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明代卷的紀事部分,內容主要是有明一代重要的儒學事件?!吨袊鍖W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先秦至20世紀末的整個儒學歷史,為中國儒學的演進、發展理清脈絡。該書以歷代大儒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以傳統文獻為依托,從較高的高度俯瞰整個儒學發展脈絡,體系完備,方法科學,可望著成新時期儒學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苗潤田等 ·文化史 ·16.4萬字
浙江省面積不大,但一向以人文淵藪著稱??婆e時代,作為科舉考試金字塔塔尖的狀元,其及第人數也在中國各省市中居于前列。本書研究了科舉時代浙江的科舉概貌、教育風氣、詩書傳家的文化理念等,為第一本浙江科舉文化研究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陶紹清 ·文化史 ·16.4萬字
《音樂的故事》是一部西方音樂史,房龍努力以歷史的眼光來觀察,超越了地區、宗教和種族等偏見,為讀者講述了音樂流派的興衰、樂器的進化、音樂大師的成長以及對經典音樂的賞析,是了解音樂史的重要入門書。本書評述了世界音樂史上各個時期偉大的音樂家的心路歷程,對西方音樂歷史進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及近現代音樂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音樂家們的身世行跡。靜心讀來,高雅的音樂,經典的旋律,名垂樂史的大師,仿佛就在你的身邊。
房龍 ·文化史 ·16.4萬字
中國文學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它在中華文化寶庫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性。從遠古神話到先秦散文,從唐詩宋詞到元曲雜劇,從明清小說到現當代文學,中國文學猶如一朵奇葩,大放異彩,“江山代有才人出”,偉大的文學家數不勝數,傳世之作澤被后人。本書從先秦文學、兩漢文學一直介紹到明清文學、近代文學,共九個時代。
李世化 ·文化史 ·16.2萬字
為慶祝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系95周年,土木系專門組織人員隊伍,系統收集查閱史料,訪談相關老領導、老教工、重要校友等,整理、篩選資料,分工撰寫《清華時間簡史——土木工程系》一冊。詳細講述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發展歷程,從國立清華大學早期土木工程系的設立與發展、西南聯合大學時期的土木工程系、復員時期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恢復,到1949年至1966年期間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調整與發展、“文化大革命”時期清華大學土建系的歷程,再到“改革開放”后清華大學土木系的發展。邀請清華大學校友、土木工程系所有離退休教職工、在職教職工、歷年系友、在職學生、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回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土木工程系。
朱宏亮等編著 ·文化史 ·16.2萬字
本書評述了世界音樂史上各個時期偉大的音樂家的心路歷程。在眾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時間先后順序,以平易近人的語氣、獨特的犀利目光,對西方音樂歷史進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及近現代音樂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音樂家們的身世行跡。靜心讀來,高雅的音樂,經典的旋律,名垂樂史的大師,仿佛就在你的身邊。本書邏輯和條理清晰,讀者可以讀一本故事書的狀態來品讀房龍的音樂思想,并由此大體把握歐洲音樂史的發展脈絡,知曉那些光鮮的音樂家的別樣人生。
房龍 ·文化史 ·16.1萬字
本書作者長期關注中國區域文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書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對近代四川的區域認同、學術源流與文化想象進行了深入的勾勒,關注了清代四川地區移民會館崇祀中的地域認同、近代四川地方認同與學術自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認知中的全國與四川,以及作為四川重要文化符號的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既重建了相關的歷史過程,又發掘出近代中國區域認同的特殊意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王東杰 ·文化史 ·16萬字
