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素書》全文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對復雜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致入微。蘭彥嶺老師根據自己多年潛心研究,對《素書》進行了細致的注評,使《素書》中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智慧精華更加通俗易懂。本書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讀再讀。
蘭彥嶺注釋 ·國學普及讀物 ·10.3萬字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蹲髠鳌穼嵸|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戰國)左丘明 ·國學普及讀物 ·9.3萬字
精選了《尚書》中的精華部分,按照原書的順序分為虞書、商書、周書三部分。由于《尚書》原文字句較為晦澀難懂,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我們特別設立了題解、注釋、譯文三個輔助板塊。斷句參酌諸家,擇善而從;對字詞的注釋力求簡明,不做繁征博引;譯文主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力求文從字順、流暢自然,幫助讀者吸收《尚書》中的智慧精華。同時,書中配有朗讀音頻,讀者可掃碼聆聽品鑒。
余長保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2萬字
"老聃是中國哲學的開山祖,其作品《老子》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又作《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流傳兩千多年的《老子》是跨時代作品,在不同的時代,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陳鼓應 蔣麗梅 ·國學普及讀物 ·5萬字
《商君書》所談及的治國原則、策略與方法,與現代管理亦有相通之處。雖然主要著墨于國家事務,面向的讀者對象卻不限于帝王。書中涉及的政府立法、行政等,對于執法官員也是適用的,可厘清管治的內涵,以實現有效管理。閱讀《商君書》既可了解古代中國人的管理思維和整個管理體系在國家政治中的落實。
梁萬如 ·國學普及讀物 ·9.6萬字
孔子修身以禮、從政以德、待人以恕,他的哲學思維深度,通天達地,寬厚宏博,令人贊嘆,堪稱“一支妙筆,戰勝七雄五霸;幾卷詩禮,流傳億萬斯年”。孔子以生命影響生命,散發著巨大的感染力,潛心書中,猶如站在圣賢的身旁,聆聽他一字一句的傾談和教誨,實為人生一大樂事?!爸行艊鴮W大典”之《孔子家語》,由潘樹仁撰寫導讀,并對精彩段落、經典語句加以賞析與點評,因此這是一個版本權威、評點精準、特色鮮明的《孔子家語》新注,尤其適合普通國學愛好者閱讀。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2萬字
《道德經》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為韻文,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又稱《老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并以之關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用樸素的辯證思維構建起獨特的理論體系。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8.7萬字
《系辭傳》是對《易經》的通論,相傳為孔子所作。這本書通過對《系辭傳》的逐句講解,使我們看到,《易經》卦爻辭背后的天道,并更進一步,把天道轉為人道,使六十四卦成為六十四種德性的修養。可以說,《系辭傳》建立了一套占卜與天人之道及人性修養相融的《易經》的儒家哲學。讀過這本書,才真正理解了孔子思想的高遠和深廣。
吳怡 ·國學普及讀物 ·16.4萬字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中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清) 周希陶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書中主要闡述了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家在戰國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6萬字
《三國志》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包括《魏書》三十卷,《吳書》二十卷,《蜀書》十五卷,共計六十五卷。三國志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嚴慎,微粒貸史學家所重視。
陳壽 ·國學普及讀物 ·18萬字
《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稘h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班固 ·國學普及讀物 ·16.9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F存《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蘇晶 袁世宏導讀 ·國學普及讀物 ·14.1萬字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兜茏右帯肥且徊砍蓵谇宄⑶冶粡V為流傳的一種兒童啟蒙的讀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所應具備的一些禮儀與規范。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7萬字
《女四書》是中國古代對女子進行教育所用的《女誡》《內訓》《女論語》《女范捷錄》四《女四書》匯集的總稱。是清朝初年學者王相編著的,流傳非常廣泛,遍布到全國,一直到近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女子德育課教材。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東漢)班昭 ·國學普及讀物 ·16.7萬字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爸行艊鴮W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0.6萬字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文章,相傳為曾子所作。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書,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吨杏埂吩恰抖Y記》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為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春秋)曾參 子思 ·國學普及讀物 ·8.9萬字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并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全書共22卷,錄詩1281首。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5.5萬字
《千字文》由南朝梁國的周興嗣用王羲之書法作品中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纂而成。全文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對仗工整,語意貫通,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歷史、祭祀、綱常倫理等各個方面。《千字文》是中國古代啟蒙教育的重要讀本,與《三字經》《百家姓》并稱為“三、百、千”。
(南朝)周興嗣 ·國學普及讀物 ·4.2萬字
"孟子是孔子之后偉大的儒家圣哲,《孟子》一書是孟子與他的學生及同時代人心靈對話的真實記錄,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宋朝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必讀書目。臺灣大學黃俊杰教授的導讀與點評,深入挖掘了孟子“王道”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于二十一世紀及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黃俊杰 萬麗華 ·國學普及讀物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