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易經故事》上啟伏羲神話,下至明清,以歷史故事解密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易經的眾多歷史、文化常識和技巧方法。有對《易經》起源的追溯,也有對華夏文明史的濃墨重筆,更有對古易經文化深邃的思辨。本書分十五個章節,以解密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易經的眾多常識和技巧方法。包括起源密碼、醫學密碼、占卜密碼、三國風云、兵書解密、性格密碼、星象疑云、風水密碼、生日密碼、姓名密碼。
威廉·維特 ·中國文化 ·10.1萬字
晚清近代以降的“西學東漸”一直是學界討論較多的文化現象,然而“中學西傳”、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出現的“中學熱”卻一直乏人關注。民國以降,不僅大量中國古代經典之作被譯介到西方,還出版了大批西方漢學家研究中國文學、歷史、宗教、語言、藝術等各方面的著作,有力促進了中國文化的西傳,而高羅佩正是一位終身致力于西傳中國文化的杰出漢學家。本書提出“高羅佩現象”這一概念,并將高羅佩置于歐洲漢學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對一手資料如高羅佩日記及私人信件等展開深入研究,將傳統文獻研究、跨文化傳播研究與比較文化學研究相結合,真實再現高羅佩的漢學研究成果。
施曄 ·文化研究 ·35.8萬字
三年前的5月,“浙江文藝印記”征集評選結果公布,良渚古城遺址、杭州西湖、河姆渡遺址、西泠印社等首批共20項“文化印記”出爐。2020年6月,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日報推出《浙江文化印記》欄目,將首批20個浙江文化印記串珠成線,每一期邀請一位與文化印記密切相關的專家與記者同行,走近印記的現場,感受印記的魅力,講述印記和它們背后的故事。《江南形勝:浙江文化印記尋蹤》是這一欄目的結集,全書以專家豐厚的學養、記者詩意的書寫,細數浙江文明的淵源和脈絡。
童穎駿主編 ·地域文化 ·8萬字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背倚廣袤的內蒙古草原,南臨塞外山城張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里獨具特色的人文與生態環境。這里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匯之地,是“禾”與“草”的交匯區。這里有聞名遐邇的“草原天路”,更有與瑞士達沃斯處于相近緯度的高山滑雪勝地。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部分冰雪項目將在這里舉行。本書作者數十次專程赴崇禮考察,拍攝植物、勘察地質、記錄民情、尋訪遺跡、探究歷史,從博物學家的視角,以豐富的圖文資料,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崇禮,為崇禮、為2022年的冬季奧運會獻上了一份厚禮。
劉華杰 ·隨筆 ·13.1萬字
本書以大眾通俗讀物形式講述《老子》(即《道德經》)帛書出土50年、楚簡出土30年來的眾多研究成果,以帛書甲本為底本,結合楚簡,考校2000多年來20余部重要的傳世版本,參考近90年來數以百計的研究專著和論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原貌,復原《老子》的本意與真諦。本書設置復原本(以帛書為主、楚簡為輔)、釋文本(以帛書為主,見附文)、參照本(以楚簡為主、帛書為輔)與今本(通行本)四個版本,對比、梳理出960余處后世改動內容,發現近200句意思發生重大變化,并對百余處突出問題進行重點考校和訓詁,甚至作出顛覆性的詮釋,其中有些觀點是首次提出。同事,對復原本進行翻譯、注釋,并通過對照版本差異進行詳細闡釋,以便讀者輕松、愉快地讀懂、領會與深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與智慧。
王驥撰 ·文化研究 ·15.8萬字
中國全球圖片總匯是新華社全力打造的國家級圖片庫,管理新華社1.2萬余名簽約攝影師,目前庫存照片千萬余張,并以每天3000張的速度增加。這本畫冊精選近年來中國全球圖片總匯發布的400張新聞圖,其中包括大事件官方攝影報道,編輯專題策劃報道,以及社會新聞和突發事件報道,它們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我們將這些攝影師的作品匯集成冊,以影像紀錄展現時代的變化和人民生活的溫度。
中國國際文化影像傳播有限公司 ·民俗文化 ·2萬字
中國古代的哲學認為,日常生活、市井百態是道之所在,認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隱藏著文化價值的路徑。作者爬梳典籍、考證這些好玩的“新”歷史、“冷”知識,從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社會風俗。這些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在一些面目板正的著作里也很難看到,涉及主題從古代飲食、日常生活、娛樂、運動、節慶習俗等,如《吃鴨簡史》《古人洗澡簡史》《假發簡史》等等。希望這些鮮為人知的“邊緣文化史”能增加讀者的閱讀趣味,也希望借此來展開古代文化不一樣的面向。
侯印國 ·文化史 ·11.9萬字
