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奇異的宇宙》中,洛倫·艾斯利展示了他探索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以及使許多人稱贊他為“現代梭羅”的品質。書中對奧德修斯、庫克船長和查爾斯·達爾文等人的旅程展開了引人入勝的記述,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個郊區博物學家的知識積累和創作靈感。本書是自然文學寫作的新境界,視閾博大、富于沉思,有獨特的詩意與神秘主義傾向,兼具當代科學知識與文學浪漫之美,展現了人類作為探險家、漫游者和行旅人,追求冒險、知識、權力、意義與正義的旅程。
(美)洛倫·艾斯利 ·人類故事 ·11.4萬字
人類的起源已經與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并列為四大起源之謎。而這四大起源之謎,又縱橫交錯、互相聯系,若能揭開其中一個謎底,對揭開另外三大起源之謎,就是一個重大突破。1922年11月26日黃昏,考古學家豪爾·卡特(HowardCater),與他的資金贊助人卡納文(Carnarvon)爵士,進入了公元前1352~公元前1343年間統治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位年輕法老的墳墓。此法老,正是后來馳名世界的圖坦卡門。
劉燁 ·人類故事 ·16萬字
本書介紹了一百個人們越來越少使用、正趨向消失的詞語如“伙計”、“洋火”、“掌柜”、“迪斯科”等。
蔣藍 ·人類故事 ·4.8萬字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普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廣大讀者在興味盎然地領略世界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熱情,不斷掌握開啟人類世界的金鑰匙,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使我們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主人。
科普小組主編 ·人類故事 ·4.6萬字
為了生存,人類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開始發明了衣服、繩子、橋、碗等。發明使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基本器官的功能得到進一步擴大,使用棍棒使人手的力量變得更有效了,借助車輪使人們“走”得更快,借助飛行器可以將人的身體牽引到空中……人類又是如何從簡單的發明到發明機械、建造房屋、發明飛機的呢?《發明的故事》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更是一部人類奮斗簡史。本書將對這些奇跡的產生做一個科學而又生動的闡釋。
房龍 ·人類故事 ·10.7萬字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哲學家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道德從何而來?是理性還是感性;是直覺還是責任感;是被動接受的規則還是主動形成的美德。在西方,道德和宗教相關;在中國,道德更多和氏族相關。在沒有宗教文化習俗等之前,在最最原始社會里,人類的道德是如何建立的呢?人類無法再回到原始社會去驗證,但是可以在動物里驗證,著名靈長類學者德瓦爾通過研究猴子和黑猩猩得出:道德,并非人類獨有。這種進化而來的道德,跟宗教、文化、風俗無關,建立在如下元素的基礎上:共情和安慰,親社會傾向,互惠和公正感。“共情”(Empathy),是指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共情通常是在人與人交往中發生的一種積極的感覺能力,是一種正能量的感同身受。《共情時代》的作者通過對靈長類動物的深入研究,發現共情作用廣泛而深入地存在于靈長類動物種群的社會生活中。閱讀《共情時代》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對于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自私的基因的認識。寧財神、周欣悅歡樂推薦。
(荷)弗蘭斯·德瓦爾 ·人類故事 ·17萬字
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飲食習慣的改變、跨境旅行的盛行、藥物和避孕措施的使用,這些生理現象與行為模式的改變,會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我們未來的演化?網絡約會和剖宮產的推行,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其他全球性流行疾病的肆虐傳播,各種新興技術與文化因素都開始加入人類未來的演化歷程,這令我們的生命面對更多沒有前跡可循的挑戰,也使未來前所未有地難以預料。我們是否還在演化?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將演化成什么樣?大家都不敢給出答案。但我們是否真的對人類演化的方向一無所知?現代人類持續的演化又體現在哪些方面?過去的演化歷史趨勢是否還會延續?是否可以從當下的生物學證據中看出未來演化的某些端倪?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作者采訪了眾多從事相關研究的人類學家、生物學家、遺傳學家、醫生和心理學家。通過一手采訪、實地考察,嘗試厘清關于人類未來的演化,我們可以做出哪些預測,又有哪些是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
