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選題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虛擬社會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網絡關系結構的多主體協同治理方案及其法律支撐”的最終成果。全書由四篇共十一章構成:第一篇為理論研究,系統研究網絡治理的本質屬性和學理基礎;第二篇為實證研究,對網絡關系結構的形態與演進進行了實證、仿真分析;第三篇為法治研究,有所側重地研究了網絡規則、依法治謠、網絡媒介法治等關鍵性法律問題;第四篇為政策研究,以各子課題的研究發現為基礎,討論了中國網絡治理的若干戰略問題。
何明升 ·網絡通信 ·30.1萬字
本書在介紹物聯網產生發展、主要特點、應用領域的基礎上,梳理和總結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對物聯網區域性聚集地發展情況和行業應用典型案例做了具體介紹,并闡述了行業標準、知識產權等關鍵問題,盡可能全面體現地展現了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現狀。
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網絡通信 ·30.1萬字
本書結合作者組織和參加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電力系統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國家863項目“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體系研究”以及國網公司SG186、SG-ERP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及保障體系工程的實踐經驗,本著力求反映信息安全技術的最新發展和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而編寫。全書共分為10章,主要內容包括國內外網絡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發展趨勢、我國信息安全重大政策及發展方向、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基本原理、網絡信息安全工程技術領域基礎知識及最新技術、網絡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方法與應用分析、網絡信息安全系統設計與應用分析、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及應用分析、網絡信息安全身份認證與授權管理系統及應用分析、數據存儲備份與災難恢復技術及應用分析、網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及應用分析、互聯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與應用分析,以及在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實踐中成功的案例。本書的突出特點是系統總結了運用最新網絡信息安全工程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組織和參加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實踐取得的成功案例。讀者通過本書既可以學習網絡信息安全工程理論和基礎知識,互聯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及網絡信息安全最新技術,也可以通過大量實例掌握網絡信息安全工程組織、管理和技術實現方法。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能源電力等行業的培訓教材,也可以作為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安全工程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工具用書。
不詳 ·網絡通信 ·29.7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討論了網絡綜合布線基礎理論、系統組成及設計、布線施工技術、布線系統測試與工程驗收等知識;并針對當前網絡布線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給出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及其典型應用。全書共10章,分為4個知識單元。基礎理論單元主要介紹網絡布線所要用到的理論基礎。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單元討論網絡布線系統的組成及設計、布線工程解決方案等。布線施工技術單元討論網絡布線系統的安裝施工、雙絞線電纜、光纖光纜的布線技術。布線系統測試與工程驗收單元重點介紹網絡布線系統的測試與工程驗收方法,以及布線故障診斷技術等。附錄給出相關的綜合布線系統標準參考目錄、常用名詞術語,以及常用圖形符號。為幫助讀者掌握基本理論和技術,每章末附有一定數量的思考與練習題。全書以觀念新、內容新、體例新為特色,知識結構合理,實用性強;文字敘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概念描述準確,清楚易懂;內容組織突出了有線網絡,并涉及無線網絡,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技術著作。本書適用面較廣,可供高等院校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信工程及管理、廣播電視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系統集成等專業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IT管理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劉化君編著 ·網絡通信 ·29.6萬字
本書結合中、美、歐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社會戰略,重新梳理了物聯網的定義。鑒于物聯網安全形勢日漸嚴峻,物聯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本書梳理了引起物聯網安全問題的十大脆弱特征和十種常見的攻擊類型,從物理基礎設施、物聯網產品及服務和數據資產三個層面剖析了物聯網安全工作的內涵,并對物聯網安全工作的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建設提出建議,旨在為業界同仁提供切實參考和有效指引。本書還針對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與物聯網融合程度較高,并具備前沿性和挑戰性的議題進行了深入剖析,詳述了新技術背景下物聯網安全的新機遇和新方向。
