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流式檢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入手,圍繞流式細胞儀的基本原理、技術以及其在臨床疾病診斷和醫學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淺出的介紹和討論。參照此書具體檢驗項目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參數設置、臨床意義可以進行流式檢驗常見項目的檢測和臨床咨詢工作;可以了解儀器的保養維護、質量控制、當前國際上的通用規范等。是從事臨床科研的必備工具用書。
吳麗娟主編 ·臨床理論 ·46.2萬字
本書收集了蔣景文教授近5年診治的神經科疑難病例42例,詳細記錄了每例患者的癥狀、體征、輔助檢查,在診治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蔣教授的分析和診斷,以及治療后的預后情況和隨訪過程。在每例病例后概述與該病相關的最新進展,以利于臨床醫師進一步提高認識。本書有別于其他病例分析書籍的特色是在疾病診治的不同階段,都分別進行來分析和點評,這種有針對性的點評會對臨床醫師診斷水平的提高更有幫助,具有很強的臨床實用性。附贈上版46例神經科疑難病例診治詳解。
劉銀紅 ·臨床理論 ·22萬字
本書針對疼痛康復概論、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總結了經驗,為康復醫師在臨床工作提供了正確規范處理意見。全書共分3篇,第一篇疼痛康復概論;第二篇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第三篇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本書針對疼痛康復概論、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總結了經驗。疼痛康復是指應用各種醫療手段,針對疼痛疾患,特別是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疾患以及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進行治療、管理和康復,以保障患者進行正常的康復以及有關疼痛傷病的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全書對藥物治療、疼痛康復技術、侵入性技術、神經調控技術、中醫傳統技術、正骨手法、針灸、小針刀、銀質針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疼痛的各項技術,以及涉及頭頸部、上肢、腰部、盆底下肢、全身性疾病中的疼痛問題和腦卒中后偏癱肩痛,脊髓損傷后神經病理性疼痛,截肢后疼痛,以及腫瘤康復期的各種疼痛等進行了詳細的歸納總結,為康復醫師在臨床工作提供了正確規范處理意見。
畢勝主編 ·臨床理論 ·32.6萬字
本書以重癥患者的康復治療為主線,系統闡述了重癥康復的相關內容,把相關學術領域的知識體系和內容,結合國內過去30余年康復醫學發展的進程,系統介紹臨床各項重癥康復治療的技術標準,熟悉重癥康復的工作流程,了解重癥康復管理及質量控制,對重癥康復形成系統性的認知并能為重癥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治療方案。涵蓋目標管理、工作流程、技術標準、質量控制等知識。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除對已有的重癥康復技術進行了總結,還將臨床實踐及國內外進展進行歸納,制訂了一部分嶄新的實施流程,主要通過圖表直接展示,圖文并茂,從實踐的角度,講解重癥康復的基本原則和操作規范;增強臨床實操能力、醫術醫德、醫患溝通能力,具有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等特點。
潘化平等主編 ·臨床理論 ·20.5萬字
近年來,急危重癥救治領域迅速發展,相應的理論與技術也不斷更新,對廣大臨床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特組織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務人員編寫了此書。本書內容涉及了急危重癥中常用的各種救治技術,以各個系統為基礎,詳細介紹了每個系統常見的急危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治療措施。編寫過程中注重實際需求,突出急危重癥救治的可操作性、實用性以及相關依據的充分性。
劉冰等編著 ·臨床理論 ·41.1萬字
本書根據醫藥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教學的需要進行編寫,教材體例結構力求新穎,編寫體系力求嚴謹,著力做到重點突出,深淺適中,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共設18章,第一~六章為總論部分,主要介紹與藥物治療相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的基本過程及用藥指導、藥物的作用與不良反應、藥物的聯合應用及相互作用、特殊機體狀態下的臨床用藥、特殊人群的臨床用藥等內容;第七~十八章為各論部分,分別介紹各系統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藥物治療,主要簡述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重點闡述如何根據發病機制、藥物特性合理選用藥物和制定臨床藥物治療方案,包括常用藥物的應用及評價、藥物治療策略等。本書每章前均明確提出學習目標,章末附有目標檢測。本書適合高職高專藥學及醫學專業學生及臨床醫師參考學習,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醫藥衛生類專業的選修教材。
谷道宗 孟彥波主編 ·臨床理論 ·23.8萬字
