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重點關注那些追求進步的先驅——從西塞羅到馬丁·路德·金,通過65篇人物傳記,講述從羅馬共和國危機到爭取婦女解放的2000年來,人們?yōu)閿[脫壓迫、追求平等、和平、正義而進行的斗爭以及這些斗爭如何改變人類發(fā)展進程。作者經(jīng)過30多年的資料整理——包括各類信件、日記、未發(fā)表的手稿及對知名學者的采訪和研究,概述人物的經(jīng)歷及其貢獻,同時引導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展開更深入的探索。
(美)吉姆·鮑威爾 ·人類故事 ·45.4萬字
從古到今,人們經(jīng)常會深陷占卜帶來的虛幻的錯覺,低估巧合事件的發(fā)生概率因而以為有神秘力量在起作用,將事物復雜的發(fā)展規(guī)律簡單化、線性化,進而做出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的預測。數(shù)學可以在非線性發(fā)展的世界中充當向導的作用。有了數(shù)學的幫助,我們就可以通過理性和邏輯思考,避免直覺所犯的一系列錯誤。但即使是數(shù)學,在處理這個復雜世界的各種問題時,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游刃有余。這本書介紹了本福德定律、貝葉斯定理、博弈論、正反饋回路等數(shù)學知識,幫助我們戳穿流傳多年的民間經(jīng)驗法則,辨別常見的認知錯誤,發(fā)現(xiàn)毫無意義的錯誤預測。作者告訴我們,預測可能發(fā)生各種各樣的錯誤,沒有什么永恒的法則能保證我們的預測百分之百不出錯。但同時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技巧和工具,以便你在實際場景中使用它們,為你的未來做出決定。
(英)基特·耶茨 ·科學世界 ·20.4萬字
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成分是什么?本書從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理論開始講起,追述了從伽利略到牛頓、再到麥克斯韋和法拉第等一代代經(jīng)典物理學家對基本粒子的探索過程。其后量子理論的誕生,在物理學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而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出現(xiàn),又使得粒子物理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驚人的成果不斷涌現(xiàn),人類向著宇宙終極粒子和萬物理論不斷邁進,若能成功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則無疑意味著這條探索之路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作者利昂·萊德曼自20世紀中葉起,一直身處粒子物理研究領域的中心,親眼見證、親身參與甚至親自主導了當代粒子物理學的許多重大進展,其本人也因相關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本書中,萊德曼不但把宇稱不守恒、標準模型等深刻理論闡釋得清晰明白,而且將多種夸克、中微子等的發(fā)現(xiàn)歷程講述得曲折生動。此外,無論是費米用“曼哈頓工程”中撞死的狼來計算沙漠中的狼群總數(shù),還是李政道在中餐館點菜時顯出的派頭,物理學家們的風采被作者描摹得極為生動,趣味盎然。
(美)利昂·萊德曼等 ·科學世界 ·32.6萬字
這是一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寫的量子力學科普圖書。量子力學不僅是現(xiàn)代物理的兩大基石之一,還是一門充滿神奇色彩的學科。人們一方面對薛定諤的貓、量子糾纏等典故津津樂道,另一方面又難以真正理解其中的精妙。本書的作者——真正的粒子物理學名家,本著幫助普通讀者真正理解量子物理的意愿,撰寫了這本嚴謹而不失趣味的科普圖書,詳細而準確地講解了量子物理的發(fā)展故事、基本概念和科學意義。通過大量的比喻,量子世界的“怪現(xiàn)象”被作者講得精辟透徹,生動而幽默。
(美)利昂·萊德曼等 ·科學世界 ·20.5萬字
利伯曼在《人體的故事》中呈現(xiàn)了他多年來針對人體進化展開的深入研究,詳細講述了農(nóng)業(yè)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對人類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農(nóng)業(yè)社會能產(chǎn)出更多糧食,使人類擺脫饑餓,但也使人類喪失了飲食的多樣性;工業(yè)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我們體型更大、壽命更長,但疾病纏身。人體的緩慢進化和文化的快速進化之間的沖突,導致我們一步步落入了當前失配性疾病頻發(fā)的泥沼。“進化”既是原因,也是解決方案,是幫助我們尋找病因、預防并治療失配性疾病的一劑良方。
(美)丹尼爾·利伯曼 ·人類故事 ·24.4萬字
