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家傳課讀》是戴氏對《金匱要略》《溫病條辨》《臨證指南醫案》三書內容和方劑進行歌括式再加工而成,目的是便于初學者誦讀記憶和應用,“因簡而易熟”。卷一為《金匱湯頭歌》,卷二為《溫病條辨湯頭歌》,卷三、四為《臨證指南方歌》。
儲全根 劉德勝 ·綜合 ·13.3萬字
本書的主要寫作宗旨是建立中國正常成人心電圖數據庫,并提出中國成年人心電圖正常值,為制訂我國健康成人心電圖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圖文并茂,數字精準,文字簡練。作者郭繼鴻教授是我社的老作者,合作多年,而且在心電學界享有盛名。
郭繼鴻 ·綜合 ·4.4萬字
全書共8部分:導言;1.基本概念與原理;2.工作任務描述;3.如何確定培訓需求;4.勝任崗位的全科醫療團隊培訓模式研究;5.勝任崗位要素培訓;6.全科醫療團隊培訓的實施;7.全科醫療服務團隊培訓效果評價;8.鄉鎮衛生院勝任崗位培訓與評價計算機系統設計構想。
席彪 ·綜合 ·18.2萬字
國家衛生計生委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每年培訓衛生健康系統內干部萬余名,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中心編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指導手冊》作為培訓教材,內容包括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概論、簽約服務政策法規及相關制度、簽約服務的宣傳與推動、簽約服務內容、流程、質量與安全管理、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家庭醫生培訓等相關內容,旨在宣傳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簽約服務實施,對于基層開展簽約服務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國家衛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 ·綜合 ·19.6萬字
方論,是指對中醫方劑的名稱、藥物配伍、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其加減化裁等所作的中醫理論論述。是歷代名醫智慧的結晶,是中醫方劑學的精華所在。連建偉教授悉心研究中醫方劑學已四十余年。本書編入歷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方劑共178首,精選歷代醫文并茂又確能指導當今臨床實踐的方論共356則。且于每方名醫方論之后又有連氏方論,系作者通讀各家方論之后,結合自己的治學及臨證體會撰著而成,力求以簡明、實用為原則??晒V大中醫藥工作者、中醫藥院校師生、中醫愛好者學習參考研究之用。
連建偉 沈淑華 ·綜合 ·14.2萬字
本書首先介紹大型人群隊列調查的產生背景、開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隨之著重介紹研究變量的測量方法,具體從傳統的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器械檢查、標本采集和處理到新興的各種組學及宏觀環境測量。針對不同的指標測量需求,梳理總結迄今各種測量方法的種類及優缺點,進而提出參考性建議供讀者參考。最后,選擇兩個對中國人群影響較大的病種(腦卒中和胃癌)作為實例,具體逐一運用本書所介紹的各種變量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以期為讀者使用本書提供直觀易懂的實用范例。
李立明 ·綜合 ·18萬字
本書由常見疾病發作篇、突然意外篇、戶內生活篇、戶外活動篇、自然災害篇五個篇章組成,包括60種急救事件,如意識喪失、休克、火海逃生、電梯失靈、毒蛇咬傷等常見急救事件。全書內容豐富、專業,語言通俗易懂,涵蓋了自救、互救、他救三個層面。
石澤亞 ·綜合 ·8萬字
本書通過病理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詳細介紹移植腎病理學的基本概念、各種并發癥的病理學特點及病理學診斷要點。同時介紹移植腎活檢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術,收集整理了移植腎活檢病理學診斷的國際診斷標準。本書主要讀者對象為病理醫師、臨床腎移植醫師、進修醫師以及從事腎臟移植學和病理學研究的研究生等。
張小東 ·綜合 ·13.2萬字
本書從一般思維原理出發,過渡到中醫特色思維與方法技巧;思維方法技巧滲透至中醫臨床整個過程與細節,每個細節環節均附有相應的臨床應用案例,全面、生動、具體、實用。相當部分案例是作者從事臨床而行之有效的經驗與體會。本書對中醫院校師生、廣大中醫臨床醫師、高校教學與科研人員有指導意義。
趙智強 ·綜合 ·17.6萬字
孔子在養生上有大量獨特、科學的建樹。以論語中的短句為小標題,對論語中與有關養生的原文進行闡述引申,提出孔子的養生思想及適用于當今健康理念。近年,孔子在養生學上的真知灼見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研究的證實。本書從論語入手,從身心兩方面規劃了適合中國人自己的中醫養生策略,語言通俗易懂,適應了當前的大眾需求。
張世筠 ·綜合 ·17.1萬字
作者結合自己在中美兩國行醫的經驗和體會,分別從美國的醫療模式、醫生培養、疾病預防保健、篩查,就醫過程直至臨終醫學階段,向讀者詳細地介紹美國醫療的方方面面,并著重介紹美國醫生的培訓體系以及美國醫生行醫的循證思維方法,希望能對中國目前住院醫師的規培和推廣中國的循證醫學有所幫助,對中國的基層醫生在實踐循證醫學和患者教育方面提供參考。此外也希望書中的不少內容對中國的普通民眾在醫學知識的普及方面會有所裨益。
林艷豐 陳雄鷹 謝黨賜 ·綜合 ·17.6萬字
本書系統整理了國家第三批名老中醫、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李德新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力求反映在個人擅長病種方面的辨證治療思路,即突出專科特色,不求大求全,體現臨床實際情況。本書理論介紹注重創新性,經驗整理注重實用性,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書共分四個部分:學術精華部分闡述李老的學術思想,通過對李老臨證經驗的總結,最大限度凝煉李老的學術思想精華;專病論治部分系統總結李老對于疾病的證治規律的認識,并精輯典型醫案,加以評述;臨證雜談部分通過對李老平素臨證點滴及雜病診治的介紹,反映李老的學術特點、用藥特點;醫家小傳部分主要介紹李老從醫經歷及學術貢獻。
