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內容覆蓋全面,強調高血壓自我管理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并重;以課程形式開展技能培訓,將高血壓自我管理知識滲透在課程中;強調自我管理培訓的可操作性,;高血壓自我管理技能培訓,包括(1)高血壓的基礎知識;(2)規范化血壓測量的程序、方法和評估;(3)高血壓患者的膳食指導;(4)高血壓患者的運動鍛煉指導;(5)高血壓藥物治療;(6)高血壓自我管理技能評價方法。
嚴靜 俞蔚 ·基礎醫學 ·4.1萬字
《門氏中醫臨證實錄》是依據門九章教授的教學講座錄音整理而成,真實地記錄了他三十年從醫從教的臨證經驗和治學思想。本書涵蓋了中醫的九個主題,分別是中醫傳承、方家有道、大病以胃、證因同治、功能五態、聯合方組、興陽溫運、特象特證及醫家五要,闡述了門九章教授對于中醫學三個學術本體的認知,對于"實證實錄實效是中醫傳承之本"的獨到理解,以及對于"學方用方精方是中醫為方之道"的貫徹力行。本書是門九章教授對自己三十年從醫從教歷程的一個回顧與總結,全書體現了他"方精藥簡""證因同治"的臨證特點,也彰顯了他"君心厚德,以學為道"的教育思想。
門九章 ·基礎醫學 ·14.4萬字
該書內容評分包括衛生應急風險溝通概述、風險溝通的準備、風險監測與評估、風險溝通實施和典型案例等。本書從理論和實際層面學科地介紹了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風險溝通原則、理論、策略和技巧等,旨在幫助突發事件衛生應急人員在突發事件的處置過程中積極地行使職責,開展衛生應急管理、危機處置和風險溝通工作。
毛群安主編 ·基礎醫學 ·15.8萬字
頸肩痛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療?本書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出發,分別從認識篇、診斷篇、治療篇和預防篇等四個方面進行詳細介紹;告訴您頸肩痛的相關知識,期望幫助患者全面了解、理解頸肩痛,能正確應對頸肩痛的“防”和“治”;配合醫生;共同戰勝頑痛。
李亦梅主編 ·基礎醫學 ·2.3萬字
本書是“解碼結核病”科普系列叢書的分冊之一,不僅對消化系統結核病,尤其是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結核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和肝結核的致病機制、常見臨床表現、相關檢查手段、日常防護等內容展開了系統闡述,還對消化系統結核病患者最關心的常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旨在幫助讀者了解消化系統結核病,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堅持內容科學實用的原則,因此這是一本普通大眾都能看懂的結核病科普書,可作為消化系統結核病患者家庭治療和自我防護的常備用書。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組織編寫 ·基礎醫學 ·3.6萬字
本書共8章。首先以美學修復的目標為核心,以美學因素作為思考重點,從空間、邊緣、拋光、就位、固位五個方面深入剖析了牙體預備的理論要點,闡述深入淺出,使讀者能夠從理論層面理解牙體預備應該達到什么狀態,怎樣進行牙體預備是合理的、必要的。全書按圖索驥,向讀者展示了標準全瓷冠牙體預備和標準瓷貼面牙體預備的流程。
劉峰主編 ·基礎醫學 ·3.4萬字
理論性:系統介紹國內外健康傳播研究的理論成果;新穎性:介紹國內外健康傳播領域的最新進展;實用性:內容貼近醫療衛生人員工作實際,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本書不僅可作為全國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的日常讀本。
田向陽主編 ·基礎醫學 ·15.1萬字
本書重寫中國早期醫學文化史。什么是中醫資本(capital)?也就是現代生活中的古代醫學資源。本書所說的二重證據法與王國維(1877-1927年)先生稍有不同。不是用出土文獻去證明傳世醫書,而是出土文獻必須與另一批出土文獻可以對應得上。我們必須再發現一批戰國時代的扁鵲醫籍。如何在傳世的扁鵲故事與出土文獻及文物之間建立可靠的聯系?《扁鵲內經》與作者之間有何關系?古代職業書籍的作者觀如何理解?扁鵲作為方法,具有生產性的中國醫學才能真正地多元展開。
李建民 ·基礎醫學 ·15萬字
本書書名已總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編寫特色為:注重“實用性”:密切結合臨床,突出臨床試驗操作的詳細過程和解讀,體現中國特色。(2)“簡潔性”:重點突出,語言精練,嚴格限制各章節的篇幅,盡量以“流程圖和表格”形式。(3)“先進性”:重視循證醫學,體現嚴謹、規范、科學,內容必須參考最新國內外指南和最新研究進展,特別是加入中國研究結果。
李啟富主編 ·基礎醫學 ·14.8萬字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0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基原、形態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書可供藥物研究、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及科普等領域人員參考使用。
葉華谷 張鳳秋 劉梅 曾飛燕 ·基礎醫學 ·12.6萬字
本書是世界衛生組織結合衛生人力資源發展現狀,組織各國有關專家撰寫的一本有關衛生人力資源監測與評估的工具書。書中對衛生人力資源監測與評估的主要方式和方法、數據來源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并結合多國案例分析對衛生人力的監測與評估的經驗進行了闡釋。
張俊華主譯 ·基礎醫學 ·14.3萬字
主要包括“基本藥物調脂規范化治療”項目分“冠心病的社區全方位管理”、“社區醫生如何開展冠心病的防治”、“社區全面調脂的基本技能”、“糖尿病伴血脂異常患者的社區治療策略”、“血脂調控的藥物經濟學考量”等二十多項基層衛生適宜技術
尤殿平 宋光耀 ·基礎醫學 ·12.5萬字