本書講述了進化論和它的創(chuàng)造者之間的那些事。進化論并不僅僅是在查爾斯·達爾文的頭腦中發(fā)展起來的,它也是很多人觀察和思考的結果。洛倫·艾斯利在這本書中,將軼事、哲思和敏銳的觀察編織在一起,通過耐心細致的分析,用詩一般的語言,介紹了進化論的出現(xiàn)歷程,闡明被稱為“達爾文主義”的那個思想組合是從什么地方、在什么條件下出現(xiàn)的。同時,作者還分析了各種各樣的配料如何凝結成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成為當今西方思維的根源所在。
(美)洛倫·艾斯利 ·人類故事 ·21.4萬字
我們的能量從哪里來?為什么會有兩種性別?我們?yōu)楹螘砷L、死亡?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決選入圍作品,揭秘生命、宇宙和一切的問題的答案。人類總是仰望星空,想知道我們?yōu)槭裁磿谶@里,我們是否在這個宇宙中是孤獨的。我們問為什么世界充滿了動植物,這一切沒有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的命運將是怎樣?對生命、宇宙和一切的問題的答案神秘而簡短:線粒體。因為它告訴我們分子是如何在我們的星球上產(chǎn)生生命的,為什么細菌會主宰這個星球這么長時間。它告訴我們第一個真正復雜的細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么從那時起,地球上的生命就沿著復雜性斜坡上升到如今我們周圍的繁榮景象。它向我們展示了為什么燃燒能量的溫血生物會崛起,沖破了環(huán)境的枷鎖;為什么我們有性行為、有兩種性別、有孩子,為什么我們必須墜入愛河。它還向我們展示了為什么我們在這片蒼穹下的日子是有限的,為什么我們必須最終變老和死去。它們也向我們展示了,怎樣做才能改善我們的晚年生活,以避開身為人類的詛咒———老化的痛苦。就算它沒有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它至少能讓我們理解生命為何是這般模樣。
(英)尼克·萊恩 ·科學世界 ·27.2萬字
《2000個應該知道的文化常識》分上下兩篇,從地理、歷史、文藝、民俗等多個方面向讀者介紹2000多個中外文化常識,衷心希望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增長知識,提高素養(yǎng)。
楊谷懷等編著 ·百科知識 ·41.6萬字
從100米比賽到100英里超級馬拉松賽,在人類各項極限運動中,忍耐力是決定成功甚至生死的重要因素。本書作者將科學與引人入勝故事結合在一起,總結了過去10年科學家對人體耐力的諸多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并仔細分析了不同生理限制下,比如疼痛、肌肉、氧氣、熱度、口渴、燃料,大腦和身體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最終提出:人體耐力的極限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由身體和大腦共同決定的。作為《戶外》雜志和《跑步者世界》雜志“出汗科學”專欄的長期作家,以及前國家長跑隊隊員和劍橋大學物理學博士的哈欽森曾是被允許實地參觀耐克公司馬拉松“破2”項目的記者之一,他將這一探求人類身體耐力極限的壯舉貫穿于本書之中。他從跟蹤世界上優(yōu)秀運動員身上所獲知的經(jīng)驗與從世界各地高科技實驗室中所獲得的結論呈現(xiàn)出驚人的一致性。關于耐力,他寫到:“是持續(xù)抵制不斷增強的停止意愿所做出的努力”,人們總是能夠將自己的身體耐力極限進一步提高。
(加)亞力克斯·哈欽森 ·科學世界 ·21.2萬字
為什么你本打算去健身房,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走在回家的路上?為什么你總在網(wǎng)上買買買,快遞到家卻發(fā)現(xiàn)你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為什么當需要認真學習時,你總是沉浸在社交網(wǎng)絡中無法自拔?為什么我們明知哪些事情對自己有幫助,還是不去行動?我們的大腦里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多重化學作用,多巴胺和血清素便是一對作用幾乎相反的激素。多巴胺引起興奮、喚起,讓人愿意冒險;血清素壓抑人的欲望,讓你產(chǎn)生防御心理,是延遲滿足背后的推手。本書作者根據(jù)這兩種截然相反的作用將大腦分為兩個類型:劍型和盾型。作者認為,不同類型的大腦在面對問題時會不自覺地做出不同的選擇與反應。你可以通過分析自己屬于哪一種大腦,了解自己的微觀和宏觀思維模式。大腦自私又狡猾,它不在乎我們的目標與意圖,只在乎如何讓自己感覺良好……這使得人們在面對壓力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劍型大腦人會正面處理壓力,想出策略;盾型大腦的態(tài)度更被動,往往不會意識到事件的重大影響。通過了解自己可以被劃分到哪個類型,并根據(jù)相應的策略調整自己的應對方法,我們就可以掌握正確處理壓力、感情問題的方法。
(美)康奈爾·考恩等 ·科學世界 ·21.6萬字
35億年生命之旅,濃縮在短短的15天!第一天:一個萬籟俱寂的地球,毫無生命跡象;第二天:板塊移動、隕石撞擊......環(huán)境劇變是生命的前提;第三天:生命的基石——蛋白質與核酸被合成;第四天:寒武紀大爆發(fā),脊椎動物出現(xiàn);第五天:生物從海洋來到陸地,有了更多食物來源,多樣性由此展開;第八天:人類脫離大猿類,開始始終作為一個整體物種而存在;第十三天:人類靠狩獵攝入蛋白質和脂肪,大腦容量變大,智力產(chǎn)生;第十五天:進化還沒停止,人類也未必是永恒的王者......
