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編寫組人員涵蓋全科醫療、公衛、護理等方面的專家學者,首次以西藏鄉村醫生實際水平及西藏基層醫療的特色為出發點,系統針對西藏基層醫療常見疾病的診療。主要內容包括鄉村醫生的全科疾病的基本診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科護理、藥品器械四部分內容。涵蓋了西藏鄉村基層醫療中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診療、預后、功能康復;國家十四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圖文并茂、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非常適合西藏自治區鄉村醫生學習使用。市場暫無同類書。
羅樂宣 周指明主編 ·預防醫學 ·43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與特色:為了體現本書的實用性,對本書的書寫內容安排如下,基礎理論占10%、新進展研究占20%、中醫藥占30%、西醫藥占40%,本書專業性強,臨床實用性好,是廣大眼科醫生難得的防治近視眼參考書。本書共有六篇四十八章,由23位編委合力編寫。并特別編入最新的屈光手術及其發展新趨勢、防治青少年近視眼新概念匯集一覽,讓讀者飽覽科技進步對近視防治的巨大推動力。
鐘興武 張仁俊 畢宏生 ·基礎醫學 ·43萬字
《骨與關節病康復指南》以康復循證醫學為依據,以康復醫學科學規范為準則,以康復醫學科技創新為主線,以康復技術、服務規范為重點,突出康復特色,緊緊圍繞骨與關節病要解決的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體現了當今骨與關節病康復的水平。全書共分8篇,涉及近60種臨床常見骨與關節疾病,分別從脊柱退行性疾病與畸形、關節疾病、骨與關節損傷、骨與關節結核、骨質疏松癥與代謝性骨病、骨與關節腫瘤、兒童骨科康復、術后康復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
徐林主編 ·外科學 ·43萬字
本書的內容主要有二:一是以六經病篇及附篇為基本內容,以方證分類為基本形式,逐條、逐證、逐方進行解讀,力求做到中心突出,主題分明,易于理解。尤其是對于每一條文方證的疑難爭論問題,重點進行解釋、論證,有分析,有觀點,有結論。二是以《傷寒論》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為重心,以專題闡述為基本形式,分列病證、脈法、方藥、讀注、臨床五個部分,共選擇83個專題。力求提出一個問題,分析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并且論證的過程中,注重“思維”的辯析和辯析的“思維”。
姜建國 ·中醫 ·43萬字
腸道微生態作為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研究領域,大大擴展了人們對于腸道微生態在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本書將詳細介紹腸道微生態與消化、呼吸、循環、骨骼、神經、精神等系統目前取得的進展,為全面梳理腸道微生態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潛力打下基礎。本書另一部分將詳細介紹目前對于腸道微生態檢測相關的新概念、新技術、新流程,包括常見結果和意義的解讀,這將為很多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帶來福音。同時,本書還會詳細介紹目前的微生態制劑在各個疾病中的應用,通過相關研究的介紹,進一步拓展微生態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也將成為本書的重要特色。總之,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會對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和疾病有一個詳細、清楚、專業的理解。
秦環龍主編 ·基礎醫學 ·43萬字
《實用關節鏡手術學》圍繞微創化、有限化治療等核心理念,詳細講解了關節鏡設備與器械,膝關節鏡、髖關節鏡、足踝關節鏡、肩關節鏡、肘腕關節鏡的手術操作,關節鏡下撬撥復位固定治療關節內骨折以及關節鏡技術在關節外的臨床應用。充分展示了關節鏡微創外科手術創傷小、消除或減輕功能障礙的優越性。此外,《實用關節鏡手術學》還對近幾年來交叉韌帶損傷、肩關節損傷、關節軟骨損傷等治療的最新進展,進行了總結。本書適用于骨科臨床醫師。
劉玉杰 ·外科學 ·42.9萬字
本書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全書分總論、各論和附錄三部分。總論介紹中醫內科學的定義、性質、范圍、發展源流,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命名及其特點和辨證治療方法。各論分八章,介紹六十多種常見病證,按肺系、心系、腦系、脾胃系、肝膽系、腎系、氣血津液、肢體經絡病證順序排列。本書以概念、病因病機、診斷與鑒別診斷、辨證論治等“三基”內容為重點,體現了教材的傳承;基于臨床實踐,從知識綜合、知識轉化、知識運用角度設計臨證備要、名醫經驗等部分;基于擴展學生視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設計文獻摘要及數字化教材內容。
