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么只剩下我們自己?我們是如何登上食物鏈頂端,成為萬物之靈的?展望未來,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更高級的經濟增長,會把人類最終帶向何方?當人的感覺、情緒、想法都服從算法,我們該何去何從?反觀當下,科技顛覆、生態崩潰和核戰爭迫在眉睫,自由主義的故事體系面臨崩潰,我們的文明將發生哪些轉折性的變化?如何才能重建人類的全球認同,應對未來?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故事 ·69.4萬字
《云彩收集者手冊》介紹了46種云彩和大氣光學現象,并且收錄了全世界云彩愛好者拍攝的百余幅精彩攝影作品。從太空邊緣的神秘夜光云,到我們周圍的重重霧靄,都在這本手冊之中。即使沒有任何自然觀察經驗,讀者也可以了解云彩的名稱、特征、形成原因,鑒別云的種類,并利用書中的趣味記分系統與親朋好友展開觀云競賽。
(英)加文·普雷特-平尼 ·百科知識 ·3.1萬字
在以超大模型為基石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出現的今天,各類知識不僅唾手可得、且其專業性可與一般專家比肩。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急迫地需要重新定義學習。《精準學習》破了神經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邊界,為我們揭示了人腦的自然學習法則,闡釋了人腦的學習能力相較現行人工智能的優勢,提出了高效學習的4大核心支柱。迪昂用豐富且富有創新性的實驗及示例,將深奧難懂的認知與腦科學知識,以大眾看得懂的方式娓娓道來。為人工智能、教育、醫學領域帶來關鍵應用指導,提供了一個再次激發人類潛力的學習方式。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這本書讓你直達順應孩子學習天性的本源,掌握指導孩子學習的根本法則;如果你是終身學習者,這本書能讓你明白學習的底層邏輯,重新認識學習,從而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如果你是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工作者或人工智能行業從業者,那更要趕快拿起這本書,跟隨迪昂,踏上探索人類學習奧秘的旅程,去發現人腦學習原理與人工智能的共性和差異。
(法)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科學世界 ·19萬字
1分鐘為什么有60秒?兩千多年前的人如何測量地球的周長?計算機與程序員的真正鼻祖分別是誰?猴子多了就能寫出莎士比亞嗎?一只蝴蝶如何引發龍卷風?……本書從科學史的角度,依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有史以來具有突破性的50個重大數學發現。這些發現不僅是數學這門學科的飛躍,也影響著人類生活和世界科技的發展:從遠古人類在骨頭上留下的計數刻痕,到只需按下按鈕就能自行運算的機器,現代社會的幾乎每一個進程和模式都以數學為核心。在這些問題的發現、探索和解決中,數學的純粹和邏輯之美盡數體現。不論你感興趣的是算術、幾何、統計、邏輯學還是計算機科學,這本書都能讓你找到許多有趣且深具啟發性的解答。翻開這本書,你就能進入這個用頭腦構建出的世界,感受數學家們的奇思妙想。
(英)亞當·哈特-戴維斯 ·數理化 ·8.6萬字
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珍妮弗·杜德納和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兩位科學家,獲獎原因是她們開發出基因組編輯方法,提出一種被稱為CRISPR-Cas9的方法,該方法可用于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該獎項不僅僅是對一項成就的認可,似乎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一方面,CRISPR之所以是繼DNA結構后最為重要的發現,是因為CRISPR不僅像我們闡釋雙螺旋結構時一樣解釋了世界,也讓改變世界變得簡單。