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黃帝內經》研究針法針方的專著,是柳少逸研讀《黃帝內經》的總結。“少逸先生傾畢生所學,驗于臨床,有《經絡腧穴原始》結集付梓。鑒于此集乃泛論經絡、腧穴之作,未能詳細地論述《黃帝內經》的針法、針方,故其另辟一徑,專論《黃帝內經》針法、針方,以翼醫經學派針術之傳承。”
柳少逸 ·中醫 ·20.9萬字
本叢書由“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本草原始》由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中立撰繪,成書于1612年。本次整理以明萬歷四十年(1612)作者親手書畫原本為底本,參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2卷。述藥508種,分草、木、谷、菜、果、石、獸、禽、蟲魚、人十部予以介紹。作者針對當時已很普遍的醫藥分家、醫不知藥的現狀,編繪《本草原始》,旨在講述藥物本原(即藥材的正確來源、形狀、炮制法等)。
(明)李中立撰繪 鄭金生 汪惟剛 楊梅香整理 ·中醫 ·24.9萬字
書稿分為醫林人物、方藥傳奇、藥食同源、外治奇法、讀書小志、醫文雜談六個部分。醫林人物部分,以著名醫家的某件醫事為引,使用現代語言還原其歷史場景,并闡述其中所蘊含之中醫學原理;方藥傳奇和藥食同源部分,所述皆大眾耳熟能詳之品,如金銀花、冬蟲夏草、人參、甘草、生姜、雞蛋、蘿卜等,但作者之立意新奇常超乎意料之外,給人以腦洞大開的獨特閱讀體驗,并且在不經意間便科普了許多急救常識。
陳騰飛 ·中醫 ·9.8萬字
《特定穴臨床應用》立足于針灸學最為精華的內容——特定穴的理論和臨床應用,本著從易到難、由簡入繁的指導思想,按原穴、絡穴、俞穴、募穴、郄穴、八會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交會穴、五輸穴的順序重點介紹這些特定穴的臨床應用,其信息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每一類特定穴之后,都附錄了作者新編的、朗朗上口的歌訣;并圍繞它們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之處,開展一些討論,以期擴大讀者的臨床思路,并能對后學者起到授業解惑、指點迷津的作用。
王啟才等主編 ·中醫 ·44.4萬字
本套叢書針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和適宜社區推廣的技術、運動養生相關內容,由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各科臨床專家編寫而成,以期對社區醫生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對社區患者給予生活起居、運動養生方面的指導,提升醫生診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套叢書共分為10冊,分別為:《社區中醫體質辨識與養生》《社區中醫師診療手冊》《社區常用中草藥》《社區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推廣》《社區糖尿病中西醫診療手冊》《社區脾胃病的中醫療法》《社區婦科常見病中醫診療》《社區兒科中醫療法》《社區傷病的中醫療法》《社區運動養生》作者簡介:胡世平,男,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善于運用中醫藥治療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雜癥,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腦動脈硬化癥、胃腸疾病、男性功能障礙、女子不孕癥及脈管炎、靜脈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等周圍血管疾病。
古安武 ·中醫 ·10萬字
《備急灸法》為南宋?聞人耆年所著,1226年初刊。1245年孫炬卿合《騎竹馬灸法》和《竹閣經驗備急藥方》兩部,仍以《備急灸法》重刊并傳世。聞人耆年著《備急灸法》是以灸法為主治療急性病癥的專著,介紹了心痛、牙痛、癰疽、疔瘡、腹痛、吐瀉等22種急證的灸治方法及急救方法,并附簡明圖說。《騎竹馬灸法》詳細介紹了癰疽發背的灸法,取穴方法獨特。《竹閣經驗備急藥方》介紹了36個證候及其處方,包括單方、復方、內服藥和外敷藥,以及灸法和熏喉法等,多為有效驗方。此次整理以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年影宋本為底本進行校注。作者簡介: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針藥結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主任。兼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主任、江蘇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南京市針灸學會副會長。
(宋)聞人耆年 孫炬卿 ·中醫 ·1.9萬字