(西)胡安·路易斯·阿蘇亞加 ·生物世界 ·31.6萬字
本書是一本讓人大開腦洞、訓練思維、自我成長的人文通識讀本。它介紹了科學史和科學哲學根本的問題,如什么是真理、哲學性/概念性事實等;涵蓋了史上對科學世界觀產(chǎn)生沖擊的歷史發(fā)展和哲學主題,如從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到牛頓世界觀的變遷;探討了近代科學發(fā)展,特別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演化論等理論給世界觀帶來的挑戰(zhàn)。學科學,不能不知科學從何而來,更不能忽視科學對世界觀的影響。
(美)理查德·德威特 ·科學世界 ·30.8萬字
何謂生命?怎樣就算“活著”?這或許是生命科學領域最復雜、最具哲學性的問題之一。盡管人類對生命已經(jīng)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但“生命的邊界在哪里?”這個問題仍然處于一個模糊的灰色地帶。如果你把這些問題拋出給一名生物學家,談話有時就會變得相當“尷尬”。病毒算有生命嗎?一個處于高度昏迷狀態(tài),已經(jīng)不可能再恢復意識的人還算活著嗎?除了生死之間的模糊地帶,生命的邊界還體現(xiàn)在另外兩個維度:通過數(shù)十億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將其生存能力拓展到了怎樣的極限?在《生命的邊界》中,科學作家卡爾·齊默用詩意的語言,從宏觀到微觀,從過往到當代,從日常現(xiàn)象到前沿科學,引領讀者多角度地探尋生命的邊界和極限:走進科學實驗室,目睹科學家創(chuàng)造出人造的大腦并把它們送上太空;與巨蟒親密接觸,探索它們的新陳代謝有哪些秘密,使它們能靈活應對饑一頓飽一頓的生存挑戰(zhàn);見證交配之后就“踹掉”雄魚DNA的性寄生魚的神奇繁殖方式;自己動手,通過演化來改造細菌,嘗試治療嚴重的疾病;以火山口作為實驗室,研究外星生命出現(xiàn)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作者也從科學、哲學、倫理等領域的角度深入地審視了生命的另一極——死亡。
(美)卡爾·齊默 ·科學世界 ·20.5萬字
在曾經(jīng)屬于醫(yī)生的私人領域中,患者開始聽從陌生人的建議。而由陌生人組成的這束耀眼的聚光燈不但形塑了醫(yī)學實踐的外部條件,還觸及了它的實質——醫(yī)生在病榻之側所做的決策。曾經(jīng)在自己的王國里說一不二的醫(yī)生,怎么就被迫站出來直面委員會、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動出擊的患者了呢?本書將帶讀者回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醫(yī)學實驗室、診療室、法庭和書齋,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情緒此起彼伏的大潮中,還原一場深刻影響了醫(yī)患關系的變革。戴維·J.羅思曼教授不僅是一位社會與醫(yī)學研究者,更是一位歷史學家,這也意味著他擁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筆觸,圍繞健康照護、法律與生命倫理學的發(fā)展歷程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美)戴維·J.羅思曼 ·人類故事 ·22.3萬字
酒的話題自古以來是道不盡、說不完的。本書竭盡所能地將中國歷代酒的掌故、傳說、神話……收集于一身,希望這些輕快的文字帶給讀者一些茶余飯后的談資,留給讀者一些歷史上有關酒的得失與啟發(fā),以至于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更好地駕馭現(xiàn)實生活中的“酒”。
異鳴 ·人類故事 ·20.1萬字
在這本關于科學和自然史的著作中,這些充滿活力的文章所體現(xiàn)出的藝術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作者所言,《干草堆中的恐龍》可代表以細節(jié)作為概念基礎的范例。“恐龍”作為具有公眾魅力的優(yōu)選細節(jié),而“干草堆”則作為一個包容性的概念——誘人的細節(jié)和有結構性的概念“聯(lián)姻”,敘述時再烙上作者個人的印跡,兩者結合就構成了文章成功的秘訣。書中包含了一系列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從大型化石、嗜好、真菌到棒球等,甚至包括《侏羅紀公園》的讀書體驗。總的來說,包羅萬象。古爾德看到了自然界的實質,因此他對類似時間、政變和歷史這類更大的主題進行了探索,把讀者帶回無法抗拒的進化時代。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 ·生物世界 ·33.3萬字