這些基因剪刀將生命科學帶入了新時代。另一方面,這標志著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兩名女性共同獲得了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以CRISPR-Cas9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關注焦點。這不僅是一場生命科學的競賽,也讓人類開始審視這場生命科學革命所引發的問題。在獲得CRISPR的重要發現后,杜德納也成為與科學道德倫理問題進行斗爭的領導者。這本書也將珍妮弗·杜德納和她的合作者、競爭對手的故事交織在一起,講述了CRISPR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引發的倫理問題、生命科學的競賽及人類的未來。
(美)沃爾特·艾薩克森 ·人類故事 ·28.4萬字
一直寫同一個漢字,寫著寫著就覺得不認識,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寫了,怎么回事?鬧哄哄的教室瞬間安靜,沒有一個人說話,難道是有小精靈飛過?想要避開迎面走來的人,有時卻怎么也避不開,為什么?看星座運勢的時候,即使錯看成別的星座,也會覺得自己全中,這是什么道理?這些奇怪的現象,看似是偶然發生的,其實背后都有道理哦!這本書一共羅列了56個學習、身體、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奇怪現象,從心理學、科學等角度闡述其背后的原因,帶孩子學知識,長見識!輕松讀完,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
日本不思議現象研究會 ·百科知識 ·1.2萬字
“樹木能說話,奔騰的溪水像書本,石頭蘊含道理,萬物都有其益處。”莎翁筆下,自然萬物破土而出,一路攀爬進《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十四行詩》……看似點綴,卻常常推動著劇情發展:朱麗葉服下顛茄,假死求生;羅密歐情之所至,命喪于烏頭草;奧布朗把愛懶花汁滴在提泰妮婭的眼睛里,等待她醒來后愛上第一眼看到的人;一方繡著草莓圖案的手帕,令苔絲狄蒙娜被誣陷出軌——草莓既代表純潔天真,也代表性感嫉妒;當紫杉出現時,預示著有人要中毒……正如雨果所說:在莎士比亞作品中,百鳥在歌唱,灌木在抽葉,人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云彩在游蕩,天氣時冷時熱,晨鐘暮鼓,朝發夕至,森林竊竊私語,人們促膝交談。本書作者格瑞特·奎利和繪者長谷川澄江-柯林斯,用20年時間研究莎士比亞著作,以嚴謹的考據、典雅的繪圖,將莎翁作品中散落的170多種(幾乎所有)植物拾取匯編,給那些多如繁星的猜測一個可信的注解。
(美)格瑞特·奎利著 長谷川純枝-柯林斯繪 ·生物世界 ·8.5萬字
“物理君”深夜做完實驗,路過M樓時,突然聽到井蓋處有小貓的叫聲,循聲過去卻被一股神秘力量拉進了井中……醒來后,物理君發現自己穿越到一座懸浮在太空的島上,他必須經過島上的8個地點、8道關卡,到達悟理學院才能找到回現實世界的方法。他將碰到哪些難題呢……中科院物理所趣味科普書又出大招,這次“物理君”形象親自來到臺前,通過更好玩的故事和更豐富的插圖,把“老師不教、爸媽不會、不問憋得慌”的問題融入穿越情節中。書中包含了在家里、路上、餐桌上、學校里、電子產品里、天氣里等生活場景中可能遇到的200多個問題。通過一趟趣味物理冒險之旅,你的物理知識又會增加了!
中科院物理所 ·數理化 ·9.9萬字
陸地行走的鯨,沒有殼的龜,四只翅膀的恐龍,嘴里有鋸的鯊魚,高挑苗條的企鵝……這些古生物確實曾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可能很難通過化石想象它們奇怪的相貌,但在這本書中,它們以逼真生動的復原形象登場,與現生動物一起演繹了滅絕與進化的生命傳奇。長頸鹿、鯨、貓和大象等哺乳動物有怎樣的“家族興衰史”?恐龍與鳥類之間存在什么“血脈傳承”?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又如何在水陸之間做出“重要抉擇”?當你了解過這些歷史再去參觀博物館,一定會加倍獲得知識和樂趣,歡迎你由此進入光怪陸離的古生物世界!
