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詞典內容包括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藥學、醫療器械和中西藥學等50余個學科的基本詞匯、常用詞匯,以及中國傳統醫學中的單詞、詞組,主要供醫藥衛生從業人員、醫藥院校師生、科研人員、翻譯人員和外國留學生使用。注重收載近年來發展迅速和新興學科的新詞匯。書中漢語定名,嚴格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已經公布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準。
鄭民華 ·預防醫學 ·278萬字
本書第二版計劃編寫九篇內容:第一篇為總論,主要包括毒物及中毒的基本概念、毒理學基本理論、急性中毒常見臨床表現、診斷檢查方法技術和原則、治療方法技術和原則等;第二篇至第八篇各論,包括工業化學品、日用化學品、農藥與化肥、西藥、中藥、有毒生物以及致恐怖毒劑和毒品等類別毒物的中毒表現、診斷和治療要點;第九篇為中毒治療常用藥物和技術。各論毒物的編寫體例為概述、臨床表現、診斷要點、處理原則四部分,要求語言簡明扼要。本書最大特色為覆蓋毒物種類多,第一版已經達到5000余種,第二版會再增加50%以上,估計在8000種以上;另一特點是實用性強,本書不糾結于中毒發病機理、病理生理等基礎理論的贅述,主要內容直接與臨床救治和現場處理工作相銜接,方便醫務人員在急救時查找使用
孫承業主編 ·預防醫學 ·125萬字
本書第一版于1979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作為國慶30周年獻禮出版了上、中冊,以后陸續出版了下冊和續編。第二版是1995年出版,分三卷。第一卷為總論,第二卷為傳染病,第三卷為非傳染病。主編均為天津醫科大學耿貫一教授。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技術的發展,流行病學在國內外發展迅速,流行病學方法進展很快,分支學科日益增多,從理論、概念,到技術、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深刻的變化,第二版內容已顯陳舊,難以反映當前學科發展水平和現狀。近幾年,流行病學及相關工作者需要更新、更實用、更全面的專著作為案頭書,方便查找,隨時指導工作。本書的修訂不僅集中全國的流行病學專家,同時涉及疾病預防控制的很多領域,是一次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沈洪兵 ·預防醫學 ·103萬字
慢病防控,政策先行。為了更有效地應對慢性病的挑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作為慢性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和全國慢病預防控制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組織檢索和梳理了2012—2020年期間我國發布,以及截至2020年國外發布的慢性病防控相關政策,按照時間順序,以全文或節選形式編入本書。本書將有助于為各地開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尋找政策支持提供依據,進一步促進各地慢性病相關政策的落地和評估,并作為工具書供政府及相關部門、公共衛生領域人員、健康政策制定者以及關心慢性病防控與健康的各界人士參考。
吳靜主編 ·預防醫學 ·99.8萬字
本書以目前我國10大類132種法定職業病為主線,結合目前關注較高的職業相關性疾病(職業緊張、骨骼-肌肉疾病)為輔線,從三級預防的角度提出各類職業病預防控制要點,結合經典案例詳細闡述預防每類或每種職業病的三級預防理論和策略,具體內容為:職業性塵肺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化學中毒的三級預防、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皮膚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眼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傳染病的三級預防、職業性腫瘤的三級預防、職業緊張的三級預防、職業性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三級預防、其他職業病的三級預防。本書可供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從事職業病防治的工作人員、衛生行政部門監督執法人員、醫療機構從事職業病診斷與治療的醫護人員、醫學院校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的管理者、保健人員和職工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教材。
曾強主編 ·預防醫學 ·87萬字
不是一般的學術論文,作者均是腫瘤各個分支領域的知名專家,論述精辟而準確,有引領學科的作用。不僅作為CSCO年會的高端用書,而且出版幾年以來,得到讀者的好評與期待。按照系統分篇,以問題為導向,以述評為核心
吳一龍 秦叔逵 馬軍 ·預防醫學 ·74.9萬字
全書30余章,第一篇介紹生物醫學中的統計方法;第二篇介紹藥物開發中的統計方法;第三篇介紹流行病學中的統計方法;第四篇概括了各重要分支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各章相對獨立,布局統一,概述后介紹基本概念和常用統計方法,著重實際應用、操作方法和意義的解釋,重要內容的推導、證明等。