元曲以其特殊的藝術成就,與唐詩、宋詞并列為“一代之文學”。本書稿首先將元曲置于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元曲興盛的原因;然后從宏觀上介紹元散曲與元雜劇的體制特征與歷史分期,再詳細介紹元代曲家的生平思想和他們的代表名篇,讓讀者領略到元代曲壇的星漢燦爛之美。
曹明生 ·文化史 ·16萬字
《宋風成韻:宋代社會的文藝生活》以人物和故事的形式串起宋代社會文藝生活的六個方面,每個方面將會選擇幾個代表性的人物,發掘他們身上發生的小故事,以展示宋代文化的成就和特色。第一章從馬上打天下到筆下治天下:宋代皇帝的宮廷文藝生活;第二章兩首新詩千里道:詩詞與宋代士大夫的社交生活;第三章何事臨池苦學書:書法與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第四章不知潤筆能幾:碑志行狀與宋代文人的筆墨營生;第五章丹青入巧思:畫像贊與宋代士人的“自拍照”。
黃博 ·文化史 ·16萬字
對美食家和想了解諾貝爾盛會的人們來說,這簡直是一本寶藏之書。諾貝爾晚宴恐怕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宴會了,每年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數不勝數的文章和書籍介紹了晚宴賓客們的飲食、餐桌裝飾以及上菜儀式、座位名單,當然也包括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們的情況。本書并不是講述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個人的用餐喜好,而是奉上他“獻給全人類的禮物”——介紹了五項諾貝爾的由來以及每年為了慶祝這些獎項而舉行的慶典盛宴?!@本包羅萬象的書不僅呈現了關于諾貝爾晚宴菜單的所有眾所周知的事實,還介紹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既有關于諾貝爾晚宴本身的,也有關于瑞典國王和王后每年12月11日在王宮為獲獎者舉行的傳統宴會。書中以美食達人為核心,重點講述一個世紀里歷屆盛宴供應的食物和飲品,詳細羅列并分析了每場晚宴的組成和內容,如后廚的諸多工作、葡萄酒的傾倒方式、男女服務員面臨的特殊挑戰等,為讀者提供了多個有趣的視角。
(瑞典)烏利卡·索德琳德 ·文化史 ·15.9萬字
本書借助文化學、民俗學的基本方法,溯源龍是如何成為帝王專屬,又是如何過渡到全民共享的,考證了不同時期龍形象在不同歷史語境下的變遷。在探討近現代域外視野中龍形象的問題時,作者梳理了200多幅歐、美、日等國古舊書刊的罕見圖片,從象征地位的皇家符號、時尚元素,到諷刺、攻擊東方古國的慣用素材,揭示出龍形象及其背后含義的復雜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溫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舊話題,不僅給我們一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深刻內涵的新視角,更能脫離時代局限審視域外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以史為鑒,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尋求現代文化困境的破解之道。
施愛東 ·文化史 ·15.6萬字
較之前八集,本集體量明顯增大,堪稱“特大號”,三篇長文撐起主干。第一篇《錢鍾書旁記》,是錢鍾書先生的堂弟錢鍾漢四十年前所寫,雖說是“旁記”,卻不得不承認,自家人“旁記”的深度與生動,迥非他人所能及。第二篇《一個陌生女讀者的來信:胡適與龔羨章、文公直“夫婦”交往鉤沉》,從胡適秘藏的一通讀者來信,鉤沉出他與一對出身名門的年輕夫婦的交往,如同掀起了厚重的時光幕布;作者夏寅年少新進,令人欣喜。高林重新梳理、充實、考察名記者浦熙修在1949年之前的工作與生活,也不妨說是在書寫對祖輩那一代新聞工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新作者序列,本集還有黃大德、牛風雷、葉康寧、吳真四位學人加入。黃大德作為鄧爾雅的外孫、黃般若之子,寫起汪精衛的侄子、奇人汪希文來,少不了珍秘的家族記憶。留心掌故家及其著作,是《掌故》的一貫偏好。牛風雷寫北京掌故家金受申,以豐富的藏品為后盾,最是難得。吳真關注東京文求堂的涉華商業活動及文求堂兩代主人的生命史,葉康寧關注與袁世凱“洪憲”朝廷相始終的洪憲金印乃至印蛻等等,人之悲歡,物之浮沉,隱身其后的,無不是時代的翻云覆雨手。俞汝捷、趙珩、胡桂林、胡文輝、艾俊川、宋希於等幾位資深作者,也都各有佳構。尤其是俞汝捷,因為特殊的機緣,接觸到后來轟動海外的“蝴蝶君”原型時佩璞,記下了他作為戲曲演員的日常一面,正是其傳奇經歷的絕妙對照。還有在清宮掌故領域里繞不過去的“德齡公主”,早有人指出并非真正的公主,但籠罩在她父親一家頭上的迷霧,直到本集的艾俊川文章才得到全面廓清。
嚴曉星主編 ·文化史 ·15.5萬字