(日)川崎悟司 ·生物世界 ·4.2萬字
虎皮鸚鵡怎樣挑選心儀的配偶?看似陰森的渡鴉居然是世界上最貪玩的動物之一?鳥類和我們一樣,也會日復一日地與同類交流、勞作、玩耍、育兒、思考,它們的種種行為背后隱藏著非凡的策略和智慧。在本書中,珍妮弗·阿克曼通過稀奇古怪、五花八門的鳥類生活和行為,證明了鳥類擁有可同人類或少數高智商哺乳動物相媲美的能力。她將個人的觀鳥經歷與世界各地鳥類學家的前沿科研成果熔于一爐,使我們得以窺見生命的復雜和多樣性,并對人類中心主義做出深刻的反思。
(美)珍妮弗·阿克曼 ·生物世界 ·22.7萬字
“社會生物學之父”、兩屆普利策獎得主、進化生物學先驅、殿堂級的科學巨星愛德華·威爾遜,深情講述全球的物種滅絕故事,探索生物多樣性的未來出路與方法。閱讀《半個地球》,就如同威爾遜在帶領我們領略地球多種多樣的生物多樣性。整個地球生命的進化史,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生物多樣性發展史。但隨著人類足跡的擴展,我們也逐漸將眾多物種帶向了瀕危與滅絕的不歸路。只有將半個地球交還給大自然,我們才能保護地球上眾多的生命形式,拯救現存的有生力量,實現人類生存所需的穩定與發展。
(美)愛德華·威爾遜 ·生物世界 ·10.8萬字
作為一種陸生水體系統,湖泊被喻為“大地的明珠”,遍布陸地的各個角落。從南極洲神秘的冰下湖沃斯托克湖,到美國文學中著名的瓦爾登湖,湖泊既各自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又共有某些相同的基本特征。在本書中,沃里克?F.文森特追隨“湖沼學之父”弗朗索瓦·A.福雷爾的腳步,從多學科的角度對當前的湖泊研究作了系統的闡述,內容包括湖泊的誕生與消失、湖泊沉積物所記錄的環境信息、湖水的季節性混合運動以及湖泊與周遭環境的相互影響等,并重點介紹了湖泊作為生態系統所具有的活力與價值。
(加拿大)沃里克·F.文森特 ·百科知識 ·6.7萬字
“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Edge,每年一次,讓全球眾多偉大的頭腦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共同解答關乎人類命運的同一個大問題,開啟一場智識的探險,一次思想的旅行!你認為當前最重要的科學新發現是什么?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Edge創始人約翰·布羅克曼攜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天體物理學家李·斯莫林;宇宙學家保羅·戴維斯;社會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基因編輯先驅喬治·丘奇,以及藝術家、發明家、企業家等多個領域的186位思想家,給你帶來一場拓展科學思維的大思考。18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提出了186個應該廣為人知的科學新概念,涉及哲學、心理學、物理學、天文學、藝術、生物學、神經科學、語言學等多個學科,帶給你一場腦力的激蕩。
(美)約翰·布羅克曼編著 ·百科知識 ·24.6萬字
這是一本個人成長類圖書。你在學生時代不擅長或者不喜歡的科目是什么?恐怕很多人的回答是“數學”。有太多人曾在難解的數學公式應用上受過巨大打擊。很多人一接觸數學、一看到那些像神仙語言一樣的數學理論,就會想立即遠離。本書將徹底改變你對數學的既有觀念,作者將數學常識引入我們的生活中,但并不是來算花瓣的完美角度、抽水馬桶的轉速等等這些無關個人成長的問題。本書是用數學來解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煩惱,不僅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感受數學的魅力和趣味,更能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
(日)花男 田丸等 ·數理化 ·1454字
地球的一生廣博而深邃,其時間長度超出人類的想象。地球上生命歷史的巨大規模,從在深海熱液噴口中發育的第一批生物到今天多樣化的生命,地球生命的進化之路堪稱一篇史詩般的故事。這是一部信息豐富、精彩紛呈的地球生命傳記。作者埃爾莎·潘西羅里帶我們跨越了地球上15個重要的地質時期,精彩呈現了保存在化石中的多種生命形式,介紹了47種繽紛的生物,講述了生命起源與進化的故事。從早期生物加尼亞蟲、牙形蟲、筆石,到三葉蟲、始祖鳥等“明星”古生物,再到新生代人類的進化,這本書用地球生命如何進化和適應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從新的角度看待地球生命的形成過程,感受進化的節奏與生命的模式,對生命心懷敬畏與謙卑。
(英)埃爾莎·潘西羅里 ·生物世界 ·11.6萬字
