譯注 ·集部 ·34.8萬字
本書收錄《西京雜記》、《漢武帝別國洞冥記》、《漢武帝內傳》、《漢武故事》、《裴子語林》、《殷蕓小說》共六種。《西京雜記》,漢劉歆撰,晉葛洪集,王根林校點。本書是一部介紹西漢一代帝王后妃、公侯將相、方士文人等的志人小說。內容涉及宮廷制度、禮節習俗、奇聞軼事等,情節精彩,文筆雅馴。其中不少故事,都成為后代傳奇、戲曲的素材。以《漢魏叢書》本為底本,以《四部叢刊》影印的明嘉靖本、《古今逸史》本加以校勘標點。《漢武帝別國洞冥記》,漢郭憲撰,王根林校點。本書以漢武帝求仙和異域貢物為主要內容,涉及西域以及中亞西亞一帶國家的傳聞,極富想象力,可了解這些地區的民俗與傳說。以《顧氏文房小說》四卷本為底本,參校以《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漢武帝內傳》,佚名撰,王根林校點。本書從漢武帝出生時寫起,直到他死后殯葬,詳于求仙問道,特別是西王母會武帝之事,情節繁復,極盡鋪陳,運用漢賦排偶的手段,文學性很強。以《守山閣本》為底本,以《道藏》本、《太平廣記》等本參校。《漢武故事》,佚名撰,王根林校點。又名《漢武帝故事》,記載漢武帝從出生到葬于茂陵的傳聞軼事,屬于漢武帝傳說系統中的一部傳記小說。主要記述武帝追求長生不老的過程,也有"金屋藏嬌"等雜事,文字簡雅拙樸。以《古小說鉤沉》本為底本,以《古今說海》等書參校標點。《裴子語林》,晉裴啟撰,王根林校點。又名《裴啟語林》,輯錄漢魏至晉代知名士人傳聞軼事及人物間精彩對話,是魏晉時期清談風氣的體現,不少內容被《世說新語》襲取。此書誕生時就影響很大,風行一時,因得罪謝安,被禁廢不傳,由后人輯錄才得流傳。以《古小說鉤沉》為底本,參校他本標點出版。《殷蕓小說》,梁殷蕓撰,王根林校點。本書記載自先秦到東晉的軼事傳聞,帶有野史性質。除帝王將相、歷代名人,還涉及民間傳說、街談巷議,是后代野史筆記的濫觴。其中一些內容,他史不見,頗為珍貴。此書久已散佚,匯集《古小說鉤沉》本、余家錫《殷蕓小說輯證》、周楞伽《殷蕓小說》三家的輯集成果,以其他類書或者正史加以校勘標點。
(漢)劉歆等撰 王根林校點 ·集部 ·7.8萬字
《顏氏家訓》既是一部宏大的家訓教子經典,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豐富、廣泛,體制宏大,在我國家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教子智慧,形成了一種新的、獨特的文化形態。《顏氏家訓全鑒(典藏誦讀版)》在參考大量權威古籍的基礎上,將正文編寫分為原文、注釋和譯文三個板塊,并對生僻字詞進行了注音,以方便讀者閱讀。
楊敬敬解譯 ·集部 ·16.5萬字
元曲同唐詩、宋詞一樣,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鮮明;古文眾體薈萃,風格各異。它們韻律優美,詞采斐然,意境深邃,瑯瑯上口,歷來為人們所喜愛。書稿參考歷來元曲成熟選本,參以獨到心得,精加注釋,詳細評析。
呂玉華評注 ·集部 ·14.5萬字
《二刻拍案驚奇》是一本由明末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于1632年(崇楨五年)成書刊行,與作者前著《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居《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作者自稱系“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題材大多取自前人。該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復雜,但從總體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的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較重要的影響。書中主要表現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商人生活。《二刻拍案驚奇》,擬話本小說集,凌濛初編著。它同作者稍前刊行的《初刻拍案驚奇》一起,合稱“二拍”,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寶庫之一。通常亦與馮夢龍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并稱,稱為“三言二拍”。[2]《二刻拍案驚奇》共有作品40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同卷篇目相同,卷四十《宋公明鬧元宵雜劇》系雜劇,故實有小說38篇。《二刻拍案驚奇》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概括地說,該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表現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二、表現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三、表現商人生活。