醫患關系是醫療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和醫患雙方的情感體驗。本書首先介紹了醫患關系的歷史沿革,比較國內外醫患關系的特點,從醫患關系的理論、模式揭示醫患關系的本質。然后在此理論基礎上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調查河北省及相關省市公立醫院醫患關系現況,從社會、醫方、患方角度分析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最后結合近年來我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文件精神,提出改善我國醫患關系現況的建設性意見,為我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和發展提供參考和資料。本書適合醫院各級管理人員、醫院管理相關學者、醫療政策制定者、醫療衛生從業者閱讀參考。
雷慧 郭田榮 ·基礎醫學 ·12.1萬字
白內障是兒童視力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約占兒童致盲性眼病的10%。由于兒童的生活時間較長,視力障礙對其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不便和負擔不容忽視。作為可以通過治療避免盲目的疾病之一,該病一直是眼科醫師關注的熱點。由于國內針對兒童白內障的專著多將其作為成人白內障手術中的一部分來書寫的,缺乏對這一特殊群體的詳細闡述,為及時總結經驗,提高眼科醫生的認識,規范臨床操作,本書從兒童眼部解剖和生理特點、先天性白內障的遺傳學、圍術期檢查方法、臨床表現和手術方法、術后視力矯正、弱視訓練和隨訪等諸多方面就個人的臨床經驗進行闡述,還需要眼科同道在臨床實踐中不斷修正、發展和完善,需要更多專業醫師和前后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科學發展。
謝立信 黃鈺森主編 ·基礎醫學 ·14.1萬字
本書稿介紹了:(1)腸道病毒病原學相關理論基礎;(2)手足口病臨床表現;(3)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4)EV71感染對患兒免疫功能影響;(5)手足口病的治療策略;(6)腸道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及方法;(7)EV71病毒疫苗;(8)手足口病的預防與控制,及疫情案例分析。
吳艷玲 叢黎明主編 ·基礎醫學 ·14萬字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期和社會轉型期,自然災害頻發,事故災難、社會安全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斷增多,衛生部門承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任務日益繁重,做好衛生應急培訓工作,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衛生應急培訓體系,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衛生應急隊伍,是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
劉劍君主編 ·基礎醫學 ·13.9萬字
為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切實做好放射學專業基地的住培工作,保證培訓質量,浙大一院放射科成立了放射學專業基地醫學教育工作組,形成了由科主任全面負責、分管副主任主要負責、培訓秘書協助管理、放射科全體師資共同參與的團隊管理與培訓模式。同時結合本基地的實際情況,以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文件為藍本,制定了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住院醫師的分層培訓方案與實施細則,尤其強調放射科住院醫師臨床實踐能力的階梯式培養,以及勝任力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指標,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放射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緊扣國家住培大綱要求,把握放射影像專業住院醫師的成長規律,強調臨床影像診斷思維能力的培養,制定了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包括入科教育制度、考勤制度、請假制度、教學讀片制度、病例討論制度、小講課制度、出科考核制度、360°評價制度等。鑒于正規的國內放射學專業基地的住培工作尚處在襁褓時期,缺乏成熟的經驗。為此,我們將浙大一院放射科相應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制度與實施細則、方案匯編成冊。目的是拋磚引玉,并為國內同行提供一點參考及借鑒作用。
張景峰 陳峰 阮凌翔 ·基礎醫學 ·3.3萬字
對于未來醫療來說,醫療機器人將會被應用到更多的醫療場景中,并將成為改變醫療商業模式的新動力。本書通過對知名醫療機器人公司的梳理和研究,闡述了醫療機器人的行業動態及其對產業變革的影響,展望了未來醫療的發展趨勢。
王豫 樊瑜波編著 ·基礎醫學 ·8.1萬字
激光治療是眾多眼底病的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半個世紀以來,無論是光源還是波長選擇,無論是激光器的種類還是激發光的模式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展。本書對不同波長激光的選擇原則,使用方法,常見眼底疾病激光治療規則和方法進行介紹,是眼底病激光治療的指南,也是眼科醫生掌握這一技術的基本教材。
魏文斌 史雪輝編著 ·基礎醫學 ·5.2萬字
我們對自己的情緒以及理解周圍世界的能力都習以為常。但是如果這些能力突然得到顯著提高,或在一夜之間消失,我們的生活將會如何改變?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九位與眾不同的人物,有認為自己是老虎的男人,有能聽到不存在音樂的女人,還有能夠感同身受的醫生。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正是大腦賦予了我們或美妙或驚奇的人生。
(英)海倫·湯姆森 ·基礎醫學 ·1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