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主要內容包括: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癥狀性椎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置入術、鎖骨下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無名動脈及頸總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介入診療技術、慢性閉塞性病變、國際研究解讀、國內研究現狀。傳遞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研究前沿信息,解讀最新國際國內科研成果,推廣介入診療指南。詳細講解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最新技術發展,規范臨床診療流程。
繆中榮 ·藥學 ·16萬字
本書全面綜述了國內外藥物警戒的基本概況,并根據有關法律和政策介紹了國內藥物上市前后的風險管理制度、研究方法和文獻規范,系統介紹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如何開展藥物警戒工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如何開展藥物警戒監管工作,以及監管部門、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媒體、公眾等之間如何進行藥物安全風險溝通、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等,最后分類列舉了各種藥物風險的現實案例。本書可作為廣大醫學、藥學專業師生,醫藥從業人士的教材和參考資料,在填補學科空白方面有一定的價值。
宿凌 主編 ·藥學 ·15.2萬字
本書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基本概念和管理出發,圍繞臨床合理應用、不良反應防治、藥物特性介紹以及在疼痛治療中的應用原則進行了詳細闡述,是一本集合臨床管理和合理用藥為一體的專業書籍。本書可用于醫務管理工作者、臨床醫生、藥師和護理人員在管理和使用麻醉和精神藥品過程中查閱,將進一步提高對醫療機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促進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合理應用與規范化管理。
闞全程 ·藥學 ·17.9萬字
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評價并正確實施,遴選適宜藥品,隨著疾病治療的進展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監測與杜絕用藥錯誤;監測與防范藥品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等。
李智平 翟曉文主編 ·藥學 ·10.9萬字
本書以中藥有效成分主要類型為分章依據,重點介紹300例常用中藥(以及少量復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及的工藝流程,對同種化學成分的不同提取方法也適當收入,并對重要的工藝流程進行原理闡釋、參數選擇分析以及工藝要點論述,以供廣大中藥化學相關專業高校師生以及從事中藥研發與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選用。正文后設有附錄及索引2個部分,附錄中收錄各種常用中藥所含成分類型及主要有效成分的基本理化常數,索引設立藥名索引及有效成分名稱索引,以方便讀者查閱選用。本書信息量大,實用價值高,涵蓋了經典研究成果、文獻中的新方法以及作者本人的科研成果,使本書更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關楓 ·藥學 ·14.2萬字
全書計六卷,卷一總論藥性及制方之義;卷二至卷六按草、木、果、菜等部,分論各藥。本書主張重新認識《神農本草經》中所提出的三品藥物,對以人治人提出異議,對藥物品種使用、治法等多所發明。本書是中醫院校師生及臨床中醫所必備的參考書。
(明)皇甫嵩 皇甫相 ·藥學 ·18.5萬字
《本草輯要》為清·林玉友輯。全書六卷,首論藥性總義,按《本草綱》分為32部,收載藥物選擇臨床常用藥物:對其種。每種藥物,對其性昧、歸經、功效、主治、制法、禁忌等,均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本次整理以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藏道光十一年(1831)一寸耕堂刻本為底本。
(清)林玉友 ·藥學 ·13.7萬字
依據不同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藥學監護措施,明確藥學監護重點。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評價并正確實施,遴選適宜藥品,隨著疾病治療的進展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監測與杜絕用藥錯誤;監測與防范藥品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等。
張峻 張畢奎 ·藥學 ·9.2萬字
本書共分8章,內容包括內分泌與代謝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特點、診斷依據及標準,制定合理有效治療方案的考慮因素及用藥原則,各常用治療藥物的作用特點、用法,各疾病常用藥物的處方劑量及臨床用藥注意事項等。本書以簡潔明了、大信息量的方式系統化地介紹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的臨床用藥策略,可供我國廣大臨床醫師、藥師、醫學生及醫學科研人員閱讀,參考和學習使用。
于湛等主編 ·藥學 ·16.8萬字
《生藥學與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實驗操作基礎”,包括實驗基本要求、實驗基本操作與技術,其中實驗基本操作與技術概述了生藥的基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以及天然藥物常用提取、分離方法等。第二部分為“藥用植物學的基礎知識”,簡要介紹植物的細胞、組織、器官,以及植物分類系統與分門別類。第三部分為“驗證性實驗”,共設有二十個實驗,實驗內容緊扣理論教學,通過讓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組織、器官的結構與特點,深入學習代表性重點生藥的鑒別以及天然藥物中各類化學成分的理化鑒定。第四部分為“綜合性實驗”,共設有十二個實驗,涉及生藥鑒別以及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化合物鑒定和含量測定等內容,每個實驗后附有一些較為靈活的思考題,啟發思考,拓展思維。附錄部分列舉了重要生藥的高清鑒別照片,供學生自學、課前預習或課后拓展使用。《生藥學與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可供醫藥院校藥學、臨床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中藥學及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實驗課教學使用,也可供從事藥學工作各類專業人員及醫藥工作愛好者參考使用。