(明)凌濛初 ·集部 ·42.6萬字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匯編而成,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書中富有辯證法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成為一大亮點。經過劉向的整理,共有內、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本書是一本中英對照版。
晏子著 ·集部 ·27.9萬字
《鶴林玉露》,宋羅大經撰,田松青校點。全書十八卷,或考證經史,或記述時事,議論多能有感而發,所記事實也能補史之未備。書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頗具小說價值,常為后世小說、戲曲所采用。以涵芬樓《宋人小說》本為底本,校以《稗海》等書。
(宋)羅大經撰 孫雪霄校點 ·集部 ·11.9萬字
余興安等譯注 ·集部 ·42.5萬字
《草木子》,明葉子奇撰,吳東昆點校。是書原分為二十二篇,刊行時并為八篇、四卷。《寓圃雜記》,明王锜撰,李劍雄點校。是書所載皆明代洪武至正統年間朝野人物掌故,對于蘇州地方之史事人物,記述尤詳。《都公談纂》,明都穆撰,李劍雄校點。是書記錄元明間人物史事、文化逸聞。其中頗有足資研治文史參考者。《玉堂漫筆》,明陸深撰,胡勤、蔣文仙校點。是書多訂正經典,綜述見聞,雜述事理,足資考證。
(明)葉子奇等撰 吳東昆等校點 ·集部 ·12.3萬字
本書作者全面搜集整理廖氏全部著作,計140余,凡百數十卷,施以新式標點,并加校勘及每書提要,再配以人名、書名索引,附錄廖平傳記、年譜、評論、目錄、研究等各類資料。
舒大剛 楊世文主編 ·集部 ·453萬字
《涌幢小品》,明朝朱國禎撰,王根林校點。此書三十二卷,內容豐富而翔實可靠。舉凡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諸領域,都廣為涉及,蔚為大觀。有些內容可補正史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價值。本書以天啟二年刻本為底本加以校點。
(明)朱國禎撰 王根林校點 ·集部 ·41.2萬字
《喻世明言》是“三言”的第一部,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種。題材廣泛,描繪出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實面貌,體現的主要是市民階層的思想、愿望和道德標準。其中,《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滕大尹鬼斷家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都是久負盛名的優秀作品。
(明)馮夢龍編著 (明)綠天館主人點評 ·集部 ·36.6萬字
《嘯亭雜錄續錄》詳細、具體地敘述了清朝前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內容豐富、記事一般比較謹嚴,行文流暢,表達清晰簡練,在眾多筆記中屬佼佼者。魏源的《圣武記》、李桓的《國朝耆獻類征》和《清史稿》等書都從《嘯亭雜錄》中選用了大量材料。現代研究清史的學者,也將此書列為必讀之歷史文獻。《嘯亭雜錄續錄》對清初至嘉慶大的戰爭和重要政治事件人物皆有記述,尤其是乾隆朝,更為詳細具體。可補《清史列傳》與《清史稿》之不足。
(清)昭梿撰 冬青校點 ·集部 ·22.8萬字
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其故事始于說書,后經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為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康熙年間清官施仕倫在黃天霸等江湖俠士輔佐下鏟除貪官污吏、破案捕盜的故事。小說從施仕綸做揚州府江都縣令寫起,到升任通州倉上總督時止。所做之事,不外“審案”和“剿寇”。情節比明代公案小說更加曲折,斷案之外,又有私訪遇險之事。書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夢顯靈、鬼神鑒察來解決,靈怪色彩很濃。小說的另一主要人物為俠客黃天霸。黃出身“綠林”,行刺施公被擒,自稱“改邪歸正”,改名施忠,充當官家的護院和走卒。他與昔日的“綠林”朋友反目成仇,定計斬決十二寇,逼殺結義兄嫂,邀功請賞。這一人物的塑造,意在使安暴濟民的“俠客”和致君澤民的“忠義”結合起來,把“俠客”變成忠于封建統治的奴才和幫兇,從而維護封建帝國利益。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加以甄別。
佚名 ·集部 ·115萬字
本書收錄《教坊記》、《隋唐嘉話》、《唐國史補》、《劉賓客嘉話錄》、《尚書故實》、《北里志》、《幽閑鼓吹》、《中朝故事》共八種。
(唐)崔令欽等撰 曹中孚等校點 ·集部 ·10.2萬字
《履園叢話(全二冊)》中所記多為作者親身經歷,即使得諸傳聞,也必指出來源,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履園叢話只有道光十八年述德堂一種刊本,這次整理,除標點分段以外,對一些版刻錯字也做了改正。在整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文字可疑,或者是版刻錯訛,或許是作者的疏忽。對此,我們盡可能查對有關資料予以改正,個別無從稽考的,只好一仍其舊。
(清)錢泳撰 孟裴校點 ·集部 ·3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