內容涵蓋聽力疾病發生的解剖基礎、病理生理學、聽力疾病的分類、早期診斷及聽力檢測技術、聽力康復技術新進展等方面,全面貫徹了了早期介入、全程干預、醫療和康復協同大康復理念。《聽力康復臨床指南》分為聽力損失診斷和聽力損失干預。內容包括診斷標準、原則、方法和效果評估。《聽力康復臨床指南》作為聽力康復人員的工具書,具有臨床的指導和實用性。編寫內容不同于教科書,《聽力康復臨床指南》的編纂以滿足廣大聽力康復工作者的臨床應用需求為指向,以康復循證醫學的診療模式為依托,以聽力康復醫學科學規范為準則,以聽力康復科技創新為主線,內容涵蓋聽力疾病發生的解剖基礎、病理生理學、聽力疾病的分類、早期診斷及聽力檢測技術、聽力康復技術新進展等方面,全面貫徹了了早期介入、全程干預、醫療和康復協同大康復理念。《聽力康復臨床指南》分為聽力損失診斷和聽力損失干預。內容包括診斷標準、原則、方法和效果評估。《聽力康復臨床指南》作為聽力康復人員的工具書,具有臨床的指導和實用性。編寫內容不同于教科書,內容簡明扼要,闡釋問題簡繁有度,重點突出聽力康復的特色。另外,針對成年及兒童聽力障礙患者的不同特點及對聽力康復不同的需求,以單獨的章節對成人及兒童康復進行編寫,突出精準聽力康復的理念。
周慧芳主編 ·臨床理論 ·27.7萬字
裴正學教授是我國中西醫結合領域著名專家,他獨創的“西醫診斷,中醫辯證,中藥為主,西藥為輔”的十六字方針為促進中西醫結合醫學的發展探明了道路、找準了方向。裴正學教授的醫學思想和畢生的臨床經驗及驗方,是甘肅省醫學界乃至全國醫學界的寶貴財富和寶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廣泛傳播。本書以筆記形式記述了個人的臨床經驗,此外還記載了半個世紀以來,發生在中西兩種醫學領域的學術進展和思維變遷,對當代新的學術觀點和新的經驗效方的涌現,筆者均附有自己的見解,并提出今后的展望。在中醫經典、西醫理論、實驗研究、臨床驗方、西藥新房等各個方面務求舉其要、摘其精,深入淺出,發人于省。全書共有1000余個論題,涉獵中西醫學的內、外、婦、兒、五官、皮膚,亦涉及現代醫學之實驗研究、分子生物、遺傳基因。
裴正學 ·臨床理論 ·33.2萬字
本書內容總體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是全書總論;第二部分為第二、三章,分別簡要介紹各類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技術;第三部分為第四章至第九章,以臨床各系統為綱,闡述各類疾病的康復治療流程與方法。本書既可作為各級康復治療從業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作為其他臨床專業人員了解康復學科的參考用書,亦可用于康復治療及相關專業在校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的補充讀物,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我國的康復治療形成了有歷史烙印、與國際融匯且具中國特色的多模態、多元化發展模式:亞專科(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語言治療等)、亞專業(神經康復、肌骨康復、老年康復、兒童康復等)及各類專項技術并存且以多維度交匯或分化;但無論如何發展,康復治療從業人員應具備基礎的、共性的崗位知識與能力。本書以基礎結合前沿,以規范化、標準化為核心,以臨床應用為導向,為本專業從業人員及相關臨床專業人員展示了康復治療的概貌,幫助其在系統了解學科整體的前提下進行臨床實踐。本書《康復治療指南》為《康復醫學指南》叢書分冊之一,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基于自身工作范疇、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合作完成。對于規范病康復醫學服務行為、提升康復醫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燕鐵斌 陳文華主編 ·臨床理論 ·31.7萬字
本書不僅對神經內科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簡單闡述,還著重對神經內科臨床常見病的診治以及常見病的介入治療進行了介紹,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們大量寶貴的臨床經驗,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還廣泛吸收了國外現代內科學理論的新進展。緊扣臨床,簡明實用,內容豐富,資料新穎,適用于臨床相關科室的醫護人員,尤其是主治醫師、研究生和醫學生參考。
胡春榮主編 ·臨床理論 ·20.8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康復輔具的基本知識和分類、臨床常見疾病和功能障礙的評定和康復治療,重點是針對常見疾病的各個階段,各種功能障礙,詳細介紹了康復輔具的分類、應用目的和作用,尤其是基于康復評定的臨床適配。全書共分為七章,圖文并茂,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圍繞康復輔具應用的康復評定和治療方法比較多,涉及到的康復輔具種類也比較多。為方便理解,更加直觀,本書精選了600余幅插圖,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好的掌握康復輔具的內容,成為臨床應用的工具書。
武繼祥主編 ·臨床理論 ·24.5萬字
本書分七章撰寫,圖文并茂,從基礎到臨床,全面系統地進行詳細敘述。既反映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亦介紹了國際上的一些新進展。該書采用照片500余幅,從而克服了以往只是文字敘述,模糊而抽象,缺乏連續圖片展示等缺點,便于讀者學習和掌握專業規范知識和技能。作者們大都是長期從事眼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尤其在眼內感染及眼內炎方面進行過深入地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者參考有關國內外文著,并總結30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聯合北京同仁醫院、中山眼科中心、上海五官科醫院、天津眼科醫院等眼科知名專家共同編著。