林美玉 韓海庭 龍承念編著 ·網絡通信 ·29.5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技術,全書共十一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論,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局域網,網絡互聯,廣域網,網絡操作系統配置與管理,WindowsServer2003應用服務器配置,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網絡設計與案例分析。本書適應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及相關專業的教學需要,同時對從事網絡管理、網絡工程、網絡技術等相關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徐明成主編 ·網絡通信 ·29.3萬字
本書以AIoT為主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剖析AIoT概念、技術與應用,力求構建脈絡清晰的AIoT知識體系,為進一步學習AIoT技術打下基礎。本書由9章組成,系統地介紹了從IoT到AIoT的發展過程,討論了AIoT智能硬件、智能人機交互,以及可穿戴計算設備、智能機器人在AIoT中的應用,介紹了AIoT接入技術與接入網分類,討論了5G移動邊緣計算的概念、技術與應用,探討了6G與AIoT相關的研究與發展愿景,討論了AIoT核心交換網結構特點,以及AIoT隱私保護與區塊鏈在AIoT安全中的應用等。本書可供物聯網技術研究與產品研發人員、技術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物聯網工程專業、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吳功宜 吳英編著 ·網絡通信 ·29.2萬字
《計算機網絡工程實用教程(第2版)》是在保留第1版的基本構架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工程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三部分。
石炎生 郭觀七主編 ·網絡通信 ·28.7萬字
本書在概述信息技術(IT)安全評估準則發展過程、基本概念及評估模型基礎上,對GB/T18336中預定義的安全功能和安全保障相關的類、族、組件和元素進行了剖析,并按照IT產品安全開發周期這一思路分別論述了標準用戶如何采用保護輪廓(PP)結構規范地表達IT產品消費者的安全要求,IT產品開發者如何采用安全目標(ST)結構規范地描述IT產品的安全解決方案并準備相應的評估證據,在此基礎上還論述了IT產品安全評估的基本流程,以及評估者如何基于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采用合理的測試方法與技術對IT產品進行安全評估。為了增加可讀性,本書列舉了大量的實例以幫助讀者理解GB/T18336標準的應用方法和技術。本書結合了編者在制定、修訂GB/T18336及其相關國家標準和規范,以及從事IT產品安全測評時所獲得的經驗,闡述了GB/T18336不同用戶角色在標準應用過程中的任務分工,給出了從事IT產品安全評估需要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對提升各類用戶理解和運用GB/T18336標準有一定指導意義。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是世界公認的信息安全領域的重要基礎性標準。本書有助于高校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信息系統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理解和掌握這一標準,可作為教材使用。
吳世忠 葉曉俊 李守鵬 石竑松 ·網絡通信 ·28.6萬字
本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闡述了產品經理、產品需求、用戶體驗、項目管理、產品運營和產品團隊管理的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以實踐為重,每一項內容都使用了大量的實踐案例,每一個案例都經過精挑細選,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力求讓讀者深刻領會與產品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就算是零產品經驗的讀者,通過學習本書,也能掌握要領,做出優秀的產品。
閆榮編著 ·網絡通信 ·28.5萬字
本書介紹物聯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分析物聯網所面臨的安全挑戰,提出物聯網安全的體系結構,同時闡述物聯網安全主要的關鍵技術;分別從感知層安全、網絡層安全、應用層安全及物聯網威脅態勢感知與監測預警能力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包括傳感器網絡安全、RFID安全、智能終端安全、無線接入安全、核心網安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特別詳細分析了新發展的物聯網安全態勢感知與監測預警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物聯網安全中應用。同時深入分析物聯網安全技術在車聯網、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等典型行業的應用,最后對物聯網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本書可作為院校師生和廣大對物聯網安全技術感興趣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書。
饒志宏 ·網絡通信 ·28.4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下一代互聯網的進展情況,包括下一代互聯網的概念解析,國內外下一代互聯網的最新發展情況,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進展,以及各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政策計劃。最后分析了下一代互聯網對未來社會的影響,提出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政策建議等。全書共6章,包括互聯網發展歷史和現狀,下一代互聯網基本概念,下一代互聯網研究最新進展,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現狀,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現狀,發展下一代互聯網戰略建議。
吳建平 李星主編 ·網絡通信 ·28.2萬字
