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戰國)左丘明 ·國學普及讀物 ·9.3萬字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書中主要記述了貞觀年間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齡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間就治國施政等問題的討論和問答,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道德修養等多個方面,精心勾畫出了貞觀年間統治者決策運籌、執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圖。本書是唐朝史學家吳兢編著的一部政論性專史。全書共有十卷,分為四十篇,也就是四十類。書中主要記述了貞觀年間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齡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間就治國施政等問題的討論和問答,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道德修養、民族關系和災祥畋獵等多個方面,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細致生動,精心勾畫出了貞觀年間統治者決策運籌、執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是一幅貞觀年間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圖》。
吳兢 ·國學普及讀物 ·23.1萬字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中信國學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0.6萬字
"孟子是孔子之后偉大的儒家圣哲,《孟子》一書是孟子與他的學生及同時代人心靈對話的真實記錄,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宋朝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必讀書目。臺灣大學黃俊杰教授的導讀與點評,深入挖掘了孟子“王道”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于二十一世紀及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黃俊杰 萬麗華 ·國學普及讀物 ·13.6萬字
《本草綱目》,是成書于我國明代的一部杰出的藥物學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本草學之大成的藥典,對我國近代藥物學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在世界范圍內也有著極佳的聲譽,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全書共五十二卷,明朝李時珍撰,刊于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醫學集大成者。
(明)李時珍著 焦亮校點 ·國學普及讀物 ·10.7萬字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并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全書共22卷,錄詩1281首。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5.5萬字
本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稱《商子》,對法家思想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樣一本經典之作。例如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政策措施是什么,這些答案都反映在《商君書》中。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甚是經典,例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商鞅 ·國學普及讀物 ·2.4萬字
《戰國策》是記載戰國時期縱橫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行的一部重要典籍,既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原吉林大學文學院王錫榮和韓崢嶸教授合作譯注的《戰國策譯注》,既有“解題”,在各國策文前介紹各國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策文情況等,又有“注釋”,校正文字、訓釋疑難字詞、串講文意,還有比較切合文意的“翻譯”,是一部適合普通大眾閱讀的讀本。
王錫榮 韓崢嶸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56.1萬字
《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班固 ·國學普及讀物 ·16.9萬字
《呻吟語》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呂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學,積極用世,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言簡意賅,洞徹精微,在當時及后世影響很大,以至于今。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呂坤 ·國學普及讀物 ·10.3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現存《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蘇晶 袁世宏導讀 ·國學普及讀物 ·14.1萬字
《后漢書》,南朝宋范曄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史事。結構嚴謹,編排有序。觀點鮮明,褒貶一語見的。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南朝宋)范曄 ·國學普及讀物 ·18.3萬字
《荊楚歲時記》是記錄中國古代楚地(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散文著作。全書記載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節令和時俗。如荊楚地區的農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習慣和民間故事。本書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了各種風俗的來源,偶爾也記載北方的節令時俗。《荊楚歲時記》涉及民俗和門神、木版年畫、木雕、繪畫、土牛、彩塑、剪紙、鏤金箔、首飾、彩蛋畫、印染、刺繡等民間工藝美術以及樂舞等。這些民俗、民間工藝美術傳自遠古,延續后世。其中如門神、彩蛋畫、土牛、木版年畫等民間工藝美術,至今仍在城鄉流傳。書中用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吃喝玩樂敬神虐鬼,習俗流傳眾生相,用點點滴滴的文字繪成民俗長卷,在今天讀來仍讓人倍感親切。本書記載了楚地20多個歲時、節令和風物故事,時間跨度從元日到除夕,正好是一年。作者文采風流,書中各種史料、詩文、傳說旁征博引,可讀性極強。
宗懔 ·國學普及讀物 ·1.8萬字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中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清) 周希陶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女四書》是中國古代對女子進行教育所用的《女誡》《內訓》《女論語》《女范捷錄》四《女四書》匯集的總稱。是清朝初年學者王相編著的,流傳非常廣泛,遍布到全國,一直到近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女子德育課教材。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東漢)班昭 ·國學普及讀物 ·16.7萬字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弟子規》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并且被廣為流傳的一種兒童啟蒙的讀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所應具備的一些禮儀與規范。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7萬字
《楚辭》是我國詩歌的起源之一,是我國古典文學首屈一指的經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學研究者、愛好者都不能不讀的作品。兩千年來,關于《楚辭》的注釋可謂汗牛充棟,琳瑯滿目;但對當代人來說,一則難以將數以百計的注本一一讀來,二則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須“再注釋”了。《楚辭今注》以宋代洪興祖《楚辭補注》為底本重新作注,既取舊說之長,又采新說之精,頗能反映目前學術界楚辭研究的水平。其特點在于注釋簡明扼要,疏解融會貫通,符合當代讀者閱讀、研究的需要。
湯炳正 李大明 李誠 熊良智 ·國學普及讀物 ·20.5萬字
《金匱要略》為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傷寒雜病論》原書散佚,后經西晉王叔和整理,編成《傷寒論》。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重新編次增補,分三卷,取名《金匱方論》。現行《金匱要略》共25篇,重點為六十多種病證的診治方法,收方劑205首。書中許多方劑,千百年來一直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被稱為“醫方之祖”。《金匱要略》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專著,奠定了雜病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規范,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后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此次整理,以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元刻《新編金匱方論》即元鄧珍本為底本,1988年日本燎原書店影印本,參校明其他四本。各篇依次分為按語、原文、注釋、譯文四部分;注釋對醫學術語等都作了詳細注釋,并在各條原文的在最后一個注釋中列出內容提綱,如治病總則、防病綱要等。
(漢)張仲景著 劉藹韻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4.1萬字
《孟子》“四書”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見于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余字,286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
趙清文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1.4萬字
本書精選國學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邀請業內專家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精細、精確解讀,力求以最權威的解讀區別于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同類書,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啟發,并將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華應用于工作和生活。《細讀》全面解讀了《周易》中寶貴的思想內容,逐條提煉標題進行細讀,以通俗簡練的語言和內容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與治國治家、領導管理、個人修養有關的《周易》的精華思想內容。
魯洪生 ·國學普及讀物 ·3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