方積乾 陸盈主編 ·預防醫學 ·70.7萬字
本套書第1版為全稱為《臨床解剖學叢書》,共四冊,1988年出版,總主編為鐘世鎮院士。第2版經鐘世鎮院士提名,由南方醫科大學臨床應用解剖研究所所長丁志海擔任總主編,鐘世鎮擔任名譽總主編,共同修訂,全套書還保持4冊。國內外的臨床解剖學經過近二十幾年的發展,又取得許多新的成就,有許多新的認識。這里的“臨床應用解剖學”不能是單純描述人體結構的形態學理論,重點在于“應用”兩個字,是能說明臨床醫學有關病因、診斷、治療、術式設計和操作要點的解剖學依據,系統提供手術操作的解剖學知識,為手術中的要點、難點或事故的防范從解剖學角度提供解釋或對策,特別要引進近十年的微創解剖學的概念。全書的結構和內容將以解剖學為主線,以臨床為依據,系統性與專題性兼顧,基礎與臨床結合,找準解剖學與外科的結合點,在結合上下功夫。各分卷的一切人體結構描述,必須服從“針對性和實用性強”這一宗旨。叢書設名譽總主編一人,總主編一人,每一分卷設兩位主編,包括一位臨床解剖學專家,一位相應或相近專業的臨床專家,以達到優勢互補。主編由目前仍在一線工作的、具有較深造詣的年富力強的中年專家擔任,邀請兩位本領域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審閱。
韓卉 牛朝詩 ·預防醫學 ·68.8萬字
特殊營養學是營養學中的重要分支學科,該學科以營養、機體和環境與作業因素相互作用為研究對象,主要涉及特殊環境、特殊職業人群營養代謝、營養需要量、營養保障措施和合理膳食等方面問題,并根據相關研究進展,制定出特殊環境、特殊作業條件下營養供給量和合理的膳食原則,達到從飲食營養的角度提高機體對各種特殊環境、特殊作業因素的適應能力及維護機體健康的目的。本書稿主要內容:特殊營養學概論;特殊人群營養:如少數民族人群、腦力勞動者營養、駕駛員、農民工和災民營養;特殊環境作業人員營養:高溫、低溫、高原、輻射等特殊環境作業人員營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參加本書編寫的專家均為為特殊營養分會委員或有關領域專家。
蔣與剛 郭長江主編 ·預防醫學 ·67.5萬字
本書主要分為以下六個模塊,即5G+智慧醫院總體架構設計和內涵;5G智慧醫療建設;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建設;物聯網醫院建設;醫聯體建設;醫療業務系統云化建設。主要內容包括:5G無線醫聯網建設、測試和評價等標準體系;智慧門診、智慧病房、智慧手術室、智慧護理、智慧管理和互聯網醫院等建設規范和細則;雙向轉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教育等系統的設計原則和建設技術;HIS核心系統中臺化改造等技術標準和實現方案……
余學清 楊小紅 楊洋主編 ·預防醫學 ·62.4萬字
本書以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為基礎,結合衛生管理、社會醫學、統計學、心理學等學科,系統講解了公共衛生工作中所運用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和控制技術,尤其是疾病爆發性流行和應急事件的組織管理、調查處理,物資、實驗室的準備、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以及現場調查和干預的方法、結果評價、資料分析方法、結果表達等問題。并結合典型案例,介紹了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意外傷害、生物與化學恐怖、應激心理障礙、自然災害、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病等重要疾病和衛生事件的現場處置等內容。
許國章 魏晟 ·預防醫學 ·57.5萬字
對2016年發布的職業衛生標準進行匯編,糾正錯別字,統一標準體例格式,分為上下冊,方便政府管理人員、職業健康執法機構、疾控中心、職防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和企業職業健康管理人員使用。在接下來的國家標準推廣應用過程中,加強培訓和推廣,促進職業衛生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 第八屆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職業健康標準專業委員會編 ·預防醫學 ·55.5萬字
鼠疫是鼠疫耶爾森氏菌感染導致的烈性傳染病,具有病死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范圍內,曾發生過3次鼠疫大流行.導致至少1億6千萬人死亡。在我國鼠疫被規定為甲類傳染病之一。我國共發現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這些疫源地都有著自己相對固定的宿主、媒介和生態因素。對我國不同類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態學研究進行梳理歸納,掌握各類型鼠疫源地特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鼠疫在自然界中延續存在的機制,評估鼠疫流行風險,為我國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本書根據不同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進行分章節論述,全面解析我國12種類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在病原、宿主、媒介、海拔、降雨量、氣溫、土壤和植被等特征,首次從生態學角度對我國鼠疫自然疫源地進行系統梳理,探討鼠疫在我國的傳播、流行及保存機制。