尋醫(yī)問診時,有多大概率會遭遇醫(yī)療過失?是醫(yī)護個人疏忽失職,還是整個系統(tǒng)都出了錯?不幸發(fā)生醫(yī)療事故,患者及家屬該怎么辦?進步與行善一直是醫(yī)學界的主旋律,但有時,醫(yī)療也會出錯,輕者延誤診治,重者致殘甚至致死。著名醫(yī)生作家丹妮爾·奧弗里投入數(shù)年時間,梳理歷史,調研數(shù)據(jù),采訪醫(yī)護、患者及家屬,并反思自己近三十年行醫(yī)經(jīng)驗,最終得出結論:醫(yī)療過失比我們想象中普遍得多,但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她真誠面對醫(yī)患關系這一復雜問題,講述觸目驚心的真實故事,揭開醫(yī)療行業(yè)的沉疴弊病,例如森嚴的等級制度、固化的思維習慣、傲慢的溝通文化。懷著責任,她關注醫(yī)學界應該怎樣改良和防范,從個體、制度和文化層面為整個系統(tǒng)開出藥方。懷著善意,她為每個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指南,教患者如何保護自己,教你我如何保護家人。
(美)丹妮爾·奧弗里 ·人類故事 ·20.8萬字
《天空記》是一本關于天文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學者法布爾撰寫,1865年首次出版,當時銷售了11萬冊,此后多次修訂再版。該書共分25講,分別講述了宇宙學、地球的測量、離心力、天極與緯度、時間與經(jīng)度、大氣層、太陽、月球、日食、月食、一年四季等等。可以說,法布爾從地球講到了地月系、太陽系,再到其他的恒星、宇宙,分門別類而又系統(tǒng)地講了天文學的一般常識。行文通俗易懂,插圖有趣亦不失嚴謹,所涉及科學理論部分極為縝密。可以說,《天空記》是一部非常難得的科普佳作。可以說,在天才法布爾的一生中,著作等身,隨便擷取,皆可圈可點,燦如晨星。由此,博物學家達爾文盛贊其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法布爾的每一部書,都值得人們閱讀,收藏!
(法)法布爾 ·宇宙知識 ·20.4萬字
世界文化源遠流長,一事一物皆有由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你是否會問一下其中的由來呢?就像小時候一直在問十萬個為什么一樣,現(xiàn)在就讓《你應該知道的2000個萬事由來》告訴你。本書內容豐富,條目清晰,分為民俗類、飲食類、服飾類、日常生活類、文體娛樂類、文化藝術類和醫(yī)藥衛(wèi)生類七大部分,在每一部分下又分出若干小條目,使讀者一目了然,讀起來趣味盎然。其中包含一些傳說故事,又有一些歷史典故,既可以供茶余飯后休閑消遣,又可以作為工具書來參考查閱。
趙子儀主編 ·百科知識 ·44.1萬字
本書是一本人文常識精編薈萃,把讀者可能感興趣的、覺得有意思的而又零散的人文識編輯成冊,幫助讀者輕松熟悉人文方面的基本常識,從而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無論是對于人文知識愛好者還是學生來說,都可以拿來隨時翻閱,充實個人知識庫。本書不僅適合學生閱讀,對于大眾讀者擴充自己的知識面也有著一定的幫助。通過全面細致的敘述,使讀者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暢游人文知識的樂園。本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文獻性于一體,具有較高的閱讀和收藏價值。既可以作為工具書查詢使用,又可以作為給自己充電的秘密“武器”。本書編寫體例新穎、條理清楚,所收錄的知識都具有代表性和傳承性,是一部幫助人們掌握人文常識的必備寶典。不僅能豐富知識儲備,開拓視野,還能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提示作用,稱得上是一本實用的人文知識百科全書。
李問渠主編 ·百科知識 ·45.1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