天地初開,女媧造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周山大戰,水神共工戰敗怒撞不周山,天崩地裂,洪水泛濫,威脅人類生存。女媧煉石補天,人們重返家園。從此,人類開始學習用水、與水相處,人類和水的故事也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
安武林編著 ·民俗文化 ·3120字
《止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有價值的一部經典,是中國古代文化關于“止”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論述處世之道。雖文短卻內涵深厚,意境悠遠,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止學全鑒》圍繞其主旨含義進行解讀,將國學和現代勵志學融為一體,便于讀者更好地領略《止學》的精髓要義。
(隋)文中子 ·中國文化 ·16.6萬字
在《讀城記》中,易中天記錄了在不同城市的經歷與所見所聞。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我們也閱讀了一個時代的風貌。城市和人一樣也是有個性的。有的粗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溫情。北京"大氣醇和",上海"開闊雅致",廣州"生猛鮮活",廈門"美麗溫馨",成都"悠閑灑脫",武漢"豪爽硬朗"。就像喜歡品評人物一樣,人們也喜歡議論城市。城市文化往往被看成一個誰都可以插上一嘴的話題,就像看完一部電視連續劇后誰都可以發表一番議論一樣。中國的城市非常可讀,中國可讀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易中天 ·地域文化 ·21.3萬字
深圳,古稱“鵬城”,從夏、商、周年代,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至1980年被定為經濟特區,一直發展到今天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以及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昔日的鵬城,當真“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如果你想感受超一線城市的魅力,可以來深圳感受這樣的氛圍,與“北上廣”并列快節奏讓你不自覺地想要加快步伐;如果你喜歡國際大都市的風采,可以深圳看高樓大廈與,到大芬油畫村感受藝術,到民宿村瀏覽錦繡中華;如果你喜歡美食,深圳既有傳承上千年的沙井蠔,更聚集了全球美食于一身……本書作者,用一張張走心的插畫,描繪了深圳過去與現代;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記錄了“時代深圳”的城市文化;讓這一冊滿懷溫度的繪本作為旅行導讀,帶你深度了解深圳的城市情懷,在吃喝玩樂中體會這座城市的趣味,了解更多“深圳故事”。《深圳城事繪》,是青島小哥馬達打造了“手繪中國”這個項目又一力作,它是旅游手冊,也是城市簡史,它輕松快樂地展現著一座城市的曼妙,訴說著一座城的文化與歷史。
馬達 ·地域文化 ·5萬字
《墨子》就是記載墨翟言論和墨家學派思想資料的總集,全書倡導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等主張,基本反映了廣大勞動階層的呼聲。《墨子》一書思想內容非常豐富,其中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哲學思想、邏輯思想和軍事思想都比較突出,尤其是它的邏輯思想,堪稱先秦邏輯思想史的奠基作。書中的許多思想與觀點在當今社會仍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去借鑒與學習。《墨子全鑒》典藏版是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次加以精校、精注、精解。《墨子全鑒(典藏誦讀版)》為《墨子全鑒》的典藏誦讀版,在典藏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并附贈配樂誦讀音頻,以使讀者全方位感受這部傳世名作。
(戰國)墨子 ·中國文化 ·16.7萬字
日本經濟失去20年實為創新20年,他們正在為未來投資。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深陷泥潭”,相反日本經濟運行總體還比較平穩,經濟社會發展都進入到有序運行的軌道,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精細化的程度。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日本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制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此外,完善便捷、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城鄉、區域發展方面比較均衡的狀態,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較高的國民素質,這些都是“日本的底力”。本書主要講述日本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日本企業的創新,不是政府逼出來的,而是為了生存和發展,自己尋覓和創造的。這種自主創新的能力,源自它的技術儲存和研發能力,也源自一家企業對于人類未來的全新思考。我們看日本企業,不應戴著有色眼鏡,不應搞抬杠意識,必須看到它的自我創新和自愈能力,看到日本的底力。日本并非樣樣都好,新產業也在被我們追趕和超越,但是日本的一些經驗和教訓,不是我們應該排斥的,而是應該積極學習和研究的。學習它的危機意識和持續不斷的自我創新能力,并且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日本新產業的創造與發展中,尋找到屬于我們的機會與新思維。