1933年2月,詩的意志潰敗于政治的狂熱。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后,隨即對共產主義者和社會民主人士展開迫害,活躍在德國政治、文化舞臺的作家和藝術家首當其沖,在納粹當政初期的短短一個月內,這些作家、藝術家或遭監禁、槍決,或被迫逃離德國。本書以切近的視角和細膩的敘述,記錄從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每一天里發生的迫害和逃亡,描述了托馬斯·曼、埃爾澤·拉斯克-許勒、布萊希特、阿爾弗雷德·德布林、胡赫、喬治·格羅茲、亨利?!ぢ任含敃r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這短短一個多月成為德國文學的冬天,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
(德)烏維·維特施托克 ·文化史 ·15.5萬字
一個城市對古城區的重視與保護、繼承與發展的程度,直接反映出該城市的整體風貌與文化品位。
李可亭 ·文化史 ·15.4萬字
本書研究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澳門新聞出版事業,研究的年限為1557年葡人正式入居澳門至1840年,時間跨度近300年,包括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和羅明堅的宗教出版活動、基督教新教傳教士馬禮遜的宗教和新聞出版活動,以及林則徐和馬禮遜的譯報活動等。本書在廓清歷史疑團、填補中國新聞史上澳門部分的一段歷史空白的同時,從不同角度總結了鴉片戰爭前澳門新聞出版事業在澳門史、中國新聞史、出版技術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意義,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
林玉鳳 ·文化史 ·15.2萬字
本書通過全面介紹西方文化與教育先進理念,和西方文化與教育歷史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最優秀經驗,借鑒引進大量在西方已經幾百年甚至數千年實踐成功案例,力圖為國內文化教育改革與創新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參考,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與一切從事西方文化與教育史研究、學習的廣大同仁找到共鳴。
張明 于井堯編著 ·文化史 ·15.1萬字
這是一部癮品文化史的經典著作,是橫跨世界史與藥物史的必讀杰作。煙、酒、茶、咖啡、鴉片等精神癮品,在歷史上的力量有多大?它們為何有合法與違禁之分?是什么力量將癮品流行推動為規模龐大、模式各異的商品貿易?本書從社會與生物學的角度對咖啡、煙草、茶葉、鴉片、可卡因等影響精神狀態的癮品進行了歷史性的梳理考察,逐一展演它們如何被發現、交易與圖利的過程,追蹤出大眾化癮品進入全球貿易主流的來龍去脈。書中綜合心理、藥物、權力、經濟、文化、生態等個領域講述癮品歷史,內容有趣,視野廣博,令人眼界大開。
(美)戴維·考特萊特 ·文化史 ·14.8萬字
本書是以“浙學”的內涵為根據,通過選擇南宋至近代浙江學者的經典性的論述來展示其內涵的普及讀物。分為五個專題:一是較真務實,二是修己及人,三是勇于擔當,四是廣攬博收,五是吃苦勤學。每個專題前有“導語”,對其當下價值意義作專門概述。每個專題選文10篇左右,每篇前有“解題”,后有“注釋”。選文避免艱深,注釋不求繁瑣,但求簡明,以利于一般讀者閱讀。
黃靈庚主編 黃靈庚等選注 ·文化史 ·14.8萬字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之一。它古樸雄渾,億萬年間成就于造化的鬼斧神工。它慷慨無吝,賜予人類良田美宅,饋贈源源不絕。它變化多端,時而奔騰咆哮,時而低回嫻靜,既有濁浪排空,也有光風霽月。它寬厚包容,愉悅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輕快,嘆息著杜甫“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苦;儒家士大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在它這里流芳百世,釋家子弟“普度眾生,天下太平”的宏愿,在它這里發枝散葉……在這本書里,作者描寫長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美,又為多年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痛心,呼吁采取有力的行動。本書熔地理、歷史、人物、文化、生態于一爐,直面歷史和現實,在大地的背景上作飽含憂患的刻畫,于儀態萬方中教人沉思冥想。
徐剛 ·文化史 ·14.7萬字
本書以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觀察為依據,以材料學的常理及材料冶金史的研究為基礎,將材料工程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研究成果相結合,簡述了對中西方文明形成初期及后續過程中材料技術發展過程的觀察,并嘗試以材料學視角探索和挖掘影響中西方文明發展的某些客觀因素。本書僅涉及社會科學和工程科學兩方面的普及知識,適合用作工程專業研究生階段選修課教材,亦適合于廣大讀者閱讀,也期待能為社會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學者提供一定參考。
毛衛民 ·文化史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