吳勉華 石巖主編 ·醫藥教材 ·42.9萬字
本書含有基礎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三大部分,內容涉及營養素的基本概念、營養素的生理功能、食物的營養價值、食物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的檢測、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營養調查與營養評價,不同生理狀況人群的營養、特殊人群的營養、營養不良與營養支持、試驗膳食與治療膳食、內科疾病的營養治療、外科疾病的營養治療、兒科疾病的營養治療、中醫食療與營養保健食品、營養病歷的書寫與醫院營養科的管理內容。全書內容豐富、充實。編者在總結了多年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相關知識的新進展編寫而成。
張愛珍主編 ·預防醫學 ·42.9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1.臨床營養支持的基本概念(臨床營養概論、營養篩查與評定的方法和工具、臨床營養制劑分類、臨床營養給藥途徑及選擇);2.臨床營養實施的基本技能(臨床營養藥品與其他藥品相互作用,營養藥品配伍禁忌,營養用藥差錯預防,營養支持藥學監護,危重癥患者、老年患者、圍手術期患者、腫瘤患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肝腎疾病患者營養審方要點,以及疾病案例);3.臨床營養相關知識拓展(合理營養應用的藥物經濟學意義、多學科臨床營養支持等)。
張玉主編 ·臨床理論 ·42.9萬字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中醫文化傳播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全書按照歷史發展脈絡,分為中國原始社會衛生文明及其傳播、夏商時期中醫文明及其傳播、兩周時期中醫文明及其傳播、秦漢時期中醫文化傳播、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醫文化傳播、隋唐五代時期中醫文化傳播、兩宋時期中醫文化傳播、金元時期中醫文化傳播、明代中醫文化傳播和清代中醫文化傳播,共十章,全面而又清晰地展現了我國古代中醫文化傳播的歷史風貌。
王明強 張稚鯤 高雨 ·中醫 ·42.9萬字
《縱橫——釋義與方證比較及應用》以明·趙開美復刻宋本《傷寒論》為藍本,采用整體觀的方法,對《傷寒論》的條文、脈證和方藥進行釋義和闡發,并使用文字和圖表等方式對條文、脈證、治法和方藥進行比較和鑒別,凡536條。本書第二章“《傷寒論》條文解讀方法與中醫病案分析技巧”,理論聯系實際,對《傷寒論》條文解讀方法和中醫病案分析技巧進行探索和總結,為《傷寒論》的條文解讀提供方法論指導,對提高臨床辨證診斷水平、增強條文解讀和病案分析的能力大有裨益。附錄中的《傷寒論》條文與內容摘要索引、條文注釋和詞解索引、條文和方證比較索引、癥狀索引、單一脈和復合脈索引、病證、病機與辨辨證索引、方劑索引、藥物和劑量索引、治則、治法與服藥宜忌等索引具有資料庫和工具書的作用,有助于直觀地掌握張仲景辨辨證論治的方法和規律,方便實用,切合臨床。本書對《傷寒論》的學習和研究,尤其是經方的臨床應用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吳潛智 ·中醫 ·42.9萬字
本書收錄了何時希的三種著作,另外四種著作屬婦科,故歸入本套叢書《何氏婦科專著與評析》中,這七種著作雖未包括他的全部著作,但這些著書是為主要,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他的學術思想和觀點,以及臨床經驗和特色。這些書目大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學林出版社出版,其中不少為影印抄本,舛誤較多,今對這些文獻作整理、校注、評析,并合為一部出版,使何時希的醫學理論與實踐能更好地完整體現,便于領會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為進一步研究和應用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何時希著 何新慧等校評 ·中醫 ·42.8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獲得無錫二院獲得IHF杰出獎課題的詳細內容,以及項目負責人與其管理團隊在醫院管理實踐的應用和心得體會。內容翔實、理論價值高、實踐操作性強,是當前我國醫院管理者可以借之則用的管理理論書籍。
易利華 ·醫院管理 ·42.8萬字
田德祿教授在消化內科臨床形成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方法。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期病變、酒精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診治系統,臨床療效滿意,在國內外消化領域有一定影響。《醫文集》將集中論述田德祿教授診治以上疾病的主要學術觀點和學術成就。