徐靜波 ·各國文化 ·22.6萬字
這是日本兩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書,因為滲透了兩位首相對中國的情感和友誼,更因為作者旅日20年對“日本真相”的認知和發現。作者以一種新聞人特有的視角與感覺,用極其細膩而平實的語言,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日本,講述了從首相到普通日本民眾的生活、夢想以及他們的煩惱。書中所涉獵的不僅有關日本的政治與經濟,更多的筆墨是介紹了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日本社會與日本人的真情實感。你會從這本書中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日本,也會找到中華文化曾經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
徐靜波 ·各國文化 ·18.1萬字
1814年,威廉·亞歷山大精選了50幅畫作,輔以精彩的文字說明,在倫敦出版。作為海外中國服飾的開山扛鼎之作,本書較為真實、完整的還原了乾隆時代中國的世態風情,現以中、英文對照精裝套書推出,精選50幅珍貴畫作,這些精美的彩色版畫描繪了皇帝、官員、士兵、仕女、書商、伶人、小販……向我們展示了歐洲人眼中那個久遠而又多姿多彩的乾隆盛世。
(英)威廉·亞歷山大 ·中國文化 ·1.6萬字
《山海經》中國古代的一部奇書,作者及成書時間無考。全書記載了五百余座名山的名稱、地理位置,三百余條河道的名稱、河流發源地及流向,四十多個方國的名稱及遠方異民的民情風俗,一百多個歷史神話人物,一百余種藥用動植物,四百余種神怪異獸,并保存了大量的遠古神話傳說。不僅是一部講述山川河流的地理書,更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上古百科全書。《山海經》以它那集大成于一身的氣質,恢弘豐富的內容,生動形象的圖畫,注定其吸引的不僅僅是學者,更有無數的普通的讀者。“古之為書,有圖有說”,文字與圖畫的結合,使得《山海經》更加直觀生動,更易為當今的讀者所接受和喜愛。
劉歆 ·中國文化 ·14.7萬字
《后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后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后進行排列的。
(南朝宋)范曄 ·中國文化 ·18萬字
本書在系統研究已有同類書籍的基礎上,創新編寫思路,緊跟數字化時代需要,吸收最新閱讀教育研究成果,從本體論、方法論、實踐論層面構建了文化篇、方法篇、實踐篇三個篇章,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力圖詮釋讀書之道、讀書之法、讀書之行。在文化篇,選取了季羨林的《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周國平的《讀賢哲的書,走自己的路》、曹文軒的《讀書是人類修煉的重要途徑》等經典作品,從文化的視角上闡釋了讀書的意義與價值;在方法篇,介紹了朱熹的“六要”讀書法、胡適的“精博”讀書法、歌德的“研習實踐”讀書法等,從方法層面介紹了中外名家獨特、高效的閱讀方法,以期給讀者提供閱讀指導;在實踐篇,分享了老舍的《〈紅樓夢〉并不是夢》、臧克家的《從說起》、果戈理的《死魂靈》等優秀書評隨筆,講述了讀書體驗與收獲,讓讀者有更加直觀的閱讀體驗。從編排體例上看,每個篇章前均撰寫了導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該書既可作為大眾文化類書籍,也可以作為閱讀教學培訓參考用書,具有較大的公益價值和市場價值。
陳昊 張怡主編 ·文化評述 ·11.1萬字
《鬼谷子》以縱橫捭闔為主,不僅有理論,有旨歸,更重術用。今《鬼谷子》漸為世人所重視。一些學者或從軍事、或從外交謀略、或從媒體傳播等角度論述此書。本書則參以易學來解譯《鬼谷子》之術用,開啟《鬼谷子》研究的另一個方向。其擺脫文字章句訓詁之執著,重在義理之發揮及印證,以《鬼谷子》,佐以《孫子兵法》,參以《易經》陰陽生克,不僅可作為個人奮斗之良師益友,甚至可用來謀國論政。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1.3萬字
中華門神文化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沈泓歷時20多年,鑄就皇皇10卷“非遺-中國年畫經典”系列叢書,該書是中國年畫領域的經典之作,以搶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大意義,也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圖書。
沈泓編著 ·中國文化 ·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