《理瀹駢文》原名《外治醫說》,成書于1864年,清代吳師機著。全書1冊,不分卷次。分略言、續增略言、理瀹駢文、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藥法四大部分。卷首載“略言”,總論外治之法;正文分別敘述傷寒、中風、痹證、癰疽疔腫、跌打損傷等多種病證的外治法;書末附外治常用膏藥21方的配方與治法,并附“治心病”一文。
吳師機 ·中醫 ·25.7萬字
以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中醫部分)為基礎,參照中醫執業醫師和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將中醫的理、法、方、藥貫穿起來,做到簡便、實用、有效。編寫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中醫基本知識,第二部分為基層適宜技術,第三部分為常見病治療。
張曉梅 王鳳珍主編 ·中醫 ·22.9萬字
飲食與老年人健康息息相關,科學合理的膳食模式不僅可以延緩機體老化,對于老年病的預防和治療也大有裨益。本書由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營養專家撰寫。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在講述老年階段的身體生理變化基礎上,依次展現老年人飲食的方方面面。涉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重要性,生活中食材挑選保存、飲食習慣培養、保健食品挑選注意事項,老年人營養膳食指南和營養素的搭配,各種老年疾病的營養調理,需要介護疾病的飲食及護理要點,老年常見的營養誤區釋讀,食物搭配、預加工及食譜舉例等。所述內容兼具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書各章深入淺出,重在科普,可供老年朋友及其子女、陪護人員參考查閱,也可供老年病醫學工作者日常參考。
劉英華 徐慶主編 ·中醫 ·12.2萬字
《診斷病理學》內容豐富、全面,對不同層次醫院病理醫生及部分臨床醫生均有參考價值。內容包括全身各器官組織的炎性和非炎性病變、腫瘤和瘤樣病變等。編著者以自己的材料為主,參考近年來的國外文獻,總結了各種疾病病變的臨床病理特點、形態診斷依據(包括免疫組化、電鏡及其他新技術如核酸分子雜交等)以及與其他病變的鑒別要點。
劉彤華 ·中醫 ·120萬字
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以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內容:以孕產婦和新生兒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內容: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培訓。.良好的職業道德、協作意識和人文關懷素養培訓。醫療機構規章制度和護理員崗位職責。生活照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消毒隔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溝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安全意識,掌握安全防護、急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術。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以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內容:以孕產婦和新生兒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內容: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培訓。.良好的職業道德、協作意識和人文關懷素養培訓。
王愛平 孫永新主編 ·中醫 ·17.1萬字
背誦是學習中醫必修的功課,有些內容需要反復誦讀,涵泳其間。但背什么、背多少、怎么背,則常常使初學者感到困惑。為此,劉更生教授于2003年編寫《中醫經典必背》,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內部印行,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礎上,結合《名老中醫之路》97名前輩的背誦經驗,精選重要內容,于2010年編成《中醫必背紅寶書》《中醫必背藍寶書》。《中醫必背藍寶書》為中醫基本知識,包括總括、中藥、方劑、診法、針灸5個部分,主要選取實用、易記的歌賦。
劉更生主編 ·中醫 ·4.4萬字
《穴位配對按摩祛百病(全面升級版)》由上海中醫藥大學推拿學博士、上海市中醫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執筆。《穴位配對按摩祛百病(全面升級版)》所選手法簡單易學、易掌握,只求簡單有效;推拿專家精選按摩治療效果好的疾病和證型,不求大全,只求有用;所選穴位少而精,只需按照【定位有方】就可快速精準定穴;【簡易分步按摩法】,一步一圖,精準操作,輕松應對疾病,緩解癥狀!零基礎就可學會的推拿按摩書!一本在手,全家無憂!