于睿 ·綜合 ·19.1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主線,對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古代、近代、現代醫學教育進行了簡要的回顧和總結。內容以突出重點為特點,即,論述雖然尊重時間脈絡,但又不拘泥于簡單的時間線條,而是以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環境或職業中的大事、要事為落腳點展開論述,同時注意內容的聯貫性和延續性。通過介紹國際環境對我國醫學教育的影響,以及我國順應國際需求開展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同時也介紹我國醫學教育的幾次大的醫學教育改革,以及改革對整個醫學教育事業的影響;目前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困惑,以及國家面對問題對醫學教育提出的最新發展思路與意見。
黃睿彥 ·綜合 ·17.5萬字
本書為32開本,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比較全面的介紹了腦血管病相關知識,本書編者均為臨床一線的神經內科醫生,會使該書更貼近臨床腦血管病相關的科普知識。血管病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具有死亡率高、殘疾率高、復發率高等特點;而對于腦血管病的防治是一項涉及到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在這中間宣傳和普及與腦血管病相關的科普知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比較全面的介紹了腦血管病相關知識,編者均為臨床一線的神經內科醫生,會使該書更貼近臨床,更好的為腦血管病的防治做出應有的貢獻。
畢齊 ·綜合 ·16.8萬字
本書共分四篇,14章。其中,第1-2章概述了"互聯網+醫療"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和政策環境等相關內容;第3章介紹了智慧醫療的關鍵技術;第4-7章介紹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四類新興技術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典型應用和問題分析;第8-9章介紹了信息標準和信息安全建設要求及現狀;第10-12章從醫療服務、衛生管理和居民服務三個角度,對19個典型的智慧醫療應用場景進行了分析;第13章介紹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四類新興技術的發展趨勢;第14章介紹了醫療服務模式的發展趨勢和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健康醫學模式構建等內容。本書可為我國"互聯網+醫療"建設規劃制定者和項目實施者提供參考借鑒。
孟群 ·綜合 ·16.9萬字
本書描述神經組織超微結構和超微病理特點,重點介紹電子顯微鏡檢查在腦腫瘤診斷、分類中的作用。本書是作者從積累30多年經過確診的神經系統腫瘤標本拍攝的7萬多張電鏡圖片中精選出的部分珍貴照片,提供給讀者作為工具書使用。本書超微病理圖文并茂,實用、方便適合不同層次專業人員閱讀,特別適用于在電鏡觀察工作時快速查閱。
孫異臨 ·綜合 ·17.5萬字
本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圖譜性專著,編者參考國內外最新文獻,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編寫而成。全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斷指再植總論,分別介紹斷指再植的發展歷史,手部應用解剖,常用設備與材料,常用藥物,斷指再植術前處理,手術麻醉的選擇,常規再植手術方法,斷指再植術后治療和管理,斷指再植術后功能康復方法和意義等;第二部分著重介紹14種特殊類型斷指再植概念、病例介紹、手術要點、注意事項等。力爭做到系統性與專題性相結合,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實例照片與文字描述相結合特點。
林澗 鄭和平 徐永清 ·綜合 ·12.8萬字
在糖尿病綜合管理模式中健康新7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以教育管理為核心,獲得科學的糖尿病防控知識,制訂自身切實可行的糖尿病防治計劃;二以飲食控制為基礎,做到定時定量,低脂低鹽、少食多餐;三以合理運動為手段,控制高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四以病情監測為保障,做到隨時了解自身病情變化,控制病情;五以藥物治療為武器,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六以心理疏導調整自我,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七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積極預防并發癥。
向紅丁 李景仁 ·綜合 ·8.2萬字
近代西方醫學來華已有兩百多年。本書以第一個百年(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相關的人與事為論述對象,并利用第一手史料,如來華西醫及學習西醫的中國人的書信、檔案和報告作為論述的主要基礎,其中不乏前人論述未及、不盡正確,甚或有誤的內容。本書含十篇文章,大致按照內容或人物年代先后排序,主要是基督教傳教醫生的活動。關注中國人對西方醫學的反應,記載十九世紀學習西醫的中國人,如中國第一位留學英國的醫學博士黃寬、上海第一位中國人西醫黃春甫,以及一些學徒出身的中國西醫的生平行止,討論他們習醫的經過、學成后的生涯,和面臨的文化適應等各種難題;同時,留意中國人對西方醫學的態度與行為,試圖從施與受雙方互動的視角,觀照西醫來華過程中人與事交織而成的各種現象與意涵。
蘇精 ·綜合 ·18萬字
1.“前言”部分描述了撰寫本書的目的和作用;2.第一章概述介紹實習意義和價值、目的、如何使用本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區組織項目在社區組織開展干預、關懷和管理等方面的優秀實踐和經驗總結,這些經驗來自與承擔管理任務和開展具體活動的社會組織管理和實施機構。本書是通過前期框架設計,后在30家管理機構和800多家實施機構的投稿中,精選出的稿件,通過專家和撰寫人員反復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匯編,書中所呈現的案例都是經過了實踐檢驗,切實可行,具備可操作性,內容形象生動,可以為今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和社會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鑒。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 ·綜合 ·1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