楊朝忠 ·臨床理論 ·37.9萬字
本書共分十六章,主要介紹臨床護理實習的基礎操作、目的要求、時間安排、常用護理技術、常見疾病護理、專利護理操作、護理程序、專利用藥。
陳芳等 ·臨床理論 ·32.6萬字
將涵蓋造血檢驗技術(涉及血細胞形態學,血細胞化學染色,骨髓活檢,造血干祖細胞培養,血細胞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檢驗等);紅細胞相關檢驗技術(涉及鐵代謝,葉酸、維生素B12,溶血相關檢驗等);白細胞相關檢驗技術(涉及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淋巴、漿細胞的功能及代謝等)和血栓與止血相關檢驗技術。該分冊將以提問的方式講述各類檢驗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參考范圍及臨床應用評價等方面。
李莉 王也飛 丁秋蘭 ·臨床理論 ·32.8萬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發癥之一,占無外傷截肢的80%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本書內容涉及糖尿病足基礎理論知識、診斷與治療、預防、新技術應用、創面的修復等相關內容。本次編寫工作,邀請了包括院士和國內頂級的從事這項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本書語言精練、內容實用、圖文并茂,相信這本專著的問世將會為我國糖尿病足事業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谷涌泉主編 ·臨床理論 ·40萬字
慢病防控,政策先行。為了更有效地應對慢性病的挑戰,中國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作為國家級慢性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和全國慢病預防控制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組織檢索和梳理了慢性病防治相關的國內外政策,著重收集、整理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層面、多部門制定的有關慢性病防控的政策性文件和部分技術性指南,供各地慢病防控單位開展工作提供政策依據。
張勇 ·臨床理論 ·34.7萬字
1.首次以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規范化為目標,以大量詳實、清晰的磁共振診斷資料為藍本,以廣大影像和臨床工作者為對象,具有龐大的讀者群,目前尚未見到此類書籍出版。2.本書從腦小血管病的基礎理論知識、臨床診斷與治療常規、磁共振標識診斷和鑒別診斷、科研研究進展和成果四個方面系統、全面、詳盡地介紹腦小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和磁共振診斷要領。有益于讀者全面對腦小血管病的認識和磁共振診斷要領的掌握,是廣大影像和臨床醫生案頭必備參考書。3.書中所有影像資料均來自于著者的工作一線資料,以保證圖像的真實性和清晰性;4.編委會所有成員均為高級職稱,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為充分闡明腦小血管病的影像和臨床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書各章中突出前沿性和科學性,結合臨床實踐、貫穿專業性、系統性、新穎性和可讀性的主線,結合國內、外有關腦小血管病的最新研究結果,充分展示本書的鮮明特征。
黎海濤等主編 ·臨床理論 ·39.6萬字
本書的內容與特點為:1.全書四十九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主動脈及周圍血管影像診斷,下篇為主動脈及周圍血管介入治療,但以下篇為主。安排上篇的原因為,影像學診斷是介入治療的依據與重要基礎,作為治療者必須掌握。2.上篇的重點在于對于各種疾病而言,不同放射檢查的優勢與選擇,各種影像學的表現與特征。3.下篇按不同的疾病展開內容,以介入的適應證、禁忌證、器材以及患者準備、介入治療過程、并發癥、療效評價與隨訪等結構安排,強調臨床經驗的總結與提煉。4.重要與復雜疾病安排"特殊病例介入治療"的內容,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與總結。故從整書而言,涵蓋疾病全,強調臨床,結構規整、對稱,非常適合讀者理解與掌握。
黃連軍 ·臨床理論 ·45.1萬字
本書是以案例入手解析中西醫結合消化內科臨床診療思維的實用教程。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對消化系疾病常見癥狀與體征進行鑒別診斷,第二章、第三章對常見的消化系疾病化驗報告單和影像報告單進行解讀,第四章為消化系統疾病急危重癥診治,第五章結合臨床案例,對消化系常見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思維進行剖析。貫穿基于案例的臨床診療思維教學法,是本書的特色。如第三章化驗報告解讀,以具體的醫案展示指標數據,通過“思維提示”,使讀者能夠快速把握診斷要點,將基礎知識與臨床有機結合起來。而在第五章診療思維示例部分,則以40個典型病例,展現了40種消化系統常見疾病診療過程中的臨床思維特點、診療思路和路徑,從基礎到臨床,從概念到思維,從臨床難點到用藥細節,層層解析,深入淺出,以期培養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提高臨床應變能力。
李軍祥等主編 ·臨床理論 ·28.8萬字
本書挑選了51個具有經典臨床教學和新時代學科交叉創新的優質病例,每一個病例涵蓋了“病情變化過程”“文獻分享與思考”以及“啟示與拓展”三部分內容。通過敘事醫學的方式闡釋病例特征,采用思維導圖凝練診治過程,結合最新文獻與指南,提供多學科交叉診治的循證醫學依據,開展反思總結并提出臨床科學研究的可行性。
方向明等主編 ·臨床理論 ·2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