王鑫 王健 宋志忠 景懷琦主編 ·預防醫學 ·55.3萬字
國內外首部全面、系統、多學科集成的權威包蟲病綜合性專著。該專著從包蟲病外科學、影像及免疫診斷學、檢驗學、藥劑學、寄生蟲學、基礎醫學、流行病學、防控及宣教等多個學科和角度出發,全面系統的介紹國內外包蟲病領域最新的臨床診療、基礎研究和防控研究進展。主要內容包括:臨床篇(外科治療、影像及免疫診斷學、藥物治療、護理等)、基礎篇和防控篇三部分,由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編寫完成,展示包蟲病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特色:本專著凝聚了包蟲病領域資深專家的多年研究成果,在包蟲病的診治,基礎研究,預防控制方面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獨特性和實用性,圖文并茂,內容深入淺出,便與臨床及基礎研究人員的閱讀和理解,對包蟲病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具有極強的實際指導意義。
溫浩 ·預防醫學 ·53.9萬字
隨著科學化決策的不斷發展,循證決策逐漸成為全球科學化治理的重要思路之一。衛生技術評估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能夠為循證決策提供直接依據。作為決策分析工具,衛生技術評估系統地評價衛生技術的特性,包括臨床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公平倫理等。尤其是對醫療服務供給方組織管理的改變提供了更多證據。在健康中國建設推進進程過程中,出版衛生技術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標準,推廣衛生技術案例分析,包括藥品,診療技術,手術操作,醫療設備等的評估,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并推進衛生技術評估的發展
傅衛主編 ·預防醫學 ·49.8萬字
《新發與再發自然疫源性疾病》專著。本書將包含6大篇,即概論、病毒性、立克次體性、螺旋體性、細菌性和寄生蟲性新發與再發傳染病,包括了最新發現和流行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共65章,依據疾病的流行現狀和危害程度確定疾病的重要性,并根據疾病的重要性確定每章的篇幅,總字數100萬左右。
黃長形 ·預防醫學 ·49.1萬字
本書為唐代名醫孫思邈所撰,乃《備急千金要方》之續編。全書共30卷,內容廣博,收載了我國唐以前大量的珍貴資料,涉及到現代醫學的藥物學、食療養生學、老年醫學、心身醫學等諸多領域。本次對原書進行了全面校勘和注釋。本書校勘精審,注釋明晰,體現了古今研究成果。
(唐)孫思邈著 李景榮等校釋 ·預防醫學 ·48.7萬字
分為三個篇章:一為綜合篇,總體介紹了我國發展健康產業發展取得的總體成效,分析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挑戰,并結合健康產業發展國際經驗,提出了推動我國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二為專題篇,對健康產業細分行業發展狀況進行了進一步分析研究,涉及社會辦醫、互聯網+醫療健康、醫養結合、健康保險以及醫藥產業等重點領域;三為應用篇,是中心將健康產業政策研究應用到地方實踐、參與海南省、云南省、黔西南州、重慶市南岸區健康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的成果轉化。
傅衛 ·預防醫學 ·47.6萬字
相對于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傷害防控在國際和國內都是較為年輕的學科,亟需高質量的研究和干預實踐形成科學理論,并通過可推廣的實際干預經驗來指導和支撐,使傷害防控工作合理、有效和可持續的深入開展。本書為各部門、各領域專業人員開展傷害和暴力預防與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學的、實用的專業指導,也希望為高等醫學院校在傷害和暴力預防專業教學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本書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準確,出版導向正確,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段蕾蕾 王臨虹主編 ·預防醫學 ·47.4萬字
本書為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的衛生技術評估項目之一,已經出版了理論與方法篇。本書主要內容為衛生技術評估的案例介紹,所選案例包括:醫療技術和衛生政策評估案例等。本書的案例內容安排生動形象,更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促進讀者更好理解相應內容。
趙琨 ·預防醫學 ·4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