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60余個中醫病證名為綱,選取張耀卿診治的住院病歷、外院會診病例和門診病例,住院及會診病例的療效忠實于原病史記錄,門診病人的療效觀察借助于隨訪結果;部分中西藥同用的病例注明西藥的名稱、劑量和療程,未加注明者均為單獨中草藥治療的病例。每則病例均有按語(為整理者所加),標有“自按”的病例系依據張耀卿整理而充實者。書后附有張耀卿醫論七則。
張耀卿 張景仙 蔣見復 ·中醫 ·9.2萬字
糖尿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病,“三分治病七分調養”,家庭食療、用藥與調養對于疾病的康復尤為重要。本書編者為糖尿病臨床專科醫師、護士和營養師,從糖尿病患者家庭康復的重點知識介紹出發,講解了糖尿病的科學飲食、家庭用藥及合理調養的方法。書中的方法和食材就在我們身邊,來源廣泛,便于采集;家庭調養的方法簡便有效,便于家庭操作。本書適合糖尿病患者和家屬閱讀參考。
倪青 錢秋海 高毅主編 ·中醫 ·9.4萬字
《濟眾新編》為朝鮮李朝正祖時期的內局首醫康命吉編纂。該書歷時約三十年,于正祖二十三年(1799)成書。作者以許俊《東醫寶鑒》為藍本,輯錄多種醫著中有關病證的脈因證治和處方,同時又采掇朝鮮內醫院常用藥方,共編為五冊,厘為八卷。
(清)沈志裕 ·中醫 ·3.6萬字
此稿為原《北京針灸名家叢書》中新增加的一本,為葉心清先生之子葉成鴣的夫人韓碧英主任醫師提供。本書分四章介紹葉心清教授的從醫經歷、針穴、中藥研究以及臨證醫案。其中醫家小傳介紹葉心清教授的從醫之路;談針論穴介紹葉心清教授的金針術、針刺補瀉法以及對特定穴的認識;方藥研究主要介紹葉心清教授對中藥功效主治的研究以及解放前后經常使用的一些驗方、秘方;臨癥醫案收集整理葉心清教授針灸和中藥治療的臨床驗案,具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王凡 季杰編著 ·中醫 ·8.1萬字
名老中醫脈案處方,最為珍貴。本書作者自2012年8月成為國醫大師孫光榮學術經驗傳承人以來,伺診孫老左右,留存、記錄并總結了孫老大量的處方心得。孫老因病處方、辨證施藥,如調兵遣將,其脈案真跡,妙趣不可盡言。凡處方之中,扶正、祛邪、輔助用藥,皆以三味中藥鼎足成型,形成三聯藥組,又稱三聯藥對、角藥、對藥。處方列陣,君臣佐使分明、補引糾和俱全,同道之師友,若能嫻熟于心,臨證之時胸有成竹,真能起死回生也!作者不忍獨享,特輯錄成冊,以供同道研習。
曹柏龍 楊建宇 ·中醫 ·10.7萬字
本書作者為國醫大師洪廣祥親傳弟子,國醫大師洪廣祥傳承工作室成員,一直立足于中醫臨床與教學一線,對中醫臨床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與中醫內科學教學工作有切身體驗。傳統的中醫內科學教學方式與教材培養出來的中醫臨床專業學生往往臨床辨證思維能力較弱,需要經過長期的臨床摸索才能逐漸掌握。而案例教學則充分吸收高等教育和傳統師承教育的精髓,突出中醫人才早臨床、勤臨床、理論結合實際的培養方式。本書精心挑選肺系病常見病、多發病案例,以作者臨床真實案例及國醫大師洪廣祥教授典型案例為主體,彰顯了國醫大師洪廣祥治療肺系病學術思想;精心編排案例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從基礎知識導入到真實案例情境,達到了理論結合實踐的目的;精心設計思考問題,難度由淺入深,著重培養學生臨床辨證思維能力。本書基于國醫大師洪廣祥教授學術思想指導,強調臨床辨證思維能力的培養,編排11個章節,61份典型案例,病種全面、治法嚴謹、圖文并茂,是不可多得的肺系病中醫診療與案例教學參考讀物,相信會對中醫臨床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臨床辨證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對中醫案例教學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蘭智慧 劉良徛主編 ·中醫 ·10.3萬字
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將中醫藥的理念、技術和方法應用于居家社區醫養結合全過程,并依據SPO理論模型建立評估框架,圍繞基本醫養結合、中醫健康教育、中醫藥健康管理、中醫診療、中醫康復護理等內容,對服務結構、服務過程和服務結果進行科學、客觀評估,探尋服務結構、服務過程對服務結果的影響,進而提出優化策略,提升居家社區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績效。科學、有效的進行居家社區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績效評估,對于提升居家社區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司建平 王先菊 ·中醫 ·8萬字