陳立娜 何立巍主編 ·藥學 ·17.5萬字
本書旨在讓讀者快速、全面地認識中成藥,正確使用中成藥,是一部男女老幼都適用,整個家庭都受益的中成藥使用指南。介紹的常見病涵蓋內科、皮膚科、五官科、婦科、男科、兒科、日常雜癥7大類別,50余種,講解了家中必備、適用面廣、經典可靠的中成藥及其對應癥狀和使用方法,還介紹了中成藥的挑選指南、存放方法、服用禁忌等注意事項。另外,作者還根據對古籍的搜索整理和臨床實踐經驗,將穴位外敷法與內服結合起來,為讀者提供了內外兼治的療法。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學會小病自治、慢性病調養、大病預判的有效方法,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肖建喜 ·藥學 ·11.4萬字
本書系統闡述腫瘤科主要疾病相關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等基本概念,以多發病和常見病為主,注重適用性、簡明、實用性;同時注重將人文素質培養方面相關內容融入書中、兼顧助理執業醫師考試的相關知識點等。
肖海鵬 ·藥學 ·12.7萬字
內容主要突出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物治療話動時常易碰到的相關問題,建立與運用臨床和藥物治療的臨床藥學思維,突出臨床藥物治療、藥物屬性與藥物治療評價、臨床癥狀與藥物治療、藥學監護重點和安全用藥教育要點等。
謝娟 萬自芬 ·藥學 ·14.6萬字
本書將比較系統的闡述藥物基因組學以及其在臨床個體化治療方面的應用,包括藥物基因組學的概念、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方法、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技術、藥物基因學與個體化治療中的種族差異、藥物基因組學在臨床個體化治療方面的應用(包括靶向抗腫瘤藥物、抗腫瘤化療藥物、心血管疾病藥物、抗凝藥物、降脂藥物、降糖藥物、消化道疾病藥物、抗神經精神病藥物、鎮痛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病原微生物藥物個體化治療等)等。由于藥物治療種族差異的存在,因此在本書中著重強調了中國人群的多態頻率及研究成果,并對實際臨床用藥決策提供參考。
陽國平 郭成賢 ·藥學 ·15.1萬字
《制藥生產實習指導——藥物制劑》共分為八章,分別從廠區和車間概述(第一章)、無菌制劑和液體制劑車間(第二、三、四、五章)、口服固體制劑車間(第六、七章)、中藥前處理車間和固體制劑包裝車間(第八章)四個方面進行介紹,按照實習過程,從廠區到車間、到工段,再到崗位,分別闡述了每個區域對應的要求、設備、控制點等基本知識及要點,使學生了解制劑企業廠區、車間布局和生產質量管理,了解制劑設備的組成及構造,熟悉制劑設備的使用范圍及單元操作流程等內容。緒論簡述制藥生產實習的意義、目標、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本書為學生提供直觀、貼切的專業視角,并作為參與制藥生產實習的第一手參考資料?!吨扑幧a實習指導——藥物制劑》可作為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專業實習指導用書,也可作為藥學相關技術人員培訓與參考用書。
何志成主編 ·藥學 ·12.8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了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流行病學及耐藥機制、實驗室檢測方法及早期診斷、不同部位感染的治療、常用抗菌藥物及給藥方案、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等內容。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王明貴教授擔綱本書主編,會同國內該領域權威專家組成編寫團隊,在編寫時參閱國內外相關治療指南及專家共識,力爭為規范臨床常見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診療提供重要參考。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藥學 ·7.4萬字
本書擬從1.基因多態性與個體化用藥;2.特殊人群用藥;3.說明書外用藥;4.藥品不良反應;5.藥物相互作用;6.多重用藥等方面,選擇具有北京協和醫院特色的經典藥物治療案例30例左右,針對每一案例分別從醫學、藥學的角度深入分析合理用藥的要素,并附專家點評,突出臨床用藥策略與藝術。
張抒揚 梅丹 ·藥學 ·13.9萬字
本套叢書由馬雙成總主編,中國藥學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組織編寫。編者根據實用性篩選29種名貴中藥材,以冬蟲夏草為例介紹。冬蟲夏草是一味名貴中藥材,由于它神秘的來源、特殊的功效和昂貴的價格而備受社會關注。為此,編寫《探秘冬蟲夏草》科普圖書,本書由權威專家編寫,從“源”“品”“用”三方面,即“冬蟲夏草之源”“冬蟲夏草之品”“冬蟲夏草之用”全方位地介紹冬蟲夏草這一傳統中藥的歷史淵源、質量保障、合理使用等知識。書中配有大量由主編親自拍攝獲取的圖片及視頻(二維碼形式),本書可供基層醫務人員閱讀,在臨床用藥和醫療保健服務中可作為基礎的技術支持,在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時也可作為基礎的科普藍本。
王淑紅 康帥主編 ·藥學 ·6萬字
該指南包含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膽胰腫瘤、胃腸間質瘤和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等消化系統主要瘤種,詳細介紹了診斷及治療原則,同時增加最新的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及相關不良反應。內容力求精簡、實用。本書旨在規范臨床醫生合理用藥,同時用于開展相關方面的臨床醫師培訓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 ·藥學 ·12萬字
《中藥多糖提取分離鑒定技術及應用》共分為10章,第1~4章概述多糖在提取、分離、純化、鑒定等方面的通用方法與技術,第5~10章分別敘述黃芪多糖、甘草多糖、刺五加多糖、糖槭多糖、蒲公英多糖及樺褐孔菌多糖6種中藥多糖的提取、分離、鑒定技術及其活性測試實驗。本書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分專題形式撰寫,不僅有詳細的實驗方法,還有縝密的結果分析與討論,更具系統性和邏輯性。區別于其他多糖著作以藥理活性為主,本書更側重提取、分離、純化、鑒定等實驗技術,在撰寫上更加詳實具體,可操作性強。《中藥多糖提取分離鑒定技術及應用》對從事多糖研究或對中藥多糖有濃厚興趣的教學、科研、臨床工作者,對新藥研究及保健食品開發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張宇 ·藥學 ·1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