王桂茂 徐偉娥主編 ·中醫 ·2.7萬字
本書系作者臨證所經歷的百余來例中醫經典案例,其中大部分為疑難雜癥,通過敘述描寫的方式,詳細記錄了作者臨證診療的思維辯證過程,真實詳盡的記錄了每一例案例的救治過程,以及作者當時的診療思路,并且通過整理歸納分析而有所收獲。
匡武 ·中醫 ·18.9萬字
本書為明·趙獻可所著。全書6卷,內容為玄元膚論、主客辨疑、絳雪丹書、先天要論(上、下)、后天要論。該書作者十分強調中醫“腎間命門說”,認為命門與腎即水與火的關系,他說:“命門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離也”。并認為養生與治病,如能充分理解此說,不僅能增強體質,而且對于有關醫學問題也就豁然貫通了。故書名為《醫貫》。文中論理深透,每一論后,廣引諸家之說,舉前人有效治驗,評以己見,使述與評融為一體。對一些臨床療效好的常用方劑,均作了充分闡發。因此,本書對于進一步研究“命門學說”是一本有代表性的必讀書。今據天蓋樓、三多齋兩刻本互校排印,并在編次上作了一些必要調整。
(明)趙獻可著 郭君雙整理 ·中醫 ·8.9萬字
《外證醫案匯編》共四卷,選輯了清代名家如陳學山、薛生白、繆宜亭、葉天士和徐靈胎等人的外證醫案凡七百余則,分為十三部七十三門,間附以自己的治驗案,并總結其病之成因、證之變化以及內外方治之法,論其利弊,辨其異同,文字樸實,指示懇切。本書對于現今的外科臨床仍有借鑒價值,可供中醫臨床醫師及學習、研究中醫者參考。
(清)余景和 ·中醫 ·11.2萬字
本書從飲食、中藥、調理等方面入手,介紹了養腎補腎的各種方法,以及諸多改善各種不適癥狀的偏方、驗方。書中所提供的一些穴位按摩法,更是簡單易學,讓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輕輕松松就可給自己做一次理療,促進腎氣增長,補益身心。同時,也結合西醫對腎臟疾病的認識,介紹了多種常見慢性腎臟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全書內容通俗易懂,方法簡明實用,適合腎虛體弱及患腎病的朋友閱讀參考。
李興廣主編 ·中醫 ·7萬字
本書由“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多為醫家推崇,尊為必讀經典醫籍,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所選醫籍均為各位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謹校堪,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修訂擬從開本、裝幀形式、用紙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并改寫導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說明等。全書64卷,分冊出版。作者博采歷代醫家精義,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自成一家之作,議論宏富,勇于創新,可謂集當時醫學之大成,后世醫家視其為“度世之津梁,衛生之丹訣”。
(明)張介賓著 李繼明等整理 ·中醫 ·50.9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10月首版的《諸病源心論》基礎上,融佛學、道家思想理論為一爐,增添了《療心百藥譜》《心為婦女百病之源的辨證論治》《心為小兒多發病之源的辨證論治》《心為癌瘤發病之源的辨證論治》《心為癲狂癇發病之源的辨證論治》等內容,進一步指出“百病唯心造”的含義。明確提出“諸病源心,病由心生,疾因人作”的病因學理論,并附名醫經驗與三川驗案,以及其他論文4篇。本書內容新穎,條目清晰,是執業中醫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及中醫愛好者的一本參考工具書和研究中醫治療心病經驗的重要文獻。作者簡介劉健,字三川,號三川翁,國家注冊執業醫師。臨床擅長中醫內科、婦科疑難雜癥的治療,尤對因“心”引起的各種疾病的治療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其“望切知病機,畫圖析癥情”中醫診斷法享譽海內外。首創“諸病源心論”學說。
劉健 ·中醫 ·19萬字
仲景陰陽脈法體系包括“陰陽盛衰理論、升降治法理論與脈診陰陽理論,也就是說涵蓋了經方的“病機、診斷和治療”這三個中醫治病的主體方向。而從具體內涵上講,仲景陰陽脈法體系,涵蓋了經方學術的方方面面,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經方以外其他中醫經典的內容。因此,更多地領會中醫經典,對于全面掌握仲景陰陽脈法體系會有幫助,而深度領會經方學術的核心理論特點,更是真正掌握仲景陰陽脈法的關鍵所在。本圖是在仲景陰陽脈法原來的指導下,具體的常用經方的方證彩色脈圖。
陳建國 ·中醫 ·406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