《內經提要》系清末醫家王鴻驥所編《利溥集》之一種,成書于清宣統元年(1909)。王鴻驥,字翔鶴,四川遂寧人。全書共四卷,其中《素問提要》三卷,《靈樞提要》一卷。其內容為王氏摘錄《素問》《靈樞》之精粹,所選經文均一一標明篇章出處,并酌加簡要批注,便于初學者檢閱誦記,由約而博,藉以登堂入室。本次整理以清宣統二年庚戌(1910)成都閑存齋藏板刊本為底本。
(清)王鴻驥 ·中醫 ·8.8萬字
本書選擇的病種都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匯集了生活中常見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其他疾病常用的“一罐一拔”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分為“小案例”“小妙招”和“小提示”三個板塊開展,覆蓋面廣,實用性強。
王富春 劉曉娜 ·中醫 ·8.8萬字
本書系萊陽復健醫院創始人柳少逸先生在總結歷代醫家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承揚扁鵲復健技術,結合家傳“柳氏廣義派”的推拿手法,針對現代醫學難愈之癥——小兒腦癱的中醫康復療法講座內容的整理。全書內容圍繞小兒腦癱,采用中藥、針灸、推拿、傳統按摩、導引、食療、情志療法等綜合方法,使病殘者的身體、心理、就業及社會活動獲得恢復,從而減輕患者家庭及社會的負擔,還原社會角色的一種獨具中醫特色的醫學模式,發揮中醫康復保健技術的長處,以達愈疾之功。作者簡介:柳少逸,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研究會理事、山東中醫藥學會民間療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中青年中醫讀書會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煙臺市中醫藥學會理事、萊陽市中醫藥研究協會理事長。先后在棲霞縣人民醫院、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臨床經驗豐富,尤擅長治療心腦病、腫瘤、糖尿病、腎病、泌尿系結石、婦科囊腫及肌瘤、腦外傷后遺癥、風濕類風濕、周圍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兒舞蹈病及小兒腦積水等疑難頑癥;又熟諳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精研藥物外治法,熔內治外治于一爐。
柳少逸 ·中醫 ·8.8萬字
敦煌醫學既是“敦煌學”研究的一個分支,也是中醫學的重要研究領域,許多內容是對傳統中醫學的有力的補充,特色鮮明。20世紀初期,隨著國際顯學——“敦煌學”研究的興起,敦煌醫學逐漸被中醫學界乃至史學界和文化界所關注。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化學信息學、生物信息學對揭示中醫藥作用機制、物質基礎研究及其產品研發具有廣闊前景。本書的出版將對敦煌醫學內科方藥的化學生物信息學研究以及推廣臨床防治疾病的作用機制、物質基礎研究及其產品研發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內容包括:敦煌醫學簡介、敦煌醫學內科方藥中醫理論分析、代表方藥(含藏醫方)的生物信息學/網絡藥理學分析、代表方藥的多靶點分子對接、化學信息學研究。尚未見相同選題著作出版。
段曉東等編著 ·中醫 ·8萬字
本書為我社《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叢書》的其中一個分冊,作者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已圓滿完成了“讀經典、勤臨床、跟名師”的全部任務要求。作為國家區域肺病中心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肺病專科負責人,四川省名中醫,四川省及成都市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個人的四川省名中醫工作室和天府名醫工作室在建,帶領團隊充分發展中醫藥特色優勢。主要內容為作者作為“全國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的研修心得和感悟,讀經典與臨證感悟相結合,將中醫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結合個人臨證經驗針對部分疑難病如肺纖維化提出個人的中醫理論見解;勤臨床不斷總結對于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等的典型醫案;跟名師不斷總結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的寶貴臨床經驗,薪火相傳。該書籍的出版將有助于從事中醫藥工作者學習臨證,更有利于師帶徒指導中醫醫生、研究生及規培醫生如何從中醫理論學習結合實踐,將中醫經典與臨床經驗相結合,授人以漁,提高中醫臨證及辨治水平。
陳云鳳主編 ·中醫 ·10.1萬字
