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瘋狂的心臟

這本書講述各種動物和人的心臟,以及與之相連的血液循環系統的故事。心臟的復雜性遠遠超出我們以往對它的認識。因此,不同物種的心臟有大有小,藍鯨的心臟甚至像高爾夫球車一般大小;有的結構簡單到不能稱之為心臟,有的十分精巧復雜。了解了漫長生命史上心臟的演化歷程和多樣性的來源,我們才能深刻地認識到每種動物的循環系統在功能上都是平等的,是它們對不同的生存環境做出的不同適應。是的,人類的循環系統并不優于其他動物。心臟既是驅動循環系統的動力,也在人類文化發展中占據著核心地位,為什么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心臟是靈魂、愛及其他情感的源泉?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這本書從動物學、進化生物學等角度探討這一問題,還講到了一些重要的科學發現,以及與之相伴的謬誤和認知誤區,比如令人發指的早期輸血甚至是輸奶操作,以及根深蒂固的心本位觀念。古時的人們把心臟當成一種情感寄托,現在我們用更理性和科學的觀念看待它,努力夠到了心臟手術這個大自然為醫學設定的天花板,甚至已經可以嘗試用人工培育的心臟代替出問題的器官。這本書幫助我們重新理解心臟在自然演化和人類社會中所起到的作用,對這種動物和人體中最主要的器官有一個全新的、深入的認識。

(美)比爾·舒特著 帕特里夏·J.溫繪 ·生物世界 ·12萬字

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簡明版)

《第三種黑猩猩》是戴蒙德“人類大歷史三部曲”的序曲,是一部追尋和預測人類興衰史的通俗讀物。書中認為,人類與世界上兩類黑猩猩的基因相似程度達到了98%,因此人類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第三種黑猩猩”。但是人類對生死的理解,對語言、文化、藝術、農業的發展卻使得人類有別于動物,這些特質推動人類建立社會,并實現政治、經濟的發展,但是有些人類從動物祖先繼承來的某些特質將會有可能最終造成人類社會的“自我毀滅”。全書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生動地簡述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第二部分探究人類生死循環變化及哪些變化為人類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三部分探討人類最終異于動物的文化特征,不僅包括值得我們自豪的語言、藝術、農業等方面的形成和發展,還有關于吸煙、酗酒、吸毒等人類的污點。第四部分探討人類可能走向毀滅的兩種特質:對外族的排斥及對環境的破壞。最后一部分呼吁人們意識到自己有別于動物、卻極類似于動物的特質,揚善避惡,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書為《第三種黑猩猩》的簡明版,在完全保留其核心觀點和論據的基礎上,適當略去了部分晦澀難懂的論證,添加了一些通俗生動的例子,排版也更加親和、明朗,希望將原書的觀點用更簡明的方式呈現給大眾,特別適合學生和非專業讀者閱讀。

(美)賈雷德·戴蒙德著 麗貝卡·斯黛芙奧夫改寫 ·人類故事 ·12.4萬字

我們如何看見,又如何思考

這是一本從視覺神經生物學角度介紹人類視覺認知的科普讀物,討論的主題是我們無比重要的眼睛,以及我們的視覺。作者為領域內具有開創性研究的專家,現就職于哈佛大學醫學院。我們為何總是說“眼見為實”,背后有什么科學原理嗎?我們每一天睜開眼就在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那我們的眼睛究竟是如何承載這個世界的信息的,又是如何傳遞到我們的大腦的?人人都說眼睛是心靈和靈魂的窗戶,這又是為什么?在人群中要找一張熟悉的臉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我們習以為常。但是人類是怎么辦到這件事的,這是科學界的重要謎題。我們大腦的運作有三分之一與視覺相關。基本上科學家要講清處人類是如何看見感知人事物,背后牽連到人類獨有的認知本能。哈佛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眼科學家及腦神經科學家理查德·馬斯蘭在本書中試圖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如何透過雙眼與大腦去感知、學習與記憶。這本書涵蓋的主題很廣,從光線射到視網膜,到腦部的神經網絡如何把光線承載的訊息轉化成人腦可以辨識與運用的知識,到計算機計算法要具有什么樣的功能我們才能稱為“人工智能”,以及我們在回憶過去時為什么會呈現出一種第三人視角……在這本書里都有了專業的學術解答。

(美)理查德·馬斯蘭 ·百科知識 ·11.4萬字

基因密碼:生命探秘之旅

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至今已逾20年,其間,人類從第一次解讀個人基因組信息,到為特殊病人進行個性化全基因組測序,再到大規模基因組測序以實現醫學范式的轉變,可謂成績斐然。尤安·安格斯·阿什利博士將自己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融匯于本書中,為我們揭示了DNA和基因組的理論認知,悉數人類基因組發展數十年來的重要事件和前沿進展,以及如何以“偵探”的身份抽絲剝繭,通過患者的基因組信息破解其病因、拯救其生命。作者在書中預測,不遠的將來,每個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基因組來預測并預防疾病。這就是位于科技前沿的“精準醫療”——基于對健康和疾病的基因組理解的個性化治療。精準醫療的目的是在健康領域預防疾病、精準診斷并對疾病進行精準治療。我們將使用基因組測序和解讀技術來分析人們有患哪種疾病的風險,在疾病發生前進行預防,在疾病發生后針對性治療。這不僅是一本關于人類基因的科普書,一本基因組測序技術發展史,還是一本趣味橫生的故事書、一本人文關懷之書,書中有對醫療、人性、親情、理想和生死關懷的深沉思索,讓我們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掌握生物醫學知識,洞悉未來醫學技術發展,重新反思與認識生死,思考生命的價值。

(美)尤安·安格斯·阿什利 ·人類故事 ·23.1萬字

最新章節 第23章 致謝 2025-03-25 09:08:4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丹巴县| 南宫市| 黔西县| 五大连池市| 甘孜| 玉环县| 驻马店市| 长泰县| 高要市| 台东市| 清苑县| 中西区| 行唐县| 双鸭山市| 随州市| 贵港市| 永兴县| 商丘市| 屏南县| 镇赉县| 重庆市| 郸城县| 东乡县| 阳信县| 许昌市| 昭觉县| 阜城县| 莱阳市| 轮台县| 杭州市| 施甸县| 九台市| 武城县| 孝义市| 鲁山县| 合江县| 洛扎县| 吐鲁番市| 定结县|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