(美)斯考特·所羅門 ·人類故事 ·10.3萬字
科普小組主編 ·人類故事 ·5.8萬字
雖然人們都喜歡積極樂觀的開心事,但也不可否認慘劇的存在。本書精選了世界各地出現的空難案例,旨在讓生活在和平當下的人們更多一份敬畏之心。書中的例子經典且全面,可讀性強。不管在什么時候閱讀,都能給人以提醒和警示。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悲劇,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4.2萬字
是因為有人覺得自己生病才誕生了醫學,而不是因為有了醫生,人們才知道自己生病。——喬治·岡吉萊姆,法國思想家,認識論與科學哲學家。歷史頌揚醫者戰勝疾病取得勝利,卻忽視了患者。然而,是患者的障礙、病痛開創了新的診斷和療法,動搖了舊的醫學理論,提供了新的治療視角,糾正了醫者的錯誤或拷問他們的成見。他們有的奇跡般病愈,有的充當了實驗品和殉難者,有時還不幸淪為醫者高傲或貪婪的犧牲品。以小說筆法寫就,“零號病人”們的故事是對他們的紀念。顛倒了通常的角色安排,小人物和無名氏取代了名流和英雄,勾勒出另一個版本的醫學史。
(法)呂克·佩里諾 ·人類故事 ·8.3萬字
科普小組主編 ·人類故事 ·6萬字
本書介紹“新人類”青少年的使用漢語的習慣,通過“搬磚、炒作、裁員”等詞語的詮釋描述其行為作派、思維方式。
災難讓人不能承受卻必須承受,慘象使人不忍目睹卻不得不面對。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戰爭以及種族屠殺,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2.6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人類故事 ·3.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誕生在舞廳更衣室、沉迷于兵器玩具、倔強厭學的學生、受到英雄人物的激勵、常遭嘲笑的末等生、別出心裁建動物城堡、歷險游戲絕不退縮、度過最悲傷的一年、珍惜每分每秒讀書學習等內容。
竭寶峰編著 ·人類故事 ·10.5萬字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天文學科普書,講述了那些正在消失的天文探險家的不朽故事,即使你對天文學一無所知,這本書也相當簡單有趣。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宇宙?我們為什么要仰望星空,為什么要提出內心的疑惑,滿世界建造這么多望遠鏡,到地球的極限之地尋找答案?我們為什么要觀星?天文學家艾米莉·萊維斯克將在本書中分享現代天文愛好者的故事,他們冒險越過高山,到地球上一些最偏遠的角落追尋奧秘,極好地展示了天文學家如何在這個激烈和不斷發展的領域超越機器,將創造力和激情注入恒星和太空,并激勵我們所有人仰望天空,追求宇宙的秘密。
(美)艾米莉·萊維斯克 ·人類故事 ·18.8萬字
冥冥之中,總有一些災難性的事情讓人感到意外。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到底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含義呢?翻開本書,或許你能找到答案。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火災,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書中的例子經典且全面,可讀性強。不管在什么時候閱讀,都能給人以提醒和警示。
從鉆木取火、結繩記事的遠古時期發展到今天的虛擬網絡和數字時代,人類整整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在這數千年里,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生命是奇妙的,創造生命的自然、地球和宇宙更是神奇。在這神奇瑰麗的大千世界,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本書章節內容:第一章:神奇的人體構造;第二章:你不可不知的人體知識;第三章:男男女女大問題;第四章:探索人體的奧秘。本書以最生動的文字,最縝密的思維,最精彩的圖片將這些令人費解的神秘現象的奧秘娓娓道來,與您一起探索種種撲朔迷離的科學疑云。
馬云飛主編 ·人類故事 ·8.7萬字
“敬業樂群”,見于《禮記·學記》,本義是老師考核學生的一個指標,即學生對學業的專注及與他人的交往、協作。引而伸之,即可指人們對學業、職業的專注及對集體的認同。朱子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于取益,以輔其仁也。”本書通過古哲先賢對敬業樂群精神的解讀,及古人身上的敬業、樂群事跡的挖掘,讓我們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友善”的具體要求,更好地推進學業、事業的順利發展。
張濤編注 ·人類故事 ·14.1萬字
本書講述了在人類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共存的漫長歷史中,與他們時而共生、時而對抗的關系。尤其展現了人類在面對一次次猛烈的大瘟疫、流行病中,所作出的努力及受到的教訓。在這場漫長而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人類世界涌現了一代代超凡卓越的科學家們,在他們光輝的成績背后又有許多不為人知、令人動容的故事。本書是一部宏觀的人類與細菌、病毒世界的關系史。
王哲 ·人類故事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