本書是浙江省級名中醫朱煉之主任中醫師臨床經驗的真實寫照,主要反映了他在中醫基礎理論結合臨床的個人體驗、中醫臨證醫案等方面的深厚造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較高的實用價值。對各層次的中醫師與中醫愛好者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對類似病患者有指點迷津的指導意義。此書出版也將對中醫脾胃病的預防及治療會有很大的啟迪。
朱煉之 錢菁 ·中醫 ·8.6萬字
《岐黃探微陳治恒傷寒論十講》為陳治恒教授講授的關于《傷寒論》六經與氣化關系的講稿和臨床實踐中的體會。全書共分十講,先從歷史沿革上對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做一番講解,然后從整體上論述臟腑、經絡、氣化的關系,并將五運六氣學說引入六經中,最后,每一講具體論述各經從經絡走向到標本中氣學說的理解。《岐黃探微陳治恒傷寒論十講》不僅厘清了傷寒學中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重要的是對六經所代表的經絡臟腑、氣化及有關理論結合病理進行了詳細的講授。歷來學習研究《傷寒論》的方法很多,認識也是各有所得,尤其是對“氣化學說”,不少人持非議的態度,而《岐黃探微陳治恒傷寒論十講》則是川派傷寒專家對這一問題的詳盡解答。
陳治恒 馬宇 ·中醫 ·8.7萬字
中醫學蘊含著豐富的預防醫學、健康管理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獨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歷經長期的實踐,逐步形成了中醫健康管理的理論體系和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技術方法。中醫學作為一種自然哲學模式的醫學體系而出現,它蘊蓄著豐富的醫學美學觀念。這些樸素的醫學美學觀念,是由于長期以來醫家和病家的審美理想與中醫實踐和中醫理論相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本書深入挖掘樂在其中的理論內涵。
武峻艷 ·中醫 ·11.2萬字
本書系常見病癥古代名家醫案選評叢書之一。本書以哮喘為綱,先對哮喘作簡要概述,繼將名家醫案分類歸納,并注明出處,末加"評議"。評議內容客觀準確,且融以作者的心得體會和臨床經驗,著力闡發辨證施治要點,辨異同,明常變,有分析,有歸納,使人一目了然,從中得到啟發。本書體例新穎、內容豐富、評議精當、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利于提高診療能力和學術水平。
王英 ·中醫 ·8.7萬字
超簡單取穴不出錯!專家視頻、看圖取穴、主治功效、經絡保養……無論是零基礎的初學者,還是中醫養生愛好者皆適用!
劉乃剛 胡波主編 ·中醫 ·4.4萬字
本草中藥,春華秋實,汲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幾千年來,中藥本草為護佑華夏子民身體安康,免受病痛之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專家老中醫施,選擇和整理了近50種大家非常熟悉的中草藥,比如人參、黃芪、當歸、天麻、蟲草等,和大家分享他在40多年行醫實踐中看病用藥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心得體會和一些真實的案例,帶領大家了解中醫,走進本草……
施仁潮 ·中醫 ·6.1萬字
本書是根據宋兆友教授五十五年的臨床經驗,由其學生和團隊共同整理而編著的一本皮膚病專著。全書共分三篇:第一篇,常用治療技術(共7章,89項);第二篇,最新研究報告(共5章,174項);第三篇,證治專題講座(共12章)。本書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中西結合為方法,內容翔實,簡明實用。可供皮膚科醫生、美容科醫生、全科醫生、醫學院校師生等醫務工作者學習參考,也可供科研單位、醫療器械、藥品或化妝品生產單位等參閱研討。
宋兆友 宋寧靜 ·中醫 ·8.5萬字
蕭龍友,中醫學家。為近現代“北京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不僅醫術高超,還對近百年來中醫界風云變幻的歷史進程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他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醫百年興衰史的縮影。本書分為蕭龍友的學術思想及驗案驗方、蕭龍友的教育思想及其大事年表、蕭龍友傳世詩文書畫、蕭龍友的養生之道、收藏家蕭龍友等五章及附篇,對其醫學和儒學成就及其傳世作品、宗族人文等,進行了簡要評介。本書作者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肖承悰教授,為蕭龍友,先生嫡傳孫女,20年耳濡目染,后經祖父指點踏上學習中醫之路。
肖承悰 左啟編著 ·中醫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