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云彩預報地震、經得起雷電轟擊的人、無底洞之謎、渤海灣內的水下影像、紅海的形成、長江、黃河的源頭、唐山地震謎團、北緯線之謎、歐洲版圖上的幾何圖形、植物感應之謎、植物的“語言”之謎、植物麻醉之謎、植物與人類交流之謎等內容。
王順義主編 ·百科知識 ·7.4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2萬字
本書將數學與計算思維融入到編程學習中,分為基礎篇和提升篇。基礎篇主要介紹從零基礎開始學習Scratch圖形化編程,以及相關數學知識、計算思維。提升篇則進一步提升難度,通過編程啟發思考,培養計算思維與素質。書中特別設計“數學小知識”欄目,講述相關的數學知識,包括:位值制記數、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多邊形、員、勾股定理、有理數、無理數、質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孩子們通過閱讀和實踐本書后,可以學習數學與計算思維,后續可輕松地切換到任何一門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
昍爸 ·數理化 ·5.4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5.2萬字
本書介紹了“火鉗”、“火熨斗”、“荷包”、“石磨”、“轆轤”、“蓑衣”等一百種正逐漸趨向消失的生活用具。
魯稚 ·人類故事 ·5.5萬字
《科學的數學化起源》通過探討任正非的“數學觀”來解析“李約瑟之問”的解答為緣起,通過數學這一主要線索對科學的起源和產生進行了深度的歷史回望。全書闡述了現代科學起源的歷史背景,緊緊圍繞著數學在科學精神、起源、演化過程中起到的根本性作用,深入探討了導致近代科學出現的思維范式。《科學的數學化起源》語言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科普讀者閱讀。
朱海松 朱偉勇 ·科學世界 ·1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智慧的起源地球生命是從哪里來的?地球上曾誕生過多次生命嗎?為什么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稱為人類遠古文化寶庫?為什么沒有陽光的地方也存在生命?世界上為什么只有男和女?為什么人類生育男女性別比例差不多?為什么黃種人頭發烏黑而白種人頭發呈黃色歐美人的眼睛發藍,為什么呢?“小人部落”是怎么回事?“巨人族”真的存在嗎?世界上真的有野人嗎?人類將來能控制天氣嗎?為什么吉卜賽人到處流浪?瑪麗怎樣獨訪食人部落的?為什么有些人不怕高溫?有的人為什么常年不睡覺等。
鄭成剛編著 ·百科知識 ·6.4萬字
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可是就連老孫也得翻上兩千七百多個跟頭才能到達太陽;現代的高速飛機1秒鐘就能飛1千米,可是牛郎坐這樣的飛機去同織女相會,也要花500萬年才能見上面。古人對星空有許多美妙的想象,然而星星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實在太遙遠。多虧一代代科學家彈精竭慮構建了一把把“量天尺”,才讓我們接近了群星,為“星星離我們有多遠”提供了令人驚喜的答卷。這是一段浪漫.坎坷且激動人心的偉大征程,也是天文學的重要根基。如果你為星空的燦爛感到震撼,那么也一定會為人類的探索精神深深感動!《星星離我們有多遠》書中告訴你的,遠比上面所說的更多!
卞毓麟 ·宇宙知識 ·9.5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9萬字
100年前,黑洞還只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設想。100年后,世界30多個研究所的200位科學家以史無前例的陣容,共同開啟了“為黑洞拍照”的龐大計劃,揭開了宇宙怪物的真身。本書作者海諾·法爾克正是該項壯舉的發起人,他在書中將天體物理、黑洞研究和宇宙的秘密一一講述,并詳細記錄了數代科學家通過一個世紀的努力,沖破人類認識和想象力的邊界,終于在2019年4月10日,完成人類首張載入史冊的黑洞照片。這是一場探索宇宙的冒險,旅程結束的時候,黑洞將不再神秘,未來也在咫尺。如果你掉進黑洞了,不要放棄,是能出去的。——霍金
(德)海諾·法爾克等 ·宇宙知識 ·18.3萬字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同時教育部也表示支持中醫藥文化納入中小學課程,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傳承發展包括中醫藥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長期的發展實踐當中充分地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值得我們大力宣傳、弘揚,充分發揮其獨有的價值。隨著國家社會對中醫藥教育的關注度加大,因此具有出版價值。本書總體上分為廚房里的味道、故事、中藥三個部分,通過引用古籍中對“五味”的記載并對其加以闡述、講述灶神的故事以及將常見調味品和食材進行簡單分類進行中醫藥科普,使中小學生對食物的性味等中醫藥文化有所了解,從而對食療有一定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他們對于廚房里隱藏的中醫藥知識的興趣。通過發掘廚房中所隱藏的中醫奧秘,使中醫知識通俗易懂,中小學生也容易理解,并且配有相關圖片,使學生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學習中醫、更加容易地掌握中醫。
曾科學主編 ·百科知識 ·7.1萬字
