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作者主持的四川省2022年度社科規劃項目(普及項目)“從自然到自然:清潔能源的故事”(項目批準號:SC22KP036)的結項成果。本書的主要內容共有四個方面:一是基于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的概念提出我國的清潔能源的總類。二是針對七大類清潔能源的能源性質及開采形式和優缺點做重點介紹科普及。三是世界范圍看清潔能源的利用情況。四是就清潔能源的未來和發展提出相應的觀點和預測。
李平瑞主編 ·生態環境 ·4.2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5.6萬字
《ArcGIS專題應用: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中的實踐》首先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中的實踐,從GIS概念出發,介紹了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應用及現狀,以及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中應用的總結。很后從GIS軟件ArcGIS的發展功能模塊出發,進行基礎實踐和專題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石云 ·生態環境 ·7.7萬字
《大地記》是一本關于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著名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作者皆系統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并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這本書被認為是每個讀者都能讀懂的地理學。不管是不是地理愛好者,都能從這本書里獲益匪淺。
(法)法布爾 ·生態環境 ·12.6萬字
本書是作者赴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長江源頭、雅魯藏布大峽谷、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以及中國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云南等各大冰川分布區進行數十年科學考察、研究和探險活動的真實手記,記錄了大量寶貴的手科學資料,配有珍貴、精美的照片。張文敬,著名地理·冰川與環境學家、科普作家,地球三極科學探險家。1945年出生于四川省旺蒼縣,1970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先后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與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任研究員。曾榮獲中國科學院“十一五”科學傳播先進個人、四川省科普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他參與的科研成果,先后榮獲國家和中國科學院一、二、三等獎。原創科普成果先后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科普圖書一等獎、三等獎;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圖書金獎、銀獎;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普圖書獎;國土資源部優秀科普圖書獎。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設立以張文敬命名的“張文敬原創科普作品獎”。
張文敬 ·生態環境 ·10.9萬字
本書從系統論視角出發,運用危機管理理論、社區治理理論、自組織理論,從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的視角出發,對社區災害管理的內在規律進行深入認識和剖析。提出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機制設計,并在社區開展試點,再次對社區防災減災能力進行評價。本書通過對比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提升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陳旭 王胡林 盛丹萍 ·生態環境 ·12.4萬字
這是一本讓人警醒、心存敬畏的書。要知道,有生存就會有死亡,人類和地球也不例外。英國宇宙學家馬丁·里斯在其新著《我們最后的時光》中預言,地球在未來200年內將面臨十大迫在眉睫的災難,人類能夠幸免的機會只有50%。在馬丁·里斯看來,隨著科學這把雙刃劍的日益鋒利,保持地球“健康”的難度越來越大。里斯估計,地球遭遇毀滅災難打擊的幾率已經從100年前的20%上升到了現今的50%。本書遴選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10種可能,分別予以闡述。希望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增加科學知識,提高危機意識,樹立環保﹑和平等觀念,共同來維護地球這個大家共同的家園。這個世界終結的方式有很多種:一種人工合成的病原體被釋放;一場世界范圍的核戰爭爆發;一次超級火山爆發噴出的煙塵遮蔽了太陽;一顆巨大隕星撞擊地球;一群可以自我復制的納米技術機器人統治了世界……了解這些不是為了增加恐懼,而是為了更懂珍惜。本書內容豐富,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增加對生活的思考,是一本常讀常新的經典科普書。
李異鳴編著 ·生態環境 ·10.7萬字
這是一本中國青年追風者、攝影師蘇鏑坷的原創圖書作品,作者通過用圖片及文字講解多年的追風故事和風暴相關的科普知識,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追風者的世界及強對流風暴的氣象知識。作者用精彩的故事敘述和震撼人心的攝影作品,將風暴的力量與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親歷風暴、深入臺風眼的驚險故事,還是在風暴中拍攝的精彩攝影作品,都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風暴的中心,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與魅力。作者也通過此書表達了公民參與災害防御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
蘇鏑坷 ·生態環境 ·5.9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洪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2.7萬字
土地生態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學科,它的主體是土地科學和生態學之間的交叉。土地生態學以土地———這一自然社會經濟綜合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價值流在土地上的傳輸與交換,通過生物、非生物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運用生態學和系統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生態結構和功能、土地生態變化以及相互作用機理、土地生態格局,為優化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服務。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 ·生態環境 ·11.9萬字
本書作者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考察筆記兼游記的寫作形式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我國20多個自然保護區,包括生態系統保護區和野生生物保護區兩大類。全書分為4章,分別講述了雪山與峽谷、草原與荒漠、山川與叢林、平原與濕地幾大生境中的自然保護區,并對保護區內有代表性的野生動植物進行了詳略不等的介紹,同時,將游記、物種識別、科普有機結合在一起,并加入作者對保護區的一些思考,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本書適合戶外探險愛好者、自然資源研究者、野生動植物保護者、動植物愛好者閱讀。
秦衛華 李中林 ·生態環境 ·10.7萬字
蜀山之王貢嘎山的精準海拔究竟有多高?海螺溝大冰瀑布的規模究竟有多大?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愈演愈烈,海螺溝冰川、磨子溝冰川、燕子溝冰川的未來變化走向如何?在人類進入的密度和次數越來越多的影響下,海螺溝的生物群落、海螺溝的原始森林、海螺溝的動物朋友們,甚至那些日夜流淌不息的地熱溫泉更需要我們人類的關愛和保護。本書將帶領讀者朋友去領略、體會、解讀我們民族值得驕傲的一座“物博”的博物館——貢嘎山!
張文敬 ·生態環境 ·7.9萬字
本書按照“奇”“美”“謎”的獨特視角把重慶的地質奇觀分為三個篇章,即奇篇、美篇與謎篇,分別從國家地質公園、峽谷溝壑、特色地貌、江河橫流等重慶眾多地質景觀中精選出95處奇觀結集成書。“奇”主要描述罕見的地質景觀;“美”則向人們展示獨特的壯麗自然景觀;“謎”則主要介紹成因不明或有多種成因解釋的地質奇觀。
謝斌 張鋒主編 ·生態環境 ·4.4萬字
南極對我們來說,既遙遠又神秘。翻開本書,跟著科學家的足跡走進南極,解讀南極與我們人類的前世今生……
張文敬 ·生態環境 ·6.9萬字
拋開世人熟知的那些頭銜,約翰·繆爾首先是一個博物學家。他早年獨自考察內華達山區的冰川,并據此推論出優勝美地山谷的真正成因。這項工作花費了繆爾大量精力,并取得相當的成果,然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在《冰川如斧:神奇的山脈整容術》中,繆爾講述了山脈在冰川期和冰期過后的各種變化,謳歌了大自然如何利用冰川為山脈改頭換面。這本書也被視為繆爾關于冰川地質學的集大成之作。
(美)約翰·繆爾 ·生態環境 ·7.7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遺愛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8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7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斧頭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7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4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