CNNIC是我國的國家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專注于我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的政策研究、運營管理、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本書匯集了2021至2023年度互聯網基礎資源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前瞻篇、綜述篇、技術發展篇、動態趨勢與產業應用篇和國際組織動態篇等5個部分共26篇文章,內容既涵蓋了互聯網基礎資源重要技術現狀和發展態勢、全球域名運行態勢、我國域名服務安全狀況、IPv6發展情況、互聯網基礎技術演進等傳統互聯網基礎資源研究領域,也包括了確定性網絡、算力網絡、下一代DNS、網絡標識、域名濫用治理等與互聯網基礎資源相關的新興熱點領域和發展動向,對我國域名行業發展狀況、CN域名爭議仲裁進行了匯總分析,匯集了APNIC、DNS-OARC等相關組織近幾年的主要工作和動態,對相關領域的基本情況、研究熱點、發展趨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研判,可為互聯網領域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從業人員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參考借鑒。
曾宇主編 ·網絡通信 ·27.8萬字
本書提出了智慧光網絡的架構——三層三面四特征。本書共分為7章,包括智慧光網絡、智慧光網絡的連接層技術、智慧光網絡的網絡層技術、智慧光網絡的計算技術、云網協同技術、智慧光網絡的應用實踐、智慧光網絡面向未來的演進。本書適合運營商技術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ICT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高校ICT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范志文等 ·網絡通信 ·27.6萬字
本書是《網絡工程師教育叢書》的第4冊,較為系統、全面地介紹了TCP/IP協議棧和主要的應用程序、構件、協議,以及訪問因特網所需的鏈路。全書分為8章,主要內容包括:TCP/IP體系結構、TCP/IP應用程序、子網劃分、TCP/IP協議族、TCP/IP服務、TCP/IP路由技術、典型應用程序原理和多媒體通信協議。為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應對認證考試,各章均附有小結、練習及小測驗,并對典型題型給出了解答提示。
劉化君等編著 ·網絡通信 ·27.6萬字
本書作者根據多年的一線從業經驗,從全面、系統、實用的角度出發,以技術方案+典型實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網絡工程實施技術與解決方案。本書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網絡基礎、網絡工程系統集成、無線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網絡設備配置、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絡工程實施、網絡測試與優化、網絡監控技術、網絡工程實施方案典型實例,以及附錄網絡工程常見錯誤及處理。本書語言簡潔,結構清晰,內容全面,實用價值高,既包括了網絡工程各種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同時又提供了大量實例和實施經驗與技巧,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借鑒價值。本書適合廣大網絡工程師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各大網絡院校和培訓機構學員的教材。
白濤編著 ·網絡通信 ·27.1萬字
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上,全世界呈現兩條技術路線:一條是由美國主導的“單車感知”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另一條是由中國引領的“網聯感知”智能網聯汽車路線。本書分析并研究了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網聯設施融合的中國路線,包括緒論、智能網聯汽車理論方法、智能網聯設施要素集成、移動邊緣計算與5G網絡切片技術、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網聯設施車路協同5章。本書從智能網聯汽車的車視角、智能網聯設施的路視角及智能車路協同互聯互通和孿生映射的整體技術視角,研究了不同維度、不同視角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網聯設施間彼此交織、場景交融的新交通模式下城市交通與區域交通的科學技術理論方法。
關金平等主編 ·網絡通信 ·26.7萬字
近幾年,物聯網從誕生到迅速發展,受到了產業界及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并上升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然而物聯網的概念和內涵仍然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物聯網涉及的技術較多,基于編寫團隊多年來的科研工作,本書試圖探究物聯網的“技術基因”,從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層及應用層各選擇若干典型有代表性的關鍵技術進行論述,見微而知著。本書作為“物聯網在中國”叢書之一,與其他各冊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為其他分冊在物聯網關鍵技術方面的有益補充。
徐勇軍 劉禹 王峰編著 ·網絡通信 ·26.7萬字
本書共分為6章,從廣義物聯網體系架構的角度出發,闡述構建物聯網的相關關鍵技術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而探討基于工業物聯網實現智能制造的技術方法與應用案例。內容包括物聯網的體系架構、感知技術、網絡層技術,以及物聯網的平臺和基于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制造系統,通過案例介紹工業物聯網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模式與應用方法。本書適合從事智能制造、物聯網相關行業的科研、開發人員閱讀,也適合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張晶 徐鼎 劉旭等 ·網絡通信 ·25.8萬字
云計算從概念誕生到如今的蓬勃發展,廣大讀者對云計算的認知需求,也從當初的粗淺概念階段,發展到希望深度探索階段。本書以云計算架構技術為核心,從討論云計算發展為起點,圍繞云計算架構涉及的核心技術與商業實踐展開。論及的核心技術包括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中間件、物聯網、安全、管理等方面,涵蓋了云計算的最新趨勢、原理、特性及實踐。本書針對希望了解云計算最新進展的讀者和希望深入探索云計算架構技術的讀者編寫,適用于企業IT部門首席信息官(CIO)、IT主管、技術類人員、教育機構師生等。
方國偉等 ·網絡通信 ·2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