在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個人的頭發顏色各不相同,有黑色、灰色、黃色、棕紅色、銀白色等,但就是沒有綠色。對于生活在叢林中的早期人類來說,綠色的頭發簡直就是天然的迷彩服,可以起到完美的保護作用,那么人類為什么要放棄如此優異的自我保護裝置呢?“我們為什么沒有綠色的頭發”,史鈞老師從這個饒有趣味、看似普通簡單實則深奧復雜的小問題作為切入點出發,探討了色彩與視覺形成、色彩與體溫調節、色彩與體型大小、色彩與群居動物的社會交往等問題,詳細敘述了色彩是如何對生物進化及人類社會構建發揮作用的。詳細敘述了不同的生命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的終極原因和進化邏輯,以及色彩對人類社會構建的巨大推動作用。作者延續一貫的幽默文風,以頭發為經、色彩為緯,通過解謎式的巧妙鋪陳,串起進化史中的各種復雜問題,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張龐大而細密的知識網絡,敘述邏輯嚴謹而又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史鈞 ·人類故事 ·16.7萬字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天文學科普書,講述了那些正在消失的天文探險家的不朽故事,即使你對天文學一無所知,這本書也相當簡單有趣。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宇宙?我們為什么要仰望星空,為什么要提出內心的疑惑,滿世界建造這么多望遠鏡,到地球的極限之地尋找答案?我們為什么要觀星?天文學家艾米莉·萊維斯克將在本書中分享現代天文愛好者的故事,他們冒險越過高山,到地球上一些最偏遠的角落追尋奧秘,極好地展示了天文學家如何在這個激烈和不斷發展的領域超越機器,將創造力和激情注入恒星和太空,并激勵我們所有人仰望天空,追求宇宙的秘密。
(美)艾米莉·萊維斯克 ·人類故事 ·18.8萬字
《驚嘆創新的科技》是“奇趣科學探索之旅”叢書之一,本書選取了小學生們感興趣的國家前沿科技成果,如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高鐵……也選取了必須了解的經典學科,如基因學、能源等發展和成果,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科技發展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讀者還可以通過本書了解更多的科學和技術的學科和職業,為讀者的職業選取埋下啟蒙的種子。本書覆蓋面廣,既能開闊小朋友們的眼界,又能滿足小朋友們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他們熱愛科學,敬畏科學!
張康 ·科學世界 ·5.4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科學世界 ·6萬字
《科學家或許是錯的·星球與宇宙》是一本面向小學生中高年級的科普書。每當夜晚,翹首仰望星茫茫星空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什么奧秘。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對于很多天文現象至今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孩子們對此的好奇心當然也不會減少。本書選取部分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整理出了各國科學家對此的論斷,引起孩子們探索宇宙與星球的興趣,大膽想象、積極尋找其中答案。在孩子們的心中培養科學的種子。
徐牧心 李敏 ·宇宙知識 ·4.1萬字
《西頓野生動物故事集》中,狼王老暴在原野上游獵,泉原狐與獵手斗智,忠心的牧羊犬為什么變成羊群殺手,大自然中的人類與動物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西頓采用第三人稱敘事方法講述了一個個攝人心魄的野生動物故事。他描寫的都是真實的動物,而不是徒有動物外表的人,細膩地展現了動物的愛戀與仇恨、陪伴與寂寞、快樂與痛苦,困境與自由,這是一個精神上與人類剝離的世界。
(加)E.T.西頓 ·生物世界 ·13.9萬字
本套叢書的編輯對知識的尊重還主要表現在不斷追隨科學和人類發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對知識的新的渴求。希望廣大青少年通過閱讀這套叢書,激發學科學的熱情,以及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幫助他們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了解人類社會,插上科學的翅膀,去探索科學的奧秘,勇攀科學的高峰。
張娟主編 ·百科知識 ·13萬字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死與生”中包括“法醫探案”、“法醫趣聞”、“法醫驗傷”和“法醫感悟”,講述作者在從事法醫職業過程中遇到的難忘案例與內心感悟;下篇“關于法醫”部分包括“真正的法醫”、“法醫的時代變遷”和“我的大學”,重點闡明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法醫要經過哪些淬煉,帶你了解公安基層法醫普通而不平凡的一天。希望你看完本書,可以真正了解:珍惜好眼前的一切,認真體會生命之美,這就是你的使命,也是你所擁有的生命的意義。
王敏 ·人類故事 ·15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宇宙知識 ·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