田德祿編著 ·中醫 ·42.8萬字
危機管理是指為應付各種危機情況所進行的規劃決策、動態調整、化解處理及員工訓練等活動過程。麻醉危機管理重點講解麻醉危機管理的基本原則、一般麻醉危機事件、心血管系統危機管理、呼吸系統危機管理、神經系統危機管理、代謝與內分泌相關危機管理、胸科手術麻醉危機管理、蘇醒期危機管理、產科麻醉危機管理、兒科麻醉危機管理、圍手術期危機資源管理模擬培訓等內容。本書每種急危重癥的處理都配有臨床病例,緊貼臨床實踐,更方面讀者掌握關鍵的麻醉技能。
李朝陽 左明章 ·臨床理論 ·42.7萬字
我國免疫規劃信息化起始于1994年,但目前尚無系統介紹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專著。為此,編寫和出版《中國免疫規劃信息化發展史》,系統總結中國免疫規劃信息化工作,分為國家篇、省級篇、企業篇三大部分,以供免疫規劃信息化相關人員參考借鑒,以便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為免疫規劃工作發揮促進作用。該書將在充分掌握全國各地有關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精心構思策劃編寫,做到內容豐富且具有權威性和普適性,對指導各地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曹玲生主編 ·預防醫學 ·42.7萬字
《本草綱目》是明朝杰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近30年,三易其稿編撰而成的醫藥學巨著。全書共52卷,附圖2卷,收藥1892種,其中新增藥物374種,附方1萬余首。該書系統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藥物學的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藥物學、植物學等的寶貴遺產。該書初刊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世稱“金陵本”。后經多次刻印,并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外流傳,為世界醫藥學者所重視,并譽稱為“東方醫學巨典”。本排印本是以《本草綱目》最早的刻本金陵本為底本,參考其他有關文獻整理而成。本次修訂仍保持2版整理風格,只收原文,不加注文,重點對全書原文進行重新勘核,糾正2版中不足和錯漏,力求內容更加準確。另外,為便于讀者閱讀,正文新增養生文字標示及養生用藥標記等;書末除附有藥名索引外,還新增中醫病證索引、方劑索引。本書設計新穎,層次清晰,閱讀更加方便,內容更為實用。為中醫藥院校師生所必備,也可供基層醫藥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學習參考。
(明)李時珍著 王育杰整理 ·藥學 ·42.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神經調控技術及其臨床、科研方面的應用。擬以疾病為線索對與疾病相應的神經調控技術進行了系統詮釋,同時對每一種調控技術的整個流程進行了逐個詳盡的闡述。此外對于相關疾病診療指南、相關評估量表附件說明。
張建國 孟凡剛 ·外科學 ·42.6萬字
靶向藥物涉及到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最新進展,我國醫務人員對靶向治療熟悉程度遠不及化療、放療和手術治療,臨床上迫切需要此類專著,而我國缺乏相應的專著與教材。本書主要介紹生物靶向治療在肺癌治療中應用現狀與進展,闡述其作用機制、臨床療效、療效預測、耐藥機制及其與化放療等聯合應用情況。本書適用于呼吸科、腫瘤科醫生等。
周彩存 吳一龍 費苛 ·內科學 ·42.5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本套教材繼續堅持三個對接的原則,強調“三個轉化”,強化“三個臨床”,提高“三種能力”,培養“三種素質”,實現“三醫目標”。本套教材延續上版教材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凸顯其專業特征、培訓特色,把握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的區別,強調“創新性”“針對性”,注重教材的“全面性”以及“整體優化”,凸現學科特色,體現專業個性,強化“包容性”和“普適性”。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中規定的相關學科專業設置規劃教材品種,根據調研、論證結果以及第1版教材使用期間的意見與建議,新增6個品種,一共46個品種。本套教材是包含紙書內容與數字服務的融合教材,其中數字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臨床技能和相關手術操作視頻、查房示范和公開課等內容。
王建業主編 ·醫藥教材 ·4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