為什么過去的偉大文明都對統一計量給予了極大關注?法國大革命與計量單位的統一有什么樣的關系?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對計量單位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光速為什么可以取代鉑桿成為定義米的基準?時間計量的發展與人們對時間的理解是同步的嗎?以上問題都可以在《丈量世界的7種方式》中找到答案。有史以來,計量就與人類的經驗交織在一起,塑造了我們對自然、超自然與人類生活的理解。本書作者、著名物理學家皮耶羅·馬丁探索了7個國際基本計量單位的定義歷史,它們分別是:長度單位米、時間單位秒、質量單位千克、溫度單位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發光強度的單位坎德拉。馬丁不僅介紹了7個國際計量單位的定義歷史,還解釋了計量單位與科學難解難分的關系。從經典物理學到量子力學,從相對論到化學,從宇宙學到基本粒子物理學,從醫學到現代技術,所有這些科學領域都與計量單位的發展緊密相關。馬丁在晦澀的數字與有趣的軼事、嚴謹的科學與文學敘事之間取得了優雅的平衡。在這本書中,不僅有精準到小數點后若干位的數字,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如物理學家普朗克為自己兒子求情、貝多芬成為第一批節拍器用戶等等。馬丁融會貫通的能力使這本書成為一本色彩豐富的畫卷。
(意)皮耶羅·馬丁 ·科學世界 ·9萬字
在現代花園中,野草不再是“格格不入的植物”,而是來自大自然的野性呼喚。它們以堅韌不拔之勢,靜靜生長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或擁有迷人美麗的外表,或可食用、藥用,或滋養生靈。在追求自然和諧之美的今天,野草也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野草:野性之美》中,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用凝練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片,為我們講述這些植物世界里無名英雄的故事。它們擁有無限的能力,可以治愈地球,治愈我們的身體,或許,也能治愈我們的心靈。
(英)加雷思·理查茲著 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編 ·生物世界 ·5.8萬字
“大歷史”概念由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經比爾·蓋茨大力資助,得以在全球得到傳播和發展。因其理論新穎,觀點獨特,跨學科跨領域,正在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大歷史”的概念和視角除了在學術界有價值,更是一個能走出學術擴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歷史的思維和視角。《大歷史》系列正是韓國創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養讀物。《大歷史》系列共20冊,通過137億年的時間線上展開的10個大轉換點和20個問題,融合了宇宙、生命、人類文明的歷史。本書是第2本,《宇宙是如何產生的?——行星的一生》。創造最初行星的第二次巨大轉折點,宇宙是如何產生的?最初的行星是在何時被創造出來的?行星也是與其他普通的生命一樣誕生成長之后走向死亡。行星的命運根據誕生時質量壽命的有所不同,成長的過程會有不同,且如何迎接最后的瞬間也是不盡相同的。這本書通過人類的想象和科學的知識向我們說明了宇宙的形成過程及關于我們生活的世界的規模,且研究了宇宙中存在著哪些天體,人類從古代開始直到現代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等問題。
(韓)金亨真 樸英姬著 宋東根繪 ·科學世界 ·5.2萬字
書中,33位杰出科學家記錄了他們對歷史級難題的挑戰,比如繪制大腦圖譜、全腦神經成像、全腦模擬等,指明了我們需要跨越的困難和前進的方向。《哪些神經科學新發現即將改變世界》是展現未來技術突破口的重要依據,也是展望21世紀人類社會和科學前景的一扇窗口。普通讀者和專業人士都將從中獲得面向明天的知識與領悟。“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Edge,每年一次,讓全球眾多偉大的頭腦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共同解答關乎人類命運的同一個大問題,開啟一場智識的探險,一次思想的旅行!在這本書中,Edge創始人約翰·布羅克曼攜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天體物理學家李·斯莫林;宇宙學家保羅·戴維斯;社會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基因編輯先驅喬治·丘奇,以及藝術家、發明家、企業家等多個領域的186位思想家,給你帶來一場拓展科學思維的大思考。18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提出了186個應該廣為人知的科學新概念,涉及哲學、心理學、物理學、天文學、藝術、生物學、神經科學、語言學等多個學科,帶給你一場腦力的激蕩。
(美)蓋瑞·馬庫斯 杰里米·弗里曼 約翰·布羅克曼等 ·科學世界 ·153萬字
本書全面講述了神秘莫測的“無”,以妙趣橫生的故事再現了這一概念的思想歷程:從古代文明中“零”的起源,到蒙昧時期對“虛無”的憎惡,從數學的“零”到哲學的“空”,從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到科學奇才霍金……“無”始終是無法回避的話題。這本妙趣橫生的奇書立足于數學、宇宙學、物理學和哲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無”的豐富內涵,將人類探索世間萬物本質、認知宇宙起源和結構的歷史沿革娓娓道來。
(英)約翰·D.巴羅 ·科學世界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